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怎麼吃粽子無負擔? 營養師教「安心吃法」

端午節將至,今年要吃北部粽還是南部粽呢?不管是經典的傳統肉粽、還是創意特色粽子,台南市立醫院營養課鍾慧君營養師提醒,糖尿病病友只要掌握份量一天一顆,搭配蔬菜與蛋白質,且避免沾醬等三項飲食原則與食物分類,就能健康吃粽子。

粽子熱量高 含料要注意

鍾慧君營養師表示,一顆中型粽子約等於一碗白飯,建議正餐食用一顆粽子即可,且要避免另外食用主食類食物以免血糖控制不佳,例如飯、麵、地瓜、馬鈴薯、芋頭、栗子、玉米、山藥、薏仁、燕麥等。

由於粽子會使用油拌炒糯米與餡料,內餡又含有高油脂的五花肉、油蔥酥、鹹蛋黃、花生等,所以熱量相當地高,建議一天吃一顆粽子就好,不然會增加肥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糯米易使高血糖上升 搭配青菜避免波動

此外,粽子的糯米為支鏈澱粉所組成,比白米的直鏈澱粉組成較容易使血糖上升,所以食用粽子前,先吃蔬菜一碗,讓蔬菜的膳食纖維來延緩澱粉的吸收速度,可幫助血糖穩定,避免血糖大幅波動。

建議可選擇燙地瓜葉、竹筍湯、冬瓜湯、苦瓜湯、白蘿蔔湯、大黃瓜湯等常見夏季蔬菜來搭配粽子;若是不方便搭配蔬菜,也可選擇高纖的全穀雜糧粽來取代糯米粽。

控制主食熱量 水果纖維不可少

粽子內餡含有的肉類,鍾慧君建議,可選擇滷豆干丁、豆干片當配菜,或飲用無糖豆漿來補充不足的蛋白質,黃豆不僅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也可增加飽足感。還有,為了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可在兩正餐的中間食用一份水果,一份水果的量約半碗至一碗,可選擇高纖的芭樂、小香蕉等。

除了控制主食總量以外,也要控制鹽分,像是醬油膏、辣椒醬、甜辣醬等醬料的鈉含量很高,若粽子本身已經有調味,就不要在使用沾醬了,以免食用過多的鈉,引起高血壓。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