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下周起抵港者只須居家監察三日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宣布下周一起,從海外或台灣經機場抵港人士無須在酒店接受檢疫,改為居家醫學監察三日,旅客登機來港前的核酸檢測要求改以快速抗原測試取代,未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香港居民可登機回港,來港易和回港易計劃的限額也會取消。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連同多名官員召開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公布下周一早上6時起,三日酒店檢疫加四日居家醫學監察的「3+4」抵港檢疫安排會改為三日居家醫學監察的「0+3」安排,同日並實施其他便利旅客來港的措施

在「0+3」新安排下,政府取消抵港人士於酒店檢疫的要求,他們在機場接受核酸檢測後無須等候結果,便可乘搭任何交通工具返回居所或入住自選酒店。檢測結果呈陰性者會獲發黃碼,並展開三日居家監察,其間他們可外出,但不得進入食肆、酒吧等主動查核疫苗通行證的表列處所。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旅客抵港後七日內須每日進行快速測試,以及隔日接受一次核酸檢測。他們抵港日視為第零日,三日居家醫學監察期由當日起計至第二日,並須取得快測陰性結果方可外出。若第二日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黃碼便於第三日早上9時轉為藍碼,進入餘下四日自行監察期。

至於現正在指定檢疫酒店檢疫的旅客,可於「0+3」安排生效後提早離開酒店,相關酒店須向該些旅客退還費用。

除「0+3」方案,政府也會簡化旅客登機要求,登機前須提交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的規定將由24小時內快測陰性結果取代。政府同時容許未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香港居民登機回港,惟他們不能取得臨時疫苗通行證。至於12歲或以上的非香港居民則須完成疫苗接種或持有醫學豁免證明書,才可登機來港。

另一方面,來港易和回港易計劃將不設限額,並適用於從內地所有地方和澳門來港人士。

李家超表示,政府分析疫情數據,認為從海外來港人士的傳播風險不高於甚至低於本地社區傳播風險。當局再考慮民生、經濟活動、香港競爭力、入境便利等多項因素,平衡各方面需要後決定調整檢疫安排。

他重申,政府不希望走回頭路,而是期望在管控疫情走勢下給予最大空間,讓香港聯通世界、社會有最大經濟動力,並減少來港人士的不便。當局會確保新檢疫方案和便利來港措施有序推行,不會造成混亂。

盧寵茂補充指,自上月12日「3+4」入境檢疫安排實施後,抵港人士數目上升兩成,但輸入個案持續下跌,未有為公營醫療系統帶來額外壓力。此外,執法人員沒有發現任何持黃碼人士或由黃碼轉為紅碼的抵港人士違規進入受限處所,因此政府認為有空間調整入境措施。

政府預期「0+3」安排與其他措施推出後,經機場出入境的旅客隨之增加,相關部門會與各公共交通服務營辦商保持緊密聯繫,按需要增加班次和延長服務時間。

食環署流產胎火化設施下周一啟用

食物環境衞生署供未滿24周離世胎兒火化的設施永愛堂下周一啟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為該設施主持開幕儀式。永愛堂位於葵涌火葬場內,提供免費流產胎火化服務。

謝展寰表示,政府一直積極研究並落實整全地優化流產胎的處理,包括設置供流產胎專用安放和火化的設施。食環署已先後在粉嶺和合石和柴灣哥連臣角設立永愛園,分别提供300和400個流產胎安放位,未來也會在沙田石門設立永愛園,提供300個流產胎安放位,供市民申請免費使用。

流產胎火化設施名為永愛堂,象徵永遠的關懷和愛護。該設施環境優美靜謐,內有兩個小型火化裝置,並設有接待處、悼念活動室、供撒放流產胎骨灰的專用紀念花園,以及四個可供進行悼念的電子屏幕。

火化設施除供流產胎父母申請外,也會為本地公私營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提供未被領回流產胎的火化服務,優化現時以處理醫療廢物方式處置流產胎的安排。

申請表格可從食環署網頁下載,查詢可致電2570 4318或2365 5321。

四疫苗接種站下周五投入服務

政府宣布,下周五起在荔枝角公園增設社區疫苗接種站,為市民接種科興疫苗,並增設三個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提供科興和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同於明日上午9時開始接受網上預約。

荔枝角公園社區疫苗接種站位於該公園游泳池對開空地,9月30日起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為六個月大或以上人士提供服務。

新增三個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位於屯門、鰂魚涌和中環,將為六個月大或以上人士提供科興疫苗接種服務,以及為12歲或以上人士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

上述四個接種站除為預約接種者提供服務,也會派發即日籌予60歲或以上人士。

另外,位於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禮頓中心和香港紗廠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將提供服務至本月30日中午關閉。

荔枝角公園社區疫苗接種站由兩個貨櫃箱改裝而成,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該接種站設備齊全,符合相關的嚴格要求,適合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當局在接種站加建地台和頂蓋,以及方便輪椅出入的斜道,為市民提供更加舒適的接種環境。

她指,政府計劃在荔枝角公園社區疫苗接種站啟用後,分階段在黃大仙、北角和元朗增設社區疫苗接種站。

盧寵茂促醫生嚴守專業準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對於有醫生涉嫌濫發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感到極度失望,他敦促業界嚴守專業準則。

盧寵茂今日到西灣河普通科門診接種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後會見傳媒。他說,簽發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有嚴謹準則,衞生署和衞生防護中心均已向醫生發出指引。

盧寵茂促請業界好好遵守專業準則,根據該些標準並按嚴格的臨床判斷行事,這樣才能得到市民的信任。

對於違反專業操守,甚至干犯刑事罪行的專業人員,盧寵茂認為社會應該譴責,也應在法律上和專業上作出紀律處分。他得悉警方已對相關個案展開刑事程序,若有需要,香港醫務委員會也會跟進處理。

疫情穩步向下 把握時機接種疫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5,82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疫情回穩,未完成接種新冠疫苗者特別是一老一幼,應把握時機盡快接種,讓社會邁向復常。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指,疫情穩步向下之勢清晰,自本月8日起的兩星期,陽性個案的七天移動平均數字逐步下跌,反映疫情高峰或已過去,開始回穩。

歐家榮匯報,新增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46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4,361宗,17名患者離世,輸入個案增163宗。

五間安老院和兩間殘疾人士院舍共七名院友受感染,28名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過去七天,36間院舍錄得陽性個案,涉及45名院友和一名職員,數字呈現跌勢。

520間學校呈報746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636名學生和110名教職員。18個班別因出現聚集個案,要暫停面授課堂。

此外,明愛醫院骨科及創傷科病房一名87歲女病人周一發燒和咳嗽,經檢測確診。醫院展開接觸追蹤調查後,發現另有六名女病人和六名員工確診,正調查個案之間的關連。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柴灣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83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政府明日在薄扶林置富花園和馬灣珀麗灣重開流動採樣站,而田灣嘉隆苑的採樣站會延長服務至星期六。

鑑於深水埗、離島和中西區多處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盧寵茂籲同時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

新一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即將展開,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同時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和第四劑新冠疫苗,並呼籲市民在冬季流感高峰期來臨前,完成接種政府建議的新冠疫苗劑量和流感疫苗。

盧寵茂在西灣河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兩種疫苗後會見傳媒,指現時整體新冠疫苗接種率近94%,其中逾七成人士完成接種三劑疫苗。由於接種率高,染疫後出現的重症和死亡個案較年初減少。

他指,接種疫苗是對抗新冠疫情最重要的方法,也是醫療系統和經濟復常、將來對抗新冠疫情措施常態化不可避免的一環。

季節性流感方面,盧寵茂說,因應新冠疫情實施的口罩令等社交距離措施,過去兩年多,流感病毒活躍程度非常低,市民對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也隨之大幅下降。隨着社會復常,新一波冬季流感令人擔憂,因為數據顯示,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會提高出現重症和死亡的機會,他呼籲市民在冬季流感高峰期來臨前接種兩種疫苗。

新一輪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下月6日展開,盧寵茂說,除了醫院管理局和衞生署轄下的疫苗接種點及診所,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也會為50歲或以上人士同時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表示,署方已採購超過100萬劑流感疫苗,透過政府防疫注射計劃供衞生署和醫管局轄下所有診所為合資格組別人士接種。

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免費)計劃下周四展開,截至8月底,約720間幼兒園、幼兒中心和幼稚園,以及460間小學參與。林文健說,署方擬為計劃增購30萬劑流感疫苗。

他又說,衞生署指定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和母嬰健康院會為合資格兒童接種流感疫苗,本月底接受網上預約。如符合接種新冠疫苗資格,也可同時接種。他呼籲家長盡量帶同子女接種。

衞生署已就新一年度疫苗資助計劃的安排通知參與醫生,並提醒他們適時訂購疫苗,每劑疫苗資助額為260元。林文健說,署方已網羅約1,500位私家醫生,逾2,200間診所可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

此外,在院舍防疫注射計劃下,衞生署會免費提供和運送疫苗到院舍,由院舍自行邀請已參與計劃的到診註冊醫生為院友、職員等合資格人士接種疫苗,每劑疫苗資助額為105元。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科學委員會上月取得共識,新冠疫苗可與季節性流感疫苗同時接種。滅活流感疫苗、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和重組流感疫苗均獲科學委員會建議在香港使用。

視乎個別疫苗品牌,大部分滅活流感疫苗適用於六個月大或以上人士,包括懷孕婦女和有長期健康問題者。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適用於2至49歲人士,懷孕、免疫力低或有其他禁忌症者除外。重組流感疫苗則適用於18歲或以上人士。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