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男三高抽菸罹患心衰竭 積極治療「從心」掌握人生

心臟疾病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前三位,其中心臟衰竭屬於長期死亡率高的疾病,不過心臟衰竭在穩定用藥控制的情況下,患者仍可恢復到正常狀態,過著理想生活。一位年輕爸爸因為罹患三高又有抽菸習慣,三十多歲便被診斷出心臟衰竭,醫師發現他的心臟缺血情況嚴重,性命岌岌可危,妻子帶著兩個幼兒憂心不已。後來他積極配合醫師治療、穩定服藥,現在每年夏天都會帶就讀小學的兒子去游泳、從事許多戶外活動,享受親子相處的寶貴時光。

年輕到老年都可能罹患心衰 小心注意累喘腫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王宇澄主任表示,心臟衰竭在中老年人的盛行率較高,但年輕人也有可能因三高或遺傳性、病毒性的原因罹患心衰竭。由於心臟衰竭五年死亡率高達50%,因此及早治療顯得格外重要,心衰竭常見的症狀包含:疲累、呼吸困難及下肢水腫,若觀察到自己的體力逐漸變差或雙腿傍晚時明顯水腫,應該要盡速到醫院進行檢查,若是心臟衰竭的話更要積極進行治療。王宇澄主任分享,有些患者因延誤就醫,坐著都會喘,就診時都只能坐輪椅或躺在床上,後續住院率也較其他疾病高出許多。

穩定治療心衰竭 心臟健康看得見

心臟衰竭患者容易反覆住院,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甚至可能一年住院高達數個月,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不過現在有非常多的治療選擇,藥物也持續出現新的研究進展,目前新型藥物可有效降低患者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率,幫助患者在治療後可以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王宇澄主任說明,除了累喘腫等症狀之外,收縮型心衰竭患者的心臟在X光檢查片上還會明顯擴大,不過同樣只需穩定用藥治療,患者的心臟也能恢復到正常大小,收縮狀況也提升到正常狀況。

醫護團隊提供專業照護 平日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有鑑於心臟衰竭的死亡率極高,目前健保署針對心衰患者提供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全台各地多家醫院設立專業心衰醫護團隊來照顧患者,團隊成員包含心臟科及復健科醫師、個管師、藥師及營養師等等,期望能滿足患者的照護需求,並降低患者後續再住院的機率。王宇澄主任也特別叮嚀,患者平日應避免抽菸等危險因子,還要每天量血壓、量體重,以詳細追蹤自己的身體狀況,並積極配合醫囑進行穩定的藥物治療,患者仍有機會擁有自己的精彩人生。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提供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