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夏健康吃勤運動 腸篩別忘做!

吃太多加工肉、紅肉恐提高腸癌發生率!五月端午佳節,應景品嚐美味粽子,掌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原則,讓身體輕鬆無負擔,也要規律運動,維持健康好活力。此外,吃太多加工肉與紅肉提高大腸癌發生率!而預防大腸癌基本之道,要從飲食與運動下手,50歲以上的民眾應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

21~25%的大腸癌是因活動不足

大腸癌發生人數自民國95年以來,躍升台灣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名,每年約有15,000人罹患大腸癌、5,000人死於大腸癌。邱淑媞署長表示,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飲食和運動是關鍵之道;研究指出,肥胖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2倍,且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此,應保持規律運動習慣,多吃蔬果青菜,注意自己體重狀況以避免肥胖上身。

吃太多加工肉與紅肉提高大腸癌發生率!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於2015年10月宣布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充分證據顯示對人類致癌);並指出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有劑量效應關係,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傳統粽子的內餡,常見有火腿、臘肉與五花肉等加工肉和紅肉;為了身體健康,建議以白肉取代,並增添五穀糙米增加纖維量,佐以一碗清淡的湯,如冬瓜、竹筍、絲瓜湯等,消暑氣也增加飽足感,搭配一份水果,增加纖維質攝取,注意均衡飲食,顧腸保健康。

早期發現大腸癌就靠定期篩檢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很重要,定期篩檢也不可少。由於大腸癌在早期常無症狀,等到腸道有阻塞、便秘或出血到肉眼看得出來,通常已非早期。因此要早期發現大腸癌,必須靠定期接受篩檢! 50~74歲民眾每二年可至國民健康署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接受一次政府補助之免費大腸癌篩檢;另外,未滿50歲民眾如果有個人、家族息肉症或大腸癌病史,建議諮詢專科醫師意見,是否提前接受相關檢查。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