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岩洞利民生

政府積極開拓土地資源,促進香港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岩洞是其中一個方法;渠務署已展開將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亞公角女婆山人工岩洞的工程,完工後可騰出約28公頃的土地,作有利民生的用途。

移設施騰土地

渠務署污水工程部工程師陳志祥表示,沙田污水處理廠搬遷後,可釋放廠房現址土地作有利民生的用途,而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不但減少佔地空間,更可藉機更新設施,引入新技術,一舉數得。

「岩洞有如天然屏障,可將污水處理設施全部隱藏,完美融入周邊環境,保留自然景觀。署方會採取氣味控制措施,減少異味對社區的影響。」

現時的沙田污水處理廠佔地28公頃,為沙田和馬鞍山居民提供污水處理服務,每日污水處理量達25萬立方米。

遷往岩洞的新廠房設施煥然一新,效能亦相應提高,日後污水處理量增至34萬立方米。

新技增效

陳志祥說,新廠房由多個岩洞組成,布局參考赤柱污水處理廠,每個岩洞都是獨立的污水處理系統,採用先進技術,例如在二級污水處理過程中加入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技術的特別之處在於反應器內有生物膜載體,讓微生物依附,增加其數量,從而加快分解污染物的過程,提高效率,佔用的空間也可減少約20%。」

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工程會分五個階段進行,預計2031年完工。

第一階段工程已展開,包括開拓土地和興建連接隧道。渠務署期望2020年年底至2021年年初展開第二階段工程,挖掘主岩洞。市民可參閱渠務署網頁,了解相關工程的最新進展和資訊。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