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科技享豐收

漁農自然護理署積極為本地農業引入現代化生產方法,協助業界發展和提升競爭力。

署方近期向業界介紹兩項用於水耕的技術,分別為可轉換光譜植物生長燈和納米氣泡技術,有效提高農作物的生長速度。

兩項技術均由創新科技署成立的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有限公司(NAMI)研發,目前正在漁護署和蔬菜統營處合作設立的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試行。

 

促進生長增加收成

光譜燈可隨植物生長階段改變光譜,配合植物所需,提高生長率。

漁護署農業主任陳兆麟說,試驗結果顯示,紅橡葉生菜和紅珊瑚生菜的生長率可提高20%至30%,綠橡葉生菜和綠牛油生菜的生長率更提高至少50%。

納米氣泡技術則可增強水耕種植系統的水中溶氧量,輔助種子發芽和提高水耕菜的生長速度。

試驗結果顯示,不同蔬菜品種的種子發芽率可提升3%至36%,蔬菜的生長速度也顯著提高。

 

成本業界獲益

有水耕種植公司在荃灣一棟工業大廈開設種植場,面積約900平方呎,採用上述兩項技術生產水耕蔬菜。

該公司的行政總裁樂梓健說:「使用納米氣泡技術種植的蔬菜重量增加20%至30%,效果明顯。」

他又指,NAMI設計的納米氣泡系統較從日本進口的同類器材便宜得多,他慶幸通過漁護署和菜統處認識NAMI。

 

推動水耕 持續發展

漁護署期望,兩項技術能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

陳兆麟說:「這兩項科技若應用在水耕蔬菜栽培,可加快蔬菜生產,使農民有理想收成,市場也會有更多優質蔬菜供應,消費者可以有更多選擇。」

他補充說,水耕栽培場地選址甚具彈性,栽培床架又可多層式向上裝置,增加產量。配合環控技術,一年四季皆可在室內栽培,生產穩定。

「署方會繼續推動水耕栽培技術應用的研發,使本地蔬菜生產模式多元化,從而提升業界的競爭力,向現代化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