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肚子餓就發脾氣? 當心是血糖在作怪

當你肚子餓時,是否也感覺特別容易發脾氣呢?其實主要因低血糖所導致。根據來自貴湖大學學者進行的研究指出,當處於低血糖時,容易會感到壓力和憂鬱,且會埋下不良情緒的危險因子,換句話說,飲食習慣與情緒和壓力習習相關,此研究也於2018年9月刊登於《精神藥理學》期刊。

處於低血糖狀況 易感到心理壓力

研究者透過發老鼠的低血糖,來檢驗葡萄糖驟降對情緒與行為的影響,透過將葡萄糖代謝阻斷劑與水分,分別注射在受試的老鼠們身上,結果發現,受試老鼠經歷低血糖症狀後,其血液水平中的生理壓力指標皮質酮明顯增加,當給予老鼠們抗憂鬱劑藥物後,肌肉在沒有獲得葡萄糖的情況下,遲鈍的行為就會消失了,證實動物在低血糖的狀況下會感到強烈的生理與心理壓力。

不良飲食習慣 恐埋下憂鬱症風險

透過此研究證實,血糖快速降低,會使體內壓力反應軸線活化,引發遲鈍、迴避等不良情緒的行為,但透過抗憂鬱劑藥物後就能獲得改善。醫院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解釋,長期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恐是憂鬱症的風險因子之一,因此想讓心情穩定,最好的方式就是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尤其應避免大吃大喝來犒賞自己,否則最後不但沒達到舒壓效果,反使心情更糟。

適時補充血糖 讓自己隨時保持好心情 

許多人因為生活忙碌或減重等因素,常常忽略要正常飲食,長期下來可能會使情緒低落,進而影響食慾。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除了平時應以減量代替不吃,若上班時也可準備小點心,適時幫自己補充血糖,尤其對於食物慾望較低的高齡者,或因牙齒退化吃得較少,也應特別注意因血糖太低影響情緒的問題。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由於長者調節體溫的機能日漸衰退及皮下脂肪減少,所以每當天氣轉冷,便較容易因體溫下降而感到不適;若體溫有較大幅度下降時,便有導致低溫症的危險。此外,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或心臟病等的長者,亦會較易因氣温驟降而令病情惡化。所以長者應: 密切留意天氣報告,按需要加穿適當禦寒衣物;...

星期四, 16 12月 2010 17:50
健康資訊

...

星期一, 08 4月 2019 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