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鼻血不止、四肢瘀青? 當心紫斑症奪命

八歲的小玲因為一連好幾天流鼻血,四肢突然佈滿紅色斑點和局部不規則的瘀青,趕緊送急診檢查後發現血小板數目極低,確診為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進而住院接受治療及觀察;經服用類固醇後,症狀消失,血小板恢復到正常數值,目前平安出院,僅須定期回診追蹤。

紫斑症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所致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蘇旻昱醫師表示,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簡稱ITP)是因人體的免疫系統誤將血小板辨識為外來物質,其所產生的抗體破壞血小板,影響血小板的生成使得數量低下,無法凝結紅血球從微血管滲漏出來,而造成皮膚或黏膜的出血症狀。

3情況易引起紫斑症 好發於26歲幼童

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一萬分之一,好發於2~6歲的幼童。很多情況都會引起紫斑症,約有80%找不出成因,屬於原發性ITP;另有20%屬於次發性,是由於病人本身的其他疾病造成,如紅斑性狼瘡、伊凡斯症候群、幽門桿菌感染等;而血管壁脆弱(老年性紫斑,藥物性紫斑)、感染、過敏也會造成紫斑症,其中以血小板低下最為常見。

紫斑症有3時期 治療方式有這些

蘇旻昱醫師指出,ITP分為三個時期:(1)發作時間小於三個月為新診斷的ITP。(2)血小板低下狀態維持三個月至一年為持續型ITP。(3)血小板低下超過一年以上則屬慢性ITP。

兒童個案多半為急性發作的新診斷,約有25%的病童會演變成慢性的ITP。初次診斷時,醫生會根據臨床症狀選擇使用類固醇、免疫球蛋白來治療,或選擇繼續觀察不使用藥物;針對慢性ITP則會依照病人臨床狀況選擇不同的二線治療,例如免疫抑制劑、促血小板生成藥物、脾臟切除術等,以減少長期使用類固醇導致的副作用。

紫斑症應避免劇烈運動 莫名出現瘀青快就醫

蘇旻昱醫師提醒,患有紫斑症時,應避免劇烈運動及受傷、禁服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進行拔牙等侵入性治療時提前告知醫療人員,並定期回診追蹤。此外,若孩子有有上述症狀,應請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評估是否有血液方面的疾病,避免延誤治療的風險。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