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複雜難懂? 滑鼠點一下就能知

 

破解本草綱目 數位科技一探究竟

洪暉鈞助理教授說,他和5名學生都沒有醫藥背景,加上「本草綱目」是以古文書寫,且全都是中草藥及病名,光是閱讀及整理就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但他們先透過電腦把「本草綱目」全本整理出目錄、標題、譯名、內文、部位、主治、氣味及複方等結構化指標,再利用大數據分別找出寒熱溫涼等四性及辛甘酸苦鹹等五味,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方塊圖,只要用滑鼠點進去,就可一窺「本草綱目」的奧秘。

傳統醫藥+現代科技 跨域結合展新契機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表示,台灣一直延續並繼承精湛的傳統醫藥文化,再加上逐漸流行的中、西醫整合治療,目前全球植物新藥、草本保健品、化妝品市場、養生藥膳食材的持續發燒,都可看出傳統醫藥與現代科技跨域結合的發展契機。如今已進入AI時代,像「本草綱目」這樣一部重要的古籍,如何將它在四、五百年時光中未被普遍使用的六成中草藥,借用AI人工智慧、大數據資料庫,重新發掘並深入研究;為此,將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打造華文最大醫藥典籍資料庫,將故宮典藏古籍化身為可供使用的資料,把老祖先的智慧轉變成現代的智慧醫療。

由大陸引進台灣展出 讓更多人認識醫藥典籍

應邀來台發表特約主題演講的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趙中振則指出,李時珍壯年寫下的「本草綱目」,可說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瑰寶,他有意比照「富春山居圖」的模式,把「本草綱目」從大陸湖北李時珍博物館移到故宮博物院展出,讓更多人一窺這部重要的醫藥典籍。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