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關懷獨居長輩 預防憂鬱上身

農曆新年到來,大多民眾會與親友團聚、花較多時間陪伴長輩。董氏基金會提醒,趁著年節時期多陪伴及關懷獨居的長輩,預防老人憂鬱。

獨居老人女性多於男性

根據衛生福利部 2016 年的資料統計,台灣有逾四萬六千名獨居老人,其中女性比率高於男性。美國「老化行政管理局」指出,與他人缺乏聯繫是老年人的嚴重問題,有些老年人缺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而感到與所在的社區脫離。有些老年人因健康狀況、憂鬱症或精神疾病而變得退縮和孤立。

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台灣漸漸邁向獨居老人眾多的趨勢,尤其女性喪偶者再婚的比率較低,她們通常不願意搬離熟悉的地方,也擔憂與孩子同住會影響其生活並造成孩子的負擔,造成獨居者漸增。

獨居為老人自殺的危險因子之一

獨居老人通常較容易感到寂寞憂鬱,其被發掘、鼓勵就醫的機率較低,在缺乏支持系統下,沒有人提醒按時服藥、複診等而延誤治療。賴德仁理事長提醒,獨居為老人自殺憂鬱的危險因子之一,需要被重視,建議民眾即早開始建立支持網絡系統,年長時才有人可以互動,以紓解壓力、增加動腦機會,擁有健康身心。

別忘了身邊的親友及鄰居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老人家可能會因為喪偶、朋友過世、因疾病造成的行動不便而不想外出,甚至害怕跌倒、疲累、慢性疼痛或羞於自己的記憶問題也可能讓老人家選擇待在家中、足不出戶,漸漸趨向獨居的型態,民眾除了關心父母,別忘了身邊的親友以及鄰居,檢視他們是否長年獨居、了解他們的交友及健康狀況。

鼓勵老人學習使用電子產品

另外,葉雅馨主任也建議民眾鼓勵老人家學習使用電子產品,例如收發信件、聽音樂、透過社群或臉書與人產生連結,再者透過定期的聚會,例如每月一次的餐會、每週一次的社區下棋會,讓他們的生活依舊精采活躍不孤單。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