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如何避免將沙門氏桿菌吃下肚? 料理「1動作」非常重要

食物中毒不僅會發生在天氣炎熱時,即使進入秋冬季節也不容小覷,像是食用未澈底加熱的蛋品、畜禽產品,或是餐點遭生食污染等情況,就可能出現嘔吐、腹瀉和發燒等症狀。食藥署表示,食物中毒其實主要是沙門氏桿菌食品中毒導致,因此平時做好衛生操作習慣,且徹底加熱,才能避免上吐下瀉。

生熟食砧板應分開使用 遠離食品中毒

沙門氏桿菌因不耐熱,只要在60度下加熱20分鐘,或煮沸5分鐘皆可殺滅,因此在人員方面,調理者除了應將生熟食砧板、刀具與器具分開使用,也需在手部遭污染、如廁後及製作餐點前,確實洗淨雙手,一旦出現腸胃道症狀,也應盡快就醫,尤其未確定痊癒前,應避免與食品接觸,避免造成其他人感染。

斷絕沙門氏桿菌感染途徑 確保食的安全

食藥署解釋,在環境方面,老鼠、蟑螂、貓、狗等都可能成為沙門氏桿菌感染食品的途徑,因此除了防止入侵,也應確實做好撲滅病媒的工作,其中垃圾桶最好加蓋且定時清理,才能確保食的安全。

做足衛生操作習慣 不怕吃壞肚子

至於在製作提拉米蘇、慕斯或沙拉醬等,因無法經高溫加熱,這時可選用殺菌液蛋或衛生品質良好的蛋品,並確實做好調理的衛生管理。食藥署強調,民眾也可參考食藥署製作的一系列防治食品中毒教材,只要做足衛生操作習慣,徹底加熱,就能將沙門氏桿菌全都殺光光,食得更安心。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星期四, 21 10月 2021 12:00

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健康資訊

台灣有許多著名溫泉區,都設有公共泡腳池,許多人習慣泡泡腳紓壓一下;不過,國內研究發現,半數戶外公共泡腳池有微孢子蟲,一旦溫泉水接觸眼睛,很容易罹患微孢子蟲角膜炎,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水研究》(Water...

星期三, 28 6月 2017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