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意外撞到肚子 嚴重程度和這些因素有關

當車禍意外發生時,許多傷者都會出現腹部創傷,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病情會逐漸變化。衛福部花蓮醫院外科醫師曾兆男表示,影響腹部創傷病人預後的因素,包含創傷部位、受傷至就醫時間、腹部以外相關創傷,以及病人心肺功能變化,需急診醫師判斷是否需立即手術治療。

乘車位置不同 受傷程度不一

曾兆男解釋,面臨車禍的傷者,首先要知道乘車位置、有無繫安全帶,因為不同位置的乘者有不同受傷部位。如駕駛者有綁安全帶,腹部受傷的機會很少,若未綁則約有5%的機會造成肝、脾或小腸破裂。前座的乘客如未綁安全帶,腹部受傷機會加大,約有13%機會造成腹內器官受傷;如有綁安全帶,由於扭轉身體的力量,仍有腹部受傷機會。而後座乘客腹部受傷的機會約為前座乘客的一半。

另外,摩托車駕駛發生車禍,要看是直接衝撞還是側面碰到,由於摩托車無法吸收能量,因此受傷較嚴重,常會使駕駛飛起來或碰到手把等,腹部傷害通常嚴重;行人被車撞到時,常先碰到腿部,再由胸部、頭部碰到車或地上,因此行人受傷部位常包括頭、軀幹和膝以下。

腹部出血 最常是脾臟破裂

曾兆男醫師進一步說明,最常見造成腹內出血的原因,是脾臟、肝臟、腸系膜撕裂所引起,或由於大血管破裂而產生大出血。腹內出血會產生腹脹及局部疼痛的症狀,疼痛常為持續性鈍鈍的痛。最常見是脾臟破破損,人體的脾臟位於腹腔左上方,脾質脆而軟,受暴擊後易破碎。

腹內出血的診斷工具有腹腔灌洗術、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但能精確評估診斷脾臟受損的診斷工具,就僅有電腦斷層掃描。曾兆男指出,脾臟出血如不影響血流動力,可以超音波追蹤出血的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止血;如情況穩定,在觀察48小時後應可出院,除非有變壞的情形則立即手術。

保留脾臟優先 少數破裂可修補

手術也以保留脾臟作優先考量。由於手術的進步,對少數脾臟破裂可以修補而止血,除非是在脾動靜脈處損傷嚴重,才需要作脾臟摘出術。因為脾臟切除後,長期後遺症恐對肺炎雙球菌、嗜血桿菌及奈瑟氏腦膜球菌免疫力下降,血球或血小板增多症,日後須適當醫療處理。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