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薄扶林置富花園富業苑採取執法行動,檢查182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發現五人違反強檢公告。
環境及生態局、環境保護署、警方和衞生署今早約8時展開行動,約11時結束,其間向未有遵從公告者發出強制檢測令,並向其中三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薄扶林置富花園富業苑採取執法行動,檢查182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發現五人違反強檢公告。
環境及生態局、環境保護署、警方和衞生署今早約8時展開行動,約11時結束,其間向未有遵從公告者發出強制檢測令,並向其中三人發出一萬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政府感謝大部分受檢人士遵從強檢公告,合作抗疫,重申會繼續嚴格執法。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確保市民安居樂業是政府的核心任務,當局未來五年將興建約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將輪候公屋時間「封頂」,也為新建單位面積「封底」,並會大幅壓縮造地程序。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11月1日在美荷樓生活館---「歲月留情」展覽開幕典禮的演辭:
廖仲賢主席(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行政委員會主席)、李家祥博士(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各位街坊:
每一次來到深水埗,就像是回家一樣---小時候我也是住在深水埗,在區內小學讀書,所以這裏滿載我的童年回憶,也有我的成長足跡。
我深感到深水埗充滿活力,人氣旺盛,溫情洋溢。這裏新舊交融,有老店、有小鋪、地道美食,也有文青咖啡店、文藝小店;有傳統手作,也有本地創意品牌,數之不盡。
深水埗更加是一個歷史文化寶藏。這裏有戰前唐樓、有騎樓,也有西洋特色建築,堪稱打卡勝地。今日我身處的美荷樓,是香港最早期的公共房邨---石硤尾邨其中一座,盛載着香港歷史文化精神,也是傳統與創新,承傳與發展的標誌。
透過政府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活化美荷樓這座碩果僅存的公屋始祖,為古舊建築注入創新氣息,將這座徙置大廈搖身一變,成為集古蹟、住宿、歷史保育、旅遊展覽與社區參與,多元於一身的文化地標。
現在,深水埗已經發展成為歷史文化地帶,毗鄰美荷樓的是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後方有拾級而上的嘉頓山,景觀一流,附近亦有其他歷史建築雷生春堂、南昌押、深水埗警署和前深水埗配水庫等。
這次歷時四年籌備的新展覽「歲月留情」,重現50至70年代公屋居民的日常生活面貌,例如居住環境、家居擺設、制水、大牌檔、兒時遊戲、天台學校等。儘管不少建築、事物都已經不再存在,但常在的,是香港市民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不怕艱辛,奮發圖強,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精神。
認識過去,可以開創未來。1953年聖誕日,石硤尾發生大火,數以萬計居民流離失所。石硤尾邨第一代H型徙置大廈因此誕生。接近70年過去,政府一如既往關注市民的居住環境,確保市民安居樂業是政府的核心任務。
我上任後落區就到訪深水埗,探望基層和劏房家庭,感受到市民對改善未來生活的熱切期盼。兩星期前,我發表了我首份施政報告,強調要解決住的問題,提出要突破性增加房屋供應,打破房屋短缺的長期困局。
政府在土地房屋發展上會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我們會以結果為目標,走在問題之前。政府將在未來五年興建約三萬個全新「簡約公屋」單位,讓我們輪候公屋時間可以綜合地「封頂」,同時為新建單位面積「封底」,並大幅壓縮生地變成可建屋熟地的造地程序。
今年是特區成立25周年,也是香港實現新飛躍的重要時刻。我和我的團隊將會全力以赴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與大家一起為香港開創新篇章。
美荷樓的「歲月留情」展覽結合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深水埗街坊、贊助機構香港賽馬會等的力量,走過從前,邁向未來。我祝賀展覽圓滿成功,在座各位身體健康,亦希望美荷樓會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多前來體驗香港的歷史。多謝大家。
本港新增3,981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052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2,929宗;另有437宗輸入個案。
兩間安老院和四間殘疾人士院舍共11名院友和一名職員確診,44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學校方面,442間學校呈報752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632名學生和120名教職員。十間學校共11個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七天。
醫院管理局公布,13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十名危殆患者,現時共34人危殆。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長沙灣和大埔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34個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鑑於葵青、觀塘和中西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政府致力優化本地旅遊資源,西九文化區多項文化藝術地標已落成啟用,東九文化中心也將於2023年起分階段啟用。繼上周宣布優化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後,當局11月中首辦西貢海藝術節,11月20日再推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務求推動香港成為首選旅遊目的地。
以下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就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有關旅遊方面的政策措施的開場發言:
主席: 文件已列出施政報告中有關旅遊方面的主要措施。
我們的目標是推動香港成為一個首選旅遊目的地,在帶動經濟和創造就業的同時,將香港的獨特文化、地理、歷史及生活展現世界。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將繼續配合國家整體的旅遊規劃,並按政府於2017年公布、與國家規劃一脈相承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全面有序制定並落實多項措施及項目,以發揮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旅遊樞紐及「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的角色。
旅遊業在超過兩年半的疫情下大受打擊,政府明白業界面對的經營困難,因此提供多項紓困措施,承擔額逾38億8,000萬元。隨着疫情漸趨穩定,政府已取消抵港強制檢疫要求,以及航班和郵輪的熔斷機制,跨境往來正逐步復常,社會各界對此亦反應正面積極。
在疫情過去之前,我們會繼續在防疫抗疫的大前提下為業界盡量提供營運空間。就此,我們剛於上星期(10月28日)宣布優化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包括向旅行代理商提供新一輪名額及增加鼓勵金額。
另外,香港旅遊發展局剛於本月20日宣布推出新一輪「賞你遊香港」活動,並增加有關名額,稍後亦會推出新一輪「賞你住」活動,繼續刺激本地零售、酒店及餐飲消費,支援本地旅遊。
現時政府不同決策局和部門正密切檢視疫情發展及積極考慮放寬防疫措施,以推動跨境旅遊逐步回復正常。我們亦會繼續與業界保持密切溝通,研究在平衡整體防疫抗疫需要的前提下,為入境旅行團提供更多便利措施,逐步有序恢復入境旅遊市場的運作,亦為重啟旅遊作好準備。
事實上,為準備迎接旅客重臨,在疫情下我們仍然不斷豐富香港的旅遊資源。
西九文化區多項文化藝術地標已落成啟用,而東九文化中心亦會於明年起分階段啟用。我們亦會制訂十年文化藝術設施發展藍圖,增加博物館和表演場地的數目,令旅客在香港時有更多元的文化旅遊體驗。
此外,我們會持續舉辦不同文化藝術旅遊活動,包括在下月中推出首年的西貢海藝術節,亦由明年起每年與文化業界合辦流行文化節。同時,我們會透過即將成立的文化藝術盛事基金,吸引和支持更多大型文藝盛事在港舉行,推動香港成為文化藝術之都。
我們亦於本月20日推出承擔額達六億元的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以鼓勵旅遊業界把握香港豐富的文化古蹟資源及大型文化設施相繼落成的機會,開發更多元化的旅遊產品。為配合計劃推行,香港旅遊業議會將聯同旅發局舉辦導賞訓練課程,供持牌導遊及領隊免費參加。
除了文化藝術,我們亦一直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我們會優化香港M品牌計劃,每年支持至少10項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在港舉行。
綠色旅遊方面,我們正陸續完善20條熱門及具旅遊潛力的行山徑,為訪港旅客提供綠色及歷史旅遊新體驗。
此外,大型景點如香港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及山頂纜車等亦一直努力提升它們的設施及服務,藉此增強對訪客的吸引力。
郵輪旅遊方面,我們一直會繼續連同旅發局,積極聯絡郵輪公司,在各方面提供適切支援,推動公海遊及國際航次有序復常。
我們正透過旅遊業監管局向旅遊業從業員提供承擔額達6,000萬元的培訓資助,以提升旅遊業人才的專業水平及服務質素。
旅發局已為重啟跨境旅遊早作準備,並隨着入境防疫抗疫措施放寬,逐步加強多方面的推廣宣傳,下一步是在跨境旅遊復常後馬上啟動展開全球推廣,推動旅遊業全面復蘇。
另外,旅發局已計劃當香港與內地或其他地方恢復免檢疫及免醫學監察跨境往來時,加大力度支持會展旅遊,涵蓋不同規模及類型的會展旅遊活動,爭取更多高增值過夜旅客來港,透過會展盛事,說好香港故事。
展望未來,政府會繼續配合國家整體的旅遊規劃,貫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致力優化本地旅遊資源,發揮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旅遊樞紐及「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的角色。
有問有答《基本法》問答比賽今日起接受報名。比賽分為親子組、高小組、中學組和公開組,初賽12月30日截止。
為令公眾更了解《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基本法》及其歷史,並認識《香港國安法》,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公民教育委員會、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本地社區工作小組合辦新一屆《基本法》問答比賽。
參加者需登入比賽網站,或自行從比賽網站下載參加表格報名參加。成功遞交參賽申請之參加者有機會獲贈紀念品一份。紀念品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初賽截止後,主辦機構會抽籤選出並邀請每個組別答對最多問題的參加者,出席暫定明年3月舉行的決賽暨頒獎禮。
查詢可致電2880 2463。
政府表示,新一批約36萬劑科興疫苗今日由北京運抵香港。
疫苗抵港後,工作人員隨即按既定程序檢查和核對疫苗,確保疫苗符合產品規格和相關冷鏈運輸標準。
政府已展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市民應盡快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