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漁暉苑強檢行動錄一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香港仔漁暉苑景暉閣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一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約523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216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社福設施具基礎 人力財務待解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撰文表示,不少社會福利服務仍在追落後,安老服務和復康服務尤甚。在規劃和未來服務設施供應上,現屆政府已建立基礎,但人力和財務上還要不斷尋求解決方法。

他說,獎券基金的收入來源基本上不能滿足日後興建福利服務設施所需的資金。有關方案的制訂已近尾聲,有待新一屆政府作決定。他願日後的特區政府為改善民生,特別是改善弱勢群體福祉繼續努力。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6月2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前言

上星期的網誌列出了今屆政府勞工保障立法的工作,有社福界的朋友便提醒我,如果這個星期寫有關社會福利政策的工作,就不要列舉了,否則網誌內容會太多太長,會悶死讀者。我當然沒有打算一一列舉,現屆政府的社會福利改善及新增措施多達幾百項[1],再加上過往兩年半的抗疫工作,同事們的工作壓力實在有點透不過氣來。雖然部分措施因疫情而進展緩慢,甚至有所延誤,而社會上仍有不少批評,我近日仍不斷地說要多謝政府同事,特別是社會福利署同事這幾年來的辛勞。

歷屆政府社會福利署開支增幅

社會福利署開支[2]可算是社會福利開支的最大部分[3]。以下表列了過往五屆政府的社會福利署開支增幅:

社會福利署政策綱領

第一屆政府2002-03/ 1997-98

第二屆政府2007-08/ 2002-03

第三屆政府2012-13/ 2007-08

第四屆政府2017-18/ 2012-13

第五屆政府2022-23#/ 2017-18

家庭及兒童福利

6.7%

-20.6%[4]

49.1%

50.4%

53.0%

安老服務

97.0%[5]

3.2%

48.2%

53.1%

87.1%

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

80.5%[6]

9.5%

45.2%

59.8%

62.8%

違法者服務

14.6%

-4.7%

15.1%

13.5%

16.3%

社區發展

21.6%

-52.1%[7]

23.6%

15.3%

8.9%

青少年服務

28.5%

7.0%

35.0%

15.9%

31.9%

所有社會福利服務

51.9%

-1.0%

44.2%

48.3%

65.9%

社會保障

54.4%

12.3%

26.1%

49.1%

53.5%

總開支

53.7%

8.3%

31.0%

48.8%

57.2%

#預算數字

第一屆政府的社會福利署開支增幅相當之高,較第二、三及四屆都高。這是我過往描述社會福利開支增幅的第二波後半部。第一波是1970年代的前港督麥理浩年代,第二波是1992年後的前港督彭定康年代,亦是由於彭定康在社會福利開支的增幅起動始於其任期的後半部分,加上部分計劃推行的延誤,令到開支增幅反而是出現於第一屆特區政府任內,這說明了為何當第一屆特區政府的財政受到亞洲金融風暴重創出現多年赤字而試圖削減社會保障[8]及社會福利服務基線[9]開支時,社會保障及社會福利服務開支卻不跌反升的主要原因。

從上表,大家可以觀察到第五屆政府的社會福利署開支增幅(57.2%)是歷屆之冠。若包括在職家庭津貼[10]的兩倍多(234.1%)的增幅,社會福利開支的增幅便更高。第五屆政府在社會福利署社會福利服務開支的增幅(65.5%)明顯高於社會保障開支的增幅(53.5%),而非如一些坊間評論指今屆政府在社會福利服務的增幅小,而增加的主要是社會保障開支。在社會福利服務當中,尤以安老服務開支的87.1%增幅及復康服務的62.8%增幅較為明顯。不過,大家可能留意到第四屆政府社會福利署開支增幅(48.8%)亦十分可觀,這是我在加入政府前,描述第四屆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已有啟動香港社會福利開支增幅第三波的先兆;而第五屆政府的社會福利開支的增幅可算是正式的第三波。不過,我不得不重複,社會福利服務開支的增幅,特別是安老服務與復康服務,仍只是在追落後,與社會需求仍有一大段的距離。

剩餘社會福利模式(Residual social welfare model)

近年仍有不少的評論指香港社會福利制度是奉行剩餘社會福利模式。我一直認為用這個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學術名稱來理解香港社會福利制度十分過時,我在大學教書都有近30年沒有用這種概念。或許我們可以說1970年代的公共援助制度(Public Assistance)(即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前身)是源於剩餘社會福利模式,但在彭定康年代推出的綜援計劃已不單純是一個剩餘社會福利模式;若再看歷年公共福利金計劃的發展,包括高齡津貼(即「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甚至是在公共福利金計劃以外的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和兒童發展基金等,都難以用剩餘社會福利模式來形容。若再加上不少的社會福利服務的預防及發展功能,便更不是剩餘社會福利模式。若說今天香港的社會福利制度仍具剩餘社會福利模式的影子,便一定無錯,它總是由香港1950年逐步演變出來的制度,社會福利署亦只是1958年才成立。

結語

正如上文所講,今天不少社會福利服務仍在追落後,特別是安老服務和復康服務,前者更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高齡海嘯的前浪還有數年才接近香港,我們仍須作好準備。在規劃上及未來服務設施供應上,現屆政府建立了基礎,但人力及財務上,還需要不斷尋求解決方法。就如我過往提到單是獎券基金的收入來源,基本上不能滿足日後興建福利服務設施所需的資金。有關方案的制訂已近尾聲,有待新一屆政府作決定。但願日後的特區政府為改善民生,特別是改善弱勢群體福祉,繼續努力。

這是我任內的最後一份網誌,多謝各位讀者的支持,更多謝各傳媒的報道。

[1] 單是新措施有約100項,改善措施便更多。

[2] 社會福利署開支可參閱政府財政預算案中政府一般收入帳目中的總目170。

[3] 希望大家留意到這部分的分析是社會福利署開支,而非社會福利開支。

[4] 由2004至05年度開始,學前學費津貼的開支,由社會福利署轉為教育署/教育局。

[5] 由1998至99年度開始,家務助理服務開支由家庭及兒童服務改為歸類安老服務。

[6] 由1999至2000年度開始,醫務社會工作服務開支由安老服務改為歸類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

[7] 有部分社區發展的資源調撥了入家庭及兒童福利服務,主要是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成立。

[8] 主要是在1999年及2003年削减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下的標準金額。

[9] 主要是資源增值計劃(三年內削减5%)。

[10] 在職家庭津貼開支列于政府財政預算案中政府一般收入帳目中的總目173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

本港錄1799宗陽性個案

本港新增1,799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另有118宗輸入個案。無新增死亡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642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157宗。

張竹君表示,觀塘五邑司徒浩中學3C班錄得四宗確診個案,全班35名學生須停止面授課堂一星期。當局暫時未發現3C班的個案與早前出現感染個案的2C班有關連,會繼續調查。

此外,聖士提反書院一座女子宿舍三名學生和一名社監確診,同層九人須接受檢疫。三名確診學生就讀4D班,同班一名非宿生也確診。

院舍方面,兩間安老院舍錄得新感染個案,耀耆頤養院暨日間中心兩名院友和兩名員確診,40多人須接受檢疫,文化村(美善長者之家)一名夜更護理員確診,30多名院友和員工須接受檢疫。

富泰護理安老院再多三名院友確診,至今累計十名院友和五名員工染疫。

張竹君表示,屯門海港酒家群組新增兩名食客懷疑感染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該酒家累計38名食客和四名密切接觸者確診。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匯報,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男女混合病房再有護士和病人服務助理確診,二人情況穩定,院方正調查與病房日前確診六宗個案的關連。

另一方面,政府按防疫需要對香港仔中心港昌閣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南區、東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富寶花園圍封檢一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馬鞍山富寶花園第1座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一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和一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約83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350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本地陽性檢測個案1680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1,680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另有114宗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620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060宗。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呈報三宗陽性個案,全部就讀6D班,全班20名學生須停止面授課堂一星期。

院舍方面,六間院舍錄得感染個案,兩間安老院舍和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各錄一宗個案,涉及三名員工和兩名院友。餘下一間是富泰護理安老院,至今累計七名院友和五名員工染疫,其中兩名員工上周四曾分別到屯門海港酒家用晚膳。

張竹君表示,連同兩名院舍員工,該酒家群組新增三名食客檢測陽性,累計36名食客和四名密切接觸者確診。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匯報,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男女混合病房一名男病人周四確診後,院方展開接觸追蹤調查,發現同房三名病人和兩名護士確診,全部情況穩定,院方正調查六宗個案的關連。有關病房已暫停接收新症和探訪安排,並已徹底清潔和消毒。

鑑於屯門、九龍城、油尖旺和灣仔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另一方面,政府按防疫需要對香港仔漁暉苑景暉閣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耀東邨耀貴樓檢四宗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筲箕灣耀東邨耀貴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四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約53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201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