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 幼童最常受傷的地方是家裡

家,真的安全嗎?依據台灣衛生福利部102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事故傷害高居1-4歲死亡原因第1位,而幼童最常受傷的地方是在家中。

林莉茹,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提醒,幼童旺盛的好奇心常因家長的疏忽造成遺憾,建議家長善用居家安全防護用品,降低幼童意外。 根據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所做的問卷調查發現,在1,809戶育有0~6歲幼童家庭中,前五項不安全點依序為「未使用的插座上未加上防護蓋」、「捕蚊燈及電風扇未有防護罩」、「櫃子門沒有防幼童開啟的裝置」、「家具的尖角未包起來」及「沒有滅火器」。

一位來自越南的裴小姐,家中分別有未滿2、4及6歲三個小孩,透過健康服務中心居家安全環境檢核,發現家中潛藏許多危機,經由公衛護士的衛教指導,她才警覺到這些平時未注意到的危險處。因此,她利用塑膠網DIY將陽台欄杆圍起,避免小孩跌墜,並將家中窗簾拆除,免除造成纏繞窒息的可能,改善居家不安全點,降低小孩受傷的機會。

林莉茹提醒,幼童活動力強、好奇心大,往往沒有危險警覺性,且常因家長一時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為改善不安全的環境,可善用居家安全防護用品,降低幼童因好奇而造成割、夾傷或碰撞等意外。 除針對育有幼童家庭進行居家安全環境檢視,並針對不安全點提供改善建議及簡易防護用品外,臺北市衛生局也運用居家安全模型屋及宣導文宣,結合健康促進活動進行居家安全宣導教育,讓幼童及家長瞭解居家環境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如有相關疑問,可撥打臺北市市民熱線1999轉1821。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