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低門檻! 超有感跑走運動有四要件

自人們哇哇墜地之後,除在襁褓時外,做最多的運動應該就是走路了。起床時要走路,上廁所要走路,吃飯要走路,工作要走路。這麼說來,人類應該不缺運動呀!但是,事實不然。現代人真的缺運動。為什麼呢?

跑步才算是運動 跑累了就用走的

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葉文凌醫師指出,運動有四要件,一是心跳要增加,二是大型肌肉要動,三是時間要夠,四是持之以恆;所以,光是只有走路是不夠的,至少要跑步才算是運動。跑走運動可以是單獨成為一個運動,或者是成為跑步專業的過度運動,甚至於專業跑者也可以以跑走運動當做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方式;所以,跑走運動是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人。尤其中老年人,因為易學、低門檻,容易持續、容易呼朋引伴。

其實,跑步如行雲流水非一蹴可幾,也是「跑跑停停」練出來的。葉文凌醫師進一步指出,「跑跑停停」,跑累了,就走,不那麼喘,就再跑,這就是跑走運動的雛形,這是一種最自然的方式,幾乎任何人都做得到,你是弱雞,就走很多,跑很少;慢慢有力了,就跑更多,更有力了,就全跑。跑走運動就是這麼一回事,但是運動仍有基本原則。

一週至少有15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 心跳要增加才有效果

葉文凌醫師建議,一開始一定要先小跑步熱身,接著要做伸展運動,而運動完之後,也記得要把伸展運動再做一次,當作是收操,這樣可以減少運動後痠痛及接踵而來之纖維化,而且一週至少要有15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這些是基本要求。當然足夠的水分和熱量及營養是基本必備的。如果手上有心跳測量儀,自是上上策,大大加分。但是千萬別穿夾腳拖,基本配備是要穿避震良好且大小適合的鞋,舒服的厚襪,適當寬鬆不束縛的衣著、帽子或運動型太陽眼鏡。

而在跑走運動時不是散步,運動一定要心跳增加才有效果。葉文凌醫師說明,散步時心跳若如止水,那以後人也會如朽木般凋零,心跳要上升至一定程度;所以,150分鐘以上指的是心跳符合標準的時間,而不論是跑或走時,姿勢依舊是跑步的姿勢。也就是說,得眼向前、腰挺直、手提高、腳要正、氣要足,若如麵龜般跑步是效果大減的。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