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暴瘦、膚色變黃? 當心是「胰臟癌」惹禍

胰臟癌是各種癌症中預後最差、最兇險的癌症,主要因早期發生病變時,症狀不明顯,加上胰臟位在後腹腔,不容易透過一般檢查早期診斷。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指出,胰臟癌是從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五年存活率低於5%,尤其隨著腫瘤逐漸擴大,人會陸續出現體重減輕,黃疸或上腹悶脹疼痛、背痛、嘔吐感、胃口變差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老翁堅持開刀治療 醫師擬完整治療計畫助一把

一名90歲老翁,退休後作息一如往常,但近一個月來不僅暴瘦5公斤,膚色也變黃,就醫檢查後確診為胰臟癌,經醫師團隊討論開刀是唯一的解決方式,雖家屬十分掙扎,但在老翁堅持下,家屬決定陪伴老翁一起闖關,所幸經醫師擬定完整治療計畫,術前補充營養、花六小時手術,並安排術後休養增加體力,術後老翁恢復良好,甚至最後能與家屬一起走出醫院。

胰臟腫瘤位於消化系統中樞 增加手術困難度

余政展主任表示,老翁的胰臟腫瘤位於消化系統中樞,因此手術必須一次處理消化道、膽道、胰臟腺,完成三個臟器重建,也增加手術難度,考量患者就醫時只剩下40公斤,因此先以全靜脈營養補充養分,讓老翁身體做足準備,並訓練體力一周後,再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併胰腸吻合、膽腸吻合、胃腸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手術。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遠離胰臟癌上身

手術過程長達六小時,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幾天後就能自行下床,也休養到不用輔具行走,讓家人也放下心中一顆石頭。余政展主任呼籲,預防勝於治療,平時養成少糖、少油、少鹽以及高纖維質飲食的習慣,且遠離菸、酒,並養成運動習慣,不僅有助於預防胰臟癌,也能防治三高找上門。

五十肩痛到寢食難安 進階「疼痛治療」神解救

46歲徐姓婦人因五十肩症狀,手無法上舉、穿脫衣服疼痛,甚至連睡覺時,肩膀也痛的無法入睡,造成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白天精神不濟。近期在友人介紹下,在羅東博愛醫院接受血管內微栓塞疼痛治療,終於擺脫疼痛,恢復睡眠品質與神清氣爽。

五十肩初期肩膀痛 最終導致活動受限

羅東博愛醫院放射診斷科暨全人疼痛照護中心邱則誠醫師表示,五十肩的初期症狀是肩膀活動時有疼痛感,但隨著時間,症狀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肩部活動受限,即使沒有動作,也可能劇烈疼痛;常見病人罹患五十肩的那隻手無法往外側平移或抬起,同時也會有穿脫衣物、梳頭都有困難,導致寢食難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治療五十肩2方向著手 血管內微栓塞疼痛治療減不適

五十肩的成因複雜,但多與肩關節囊發炎、沾黏或纖維化有關,治療可從兩個方向來做,一是透過運動與復健來恢復肩膀的活動範圍,另一是針對緩減疼痛進行治療。邱則誠醫師說明,運動與復健多半需要時間來慢慢看見成果,較考驗病人的耐心、毅力與耐痛度;疼痛治療則包含初期的止痛藥、止痛針,到進階的神經阻斷術或是血管內微栓塞疼痛治療等方法。

此治療方式是透過血管攝影,將栓塞藥物經由微導管,從病人鼠蹊處切口進入,往上延伸至肩關節的微小血管中,幫助病人緩減疼痛,臨床統計,約80%的病人治療完成後,痛感大幅減輕,可恢復原有的生活品質,且效果可持續兩年。

出現疼痛快就醫 忍痛恐致憾事發生

血管內微栓塞疼痛治療除了可用於治療五十肩,也適用其他如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等慢性疼痛症狀,在治療後,因痛感不再,持續接受復健也會比較有效率。

邱則誠醫師提醒,許多人因為不知道有疼痛門診而讓疼痛影響生活,甚為可惜,建議有慢性疼痛的病人不要忍痛,應適時求助疼痛門診,簡單重拾健康生活。

老年人睡眠不足 損害認知能力

睡眠時間過少或過長對老年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病學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睡眠時間會影響他們的大腦健康。研究發現在晚年睡眠中斷很常見,睡眠問題與認知功能的變化有關,包括學習、思考、推理、解決問題、決策、記憶和注意力的心理能力。

睡眠過多過少 損害身體健康

根據《CNN》報導,睡眠時間過少或過長都會對老年人產生不同的影響。研究表明,睡眠時間過少或過長都會對老年人的大腦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博士後研究員喬·維納(Joe Winer)表示,研究中報告睡眠時間短的人,在研究中定義為6小時或更短,他們的β澱粉樣蛋白水平升高,顯示出提高患癡呆症的風險。報告定義的正常睡眠為每晚7到8個小時。

只要睡眠不足 損傷認知能力

睡眠不足的老年人在評估認知能力,包括定向、注意力、記憶力、語言和視覺空間技能的表現中度至顯著變差現象,有識別輕度癡呆現象。反之,睡眠過多的人,他們β澱粉樣蛋白水平雖未升高,如果超過9小時或更長時間者在數字符號替換測試中的得分略低於正常睡眠持時間的參與者。

保持健康睡眠 誘發抑鬱機會少

睡眠過少的人和睡眠過多的人都會提高更高的抑鬱症狀,因此在晚年保持健康的睡眠十分重要。維納補充說,研究結果表明,睡眠時間過短和過長很可能涉及不同的潛在疾病過程。而澱粉樣蛋白-β是阿茲海默症協會進展中最早可檢測的標誌物之一。

根據阿茲海默症協會,當某人患有阿茲海默症時,該人檢索、處理和存儲信息的腦細胞會退化並死亡。表明蛋白質的積累可能會破壞腦細胞之間的交流。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的通訊主管勞拉·菲普斯(Laura Phipps)說,先前研究表明,睡眠可能有助於限制大腦中澱粉樣蛋白的產生,雖然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補充,澱粉樣蛋白β可以在阿茲海默症明顯出現的多年前就開始積累,這使得在研究睡眠和阿茲海默症風險很難區分兩者因果關係,特別是如果只查看一個時間點的數據。

目前,研究人員仍在努力了解睡眠與長期認知健康之間的複雜關係,但高質量的睡眠對健康等方面都很重要,對老年人的健康來說,飲食和運動也同等重要。

長庚與馬來亞大學攜手 共同研擬對抗COVID-19

變種病毒再掀疫情,馬來西亞上週再創單日新高,逾2萬人確診。長庚醫院與馬來亞大學辦理首場線上防疫研討會,至今已一年,面對這場病毒浩劫,雙方再度透過視訊,就醫院管理端共同商討疫情下各項問題之應對措施。

跨國聯合研討會 首重防疫議題

此研討會同時透過Youtube線上直播,逾150位國際醫療專家參與觀看。由林口長庚醫院馮思中副院長主持,並邀請邱政洵副院長及呼吸胸腔科系林恕民醫師兩位專家擔任講師,邱政洵副院長是衛福部新冠肺炎專家小組、林口長庚防疫總指揮暨長庚醫院感染控制委員會主席,林恕民醫師則是台灣疾控中心重症諮詢委員會委員,在研討會中分享疫情大流行下台灣的現況和對醫療服務的挑戰與管理,同時雙方專家皆以醫療管理者角度,探討更有效的因應策略。

感謝台灣援助 盼雙方賡續交流

馬來亞大學主代表Dr. Tharani Loganathan,為馬大醫學院社會和預防醫學系教授,她致詞時表示,台灣在今年五月雖曾爆發本土個案,但迅速穩定了疫情,讚佩台灣有效的防疫措施及國人自律的表現,她也非常感謝長庚醫院在疫情間,持續關懷國際合作夥伴,期盼雙方賡續交流,攜手渡過每一個難關。

新南向計劃不中斷 視訊交流促合作

長庚醫院行政中心蘇輝成副總執行長表示,鑑於全球疫情恐難在短時間結束,長庚承辦的新南向計劃不會受疫情而中斷,將藉由網路衛教資訊及影片分享等方式繼續辦理,例如防疫交流視訊會議、專科研討會、線上產業媒合會等,以促進目標的達成,同時積極規劃未來合作計畫,待疫情緩和後即可啟動。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