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藝見匠心 珍品慶回歸

尋常紙張,經細緻摺疊,可成藝術珍品;小小香城,縱歷盡挑戰,終現繁盛景象。觀摩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摺紙作品,既窺見藝術家巧思,同時也可回味極具本港特色的一事一物。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中西區民政事務處邀請摺紙藝術家陳柏熹,於金鐘太古廣場L1層舉辦「香港昇平 繁盛共享摺紙藝術展」,展出其精心創作的摺紙作品。

年僅29歲的陳柏熹,12歲那年乍見日本摺紙大師的紙摺飛龍,讓他大開眼界,更開展了他的摺紙人生。17年來不停鑽研,又到外地交流經驗,就是要把興趣化為藝術,如今他已聞名中外。

歷盡挑成就輝煌

陳柏熹介紹是次展品的靈感來源,指作品題材全與香港有關,包括黃牛、海龜、招潮蟹和小灣鱷貝貝等。他說,摺紙作品就像香港,一張紙經過多重摺疊,成為一件藝術品;香港回歸25年來,一直經歷很多挑戰,才成就今天的輝煌。

他以其中一件作品「鳳凰」為例,指出此靈獸有涅槃重生之意,有如香港經歷種種挑戰,重生後展現一番新景象。

變萬化 維肖維妙

要令作品栩栩如生,陳柏熹有一套心得。他說一張紙平平無奇,即使摺疊多層,陰影效果也不會太理想,但利用塗色方法,在作品邊緣部位上色,即可增加立體感、層次感。整件作品看起來不像紙造,卻像一件雕塑,直至觀眾走近看時,才驚嘆它原來是摺紙作品。

摺紙藝術千變萬化,要創作出色的作品,除摺疊技巧外,還要懂得計算。陳柏熹說,摺紙前需要兩至三星期蒐集資料及研究,然後在紙上畫出作品不同比例的線條,計算好摺疊部分才能動手,實際摺紙時間卻只是數小時。

陳柏熹指摺紙最困難之處,是單憑一張紙摺出作品,因為紙張重疊後變厚,摺疊越多層次便越困難。摺紙時也要小心翼翼,否則可能弄破作品。所以摺紙藝術家常言,七分準備、三分摺製。

展場還設有不同裝置,讓市民「打卡」,有興趣者可即日至7月10日到場參觀這些大師級藝術作品。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