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不知道怎麼吃? 國健署教你各階段飲食原則

孕媽咪在懷孕過程中,可能因孕吐、食慾不佳,擔心寶寶營養缺乏,或是擔心吃太多導致體重過重等顧慮,間接影響寶寶健康。為解決孕媽咪於懷孕時所遇到飲食方面的問題與困擾,國民健康署編製「食在好孕-吃對營養 寶媽都健康」手冊,依孕媽咪們困擾,邀請專家根據臨床經驗提出飮食注意事項與菜單建議,使孕媽咪能更加了解如何於孕期間正確攝取營養素,讓寶寶健康長大。

正確補營養 掌握孕期營養6原則

有些孕媽咪聽到自己懷孕,會根據坊間流傳開始大補特補,但這種營養攝取方式並不正確,正確的營養攝取應隨著孕期不同階段進行營養補充。國民健康署提供孕期營養6原則,供孕媽咪參考:

1、備孕葉酸不可少:

葉酸跟胎兒神經發育有關,從受精卵、胚胎到形成胎兒都需補充,建議每日應達600微克。

2、膳食纖維多補充:

孕媽咪容易出現便秘症狀,此時可以多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類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建議每日攝取32克。

3、孕期補鐵很重要:

鐵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建議每日攝取15毫克,到第三孕期更要增加至每日攝取45毫克。

4、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主要經由陽光照射於皮膚產生,建議於陽光充足但不是最強烈階段,曬太陽約10-20分鐘,幫助身體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

5、孕期體重要控制:

懷孕期間,孕婦體重應依懷孕前體重做適量調整,以增加10-14公斤為宜,且須注意體重增加的速度。

6、寶寶生長鈣重要:

胎兒在母體當中會形成骨骼,因此鈣質是懷孕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

破解常見迷思 提供各階段所需

此外,「食在好孕-吃對營養 寶媽都健康」手冊也羅列最常見孕期飲食迷思,提供最專業、正確的解答;並提供食材替換表,幫助孕媽咪正確選擇營養素,及一日三餐營養攝取建議、菜單設計,讓各孕期與不同飲食習慣的孕媽咪輕鬆獲得一日營養所需。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