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本港新增19,52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649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6,878宗,另有195宗輸入個案。
22間安老院、十間殘疾人士院舍共48名院友和四名員工染疫。此外,840間學校呈報1,791宗陽性個案,涉及1,486名學生和305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49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據初步分析,其中30人的死因與2019冠狀病毒病有關,其餘19人的死因與該病沒有關連。新增36名危殆患者,現時共215人危殆。
鑑於沙田、大埔、九龍城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今日正式開幕。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禮上表示,在全港18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是強化基層醫療系統的重要一步,在社會推廣重預防、早治理的觀念。
李家超說,基層醫療是市民在整個醫療系統中的第一站,對改善市民整體健康狀況發揮關鍵作用。地區康健中心在基層醫療服務範疇肩負重任,為市民提供健康推廣、疾病預防、健康風險評估、慢性疾病篩查和管理、社區復康支援等服務,並聯繫區內資源,為有需要的市民統籌服務轉介。
他指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為強化本港基層醫療健康體系的發展方向和策略奠定基礎,政府會推動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地區康健中心的角色和功能。藍圖提出的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正是由地區康健中心擔當服務統籌、識別高健康風險人士並轉介他們作進一步治理的工作。
現時,全港18區均設有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各康健中心或康健站也在區內設立附屬中心或經外展車、外展隊接觸和服務巿民。
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位於鑽石山啟鑽苑,去年6月底分階段投入服務。中心設有健康評估區,由護士和藥劑師提供諮詢和健康評估,活動室則提供健康教育和慢性疾病管理課程,輔以資源室和健康廚房作健康生活推廣和健康飲食指導。
中心並設康復治療室、多功能運動室、互動感官室、體感活動室,運用創新科技為會員提供具效益的慢性疾病管理和社區復康服務。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公布,青年宿舍計劃下「將酒店和旅館轉作青年宿舍用途的資助計劃」今日開始接受申請。
為進一步支援青年的住屋需要,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會研究不同方式增加青年宿舍供應,包括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合適酒店和旅館,並將房間改為青年宿舍用途,目標是在五年內提供額外約3,000個宿位。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上月中旬通過撥款推行資助計劃。
民青局表示,計劃既可增加青年宿舍名額的潛在供應,為希望擁有自住空間的合資格青年提供更多元化選擇,也可讓參與的酒店和旅館業界、非政府機構和鄰近社區獲益。
計劃會資助非政府機構向酒店或旅館租用房間,並按需要進行小型改裝或添置設備,供青年租戶日常使用。資助範圍也涵蓋非政府機構的行政開支、為青年租戶及社區提供的增值和社區服務開支等。
有意參與計劃的酒店和旅館可向民青局登記,經審核基本資格後,局方會制訂合資格酒店和旅館名單供非政府機構選擇。另一方面,非政府機構可選擇合適的酒店和旅館作為合作夥伴,彼此達成共識並簽訂合作備忘錄後,便可由該機構向民青局提交資助申請建議書。
獲批項目的資助額將按建議書內容和多項因素而定,包括酒店或旅館的位置、房間面積、是否有基本共享設備、交通是否便利等。
計劃全年接受申請,相關指引和表格已上載至民青局網頁,有興趣的機構可透過郵寄或電郵等方式遞交申請。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市面上含有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逾750種,除個別品牌的退燒止痛藥出現短缺外,其他品牌的撲熱息痛藥物供應維持穩定,政府不排除在有需要時立法規管買賣此類藥物。
盧寵茂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政府一直積極採購和儲存撲熱息痛藥物,有關藥物在公營醫療體系的存量已提升,足夠供病人使用五至六個月。當局並要求本地藥廠加大生產量,其中半數藥廠過去兩個月已將撲熱息痛藥物的生產量增加一成多至一倍不等。
他指,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政府不排除立法規管撲熱息痛藥物的買賣。此外,當局已通過額外採購方式建立特別藥物儲備庫,除了滿足公營醫療體系所需,也會考慮針對性地支援私營醫療機構,以提供足夠的退燒止痛藥物,並按實際情況把儲備庫藥物預留給有需要的弱勢社群。
另一方面,香港與內地本月8日實施首階段通關安排,對於網上流傳有關內地旅客來港免費接種疫苗的攻略,盧寵茂澄清,短暫來港的非香港居民和旅客不可接種政府疫苗接種計劃下的免費疫苗,他們只可自費到私營醫療機構接種疫苗。據政府了解,疫苗供應商正與私營醫療機構磋商,最快本月上旬可提供復必泰二價疫苗予有需要人士自費接種。
盧寵茂又提到,政府會向內地來港旅客發出健康建議,建議他們於抵港當日至第五日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若他們在港期間的檢測結果呈陽性,會獲發隔離令,但有需要時可外出求醫,自費到私營醫療機構求診及獲發新冠口服藥物。如這些旅客因緊急或特殊情況而到公營醫療設施求醫,並獲處方新冠口服藥物,則須繳付全費才可取藥。
因應政府早前調整防疫抗疫措施並撤銷疫苗通行證要求,社會福利署諮詢衞生當局後更新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相關安排,即時生效,訪客和參與外出活動的住客無須持有疫苗通行證,院舍員工的疫苗接種要求同告撤銷。
院舍訪客仍須持有探訪前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方可探訪。
然而,如受訪住客沒有接種或接種少於兩劑新冠疫苗,訪客除須提供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也須於探訪前在院舍指定位置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並取得陰性結果,才可探訪。
由收到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紀錄後第14天起計,在受訪住客康復三個月內,或有關住客已接種最少兩劑新冠疫苗,又或獲醫生書面證明因健康理由而沒有接種新冠疫苗,院舍可按實際情況訂定受訪次數。至於沒有接種或接種少於兩劑疫苗的住客,每星期最多受訪兩次。
另外,院舍員工仍須遵從檢測要求,包括在上班前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以及每兩天接受一次強制核酸檢測。
社署又表示,新入住院舍住客的疫苗接種要求會維持,即新入住作長期住宿者若非持有醫學豁免證明書,須接種最少一劑新冠疫苗才可入住院舍。只接種第一劑疫苗的新住客須在接種日起計的指定限期內完成新冠疫苗接種,方可繼續居於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