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 與 老年區分

銀髮族的意涵,有不同面向的說法,分述說明如下:

銀髮族(senior)是1980年代出現的代名詞,該名詞起源於老年人容易對與年齡直接相關的稱呼產生反感。故以「銀髮族」一詞為代稱。

聯合國則稱為「資深公民」更具尊重及積極。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發佈泛指年齡65歲以上的年長者,又有稱此為「老年人」。

有關老年人的中文經常出現的用法包括:高齡、長青、老人、銀髮族、樂齡等。

依年別層區別:青年(18~24歲)、壯年(25~44歲)、中年(45~64)歲、老年(65歲以上),或是中高齡層(46~64歲)、高齡層(65歲以上),而以「中高年層」年齡較大者及「高齡者」,稱為銀髮族。

也有學者認為老年並非全以年齡來界定,應將「生理」、「心理」和「社會」三種情況合併考慮

 

綜合上述,銀髮族的界定,可從年齡、非年齡等因素多面考慮,說明如下:

一)、非年齡因素之考量

1、人口統計學式考量

  • 確定某區域內人口之數量及分佈情形。
  • 描述以往人口之成長與減退情形。
  • 描繪以往及現在人口之分佈情形。
  • 發掘社會組織各方面影響人口趨勢之原因。

 

2、社會學式考量

  • 生理上的老年:指身體各部分機能之殘障衰頹,缺乏正常活動不能擔當工作者。
  • 心理上的老年:指精神活動能力衰頹或心理失常、意志消沉,沒有奮鬥創造精神的人。
  • 社會上的老年:根據人的年齡到達退休年限的標準而定,若依此標準銀髮族便會依各行各業的退休情況而有所不同。
  • 一個人在社會上的角色或地位改變,從主要變為次要,或是由次要變為無足輕重時即為銀髮族。

 

二)、年齡因素之考量

(一)、相關法令的分法,所謂高齡者,大致為65歲以上者。

 

(二)、心理學式考量

心理學家艾里克遜將人生分為八個時期:產前期、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及老年期。其中老年期為銀髮族,從60歲到死亡。

 

三)、其他區分方式考量

各國對於銀髮族年齡層分布的其界定並不一致。美國、澳洲新南威爾斯將超過55歲以上;加拿大則是60歲開始計畫退休,65歲強制退休者算銀髮族。

參考來源: http://blog.udn.com/hjo4eji3y7/83400881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