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塑膠容器礙健康 盛裝食品注意標示

塑膠食品容器具全標示 明年7月上路

衛生福利部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6條規定,修正「應標示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品項」,同時公告「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標示相關規定」,要求自106年7月1日起製造之食品容器具或包裝,如食品接觸面含有塑膠材質,則應於販賣前依規定標示其品名、材質名稱、耐熱溫度及重複性或一次使用等資訊,以利消費者正確使用。

與食物接觸面含塑膠就要標示

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之衛生安全,與其使用方式有密切關係,因此,為使食品業者及消費者能清楚瞭解產品相關資訊及注意事項並正確使用,衛福部持續加強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之標示管理,除已於103年6月19日整併公告應依食安法第26條規定之品項外,並考量相關業者調整標示標籤作業時程等因素,即日公告自106年7月1日起製造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如食品接觸面含塑膠材質,則均應標示其品名、材質名稱及耐熱溫度等事項,透過標示亦須同時讓消費者知悉產品適用於盛裝或接觸食品,且為重複性或一次使用,明確告知正確使用該產品的方式。

依照標示說明正確使用塑膠品

衛福部強調,業者產製各類食品容器具或包裝時,應確保產品符合「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等規定,同時應依法明確且如實標示其產品資訊,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民眾購買食品容器具或包裝時,也應注意產品標示內容,選購標示完整之產品,並依標示說明正確使用。

骨質疏鬆嚴重者 小心一咳嗽就骨折

1名85歲阿嬤,雖有嚴重骨質疏鬆但行動自如,沒想到某次咳嗽卻痛到坐不起來,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腰椎第一節壓迫性骨折,一開始僅服藥、臥床休息,還接受穿背架療法,但症狀仍未改善,後來經過椎體矯正支撐術治療,所幸已逐漸康復。

透過椎體矯正支撐術 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這名患者第一節腰椎骨折塌陷高度,僅剩正常錐體的一半,約剩1.17公分,起初接受保守治療並未見效,才在患者要求下改以椎體矯正支撐術積極治療;台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鍾偉安指出,術後患者背部僅留下兩處約0.5公分的傷口,雖仍需穿背架穩固3個月至半年,但術後阿嬤已能正常行走。

嚴重骨鬆要小心 碰撞跌倒恐造成骨折

鍾偉安進一步說明,像是碰撞、跌倒甚至咳嗽等,都會使嚴重骨質疏鬆患者造成脊椎椎體壓迫性骨折,又以腰椎第一節和胸椎第十二節最多。而椎體矯正支撐術是利用類似千斤頂的穿刺針,置入骨折的腰椎,將塌陷的椎體撐開到原有正常的高度,再注入骨水泥,幫助矯正回原來的脊椎弧度。

平時做好保養 有效遠離骨鬆

包括停經後婦女、65歲以上男性,都屬於骨質疏鬆高危險族群,發生骨折是一般人兩倍,骨質疏鬆則為五倍;鍾偉安提醒,若為骨鬆患者,平時可多做運動,且最好每天曬半小時太陽,且建議每天攝取800至1200毫克的鈣質較佳,嚴重時也可評估服用抗骨質吸收劑。

女童個性驟變 原是致命腦膿瘍作祟

一名原本活潑外向的10歲葉姓女童,近期卻出現嗜睡、頭痛症狀,且症狀越來越嚴重,也變得不太愛回話理人,父母覺得不對勁,將小朋友帶至鄰近診所及醫院看診,但始終沒有改善,後來到童綜合醫院小兒科就醫,確診為頭部腦膿瘍影響。

病患年紀小 核磁共振助手術

經由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發現女童頭部右側出現腦膿瘍,一開始先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效果不佳,所以會診神經外科主任周啟文醫師決定採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因女童年紀小,不易使用局部麻醉施行立體定位手術,所以在全身麻醉下,使用磁振造影找到相關位置範圍進行顱骨鑽口後,伸入小型超音波器械精準找到膿瘍位置再抽吸出膿瘍,在手術順利完成後,繼續住院進行注射抗生素治療8週左右才康復出院。

腦膿瘍有致命危機

周啟文主任表示,腦膿瘍是因為血液將細菌或黴菌帶入腦部組織,進而造成腦部發炎化膿,膿瘍會引起顱內壓升高及局部神經學缺損,有致命危機;而這名女童疑似因拔牙造成細菌從傷口侵入到腦部,造成腦內發炎化膿造成腦壓升高,但真正病因仍無法真正確定。

頸部以上受傷感染 易致腦膿瘍

周啟文主任指出,腦膿瘍因為患部在頭部,通常會先施以抗生素治療,若抗生素治療無效才會進行手術引流或抽吸膿瘍。通常兒童會因為頭、臉受感染而引起(如鼻竇炎、牙根發炎等),另外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頭部外傷、免疫不全的兒童也較易受到感染。腦膿瘍無有效預防方法,只要小朋友出現頭痛、發燒、嗜睡、頸部僵硬疼痛、中耳炎、鼻竇炎等症狀時,不可輕忽,應儘早就醫治療,以防細菌或黴菌轉移至腦部而導致發炎化膿,甚至危及性命。

核心運動加肌內效貼紮 跟下背痛說掰掰

人的一生中發生下背痛的機率約60~80%。常見的下背痛不僅對於病人來說是極大困擾,在社會成本、醫療花費也甚鉅。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主治醫師駱逸明表示,運用核心運動與肌內效貼紮治療,能讓下背痛較快緩解及改善失能程度,提升獨立生活能力以及回到工作崗位的能力。

下背痛與日後背痛復發有關

常見下背痛的成因有退化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脊椎管狹窄及椎間盤突出等,只有極少數為腫瘤或轉移。而下背肌肉拉傷、腰椎韌帶扭傷,常見於勞動工作或運動強度不當造成運動傷害所引起的。下背痛會造成穩定脊椎肌肉群的動作控制機能發生障礙,與日後病人背痛復發率的高低有密切的關係。

核心運動訓練深層肌肉

運動在治療背痛佔有重要角色,透過運動重新訓練軀幹深層肌肉及局部脊椎穩定性,對下背痛的緩解、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回到工作崗位的能力,都有顯著效果。駱逸明醫師指出,近年來「核心復健」相當盛行,以局部脊椎穩定性運動為基礎,矯正錯誤姿勢,重新訓練軀幹深層肌肉,增加腰椎穩定性、肌耐力。而軀幹核心運動訓練建議每週2~3次、每次30~60分鐘,透過運動復健,對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的效果更好。

肌內效貼紮改善動作控制

一開始主要運用在運動傷害急性處理的肌內效貼紮。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國際性運動比賽(奧運、世界杯、亞運)及臨床物理治療來處理肌肉骨骼的問題。現今臨床上也運用於復健的病人,像是肌肉骨骼傷害的處理。肌內效貼布具良好伸縮性、透氣性及低致敏性,主要運用在運動傷害的處理。不同於傳統運動貼紮,並不限制關節活動度,而是透過加強本體感覺以改善動作控制,並有促進淋巴及血液循環,達到減輕腫脹和疼痛的效果。

長期肌肉耐力還是要靠核心運動

肌內效貼紮可以當作一種輔助治療方法,在病人早期背部肌肉肌耐力差,易疲勞及合併下背痛時,還無法從事工作或背部肌肉肌耐力訓練前,先利用肌內效貼紮來立即改善。不過改善背部肌肉耐力差及要維持長期效果,可能還是要靠從事軀幹核心運動訓練來達成。

腕隧道症候群手會麻 好發於中年女性

一名五十多歲婦人,最近右手經常會麻,而且每當早晨起床時,手麻得特別嚴重,經由進一步就醫診治,才知道原來是腕隧道症候群作祟;醫師指出,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中年女性,糖尿病人也特別容易會有此病症。

糖尿病人也易發生

北醫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唐佑任表示,腕隧道症候群是屬於周邊神經病變,好發於中年女性,肥胖以及長時間從事手部工作者也易發生;門診中,就有很多是家庭主婦、理髮師、廚師等,因為腕隧道症候群來就醫,大多是因為手部不正確的使用造成,也有不少人因為使用電腦滑鼠不當導致,而且常發現這些人會有糖尿病。

會造成魚際肌萎縮

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主要是在手腕部會疼痛無力,而且會影響手指的彎曲與活動;唐佑任醫師指出,腕隧道症候群病人常會因為疼痛,而使得晚上睡眠中斷,早晨也可能會因為手麻痛而醒來,甚至於會出現手部無力感,進而造成魚際肌萎縮的現象。

針灸+電刺激+超音波

唐佑任醫師進一步指出,腕隧道症候群有許多種治療方式,包括有手腕副木的使用、藥物注射治療、超音波、物理治療及外科手術治療;此外,針灸也常應用於腕隧道症候群的病人,治療的穴道包括內關和大陵穴等,而且也可以用針灸、電刺激,並在超音波的診斷測量和導引之下,使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更有療效。

愛運動不抽菸 七旬老翁也罹肺癌

70多歲彭先生,平時喜愛爬山運動,也不抽菸、不喝酒,但有肺癌家族史,都會定期接受肺部電腦斷層檢查;日前檢查發現,其肺部有一個僅7mm的小結節,確診為早期肺癌,立即接受手術切除,目前持續追蹤接受即可。

早期肺癌可手術切除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胸腔外科主任鄒冠全指出,考量患者年紀較大,且為早期肺癌,建議進行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相較傳統開胸手術,不僅傷口僅3公分,術後復原快並減少傷口疼痛感。

肺癌家族史 罹癌增10倍

鄒冠全表示,有抽菸習慣及肺癌家族史者,罹患肺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至10倍;近期多項研究發現,空氣汙染也是肺癌的危險因子之一,尤其細懸浮微粒PM2.5,可直接進入肺泡、血管及全身各器官,增加氣喘、中風、心血管疾病及肺癌的風險。

定期檢查保命

鄒冠全強調,早期肺癌沒有明顯症狀,常見的咳嗽、胸痛、胸腔積水、呼吸喘氣等,都是進入晚期才會發現;一旦錯失黃金治療期,腫瘤超過3公分以上,就無法手術切除,只能接受化療及標靶治療等控制,建議有抽菸及家族病史者,應定期接受肺部電腦斷層檢查。

勿信網路謠言 漢他病毒不會人傳人

近日網路謠傳「高雄市出現漢他死亡個案」或「防疫人員因執行滅鼠感染漢他」等,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嚴正駁斥,此類網路謠傳皆為誇大不實訊息,民眾應避免分享或轉發此類不實謠言,以避免觸法及造成恐慌。高雄市今年截至4月28日止,共累計3例漢他病毒出血熱本土病例,均位於苓雅區,3例個案目前均已康復,無死亡個案。

老鼠是傳播漢他病毒的宿主

漢他病毒出血熱由感染漢他病毒引起,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在自然界的傳播宿主為囓齒類動物,尤其是環境中常見的老鼠,人的感染途徑依序為:(1)體內帶漢他病毒的老鼠排泄分泌污染的灰塵在打掃或飛揚過程中被人大量吸入、(2)碰觸到污染排泄物後再碰觸口鼻、(3)極少罕見是被老鼠咬,人與人之間並不會相互傳染。

散布流行疫情謠言可罰50萬元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散布有關傳染病流行疫情之謠言或傳播不實之流行疫情消息,足以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科處新臺幣50萬元以下罰金,請民眾務必留意。

落實三不政策 預防漢他病毒

應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政策,可有效預防感染漢他病毒,餐飲業、市場、食品工廠等應特別注重環境清潔與衛生,並採取相關防鼠滅鼠措施。

以漂白水或酒精消毒再清理

民眾平時應留意生活周遭老鼠可能入侵的途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為處理,同時清除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如倉庫、儲藏室等。清理鼠類排泄物時,應先配戴口罩及橡膠手套,並用稀釋漂白水(10公升清水+100cc市售漂白水)或酒精進行噴灑,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以策安全。

出現漢他病毒症狀儘速就醫

當身體出現發燒、出血、急性腎衰竭等症狀,並有漢他病毒流行地區旅遊史且曾接觸囓齒類動物的排泄物或遭受其咬傷時,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動物接觸史及旅遊史等訊息,以及早獲得妥適的治療。

無國界醫生特展 重現前線救援場景

身處和平的台灣很難想像戰爭爆發,更無法體會醫師如何在烽火連天的戰爭衝突區搶救人命;無國界醫生舉辦亞洲巡迴展覽《穿梭救援間》,現場重現伊波拉治療中心、戰火下的前線醫院急診室分流站,以及孕婦及兒童營養不良治療病房等前線救援場景。

台醫生當無國界醫生

無國界醫生香港主席劉鎮鯤表示,原本在醫院擔任麻醉科醫師,在一次旅途中因緣際會加入無國界醫生,從此踏上人道醫療救援之路,提供受武裝衝突、疾病、天災,或缺乏醫療資源地區的民眾醫療援助,他到過非洲的南蘇丹、獅子山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地服務。

支持人道醫療救援

劉鎮鯤希望,藉由在台舉辦特展,讓更多人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人道危機,甚至能吸引更多醫療及非醫療的台灣專業工作者,投身醫療人道救援工作。今年4月在台成立台北辦事處,未來希望能進一步成立基金會,讓無國界醫生成為一個平台,讓更多民眾支持全球的人道醫療救援。

華山文創園區展出

無國界醫生亞洲巡迴展覽《穿梭救援間》,於4月29日至5月8日,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2D館展出,免費開放民眾參觀,現場設有三個大型帳篷重現無國界醫生在第一線救援的場景,並由歌手王若琳及演員黃健瑋錄製語音導覽。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