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高壓「心臟的癌症」 5年存活率不到4成

肺動脈高壓若不及早治療,患者很容易面臨死亡威脅。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表示,肺動脈高壓若沒有及早治療,死亡率極高,5年存活率只有36%,比許多癌症存活率都低,因此這種病又稱為「心臟的癌症」,但若及早治療、控制,情況就會大為改觀。

肺動脈高壓 嚴重可能引發心臟衰竭、猝死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表示,肺動脈高壓是指肺部血管緊縮,造成阻力增加,此時肺動脈壓力就會升高,增加右心室負荷,當右心室過度負荷、肥大增厚,嚴重可能引發右心室衰竭、猝死。

為了讓民眾更了解肺動脈高壓嚴重性,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與台灣兒童心臟學會攜手呼籲民眾,多留意肺動脈高壓警訊,同時也提醒高風險族群,多留意相關症狀,以及早確診、治療。

肺動脈高壓 症狀多樣化 林俊立醫師分析,肺動脈高壓初期症狀包括喘不過氣、呼吸困難、慢性疲倦、胸痛、頭暈、乾咳、水腫等。嚴重時,就算輕微活動,也可能昏倒、脈搏過快、咳血,或唇色變藍,因此肺動脈高壓又稱為「藍唇病」,由於很多疾病都有類似症狀,有時患者可能拖兩、三年才確診,因此更需多專科醫師通力合作、層層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因。

肺動脈高壓 目前有專屬藥物可供選擇 余忠仁醫師指出,早年治療肺動脈高壓時,並沒有專屬藥物,導致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近二十年來,醫界、藥界已研發不少肺動脈高壓專屬藥物,像第五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簡稱PDE5i)、內皮素受體拮抗劑(ERA)、前列腺素類似物等,都有助改善症狀,患者只要及早確診、積極接受治療,便能有效控制病情、舒緩症狀,也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