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歷史博物館下月展出清宮文物

歷史博物館7月2日至10月9日舉行大型展覽「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展出425件展品,介紹清宮萬壽盛典的禮儀制度和中國古代祝壽文化。

展覽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的亮點項目。博物館今日為其中三件展品開箱,分別為《崇慶皇太后萬壽圖》卷第四卷、弘曆楷書《如來陀羅尼經》冊和銅鍍金雙龍鈕雲龍紋編鐘。

《崇慶皇太后萬壽圖》卷分四卷,描繪乾隆帝母親崇慶皇太后六旬萬壽盛況。第四卷《蘭殿延禧》繪畫了壽安宮戲台的建築格局和執事人員忙於籌備戲班唱戲的情況,是清代戲曲的重要圖像資料,展覽展出其中長12米的部分。

弘曆楷書《如來陀羅尼經》冊是乾隆帝在皇子時期為慶祝雍正帝60大壽而抄寫的佛經,字體端正穩健。這份禮物因雍正突然駕崩而未及送出,乾隆帝把它作為父親升遐百日的祭奠之物。

銅鍍金雙龍鈕雲龍紋編鐘呈橢圓形,是文武百官為皇帝賀壽時,樂師奏樂用的樂器。鐘身飾雲龍紋,前面正中為鑄造年款「康熙五十二年製」,背面正中為各自律名。

歷史博物館館長許小梅表示,編鐘屬金屬類文物,為防受潮,館方採用特別物料吸濕,保持展覽場地的濕度在50%以下。

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故宮博物院合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

賑災基金撥款援助旱災災民

政府接納賑災基金諮詢委員會的建議,從賑災基金批出464萬元予愛德基金會(香港),賑濟埃塞俄比亞旱災災民。

愛德基金會(香港)完成賑災計劃後,須向委員會呈交評估報告和經審核的帳目,確保撥款用於指定用途。

社福界護士課程招生

社會福利署邀請合資格人士報讀為期兩年全日制登記護士課程,普通科名額200個,精神科名額30個,9月4日開課;6月30日截止申請。

為紓緩社福界登記護士人手短缺情況,自2006年以來,社署共舉辦14期社福界登記護士訓練課程,今年再有新班,課程由香港公開大學提供。

兩項課程分別為「普通科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編號:HDNSGF1)和「精神科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編號:HDNSMF1),授課地點為香港公開大學何文田校舍。

申請人必須在課程展開時年滿18歲,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獲得五科成績為二級或以上、完成副學士先修課程,又或具備同等學歷。

已在社署「先聘用後培訓」先導計劃或「青年護理服務啓航計劃」下的兩年制文憑課程畢業,又或現於非政府機構或私營機構提供安老服務、康復服務、家庭及兒童服務、青年服務或感化服務的全職僱員,將獲優先考慮。

學員在兩年內完成課程,並承諾受訓完畢後投身社福界機構任職普通科或精神科登記護士,為期不少於兩年,社署將全數資助學費,違反承諾者須退還學費。

詳情可參閱香港公開大學網頁。PTH_PVT 

連串慶回歸活動本周展開

多項慶祝特區成立20周年的重點活動本周舉行,包括規劃展覽、博物館節、花燈展等。

以「無限香港」為主題的「印象∞香港」展覽6月20日至11月30日於中環愛丁堡廣場三號展城館舉行,展示過去20年的規劃、基建發展成就以及探索香港未來無限可能。展覽和活動報名詳情明日上載網頁,查詢請致電3102 1242。   

「香港博物館節2017」6月24日至7月9日舉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3間博物館和文博單位推出近百項涵蓋文化、電影、旅遊、考古和文物復修等範疇的節目,部分活動名額有限,需預先登記,詳情請瀏覽相關網頁

另外,「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紀念---華燈閃爍耀香江」於中環舉行。啟動禮6月25日下午4時至7時在遮打道行人專用區舉行,大型傳統民間紥作花燈同日至7月25日在皇后像廣場展出,查詢可致電3105 3472。活動設有工作坊,名額先到先得,無需登記。

其他慶祝活動包括周末在元朗、屯門、沙田等地區舉行的嘉年華,免費入場。

高永文:密切觀察公院加費後情況

公立醫院今日起調整收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非常密切留意急症室的運作情況,未來數周也會密切觀察非急症類別病人會否顯著減少。

高永文出席公開活動後向傳媒說,調整收費是希望讓不屬緊急情況而又有其他選擇的市民,衡量應否到附近私家診所就診。

他又說,領取綜援人士使用公立醫院服務,目前已獲豁免收費;經社工評核家庭經濟狀況的市民,也可獲一次或最多一年收費豁免;領取長者生活津貼人士同樣獲豁免。他相信這些措施應可減輕最基層市民的醫療負擔。

對於食物環境衞生署早前票控一名售賣紙皮的婆婆,高永文表示會盡量讓部門執法時情理兼備,又說事件已交法庭處理,政府會在法律上配合。

樂齡科技峰會閉幕 反應熱烈

為期三日的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今日圓滿閉幕,超過43,000名市民進場參觀,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主持閉幕儀式。

高永文表示,希望社會提高關懷長者的意識,又呼籲年青一代提出創新方法,提升長者生活質素。

高峰會提供平台,讓參與人士從社會關懷和醫療保健等角度,討論科技世代人口老化相關議題,並進行建設性互動交流。

活動展示世界各地研發的新產品,並探討如何應用創新科技提升長者生活質素。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