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本港增逾四千六宗新冠本地個案

本港新增4,605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114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3,491宗;另有295宗輸入個案。

三間安老院、兩間殘疾人士院舍共九名院友染疫,31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另外,三間學校各有一個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七天。

醫院管理局公布,13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另新增五名患者危殆,現時共32人危殆。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九龍灣、將軍澳和東涌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67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市民可到社區檢測中心或流動採樣站接受免費檢測。

鑑於沙田、深水埗、黃大仙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孫玉菡冀保良局盡快完成檢討

社會福利署知悉保良局今日宣布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檢視並跟進其轄下幼兒中心懷疑虐兒事件。社署期望委員會作出全面、深入的檢討,並提出改善建議和措施。

社署自上月16日到有關幼兒中心巡查發現事件後,已要求保良局跟進,包括提交特別事故報告、嚴肅調查事件,以及進一步提交詳細、全面的報告。社署會審視和研究報告內容,同時繼續密切監察幼兒中心的管理、服務和運作,確保它們符合相關法規、服務質素和保護兒童的要求。

何文田邨強檢公告執法行動完成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何文田邨靜文樓採取執法行動,檢查225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全部已按規定接受檢測。

房屋署連同警方、衞生署今早約8時30分開始在大廈出入口查核受檢人士的檢測證明,行動上午約11時30分結束。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圖書館節明日展開

香港圖書館節2022明日至下月27日舉行,以「喜閱同行60載」為題,透過多媒體互動展覽、講座、文藝節目和網上活動,與讀者暢遊閱讀世界,訴說公共圖書館60年來的發展和轉變。

圖書館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重點節目「圖書館再發現」多媒體互動展覽本月29日至11月20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舉行。展覽分為六個體驗區,結合藝術與科技,運用光雕裝置、電子互動牆、影像感應等多媒體工具,讓市民回顧圖書館不同時代的變遷,了解圖書館多元化的資源及服務,探索多樣的閱讀模式。

其他精彩活動有本地作家米哈和一樹主持的「喜閱共享」網上讀書會、「悅讀情懷」手藝工作坊,以及一系列與生活相關的專題講座。

各區公共圖書館會舉辦多項親子共讀活動,包括讓兒童代入角色體驗不同職業的「孩子的夢」故事小舞台、邀請讀者找尋失蹤童話角色的親子故事劇場、分享講故事技巧並製作小手工的互動故事坊等。

圖書館節活動一律免費,部分需預先報名。詳情可瀏覽「喜閱‧飛越」FacebookInstagram

疫情處於平台期 冬季或趨嚴重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過去一星期,新型冠狀病毒每日確診宗數沒有下跌,疫情正處於平台期。海外疫情呈反彈跡象,其中新加坡出現的新變異病毒株迅速傳播,情況令人關注。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向傳媒表示,過去兩星期本港每日確診個案徘徊3,500至4,500宗。過去一周平均每日錄得3,803宗,對上一周則為每日平均4,142宗。

輸入個案方面,過去七天每日平均錄得298宗,較之前每日平均183宗明顯上升。現時輸入個案佔本港整體個案約8%。每日約3%從外地入境的旅客於機場提交的樣本檢測呈陽性,較上月底前每日約1.5%也有明顯升幅。

至於Omicron變異病毒株,歐家榮指,BA.5亞系個案佔整體約92.6%,為香港的主流病毒株。

單日而言,本港新增3,983宗陽性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1,04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2,937宗;另有386宗輸入個案。兩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另新增三名患者危殆,現時共35人危殆。

歐家榮表示,部分海外地區的疫情在進入冬季後再度活躍,其中,新加坡確診個案由上月每日錄得少於2,000宗上升至近期每日逾4,000宗,新變異病毒株BA.2.75亞系個案加速傳播,佔當地整體個案約25%,有研究顯示該病毒株或會導致患者二次感染,曾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的抵抗力未必能預防此病毒株。

他說,隨着世界各地放寬防疫措施,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現較嚴重的新冠疫情,市民應盡快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而兩種疫苗可以一同接種。

鑑於大埔、黃大仙、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流感風險增加 及早接種疫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按當局評估,市民感染流感風險增加,中心會為市民同時提供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該署榮譽顧問醫生曾浩輝指,世界衞生組織也建議可同時接種該兩種疫苗,市民應及早接種。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雖然北半球未踏入冬季,但今年其他地區的流感情況較過去兩年嚴重,當局表示關注。

歐家榮表示,根據當局評估,現時市民感染流感風險增加,主要因為過去兩、三年,市民遵循防疫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令香港幾乎沒有流感傳播,導致市民對流感的免疫力下降,抵抗力減少。

此外,不足三歲的幼童出生以來從未接觸流感病毒,一旦感染,可能令重症風險增加。

歐家榮說,防護中心已推出流感疫苗接種計劃,今年並作出特別安排,讓市民可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

曾浩輝表示,同時接種多種疫苗的情況時有發生,例如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政府過去數年便替不少長者同時注射。至於同時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他指,香港並非唯一有此做法的地方,世界衞生組織也建議可同時接種。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