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本港隨內地更新密切接觸者定義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本港將跟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更新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人密切接觸者的定義,將患者病發前兩日曾接觸的人士也列為其密切接觸者。

張竹君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衞生署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修改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的定義後,曾與該中心聯絡,知悉對方從部分個案得知有確診病人在潛伏期前兩日左右已可能有傳染性。

她說,本港確診個案較內地少,但也觀察到部分個案患者可能在潛伏期間已有傳染性,本港因此更新準則,視患者發病前兩日所接觸的人士為密切接觸者,作出14日觀察。

九旬婦確診染新型肺炎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港新增一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累計確診個案69宗。新個案女患者96歲,發病前曾到北角一所佛堂,與第65宗確診個案患者所到佛堂相同。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女患者居於天后廟道飛龍台,與兒子、媳婦和孫女同住。她上周四開始發燒、咳嗽,沒有外出,今日情況惡化,感覺疲倦,出現氣促,被送往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目前情況穩定。

患者報稱上月底曾到北角美輪大廈內福慧精舍數次,每次約有20至30人同場;她本月初因腳痛沒再外出。

張竹君表示,有關佛堂屬私營廟宇,有義工在場協助,也有食物分發,部分訪客會長時間逗留。

由於佛堂沒有訪客登記紀錄,衞生防護中心呼籲1月25日或以後曾到有關佛堂的人士致電衞生署熱線,以便中心作出跟進。

新確診個案中,與女患者同住的兒子、媳婦及孫女沒有出現病徵,他們將被安排接受檢疫。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男警疑染新型肺炎

警方表示,一名48歲男性警務人員初步對2019冠狀病毒病呈陽性反應,該警員與妻子居於油塘紀律部隊宿舍油美苑潤美閣,他駐守北角分區,負責東區警區防暴隊工作。

該警員過去14天並沒有外遊記錄,2月17和18日休假。他2月18日身體不適,在西環一間中醫診所求醫,翌日再到政府診所求醫。

根據警方初步資料,該警員2月4至16日主要在柴灣、北角和香港仔執行警務工作。此外,他2月18日晚上在西環一家食肆與另外59名警務人員聚餐。根據衞生署的專業意見,參與聚餐的59名人士被界定為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59名密切接觸者中,36人昨晚在香港仔分區執勤。警方得悉事件後,已即時安排他們立即停止警務工作,避免與市民接觸,回家等候檢疫安排。

其餘23人則分別駐守港島總區不同警區和商業罪案調查科,警方已聯絡各人,避免與公眾接觸,回家等候檢疫安排。警方和衞生署正積極了解所有密切接觸者過去的警務工作,包括是否曾與公眾接觸。

根據衞生署的專業意見,與該警員一同駐守東區警區的防暴隊人員,現階段不界定為密切接觸者。基於公共衞生考慮,警方已即時要求他們在家自行檢疫,避免與市民接觸。

警方正全面配合衞生署檢疫59名警務人員的相關工作,進一步追查確診警員過去14日的工作詳情,並為相關警察設施、警車和有關紀律部隊宿舍消毒。警方會靈活調派警力,確保相關警區提供的緊急服務不受影響。

醫管局籲病人盡早交回樣本

(可按這裏收看附有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呼籲獲發樣本瓶自行採集深喉唾液樣本的病人,盡早將樣本交回急症室或門診診所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測試。

醫院管理局日前宣布把加強化驗室監察計劃擴闊,由2月19日起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或普通科門診診所求醫人士,如有相關病徵,翌晨需自行採集深喉唾液樣本,讓醫管局把樣本送往衞生署進行化驗。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新措施實施首日,約300名病人獲派發樣本瓶,當中約250人翌日有交回樣本。昨日另有約300名病人獲派發樣本瓶。

他說,新措施旨在盡早辨別出社區中病情輕微或無嚴重病徵的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避免病毒在社區傳播。他呼籲病人盡快交回樣本。

公立醫院個人保護裝備方面,截至今日,醫管局中央庫存外科口罩1,800萬個、N95呼吸器119萬個、保護衣230萬套、保護面罩45萬個,預計足夠使用一個月。

劉家獻指,醫管局會加快採購,也會密切監察各類裝備用量,不排除進一步調整公立醫院非緊急服務,以確保前線醫護人員進行高風險醫療程序時有足夠保護裝備可用。

警方啟動電腦系統助應對疫情

(可按這裏收看附有手語翻譯短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預計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個案或會增加且變得複雜,已請求警方協助追蹤患者接觸者等工作,並啟動重大事件調查及災難支援工作系統,雙方正磋商細節。

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說,本港今日暫無確診個案,至於昨日確診的第69宗個案,男患者2月18日曾參加退休晚宴。由於晚宴時間頗長,參加者之間較多接觸,因此赴會的59人均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需接受檢疫。

59名密切接觸者中,四人流鼻水、喉嚨痛或腹瀉,分別到三間公立醫院求診,將會接受病毒測試。

另一方面,張竹君指,調查後發現第69宗個案患者居於油塘大本型商場附近,經常前往該商場,並曾光顧第67宗個案女患者任職收銀員的一粥麵,但他忘記光顧的確實時間,防護中心或會翻查其八達通使用記錄跟進。

除上述兩名患者外,昨日確診的個案包括一名58歲的士司機。張竹君呼籲市民患病時不應上班,尤其是工作需面對人群的人士,也不應參加聚會或飯局;任職的士司機的人士應盡量配戴口罩和打開車窗,並保持手部和車廂衞生。

呈報數字方面,公立醫院過去24小時共接收24名符合2019冠狀病毒病呈報準則的病人。病人15男9女,年齡16歲至86歲。

防護中心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每日上午9時及下午6時在網上更新接獲通報個案最新資訊,進一步提升發放感染個案效率。

香港抗疫資訊頻道推出

政府今日推出「香港抗疫資訊頻道」Telegram頻道,以期更直接、更快捷向市民發放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的政府資訊。

「香港抗疫資訊頻道」發放全面和最新的政府抗疫資訊,如感染個案數字、受影響公共服務、抗疫須知等。公眾可使用Telegram應用程式,透過t.me/HKFIGHTCOVID19訂閲。

此外,政府2月初在網上設立平台統一發放疫情信息,如設立「本地情況互動地圖儀表版」和專題網站,便利市民掌握相關資訊。

互動地圖由發展局、地政總署、智慧城市聯盟義工合力開發和管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衞生防護中心、醫院管理局和相關政府部門提供數據支援。自推出以來,桌面版和手機版合共有超過750萬瀏覽次數。

互動地圖今日推出更新版,優化版面方便瀏覽,並提升功能和整合更多政府資訊,包括加強每宗個案患者在發病期間曾到地點的聯繫、加入動態地圖篩選功能、增加確診時序動態地圖顯示功能等。

政府又更新衞生防護中心的防疫專題網頁,一站式提供最新資訊,包括疫情數字、各政策局和部門的應對措施和澄清、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教育資訊,以及有關入境香港、停課安排、公共交通、公共服務等資訊。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