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世界骨質疏鬆日,採取五個步驟改善骨骼健康
- (健康機構)
- 瑞士尼永2022年10月20日 /美通社/ --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 (IOF) 在今天的世界骨質疏鬆日呼籲所有年齡人士積極主動採取措施,以改善骨骼健康和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一種骨骼疾病,影響全世界約 5 億人,是長者疼痛、殘疾和喪失獨立能力的主要原因。在全球,1/3 超過 50 歲的女性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而男性則為 20%。 大多數患有骨質疏鬆的人士並不知道他們的骨骼正在逐漸變弱,直到他們在輕微滑倒或從高處跌下,或者有時甚至是彎腰綁鞋帶後出現第一次骨折。 ...
- 創建時間 2022年10月20日
- 2. 創勝集團宣佈硬骨抑素單抗TST002治療骨質疏鬆的中國臨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健康機構)
- 蘇州2022年4月28日 /美通社/ -- 創勝集團(06628.HK),一家具備生物藥發現、研發、工藝開發和生產全流程整合能力的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今日宣佈硬骨抑素單抗TST002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的中國I期研究成功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I期臨床試驗為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單次給藥、劑量遞增的多中心研究,旨在評估TST002用於骨質疏鬆患者治療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藥物代謝動力學特徵。 TST002 ...
- 創建時間 2022年4月28日
- 3. 中藥也能治骨質疏鬆 填充骨內精氣靠「這幾味」
- (健康資訊)
- 骨頭與許多的組織相同,都會進行新陳代謝,使骨頭的代謝處於平衡的狀態。但這樣的平衡卻可因體質、性別、年齡老化、營養狀態、後天疾病、抽菸、喝酒、少運動,甚至是藥物等因素而出現偏差,提高骨質疏鬆的發生率,甚至出現骨折,讓患者的生活品質面臨嚴重的考驗。 骨內精氣不足 支持功能弱、易骨折 三軍總醫院中醫部胡展榕醫師表示,「骨頭」在中醫的生理概念中,有包護與支持身體的功能,也是人體儲藏精氣(古人稱為「精髓」)的位置之一。而骨頭中儲藏精氣的充盈與否,與人體內在的臟腑功能、經絡調控密切相關。 ...
- 創建時間 2022年2月01日
- 4. 六旬婦開門竟骨折 醫曝:「骨質疏鬆」惹禍
- (健康資訊)
- 66歲王太太是虔誠信徒,上月一早打算拉上廟門煮菜,沒想到一彎腰用力,瞬間劇痛讓她當場癱軟,兩天後連睡覺翻身都痛不欲生,最後還是決定就醫,檢查發現是骨質疏鬆性脊椎壓迫性骨折惹禍。 突然骨折骨裂 小心本有疏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矯正科主任陳衍仁指出,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50歲以上的台灣女性,每4位就有1位罹患骨質疏鬆症,比率達25%,至於50歲以上男性也有超過10%遭受骨質疏鬆威脅,未來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不僅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更增加失能臥床的風險,死亡率也相對增加許多。 ...
- 創建時間 2021年12月25日
- 5. 骨質疏鬆症要血液檢測? 除了骨密度,這些數值也很重要!
- (健康醫療)
- 台灣在 2025 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骨鬆症將是不可忽視的議題。女性一生中因骨質疏鬆症發生骨折機會達 1/3,男性則有 1/5 機會。然而骨質疏鬆症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多半無法察覺的狀況下,有輕微外力就有可能導致骨折。骨鬆症的治療是條漫長的路,傳統骨密度檢測在短時間內感受的治療成效低,容易降低持續治療的意願,一旦中斷治療,將提高骨折風險。 相較於傳統骨密度檢測儀器,透過新型 PINP(第一型前膠原蛋白氮端前胜鏈, ...
- 創建時間 2021年12月20日
- 6. 慢性疾病除三高之外還有「一低」 預防骨質疏鬆趁早開始
- (健康資訊)
- 過去對慢性病的既定印象多為「三高」,但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全球第二大重要的流行病。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者賴欣平報導】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近100%兒童、青少年,以及80%以上成人鈣質攝取量皆不足,可見國人還是容易輕忽保存骨本的重要性。 避免臥床失能 第一步先認知「骨質疏鬆」非正常老化現象 隨著人口老化的速度加快,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也逐漸提高;雖然國人對骨質疏鬆症並不陌生,但卻很少直面這個疾病所帶來的風險與危害,常將駝背、身高變矮、下背部疼痛視為一般老化現象,不知這正是骨質疏鬆的警訊,直到因骨折就醫才確診。 ...
- 創建時間 2021年11月12日
- 7. 你骨質疏鬆了嗎? 專家曝「嚴重後果」:多數跌倒才知道
- (健康資訊)
- 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四名,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名。疫情導致民眾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根據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統計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約有30%至50%曾在1年內發生過跌倒事件,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嚴重可能造成未來生活品質降低與失能臥床風險等後果,死亡率更高達約22%。 ...
- 創建時間 2021年10月21日
- 8. 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 (IOF) 於世界骨質疏鬆日 (World Osteoporosis Day) 呼籲現代人應採取行動以保護骨骼健康
- (健康機構)
- IOF 指出了疫情對全球人類骨骼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並呼籲各界重視骨質疏鬆的預防以及骨折後的照護。 瑞士尼永2021年10月20日 /美通社/ -- - Picture is available at AP Images (http://www.apimages.com) - 骨質疏鬆評估作業的積壓、治療延遲以及久坐不動的室內生活型態: 以上只是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影響骨骼健康以及中斷全球骨質疏鬆照護的幾個因素。 ...
- 創建時間 2021年10月20日
- 9. 忽略骨折風險、難防骨質疏鬆症?
- (健康資訊)
- 骨質疏鬆症骨折風險分: 極高骨折風險、高風險、低風險 「六十歲的黃阿姨,因為慢性疾病長期得服用類固醇,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所以很認真攝食高鈣的食物、喝牛奶,還是發生骨折」、「七十歲的李阿嬤有骨質疏鬆症,在浴室跌倒造成腰椎、大腿骨骨折,需要住院手術,並且疼痛、行動不便,影響生活品質。」 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醫師分享,這兩位病友屬極高骨折風險,因為怱略積極治療引起併發症。 65歲以上婦女 1/3一生中會骨折一次 ...
- 創建時間 2021年10月04日
- 10.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專欄】肌少症與骨科疾病
- (台灣健康)
- 在近年來的骨科門診中,肌少症(sarcopenia)病患越來越多,由於目前的網路媒體知識傳播快速,他們都很容易溝通和明白肌少症是怎麼一回事。 骨骼肌量減少─肌少症 常見老人、慢性病患者 顧名思義,肌少症就是骨骼肌量減少,常出現於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病人會出現肌肉無力、力不從心、生活動作功能障礙、體適能變差、衰弱無力等,也與骨鬆和許多骨科疾病息息相關,且會相互影響,造成諸多疾病的進展和惡化,例如肌肉內含有支配肢體的重要血管和神經,發生肌少症時,肌肉萎縮無力,活動時會因疼痛而未能正常收縮,結果使肌肉內血管的血流未能得到適當的推動力量,影響血流的正常運送,造成更多組織的缺血和微循環障礙,其間的互動複雜,造成惡性循環,加重病患的症狀;若是關節炎病人或脊椎退化性疾病的病人同時出現肌少症時,會加重病情,即使加重藥物治療和手術,若未能從根本著手改善肌少症,臨床症狀的改善事倍功半,久而久之更難以復原。 ...
- 創建時間 2021年5月05日
- 11. 預防骨質疏鬆上門 強健保骨必做5件事
- (健康資訊)
- 預防骨質疏鬆有方法!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骨質疏鬆症學會監事詹鼎正醫師表示,骨質疏鬆是一種慢性疾病,先前沒有任何症狀,很多老人家僅僅以為是年老筋骨不好而掉以輕心,往往延誤治療時機。醫師呼籲,儲存骨本要趁早,並建議男性大於七十歲、女性大於六十五歲以上都要定期做骨密度檢測,若有骨質疏鬆傾向,切莫放任惡化,及早發現治療。 骨頭的密度質量 隨著年齡慢慢流失 骨質疏鬆的國內盛行率僅次高血壓,是國內非常普遍的一種慢性疾病,先前沒有任何症狀,部分患者等到摔倒骨折才驚覺罹患有骨質疏鬆症,有老年隱形殺手之稱。 ...
- 創建時間 2021年1月07日
- 12. 面對骨質疏鬆症 檢查、看診分別要告知醫師的5件事
- (健康資訊)
- 面對停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男性民眾,特別需要認真看待骨鬆問題。因為骨鬆沒有症狀,往往發生骨折才警覺原來骨質密度有狀況。無症狀的腰椎或胸椎骨折,2年內若是在髖關節發生第二次骨折,1年內死亡率高達20%。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暨萬芳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榮邦醫師呼籲,民眾檢查、看診時應分別要告知醫師5件事,幫助醫師正確診斷病情。 遵循5件事 正確骨密度檢查不「疏」漏 骨鬆診斷因為不同廠商與技術使用,會造成檢測誤差,因此陳榮邦醫師表示,民眾就診時,能主動要求醫師遵循5大重點正確診斷。 ...
- 創建時間 2020年10月20日
- 13. 老了以後不吃肉,小心蛋白質攝取不足 50歲以上不能小看「骨質疏鬆」
- (健康飲食)
- ... 來越不喜歡吃肉類,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無法維持足夠的肌肉量,造成肌力不足,增加行動的風險。蛋白質的攝取量與因人而異,假設60公斤的成年人,成年人建議攝取量應為60公克的蛋白質,50歲以上熟齡族,應攝取體重1.2倍克數(約60~72公克)的蛋白質才能維持流失的肌肉量。 提高蛋白質攝取 乳清蛋白較好吸收 蛋白質與骨骼有什麼關係?黃駿豐表示,假使肌肉沒有蛋白質作為原料,肌肉就不能生長。人體的存骨細胞會分泌第一型膠原蛋白,如果沒有補充足夠第一型膠原蛋白就不能生成良好的骨頭,長此以來會造成骨質疏鬆。 ...
- 創建時間 2020年10月16日
- 14. 骨質疏鬆早期無感! 小心咳嗽、打噴嚏都可能造成骨質
- (健康資訊)
- 85歲黃阿嬤早年就曾被告知罹患骨質疏鬆症,但因平時無症狀,並不以為意,直到日前下床時不慎滑倒,臀部著地造成髖部劇痛,老人家每天強忍疼痛足不出戶,在家人堅持送醫後,確診為「股骨頸骨折」,透過半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後順利行走,並配合「PAC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恢復生活品質。 早期骨質疏鬆症無症狀 骨質送醫才知嚴重性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蔡孟學表示,骨質疏鬆症為現今銀髮族之隱形殺手,有許多與黃阿嬤情況類似的長輩,在接受骨密度檢查時發現有骨質缺乏,且醫師耳提面命應積極保骨,但因早期骨質疏鬆症幾乎沒有症狀,故往往被患者忽略,更有許多年長患者是因骨折送醫後,才發現罹患嚴重骨質疏鬆症。 ...
- 創建時間 2020年10月12日
- 15. 遠離骨質疏鬆症 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是關鍵
- (健康飲食)
- 骨量會隨著年齡增加逐漸流失,尤其從30歲起每年流失骨量0.5%至1%,平均50歲開始,流失速度甚至是好幾倍,嚴重時骨質疏鬆症就找上門;醫院骨科部主任楊榮森指出,預防骨鬆應從小存好骨本,根據營養參考值,從飲食攝取足夠的鈣質,和協助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有需求時則慎選檢驗合格的補鈣品。 從飲食補鈣顧骨本 維生素D也重要 骨質疏鬆症分為原發性以及續發性,前者主要是停經後的婦女因賀爾蒙減少導致骨質流失,或因老年性所引起的骨鬆問題,後者則因其他疾病得服用藥物所造成的副作用等導致;楊榮森醫師表示,預防骨質疏鬆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飲食中補足所需營養,且要從小就開始,宛如銀行存款般,從年輕開始存骨本,其中又以鈣質與維生素D是改善骨骼和肌肉健康的主要營養素。 ...
- 創建時間 2020年9月10日
- 16. 正確診斷骨質疏鬆症 民眾該詢問醫師的5件事
- (健康資訊)
- 一名停經後婦女,接受完整的骨密度檢查,確診為骨質疏鬆症,開始用藥治療;但3個月後,又去他院檢查,卻被告知沒有骨鬆,遂質疑原醫院?! 分享該案例的萬芳醫院影像醫學部陳榮邦主任,同時也是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及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他強調只要是正確檢測,骨密度就有標準答案,呼籲50歲以上民眾檢測時應主動詢問醫師5件事,(1)採多部位測量嗎?(2)使用國際資料庫的參考值嗎?(3)多久要再追蹤?(4)骨質密度的變化是有意義的嗎?(5)我有壓迫性骨折嗎? ...
- 創建時間 2020年8月24日
- 17. 最新Capture the Fracture®攔阻骨折合作計畫,目標2025年降低25%因骨質疏鬆發生的髖部和脊椎骨折發生率
- (健康機構)
- —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攜手牛津大學、安進和UCB首創合作夥伴關係,為骨質疏鬆所帶來的全球公共衛生負擔奮戰[1] —髖部和脊椎骨折為社會帶來巨大成本,並改變病患人生[2],[3] 瑞士尼翁2020年6月18日 /美通社/ --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今天宣佈,該基金會攜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與安進(Amgen)和UCB展開合作,將強化該基金會的Capture ...
- 創建時間 2020年6月18日
- 18. 抗凝血劑的新出路! 降低骨折及骨質疏鬆風險
- (健康醫療)
- 與傳統口服抗凝血劑(Warfarin)相比,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NOAC)能降低病人骨折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花蓮慈濟醫院研究新發現。 全球高齡化趨勢 抗凝血劑預防中風 全球高齡化社會趨勢下,老年人疾病逐漸受到重視,包含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以及骨質疏鬆骨折的風險增加。花蓮慈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黃暉凱在高齡暨社區醫學部羅慶徽副院長的指導下,陸續完成兩篇研究文章,刊登在《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
- 創建時間 2020年5月27日
- 19. 呷老、停經易骨折? 提早補鈣防骨質疏鬆
- (台灣健康)
- 你知道嗎?骨質疏鬆症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全球第二大重要的流行病。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至今年6月底,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352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7萬人,年增幅度連續三年超過5%。在聯合國在2017年世界人口觀察報告調查中,預估2050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達到8百萬人。骨質疏鬆症隨著人口老化日益增加,需多加重視提早防治。 骨質疏鬆不再是老人專利 作息不佳恐加速骨質流失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骨質疏鬆症為一種全身骨骼疾病,特徵包括骨量減少及骨組織的顯微結構變差,造成骨骼脆弱,更容易發生骨折等併發症。骨質疏鬆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多發生在老年人及停經後的女性;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造成原因則有許多,例如長期服用類固醇等藥物、生活習慣不良、內分泌失調,或是本身有糖尿病的骨折高風險患者。 ...
- 創建時間 2019年11月08日
- 20.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最新骨質疏鬆風險檢查提醒患者警惕骨折
- (健康機構)
- SQL ERROR [ mysqli ] Too many connections [1040] An sql error occurred while fetching this page. Please contact an administrator if this problem persists.
- 創建時間 2019年10月16日
- 21. 做家事就腰痠背痛 恐是骨質疏鬆症
- (健康資訊)
- 「醫師,我這一陣子常常覺得腰痠背痛,做點家事就不太舒服,而且常常感覺背挺不直,駝背也變嚴重了。」花蓮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照護中心主任葉光庭表示,這是許多中年女性初次到門診時的敘述,最後經檢查診斷為骨質疏鬆症。 骨鬆過程無症狀 跌倒骨折才知 葉光庭說明,由於骨質疏鬆進程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輕忽,「在診間經常遇到停經後婦女,平時身體狀況穩定,但一不小心走路跌倒,屁股著地造成髖關節骨折,彎腰抱孫子或打個噴嚏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後,才開始正視自己骨質疏鬆症的問題。」 ...
- 創建時間 2019年4月10日
- 22. 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呼籲人們警惕脊柱骨折信號
- (健康機構)
- 日內瓦2018年10月19日電 /美通社/ --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會導致骨頭變得脆弱的疾病,在全世界年齡超過50歲的老年人中,約有三分之一女性和五分之一男性因患骨質疏鬆症而出現骨折。 脊柱(或「脊椎」)骨折是最常見的骨質疏鬆性骨折,估計每22秒鐘世界上就會出現一例新的骨折。儘管這種骨折是導致疼痛和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高達70%的脊椎骨折並沒有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 為了紀念10月20日的世界骨質疏鬆日,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OF)呼籲成人要警惕三種可能出現脊柱骨折的信號:突然出現嚴重的背疼;身高縮短超過三公分(僅超過一英寸)或駝背。 ...
- 創建時間 2018年10月19日
- 23. 對抗骨質疏鬆 維持骨本有四法
- (健康資訊)
- 台灣目前骨質疏鬆人口很普遍,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女性25%有骨鬆症,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有骨鬆症,其中80%是女性。然而,其實在25 歲以後,骨質已經漸漸流失,能做的即是儘量維持骨本,減少流失的速度。 簡單自我檢測骨鬆 骨質疏鬆有哪些症狀?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骨科陳冠帆醫師表示,民眾平常在家可簡單自我檢測是否有骨質疏鬆的症狀,若身體有符合以下幾點症狀,骨質疏鬆可能就悄悄找上您了: 1. ...
- 創建時間 2018年10月15日
- 24. 對抗骨質疏鬆有撇步 多運動少菸酒
- (健康資訊)
- 隨著年紀愈來愈大,骨質的流失導致骨質疏鬆問題,但許多老人家卻不自知,往往在跌倒骨折後才發現。大林慈濟醫院為了推廣骨鬆正確觀念,在日前於醫院大廳舉辦一場「輕鬆對抗骨質疏鬆健康」健康講座,除了有骨科醫師教大家如何預防骨質流失及保健骨頭,並有骨質密度等相關檢測,場面相當熱鬧。 骨鬆無症狀 多半跌倒骨折才發現 簡副騰副院長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常因跌倒而造成骨折,甚至導致死亡,尤其雲嘉南地區老年人居多,不少務農的老人家認為自己身體力壯、骨頭「勇健」,直到摔倒、撞到後導致骨折,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問題。 ...
- 創建時間 2018年9月22日
- 25. 骨質疏鬆難發現 定期檢查是關鍵
- (體檢須知)
- 一名66歲洪姓婦人,雖無特殊疾病,但近日接受成人檢查時,被醫師評估有駝背狀態,經骨質密度檢查,發現腰椎T分數為-3.0、髖關節T分數為-3.3,確定達到骨質疏鬆症標準,且脊椎X光檢查,也發現胸椎第11節和腰椎第2節有壓迫性骨折,確診為嚴重骨質疏鬆症;她後續接受骨鬆性骨折聯合收案照護,透過骨鬆個管師給予營養衛教,且每季定期以電話或現場諮詢等追蹤活動狀況,目前患者規律回門診追蹤。 嚴重骨質疏鬆 恐影響活動功能 ...
- 創建時間 2018年8月02日
- 26. 早產兒小於1500克 骨質疏鬆危險率高
- (健康醫療)
- 近20年來由於經濟發展、醫療技術進步,許多早產兒可存活下來。出生時體重小於1公斤的極低體重兒,也有8成左右的存活率。照顧早產兒需要面臨重重難關,包括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症、感染、慢性肺疾病、腦室內出血後的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視網膜病變等,竟然還得面對骨質疏鬆! 體重小於1500公克早產兒 好發骨質疏鬆 12年前一名懷孕週數25週、出生體重800公克的早產兒,住院4個月後準備出院時,卻發現右大腿腫脹,照X光竟然發現右大腿骨折,家長不解造成醫護團隊壓力。原因是「早產兒代謝性骨病變」,也稱為早產兒骨質疏鬆或是早產兒佝僂症,好發於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 ...
- 創建時間 2018年2月03日
- 27. 本港最新調查:骨折病人未意識到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所致 錯失預防再次骨折的黃金機會
- (健康機構)
- -2/3病人不知道骨折可能是一種潛伏但可治療的疾病之警號1a -近半數病人認同及早診治骨質疏鬆症是預防再次骨折的關鍵1b 香港2017年10月18日電 /美通社/ -- 每年10月20日,即這星期五是「世界骨質疏鬆症日」,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為喚起社會關注,公布最新的「對抗骨折」2017調查報告,發現幾乎所有(98%)曾發生脆性骨折的本港病人均擔心或非常擔心自己會再次骨折1c,而近三分一人(32%)並未有針對預防骨折及骨質疏鬆症向醫生求助1d。 ...
- 創建時間 2017年10月18日
- 28. 骨質疏鬆症無聲無息 全球每3秒1人骨折
- (健康資訊)
- 據統計,全球每3秒就有1人因骨鬆而骨折。為喚起民眾重視骨質疏鬆症,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共同舉行「骨質疏鬆衛教週」活動,於8月7日至11日在台北榮總中正一樓大廳,提供免費骨密度檢測,以及預防骨質疏鬆衛教講座。 骨折後一年 25%病患死亡 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骨科部主治醫師陳威明表示,骨質疏鬆症無聲無息,隨著年紀增長,人體骨質也會漸漸流失。國內50歲以上的族群,每3位女性就有1人因罹患骨鬆而導致骨折,而男性則是每5位就有1人,骨折發生後造成的行動不良及長期臥床,進而產生許多併發症的發生,高達25%的病患在骨折後一年後死亡。 ...
- 創建時間 2017年8月07日
- 29. 骨質疏鬆症補鈣 吃什麼有效?
- (健康飲食)
- 越來越覺得自己的體力不好,即使輕微的外傷也會讓你感到腰痠背痛、全身不對勁嗎?下肢若偶爾會出現無力、下背痛等症狀,有可能是骨質正在流失的徵兆!骨科專科醫師鄭明德表示,長期骨質疏鬆的患者可能會因為輕微外傷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不僅平日的保養非常重要,治療方式也是一大重點,究竟骨鬆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治療方式又有哪些治療方式呢? 老化時被吸收掉的骨質超過骨質形成的速度 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指老化的過程中被吸收掉的骨質超越了骨質形成的速度,以致骨質密度逐漸減少。就好像一座牆,當支撐這座牆的磚塊數目減少時,牆倒塌的機會越來越大。 ...
- 創建時間 2017年7月03日
- 30. 跌倒骨折才知有這病 骨質疏鬆這樣預防就對了
- (健康醫療)
- 假如有一天,家裡的老人家不小心跌倒了,造成右下肢疼痛無法行動。送到醫院後醫師說是右側髖骨骨折,建議開刀治療否則以後就不會走了。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又假如有一天,家裡的老人家彎腰拿個東西,突然覺得背部「啪」的一聲,就痛的無法起身,臥床翻身都成了問題。送到醫院後醫師說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可以用藥物治療也可以施行骨水泥灌漿手術。這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什麼是骨質疏鬆? 不用擔心,發生在上述老人家的髖骨及脊椎壓迫性骨折,都是骨質疏鬆造成的,可以預防及治療的。那到底什麼是骨質疏鬆呢?怎麼去預防及治療呢? ...
- 創建時間 2017年5月25日
- 31. 老了身高縮水 當心是骨質疏鬆
- (健康資訊)
- 身高縮水要注意!不少老年人會駝背,還以為老了一定就會「倒縮」,其實可能是骨質流失了。醫師提醒,骨質疏鬆症無聲無息,若老年人有駝背、身高縮水、腰痠背痛等情況,建議就醫檢查。 婦女停經後 骨質流失加速 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統計,65歲以上的人口,每9人中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尤其停經後婦女為高危險族群。楊榮森, 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指出,女性停經後,因體內雌激素下降,而影響保骨素作用,骨質流失速度每年減少3至5%。 ...
- 創建時間 2017年1月13日
- 32. 骨質疏鬆背後原因不單純 找出原因甩病症
- (健康資訊)
- 一名40多歲的女性因爬山不小心扭傷,就醫檢查時確診為腳踝線性骨折,經醫師建議進一步接受醫學中心檢查,醫師發現患者骨密度達到了骨質疏鬆的標準以外,還發現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問題;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葉乃誠指出,患者平日心跳偏快,加上食量大,身體質量指數僅19左右,加上月經不規則,經過骨密度檢查後,發現有骨質疏鬆等問題。 停經後女性要小心 骨質流失速度快 骨質疏鬆症,就是指因骨質流失,造成骨骼容易出現骨折等疾病,約到35歲左右,骨質量就會到達顛峰,又稱為骨本,但過了35歲後,骨質量就會逐漸下降;葉乃誠醫師表示,通常到80歲時降到最大骨量的一半,若以停經後的女性,因缺乏女性荷爾蒙的保護,骨質流失速度更快,約每年降2%至5%。 ...
- 創建時間 2016年12月12日
- 33. IOF警告:不可低估骨質疏鬆的危險
- (健康機構)
- 瑞士尼翁2016年10月20日電 /美通社/ -- 今天是世界骨質疏鬆日 (World Osteoporosis Day),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IOF) 敦促所有成年人都要留心關於骨質疏鬆的風險,這種「無聲的」疾病會讓骨骼變得脆弱並易於斷裂。 (圖片 - 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61014/428799-INFO ...
- 創建時間 2016年10月20日
- 34. 跌倒就骨折 原來是骨質疏鬆惹禍
- (健康醫療)
- 一名60歲婦人,近來發現自己駝背日益嚴重,且伴隨腰酸背痛,某次不小心跌倒後,竟痛到無法走路,最後就連翻身都有困難,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脊椎骨有多處壓迫性骨折;斗六成大醫院復健科醫師鐘毓婷指出,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這名婦人因有嚴重骨質疏鬆症,才導致一跌倒就造成嚴重骨折。 骨折患者 僅三成接受骨質密度檢查 在台灣,50歲以上成人骨質疏鬆比例男性為24%,女性則為40%,且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約有三分之一的婦女醫生都會出現一次脊椎、髖部或手腕骨折,男性也約有五分之一的風險;鐘毓婷醫師表示,但多數人骨折後,僅三成患者接受骨質密度檢查,且進一步治療,顯示國人對骨質疏鬆治療仍不夠了解。 ...
- 創建時間 2016年9月25日
- 35. 呷老倒縮? 是骨質疏鬆啦!
- (健康醫療)
- 「呷老倒縮」是許多老年人常開的玩笑,年紀大了之後,駝背的問題不僅造成身高倒縮、身形佝僂,導致行動不便、走路也變得更緩慢,骨質疏鬆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受身體其他各因素的影響,導致骨質開始流失、骨密度降低,如果沒有即時補充鈣質、注意營養,就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的併發症。 日曬、規律運動 能夠強化骨骼 近年來骨質疏鬆的年齡層逐漸下降,現在年輕人飲食習慣改變,外食比例高,高脂、高鹽食物不只會造成腎臟負擔,更會影響鈣質吸收,醫師表示日曬、規律的運動能夠強化骨骼,另外,定期進行骨質密度的測量,也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降低未來骨折的風險。 ...
- 創建時間 2016年9月07日
- 36. 骨質疏鬆嚴重者 小心一咳嗽就骨折
- (健康醫療)
- 1名85歲阿嬤,雖有嚴重骨質疏鬆但行動自如,沒想到某次咳嗽卻痛到坐不起來,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腰椎第一節壓迫性骨折,一開始僅服藥、臥床休息,還接受穿背架療法,但症狀仍未改善,後來經過椎體矯正支撐術治療,所幸已逐漸康復。 透過椎體矯正支撐術 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這名患者第一節腰椎骨折塌陷高度,僅剩正常錐體的一半,約剩1.17公分,起初接受保守治療並未見效,才在患者要求下改以椎體矯正支撐術積極治療;台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鍾偉安指出,術後患者背部僅留下兩處約0.5公分的傷口,雖仍需穿背架穩固3個月至半年,但術後阿嬤已能正常行走。 ...
- 創建時間 2016年4月30日
- 37. 菠菜護眼補血防癌 預防骨質疏鬆
- (健康飲食)
- 菠菜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卡通人物大力水手卜派吃了之後,變得力大無窮。荷蘭最新研究也發現,菠菜含豐富營養成分及酪胺酸,多吃不但可以讓人元氣滿滿,還可以讓人反應變快。 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上市後,現代人的眼力愈來愈差,不少人吃健康食品護眼,與其花錢買護眼健康食品,還不如到傳統市場買一把菠菜來吃,不但可護眼,還可以補血、預防骨質疏鬆。 菠菜中所含的β-胡蘿蔔素含量高於胡蘿蔔,多吃可以預防眼疾發生。菠菜維生素C的含量比大白菜高兩倍,比白蘿蔔高一倍。比較特別的是,菠菜的蛋白質含量也相當高,五百克菠菜的蛋白質含量相當於兩個雞蛋。 ...
- 創建時間 2016年3月08日
- 38. 正確補充鈣質 遠離骨質疏鬆
- (健康資訊)
- 臨床上,骨質疏鬆症越來越普遍,尤其老年人若不小心跌倒,甚至彎腰搬重物,都可能造成骨折風險,若為長期臥床的骨折患者,恐因免疫力降低導致感染死亡;陳彥名, 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指出,骨質流失是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許多民眾都會選擇購買保健食品補充鈣質,但小心恐幫助不大。 維骨力含葡萄糖胺 頂多舒緩疼痛 主要是因像是多數民眾都購買成含有葡萄糖胺的維骨力,但其實葡萄糖胺僅能減緩初期關節炎疼痛,對於骨質補充沒有幫助;陳彥名說,想有效預防骨質疏鬆,除了有充足的日照外,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且在飲食上攝取足夠的鈣質等營養,才能有效避免骨質流失。 ...
- 創建時間 2016年1月17日
- 39. 預防骨質疏鬆 停經婦女應多吃大豆飲食
- (健康飲食)
- 全世界每年都有900萬人因骨質疏鬆症而骨折,也就是說,每三秒即有一人因骨質疏鬆症而發生骨折。 而女性在停經後,產生較少的雌激素,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如果骨質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因此,女性罹患骨質骨質疏鬆症遠比男性為高,而骨質每流失10%,發生骨折的機會就增加2.5倍。 近日,英國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研究發現,大豆擁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異黃酮,可以預防更年期婦女骨質流失,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可能性。 ...
- 創建時間 2015年11月11日
- 40. 防骨質疏鬆 多吃牛奶青菜小魚乾
- (健康飲食)
- 天晟醫院舉辦「與健康有約」系列免費講座,特別與民眾分享「骨質疏鬆與飲食」議題,該院骨質健康促進中心主任、風濕免疫科醫師翁國益表示,台灣的50歲以上女性,有41.2%的比率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較鄰近的日本、香港都來的高。為預防骨質疏鬆症,民眾可到醫院接受骨質密度測量,平時可透過牛奶、青菜、小魚乾、芝麻等食物來補充鈣質。 翁國益透露,當骨頭的骨質密度下降至某程度,以致容易造成骨折,就被稱為骨質疏鬆症。一般隨著年紀增加,骨質流失速度將大於骨質生成速度,骨質密度隨之下降,就易造成骨質疏鬆症,好發於停經後的婦女、老年人,台灣50歲以上的女性,盛行率達41.2%%。由於骨質流失的過程中,毫無症狀,即使到了骨質疏鬆症的程度,一般在沒發生骨折前,都難被發現。 ...
- 創建時間 2015年3月20日
- 41. 防範壓迫性骨折上身 骨質疏鬆症快治療
- (健康資訊)
- 許多年長者受到骨質疏鬆症困擾,值得留意的是,骨質疏鬆症患者,更容易出現脊椎壓迫性骨折,要特別小心外傷或跌倒。張哲肇,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患者要預防壓迫性骨折,最好的方式是利用藥物治療骨質疏鬆,先把基底打穩,才能有更佳的防禦力。 張哲肇指出,脊椎壓迫性骨折常見危險因子有骨質疏鬆和外傷。根據2005~2008年台灣民眾營養報告顯示,50歲以上的骨質疏鬆盛行率,男、女分別為23.9%、38.3%。而1993年的流行病學統計指出,台灣的城市婦女,65歲以上有脊椎壓迫性骨折達一節以上者,占19.8%。因此,骨質疏鬆也成為壓迫性骨折的一大風險。 ...
- 創建時間 2015年3月11日
- 42. 骨質疏鬆易骨折 中醫:首重調理肝腎
- (中醫療法)
- 許多老年人都會面臨骨質疏鬆症問題,造成骨折機率提高。 吳修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表示,從中醫角度而言,骨質疏鬆和筋骨相關,當中又以肝、腎主導筋骨,因此中醫治療上,首重調理肝腎。生活上,則可以適度曬太陽、維持標準體態和保持營養均衡等,能有助改善骨質疏鬆的問題。吳修安說,骨質疏鬆症會出現骨密度降低的狀況,在病理的變化是小樑骨變薄、斷裂形成空洞,將會導致患者骨折機率增加。 ...
- 創建時間 2014年11月14日
- 43. 預防骨質疏鬆 從年輕開始做起
- (健康資訊)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 2014/08/11 隨著飲食文化的變遷,骨質疏鬆症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營養師指出,骨質疏鬆症並非女性的專利,不論男性或女性,都跟自己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相關性。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飲食是會影響鈣質的吸收;台北營養基金會吳映蓉營養師表示,女性在年輕時,鈣質的攝取量,如喝牛奶、豆類食品、鈣片是較足夠的,也就是在足夠鈣質攝取的情況下,每天攝取咖啡因400mg,是不會影響到骨質密度。但若是年長的女性,則較常每天飲用4杯以上的咖啡,如果又有抽菸的習慣,更可能加速影響骨質疏鬆。因此,對於較年長的女性為了避免骨質疏鬆,建議停經後婦女,每天以2杯咖啡為限,而且喝咖啡時最好要加牛奶,少抽菸,多補充鈣質。 ...
- 創建時間 2014年8月11日
- 44. 預防骨質疏鬆惡化 五招有效
- (健康資訊)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芳芸報導 2014/06/27 骨質疏鬆症已成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其中,女性罹患率又高於男性。根據全民健保資料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台灣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腕骨、脊椎或髖部骨折。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黃盟仁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常導致骨折發生,甚至對生命造成威脅,因此建議年長者可採取五管齊下方式保健,包括攝取足夠鈣質、多曬太陽、適度運動、按時服用骨鬆藥及避免跌倒等。 ...
- 創建時間 2014年6月27日
- 45. 更年期婦女腰痠背痛 小心骨質疏鬆已上身
- (更年期)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2014/05/13 「更年期婦女出現腰痠背痛,就要小心可能是出現骨質疏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表示,由於鈣質對肌肉有放鬆效果,一旦缺鈣,出現骨質疏鬆,全身肌肉會緊繃,而且容易乳酸堆積,甚至會發生小腿抽筋,這都是鈣質不夠的現象,不只是應該要積極補充鈣質,而且應該要多運動,以免骨質疏鬆症上身而導致骨折。 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更年期婦女停經後,骨質疏鬆會明顯增加,每4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也指出,全球約有2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並且女性過了更年期後,每3位就有1位可能因骨質疏鬆症而骨折。 ...
- 創建時間 2014年5月12日
- 46. 長期酗酒易骨質疏鬆 中年男子粉碎性骨折
- (健康資訊)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2014/03/29 彰化溪湖鎮一名57歲廖姓男子,日前因換燈泡而不慎跌倒,竟造成右髖部近端股骨粉碎性骨折,至彰化醫院診斷後,才得知患者有長期喝酒習慣,骨質密度檢查顯示已有骨質疏鬆情形,受傷後骨折粉碎的程度比一般中年人來的嚴重許多;醫師提醒,酗酒會對身體造成許多的精神及身體後遺症,也可能導致骨質疏鬆,不得不慎! ...
- 創建時間 2014年3月28日
- 47. 骨質疏鬆病人 自行購藥比率高
- (醫療資訊)
- 有關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疾病,隨著年齡增長,步入中年以後,骨質流失加快,骨骼的密度和質量減少,骨骼容易折斷,尤其是股骨、脊椎骨和手腕骨。骨質疏鬆症本身並沒有徵狀,是一種「隱性」疾病。隨著人口老化,骨折及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在二零零一年,香港約有 30 萬名女士和 10 萬名男士有骨質疏鬆症。女性在停經後或卵巢切除手術後雌激素減少,均會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會,而每 2 名停經後婦女,便有 ...
- 創建時間 2013年6月06日
- 48. 骨質疏鬆症及治理 調查
- (骨骼疏鬆)
- 香港市民對「骨質疏鬆症」及治理的認識 問卷調查報告 (一) 背景 香港人口日益老化,老人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機會亦會持續增加,加上骨質疏鬆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香港健康網絡進行一項「香港市民對骨質疏鬆症及其治理的認識」問卷調查,藉以找出香港市民對骨質疏鬆症以及其治理的方法的認識,務求市民提高警覺,明白病向淺中醫的道理,因為骨質疏鬆症有機會令病者患上骨折等問 題,嚴重會引致永久性傷殘甚至包括死亡。 ...
- 創建時間 2009年8月19日
- 49. 骨質疏鬆症與鈣
- (營養手冊)
- 鈣 質 從 骨 骼 組 織 之 中 流 失 。 它 會 導 致 骨 質 嚴 重 減 少 , 使 得 骨 骼 疏 鬆 , 容 易 骨 折 , 這 就 是 骨 質 疏 鬆 症 。 要 注 意 體 重 不 要 過 輕 、 不 要 大 量 飲 酒 、 不 要 抽 菸 、 不 要 攝 取 過 量 的 蛋 白 質 飲 食 、 要 運 動 , 適 度 的 曬 太 陽 才 能 使 鈣 留 存 在 骨 骼 。 如 ...
- 創建時間 2008年8月15日
- 50. 女性慎防酗酒令骨質疏鬆
- (都市營養病)
- 不 少 人 以 為 酒 精 只 會 傷 及 腸 胃 及 肝 臟 , 但 據 專 家 說 其 實 酒 精 更 可 以 侵 蝕 骨 質 , 因 為 酒 精 可 以 令 腎 上 腺 素 增 高 , 令 皮 膚 質 類 固 醇 水 平 上 升 , 從 而 影 響 骨 質 健 康 ; 而 飲 酒 人 士 的 骨 細 胞 有 些 脂 肪 會 破 壞 骨 質 ; 而 酒 精 亦 會 抑 制 鈣 質 吸 收 。 ...
- 創建時間 2008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