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增建體育設施支持運動員

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宣布,繼續在財政資源、場地和精英運動的發展策略上,大力支持香港運動員爭取更好成績,未來五年增建或重建多項體育和康樂設施。

梁振英公布斥資約200億元在未來五年增建或重建兩個運動場、九個足球場、一個體育館、四個游泳池場館、兩個草地滾球場、一個單車場、四個網球場、11個戶外籃球場和20處休憩用地。

政府建議最快在2019年綜合發展灣仔運動場,集會展場地、康體和社區設施於一身,務求地盡其用。貿發局將展開可行性研究,政府會適時諮詢灣仔區議會和其他持份者。

政府也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注資十億元,進一步加強體育學院培育香港精英的工作。去年施政報告宣布的「退役運動員就業計劃」已於去年底展開。

文化藝術方面,政府會持續投放資源促進文化發展,使香港成為國際文化都會。

西九文化區是香港的重大文化建設,現正發展為糅合地方與傳統特色、具國際元素的世界級綜合文化藝術區。首項永久設施M+展亭去年啓用,戲曲中心、藝術公園、自由空間、M+博物館等多項文化藝術設施也將於未來數年相繼落成。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去年12月與故宮博物院簽訂合作備忘錄,推動在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新博物館將令文化區的設施更多元豐富,增強文化區對市民和海內外訪客的吸引力。

增長者生活醫療津貼

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建議「長者生活津貼」增加一層高額援助,並放寬現行津貼的資產上限,兩項優化措施首年惠及約50 萬名長者。

梁振英表示,新一層援助向資產144,000元以下的單身長者或資產218,000元以下的長者夫婦,每人每月提供3,435元高額津貼,較現行津貼額多約三分一。

至於現行津貼的資產上限,單身長者由225,000元上調至329,000元,夫婦則由341,000元升至499,000元。

梁振英指,兩項措施令「長者生活津貼」的覆蓋率增至47%,連同綜援及不設經濟審查的「高齡津貼」和「傷殘津貼」,社會保障支柱首年將覆蓋約91萬名或74%長者。

為配合人口政策延遲退休年齡的方向,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60歲提高至65歲,現正領取的長者不受影響。

政府加強健康推廣和基層醫療,以減輕長者和家人的醫療負擔。施政報告建議,長者醫療券受惠年齡由70 歲降至65歲,額外約40萬名長者每年會獲2,000元私營基層醫療津貼。

對於75歲或以上合資格領取「長者生活津貼」高額援助的長者,施政報告建議讓他們免費使用公立醫院和診所服務,14萬人受惠。

此外,政府會研究公共年金計劃的可行性,並研究增加銀色債券的發行量和延長年期,鼓勵金融界多研發與退休有關的投資產品。

投放資源加強醫療服務

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表示會繼續推行公私營醫療系統雙軌策略,投放足夠資源,加強配套。

梁振英宣布於2017-18年度向醫院管理局額外撥款20億元作整體經常性開支,增加公營醫院病床數目、手術室節數、緊急手術服務等,以應付需求。

政府會出資在將軍澳興建中醫醫院,並招標挑選非牟利團體推行興建計劃和營運。

政府也正積極籌劃由衞生署管理的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為中藥和中藥產品訂立國際認可的參考標準,加強業界對產品的品質控制,藉此建立香港中藥品牌形象,把香港發展成中藥檢測和品質控制科研的國際中心。

梁振英說,政府會繼續與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研究更多推動中醫中藥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將落實自願醫保計劃的具體安排,提升個人住院保險產品的質素和透明度,並研究為購買受規管醫保產品的市民提供稅務扣減,鼓勵市民使用私營醫療服務。

活化街市  推動社區計劃

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時表示,政府會在新發展區興建具規模的公眾街市,並致力提升現有街市的硬件和管理,推動營運現代化。

梁振英說,初步已在東涌新市鎮擴展區和洪水橋新發展區找到合適地點,會繼續研究在其他新發展區物色地點。

政府會改善多個公眾街市的硬件,包括重置、重新設計、更新設施等,並為已獲絕大部分租戶支持的十個街市安裝冷氣。

地區行政方面,政府下年度起會向「社區參與計劃」增撥1億元,提升每年撥款總額至4億6,100多萬元,讓區議會加強推行或資助社區參與項目;並繼續與區議會跟進「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倡議推行的項目。

政府會每年額外投入1億1,900萬元,加強清潔環境和執法檢控;並推出第三期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加強支援舊樓業主和「三無大廈」業主。

醫管局開會討論性侵事件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醫院管理局需認真看待病人遭受性侵的事件。醫管局今日召開緊急會議,與所有精神科單位商討此事,他會在會後跟進,了解能更妥善保護病人的方法。

高永文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向傳媒說,事件嚴重,且不只在一間醫院發生,食衞局已與醫管局溝通,他希望醫管局整體檢視精神科醫院和病房保護無力自保病人的措施,包括設施、程序、指引和人手等。

他又說,當局稍後公布醫護人力資源檢討報告,處理目前醫護人手緊張的問題。

綜合康復服務大樓動工

社會福利署綜合康復服務大樓今日舉行動工典禮,預計明年底完工,各服務單位擬於2019年下旬投入服務。

工程為2013年施政報告公布項目之一,原址為觀塘啟能庇護工場及宿舍。獎券基金撥款5億200萬元,支付大樓的設計、建築、裝修費用。

新大樓樓高十層,提供300個需求最為迫切的殘疾人士住宿照顧服務名額、210個日間訓練和職業康復服務名額,並重置三個社區康復服務中心。

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譚贛蘭、社署署長葉文娟、觀塘區議會副主席洪錦鉉擔任主禮嘉賓。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