長期戴口罩造成壓傷 善用生活小物防壓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民眾出門在外不僅得戴上口罩防護,護目鏡也成防護配備之一,但長時間佩戴下,不小心可能就造成耳上疼痛及臉部條狀壓痕,甚至造成破皮現象,尤其又以醫護人員及皮膚較為脆弱的老人家居多。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傷口護理師莊玟玲指出,主要因耳上與臉部組織薄,且臉部突出的顴骨、額頭、鼻梁耳上與臉頰的壓傷比率上升,其實民眾可把握幾個撇步,幫助預防及舒緩臉部傷害。

從壓力和時間著手 改善臉部壓傷問題

因長期配戴呼吸道的防護器具導致的傷害稱為壓力性損傷,簡稱壓傷,主要因外部壓力阻礙皮膚組織的血液循環,時間久了就促使皮膚缺血缺氧而產生傷害,因此壓傷的公式又為壓力╳時間。莊玟玲護理師表示,要預防壓力性損傷就得從壓力和時間著手,透過移轉或降低耳部與臉部皮膚上的壓力,或降低肌膚受壓的時間,以舒緩臉部不適與壓傷。

利用橡皮筋加迴紋針 有助耳部防壓

莊玟玲護理師說明,目前市面上除了有許多防壓小物,民眾也可應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來防壓,像運用有止滑效果的橡皮筋,加上迴紋針用於耳部防壓,經實測的結果顯示,無論從減壓面、舒適度、經濟面、防側漏都能達標;此外,也可利用紗布、人工皮、泡棉等敷料放置在受壓點,藉由壓力的分散與轉移,幫助減少肌膚長期受壓導致的不適與破皮。

善用生活用品DIY 解決防護用品壓傷困擾

根據美國國家壓瘡諮詢委員會(NPUAP)建議,敷料材質以泡棉的防壓與抗敏感的效果最佳,以一般敷料未髒汙潮濕的情況下,最長可使用七天,若出現不適或防壓敷料不使用時,就可取下。莊玟玲護理師強調,透過口罩、護目鏡的防壓知識與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用品自行DIY減壓工具,可望幫助民眾以及醫護人員解決防護用品造成的壓傷困擾。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