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表示,在荃灣梨木樹(二)邨松樹樓、大埔廣福邨廣仁樓、粉嶺祥華邨祥智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10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三幢大廈劃為受限區域,松樹樓有1,048人接受檢測,錄得14宗陽性個案;廣仁樓1,254人受檢,有40宗陽性個案、27宗不確定個案;祥智樓1,489人受檢,找出53宗陽性個案、21宗檢測結果不確定。
政府表示,在荃灣梨木樹(二)邨松樹樓、大埔廣福邨廣仁樓、粉嶺祥華邨祥智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10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三幢大廈劃為受限區域,松樹樓有1,048人接受檢測,錄得14宗陽性個案;廣仁樓1,254人受檢,有40宗陽性個案、27宗不確定個案;祥智樓1,489人受檢,找出53宗陽性個案、21宗檢測結果不確定。
政府公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修訂《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的公共衞生緊急情況規例,包括完善現行強制檢測安排的法律框架,並提高違反強制檢測要求的阻嚇力。修訂規例周四生效。
規例修訂包括要求需照顧者,即兒童及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的負責人盡最大努力,確保該需照顧者遵從強制檢測指示、強制檢測公告或強制檢測令;提高不遵從強制檢測規定的罰則至最高罰款2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政府並將不遵從檢疫令或隔離令訂明為罪行,違者最高可被判罰款10,000元及監禁六個月,同時完善管制進入或離開檢疫或隔離處所的條款。
此外,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將八項緊急規例的有效日期延展六個月至9月30日,以延續實施疫情防控措施的法律框架。
延長規例有效期不代表現行限制持續不變直至相應失效日期。相關法律框架已加入彈性條款,容許政府視乎疫情發展,按本港整體疫情防控及恢復社會和經濟活動需要調整個別限制和條件。
政府表示,香港和全球各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仍然嚴峻,政府需延長《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多項緊急規例的有效期,令當局能繼續採取措施進一步遏制疫情及保障公眾健康。
勞工及福利局表示,加強院舍抗疫能力跨部門工作小組今日舉行首次會議,檢視現況和商議有效而可行的改善措施。
該局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會議由勞福局常任秘書長劉焱主持,主要討論如何改善院舍通風,減低病毒在院舍散播的風險,以及由院舍直接將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但症狀輕微、病情穩定的院友送往暫託中心護理的機制,讓公立醫院和社區治療設施聚焦服務臨床上較有需要的患者。
改善院舍通風設施方面,社會福利署2020年12月推出限時計劃,安排護士多次實地檢視院舍的感染控制措施、指導員工防疫知識和技巧,並由技術工程隊伍評估院舍通風情況,以及提供改善建議。
同時,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向院舍提供一次性的津貼,資助院舍購置設備以改善通風,本月初擴展資助計劃,以支援有確診個案的院舍添置高效空氣過濾器和過濾網。
工作小組建議參考上述計劃,在機電工程署協助下短期內再次實地視察參與上述計劃院舍的通風情況,確保改善措施持續有效落實。社署會要求尚未參與上述計劃的私營及自負盈虧院舍加入,也會與衞生署再次安排護士往院舍實地視察及指導員工防疫知識和技巧。
工作小組進一步釐清衞生署、醫院管理局、社署和院舍的角色,以及加強協調和信息分享,及早將輕症和病情穩定並需要護理的長者及殘疾人士送往暫託中心。小組並討論進出暫託中心交通安排等相關事宜。
小組成員包括勞工及福利局、食物及衞生局、發展局、社署、衞生署、機電工程署和醫管局代表。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7,59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陽性個案1,131,157宗,逾7,300人離世。醫院管理局表示,已簡化私家醫院借用新冠藥物的機制,令私院處方藥物時更具彈性。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指,新增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164宗,其中兩宗由外地輸入;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則有4,432宗。這波疫情累計7,358人死亡,死亡率為0.65%。
張竹君表示,陽性個案確有逐漸回落的趨勢,但現時較難估計數字會橫行或繼續回落,以及下降速度為何。她指,疫情與人流極有關連,若人流增加,個案數字當然有機會反彈。公眾在即將來臨的假期應盡量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並注重個人衞生。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截至昨日,公立醫院已為逾20,100名病人處方兩款新冠口服藥物。她表示,前線人員處方藥物時只考慮藥物對病情是否有幫助,只要適合病人使用和符合用藥條件,人員便會處方口服藥。
何婉霞指,醫管局上月23日起提供第一款新冠口服藥莫納皮拉韋,首階段先安排住院病人服用,本月4日起於安老院處方相關藥物,本月16日則開始處方另一款口服藥帕克斯洛維德。
該兩款口服藥現可於公立醫院、社區治療設施如新冠治療中心、指定診所和安老院獲處方。此外,醫管局也與私家醫院合作,上月25日開始安排借藥予私家醫院。
何婉霞表示,全港13間私家醫院均曾借用該兩款新冠口服藥,處方予有需要的病人。局方本月21日起簡化借藥機制,每次會向私院借出較多藥物,讓他們處方藥物時更具彈性,私院無須逐次借用,有需要時也可再向局方借藥。醫管局至今已借出400個療程的新冠藥物予私家醫院。
何婉霞又說,今天到港的內地中醫藥專家會先到訪新冠治療中心和醫管局中醫診所,就中醫藥治療和應用提供意見,以及分享他們的寶貴經驗。
鑑於九龍灣麗晶花園第7座及第8座、青衣長青邨青楊樓、粉嶺牽晴間第6座排放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結果,政府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有關大廈劃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因應多宗陽性檢測個案,20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政府明日在青衣長康邨康豐樓和康祥樓對出籃球場重開流動採樣站,位於荃灣梨木樹邨榮樹樓對出空地、觀塘順安邨安頌樓旁空地的流動採樣站則延長服務日期至本周四。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衞生署公布,轄下11間長者健康中心新冠疫苗即場接種服務延長至5月31日,繼續為65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科興疫苗,無須預約,方便長者接種新冠疫苗。
接種時段為星期一至五上午8時30分至下午12時30分和下午2時至5時,公眾假期除外。長者須出示身份證登記,如當日額滿,職員會為長者另行安排接種日期和時間。
此外,灣仔、葵盛和大埔長者健康中心也會繼續為65歲或以上會員提供新冠疫苗即場接種服務,無須預約。
至於新蒲崗、筲箕灣、油麻地和元朗的長者健康中心,則因為與醫院管理局指定診所位處同一地點而暫時關閉。
逾7,000人在第五波新冠疫情中離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逝者親友致以深切慰問;衞生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會增加人手和設施加快處理遺體,協助家屬辦好後事。
衞生署署長林文健今日在記者會上簡介遺體處理情況時指,沙田富山公眾殮房附近的新設施設有61個冷凍櫃,遺體貯存量短時間內增約2,700個,而該處現時共安放逾1,800具遺體。即將建成的新富山殮房則可額外提供約800個位置。
辨認遺體方面,在衞生署與死因裁判法庭和警方合作下,除須解剖的個案外,家屬辨認遺體後兩個工作天內便可領取火葬證明書,繼而在即日或其後任何揀選的日子領回遺體。衞生署轄下所有公眾殮房已加開星期六遺體辨認時段處理額外工作量。
家屬上周起陸續透過警方安排前往新增設施辨認遺體。林文健說,衞生署今日起增加會見和辨認個案數目至每日200宗,務求於最短時間內完成所有個案。
至於不經公眾殮房處理的死亡個案,衞生署、食環署、入境事務處的聯合辦事處會延長辦公時間,方便市民即日辦妥死亡個案登記和殮葬事宜。
食環署署長楊碧筠則指,署方上月底開始大幅增加人手,屍體處理隊由十隊大增至25隊,搬運人員和車隊也相應增加,現時遺體運送服務大致回復正常。
她指出,食環署上月起逐步增加火化時段至每天近300節,火葬場幾乎24小時運作。其中,和合石火葬場下月將有兩個新火化爐投入服務,屆時可預約節數可再增加。
另外,衞生署已開設疫時哀傷情緒支援熱線9814 1325。熱線每日上午9時至晚上9時服務,直至下月30日,由署方臨床心理學家為家屬提供情緒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