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高風險醫療程序有清晰界定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本港規管高風險醫療程序有清晰指引,凡注射物質進入皮膚,又或經口腔等部位引入藥物或儀器,均為入侵性程序,需由相關註冊的醫護人員施行,或經他們授權才可施行。

 

高永文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指美容或聲稱「自然療法」不應涉及入侵性程序,否則可構成無牌行醫,部門有權執法。

 

政府會監察涉及聲稱能治療特定疾病的廣告,研究有否違反《不良廣告(醫藥)條例》,又或涉及非註冊醫護人員施行醫療程序;如有需要,會安排「放蛇」執法。

 

對於接收特殊需要學生的群育學校計劃遷往屯門而遭另一學校反對,高永文認為要加強宣傳教育,讓市民理解這類學童需要社會支持。他說,當局會向教師、工作人員和照顧者提供培訓和支援。

 

傳染病資訊系統啟用

衞生防護中心的傳染病資訊系統今日啟用。系統從不同衞生機構和社區院舍蒐集資訊,統一分析數據和發放信息,進一步提高當局監控傳染病的能力,保障市民健康。

 

系統簡化傳染病呈報步驟,讓衞生防護中心更迅速掌握和分析傳染病在社區蔓延的趨勢,有助改善在公共衞生監測、疫情控制、緊急應變、調查及管理傳染病爆發等範疇的措施。

 

調查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和評估時,可即時獲得醫院管理局的臨床和化驗室資料,有助改善流行病學的調查效率。

 

系統會定時向提供資料的機構發放監控情報,達到互通資訊的效果,也讓各機構按情況所需,作出適當安排。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在系統啟動儀式上表示,系統促進公私營醫療機構和社區夥伴通力合作,有助強化應對重大傳染病爆發的緊急應變機制,遏止疾病擴散。

香港已知蠓品種未有傳播傳染病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指,在現時掌握到的資料中,暫無紀錄顯示香港已知的蠓品種,會傳播嚴重傳染病或寄生蟲,但當局會提供資料,讓市民認識如遭蠓叮咬,應如何處理。

 

高永文今日會見傳媒時說,留意到近日有小童被蠓叮咬後感到不適,衞生防護中心會就此加強宣傳教育和製作資料派發給市民,並在網上提供這些資料,讓家長、學校和醫生參考。

 

他強調,當局會不時檢視情況,若有需要,將諮詢專家如何控制蟲害。

 

就近日市面出現一些聲稱可治病的自然療法,高永文對此表示關注。他說,衞生署有清晰指引,指定一些有風險的醫療程序,只可由註冊醫護人員或在其授權下才可進行,否則是無牌行醫。

 

高永文指,衞生署也會監察市面上的廣告,例如聲稱能治療癌症等內容,是否違反《不良廣告(醫藥)條例》。若廣告內容顯示可能會由非註冊醫護人員對病人施行醫療程序,該署會跟進。長遠來說,當局正在草擬法例,加強監管社區醫療設施。

攀爬嘉年華星期日舉行

包山嘉年華2016重點節目「攀爬嘉年華」星期日在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舉行。

 

市民可即場報名參加,攀上搶包山比賽當日所用的14米高包山架,感受搶包山的緊張刺激,並體驗太平清醮傳統節慶活動的特色。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成員會講解攀爬技術。

 

當日還有接力邀請賽、包山嘉年華展覽、攤位遊戲、手工藝製作和綜合表演,並展出包山填色及繪畫比賽的優勝作品。

 

場內豎立「許願包山」,市民可將許願卡掛在包山上。

 

包山嘉年華2016由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長洲惠潮府有限公司、長洲鄉事委員會、離島民政事務處和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協辦。

衞生署有機制監察醫療程序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衞生署有機制監管醫療程序,也會監察市面上的廣告,若懷疑涉及侵入性醫療程序,會主動執法。

 

近日有美容中心涉嫌行騙,聲稱可治療癌症。高永文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見傳媒,指署方已公布指引,列出哪些醫療程序屬高風險,需要註冊醫護人員,或在他們監管下才可進行。

 

他說,衞生署人員執法時,會留意涉案人士有否誤導客人,令客人以為他們是醫護人員,也會留意當中的醫療程序,以判斷是否構成無牌行醫。

 

高永文又說,市民患病應向註冊醫護人員求醫。

致力推廣母乳餵哺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政府支持母乳哺育,也鼓勵各界一同推廣母乳餵哺友善政策。

 

高永文今日出席推廣母乳餵哺活動後見傳媒,指現時政府物業共設255個育嬰間,方便員工餵哺母乳或擠奶。

 

由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主持的促進母乳餵哺委員會正推動大型宣傳教育,鼓勵各界推行母乳哺育友善政策。

 

高永文說,樂見飲食業已採取措施支持母乳餵哺,例如有食肆會闢出一角,讓母親授乳,部分大型商場今日也宣布多項措施配合,並積極培訓員工。

 

被問到會否立法保障婦女餵哺母乳,高永文說,會先推行宣傳教育,審視各項措施的成效後再決定。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