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資訊庫

新研究消除隱形眼鏡佩戴者COVID-19疫情期間的佩戴疑慮,並提供明確的事實和衛生建議

-傑出科學家的同行評審論文強調洗手的重要性,警告表示配戴眼鏡不會降低感染風險

安大略省滑鐵盧2020年4月13日 /美通社/ -- 為了迅速應對和糾正不當言論和錯誤資訊,世界上五位最著名的眼部科學家發表了一篇新的同行評審論文,消除了全球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隱形眼鏡佩戴者的疑慮。在《Contact Lens & Anterior Eye》發表,這篇論文標題為「The COVID-19 Pandemic: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Contact Lens Practitioners」(COVID-19疫情期間:隱形眼鏡執業醫師的重要考慮),為依賴隱形眼鏡或框架眼鏡的人們提供了五個重要事實

新研究透過明確的事實和衛生建議消除隱形眼鏡佩戴者COVID-19疫情期間的佩戴疑慮。論文由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眼部科學家聯合發表,為依賴隱形眼鏡或框架眼鏡的人提供了五個重要事實。
新研究透過明確的事實和衛生建議消除隱形眼鏡佩戴者COVID-19疫情期間的佩戴疑慮。論文由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眼部科學家聯合發表,為依賴隱形眼鏡或框架眼鏡的人提供了五個重要事實。
  1. 您可以繼續戴隱形眼鏡。目前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隱形眼鏡佩戴者與框架眼鏡佩戴者相比,感染COVID-19的風險會增加。如有疑問,可諮詢您的眼科醫生。
  2. 良好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徹底的洗手和乾燥必不可少,還需要正確佩戴和護理隱形眼鏡,確保良好的隱形眼鏡盒衛生,並定期用肥皂和水清洗眼鏡/眼鏡。這些習慣可以幫助您保持眼睛健康,遠離醫生辦公室或醫院。
  3. 普通眼鏡不能防護病毒。每天佩戴眼鏡可防止COVID-19病毒純屬謠言,沒有科學證據支持。
  4. 保持不清潔的手遠離您的臉部。無論您是否戴隱形眼鏡、框架眼鏡或根本不需要視力矯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建議,一定要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
  5. 如果您生病了,暫時停止佩戴隱形眼鏡。隱形眼鏡佩戴者生病時應暫時恢復戴框架眼鏡。一旦您恢復健康,得到眼科醫生的許可後,可以恢復使用新的隱形眼鏡和鏡片。

4月8日,CDC發表了COVID-19疫情期間隱形眼鏡配戴的最新指導意見,進一步支持了發表在《Contact Lens & Anterior Eye上的這篇論文的主要觀點。CDC還指出,個人眼鏡和隱形眼鏡不屬於個人防護設備 (PPE)。

滑鐵盧大學CORE(眼部研究和教育中心)(加拿大安大略省)主任、該論文的主要作者Lyndon Jones博士表示:「由於全世界範圍內大約每三個成年人中就有兩個戴隱形眼鏡或框架眼鏡,目前有數百萬人想瞭解COVID-19對眼部護理的影響。可惜的是,很多不實資訊大量傳播。我們的目標是確保科學支持的真理得到傳播和分享,用事實代替恐懼。我們的發現表明,隱形眼鏡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仍然是一種完全可以接受的視力矯正形式,只要人們練習良好的手衛生,並遵循適當的佩戴和護理方法即可。」

完整的論文包含了來自100多個參考資料來源的調查結果,研究了新冠疫情期間眼部健康的多個方面,包括為眼部護理專業人員提供了實用建議。這篇論文和其他關於良好的佩戴和護理方法的資源可以從COVIDEyeFacts.org下載。

這一新的研究論文補充並顯著擴大了CORE在2020年3月中旬發佈的關於洗手和隱形眼鏡安全佩戴的建議。

Jones博士是一位卓越的眼睛護理權威,撰寫了400多篇參考文獻和專業論文,並在世界各地40多個國家發表了1000多場講座。在2019年,他被Expertscape評為隱形眼鏡研究領域發表文章最多的專家

與他一起撰寫這篇COVID-19論文的四位全球知名的研究人員、教育工作者和臨床醫生包括:CORE的專業教育小組組長和臨床科學家Karen Walsh博士、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視光與視覺科學學院研究主任Mark Willcox博士、曼徹斯特大學(英國)Eurolens Research主任Philip Morgan博士和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視光學院(美國)教授、研究副所長兼《Contact Lens Spectrum》總編輯Jason Nichols博士。

CORE簡介

CORE于1988年在滑鐵盧大學視光與視覺科學學院(School of Optometry & Vision Science)成立。30多年來,CORE已經從最初的三個人發展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中心,與贊助方、機構和學術界就先進的生物科學、臨床研究和教育展開合作。它堅定的獨立性和最高品質的結果是許多眼睛健康領域最突出的進步的核心。如今,它的50人團隊服務於一系列眼科領域,包括醫療設備、眼科藥品、數碼技術等等,重點研究眼球前段。欲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core.uwaterloo.ca

傳媒聯繫

Aimee J. Lewis
McDougall Communications服務於CORE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電話:+1-585-414-9838 (手機)

Mike McDougall, APR, Fellow PRSA
McDougall Communications 服務於CORE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或者電話:+1-585-545-1815 (手機)

圖片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1153965/CORE_Contact_Lens_Infographic.jpg

騰訊雲推出國際「抗疫」服務包助力全球戰疫

深圳2020年4月13日 /美通社/ --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影響范圍不斷擴大。為助力全球抗疫,4月13日,騰訊雲推出國際抗疫」服務包,幫助全球企業、醫療機構、政府等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這是繼設立1億美元全球戰疫基金、上線全球戰疫信息平台後,騰訊助力國際抗疫的又一舉措。

一期上線的產品涉及遠程協作、線上醫療、政府信息觸達等場景。騰訊雲還將給有需要的企業、組織等提供雲資源購買扶持,通過騰訊雲官網即可申請。

疫情爆發期間,保持社交距離、居家辦公已經成為全球多國的新常態。騰訊會議國際版VooV Meeting已經上線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免費向用戶開放,最高可支持300人同時在線,幫助企業遠程辦公、教育機構在線授課、醫療機構遠程問診。

借助騰訊雲的直播方案、實時音視頻(TRTC)、數據庫、全球應用加速(GAAP)、字幕解決⽅案(AI Transfy)等,學校、醫院等機構也可快速接入直播能力,實現遠程問診、授課。

對於政府部門來說,及時傳遞和宣導防疫信息在疫情期間至關重要。騰訊雲提供的短信SMS服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運營商,可以幫助政府部門快速將防疫信息傳遞給民眾。

早前,騰訊還上線了全球戰疫」信息平台,提供了全英文的醫療信息服務」板塊,包含騰訊醫典疫情科普、新冠肺炎AI自篩工具、微醫、丁香園四款工具,主要為全球用戶提供疫情科普、疫情自查、疫情圖跟蹤、問診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此外,騰訊積極向全球輸出抗疫」科技工具。3月27日,騰訊健康」新冠疫情模塊國際版(TH_COVID19_International)已經向世界開源,源代碼已通過Github對外開放,供全球開發者使用。這意味著,全球政府機構、醫療機構、媒體和疫情服務開發者都能免費獲得,快速建立自己的疫情查詢服務。4月3日,騰訊向全球開源新冠肺炎AI自查助手」(COVID-19 self-triage assistant),這項人工智能服務能夠幫助民眾自查新冠肺炎感染風險,並給出防范指引,避免恐慌和不當求醫造成交叉感染風險。

新冠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騰訊通過一系列的產品和方案幫助企業、政府抗擊疫情。通過各類疫情服務小程序,幫助民眾更便捷地獲取疫情信息和服務;通過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騰訊文檔等產品,幫助企業遠程協作;通過在線教育的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全國超 1億的師生授課、學習;為科研機構提供人工智能和算力支持,加速醫藥研究。

海外疫情形勢嚴峻,騰訊也將持續輸出經驗、技術和產品,馳援全球抗疫。

再鼎醫藥與再生元宣佈就雙特異性抗體REGN1979達成區域性戰略合作

美國紐約州塔裡頓市和中國上海2020年4月13日 /美通社/ -- 再鼎醫藥(NASDAQ:ZLAB)和再生元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NASDAQ:REGN) 今天宣佈,就一款CD20xCD3雙特異性抗體REGN1979在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和澳門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達成戰略合作。

此項合作將支持REGN1979的全球臨床研發工作,包括目前正在進行的針對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臨床II期研究,該研究可能成為一項註冊試驗。此外, 一旦REGN1979在中國獲批上市,再鼎醫藥將利用自身商業化團隊推進其在協議區域內的商業化工作。REGN1979是通過再生元雙特異性抗體平台創造的目前臨床進展最領先的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旨在通過與B細胞腫瘤蛋白(CD20)和免疫系統T細胞受體(CD3)結合來殺傷癌細胞。

根據協議,再生元將獲得3000萬美元的首付款,並可獲得最高1.6億美元的註冊及銷售里程碑付款。再鼎醫藥將分擔部分REGN1979的全球開發費用,並獲得在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和澳門地區在腫瘤領域開發和獨家商業化權利。除此之外,再生元還將獲得未來該產品商業化後的部分收益。同時,再生元將負責為REGN1979在協議區域內的開發和商業化進行生產和供應。

再生元高級副總裁兼腫瘤臨床和轉化科學主管Israel Lowy博士表示:「再鼎醫藥是我們理想的合作夥伴,他們過往所取得的成績與我們的願景高度一致, 我們一直致力於用科學力量不斷為罹患重疾的患者帶來創新療法。再鼎醫藥的支持不僅將有助於加速REGN1979的全球開發,還將使這款具有廣闊治療前景的藥物更快地惠及這個重要區域的患者。」

再鼎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瑩博士表示:「再生元是創新藥物研發的全球領導者,我們很高興就REGN1979與再生元達成合作,並為公司建立起血液腫瘤產品管線。再鼎醫藥希望憑借自身在註冊和臨床方面的專業能力以及在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和澳門地區的商業化佈局,有力推動REGN1979取得成功。我們將與再生元緊密合作,擴大其在全球的業務發展,為醫療需求尚未得到滿足的患者帶來創新藥物。」

REGN1979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和濾泡性淋巴瘤(FL)。REGN1979目前正在晚期濾泡性淋巴瘤(FL)、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和其它淋巴瘤患者中進行一項I期臨床研究和一項可能成為註冊試驗的II期臨床研究。REGN1979的臨床 I 期研究陽性數據結果已在2019年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公佈。

關於再生元雙特異性抗體平台

再生元設計的所有雙特異性抗體與人類天然抗體相似,可與兩個不同的靶點結合。其源自再生元專有的下一代VelocImmune®技術,該技術利用一個專有的具有人源化免疫系統的基因工程小鼠平台,產生優化的全人源化抗體,並使用該公司的Veloci-Bi®平台進一步改造相應的抗體。這些技術平台允許在沒有鏈接器或人工序列的情況下創建雙特異性抗體。此外,再生元雙特異抗體的生產方法與製造人類抗體藥物類似,具有與人類抗體藥物相似的藥代動力學特性。

VelocImmune已被用於開發多種抗體,包括Dupixent®(dupilumab)、Pluluent®(alirocumab)、Libtayo®(cemiplimab-rwlc)和Kevzara®(sarilumab),這些抗體已在全球多個國家獲得批准。再生元曾使用這一技術快速開發出針對埃博拉病毒的治療方法,目前正由FDA進行審批。此外,這一技術現在也正用於研發COVID-19的預防和治療藥物。

目前,有多達六種再生元在研雙特性抗體正在針對多種血液瘤和實體瘤進行臨床研究。這些雙特異性抗體目前分為三類:

CD3雙特異性抗體:被設計為可橋接T細胞和腫瘤細胞。在腫瘤部位,它們通過其CD3受體激活T細胞並促進T細胞殺死癌細胞。在研候選藥物包括:

  • CD20xCD3(REGN1979),用於非霍奇金B細胞淋巴瘤;
  • 兩種不同的BCMAxCD3(REGN5458和REGN5459),用於多發性骨髓瘤;
  • MUC16xCD3(REGN4018),用於卵巢癌。

CD28共刺激雙特異性抗體:旨在用於橋接T細胞和腫瘤細胞。在腫瘤部位,它們通過CD28受體共同刺激T細胞,並可能與PD-1抑制劑和/或CD3雙特異性藥物產生協同作用。在研候選藥物包括:

  • PSMAxCD28(REGN5678),聯合Libtayo用於前列腺癌。

腫瘤靶向雙特異性抗體:旨在僅靶向癌細胞上的蛋白質,藉此影響各種信號傳導通路,從而阻礙癌細胞的生存和增殖能力。在研候選藥物包括:

  • METxMET(REGN5093),用於由MET突變和/或擴增驅動的非小細胞肺癌。REGN5093靶向癌細胞上MET受體的兩個不同部分,以降解該受體並阻斷其觸發細胞增殖的能力。

關於中國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治療現狀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包括源自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的多種癌症。2018年,中國每年新發病人數和年死亡人數分別超過88,000例和48,000例。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85%,其中兩個最常見的亞型是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DLBCL)和濾泡性淋巴瘤(FL)。

DLBCL是具有高度侵襲性的一種B-NHL,晚期患者中有將近50%的患者一線治療後會發生疾病進展(即復發或難治)。對於患有復發或難治(R/R)DLBCL的患者,目前的治療選擇有限,預後也較差。

FL是一種緩慢生長(惰性)的B-NHL,大多數病例確診時已為晚期。儘管晚期F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8到15年,但當前的治療方法無法治癒,而且無論採用哪種治療方案,大多數患者都會在5年內復發。在某些情況下,FL會轉變為DLBCL,這時通常按照治療DLBCL的方式進行治療。

關於再生元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再生元(NASDAQ:REGN)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為重疾患者研發能改變生命的藥物。這家由科學家創立和領導的公司,30多年來持續不斷地將科學研究轉化為藥物,迄今已有7個藥物獲得FDA批准上市並擁有眾多在研候選產品,所有這些產品均為自主研發。Regeneron的產品管線覆蓋眼科、過敏性和炎症性疾病、癌症、心血管和代謝性疾病、疼痛、傳染性疾病和罕見病等治療領域。

再生元正在通過其專有的VelociSuite®技術(例如VelocImmune)和包括再生元遺傳學中心在內的多個研究計劃,加速和改善傳統藥物開發過程。VelocImmune技術使用獨特的轉基因人源化小鼠平台來產生優化的全人抗體和雙特異性抗體,而再生元遺傳學中心正在進行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工作。

關於再鼎醫藥

再鼎醫藥(納斯達克代碼:ZLAB)是一家立足中國、全球運營的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為中國及全球的腫瘤、自身免疫性及感染性疾病患者提供創新藥物。公司經驗豐富的團隊已與全球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打造了一系列的候選創新藥物,以滿足中國醫藥市場快速增長和全球範圍內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再鼎醫藥的遠景是成為一家綜合性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研發、生產並銷售自主研發及合作夥伴的產品,為促進全世界人類的健康福祉而努力。

Excelra發佈COVID-19藥物再利用數據庫

-助力全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開發努力

印度海德拉巴2020年4月13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數據和分析公司Excelra今天宣佈發佈COVID-19藥物再利用數據庫(https://www.excelra.com/covid-19-drug-repurposing-database/)。這個「開放獲取」數據庫彙編了「先前批准的」具有已知臨床前、藥代動力學、藥效學和毒性特徵的小分子和生物製劑,可以透過快速通道迅速進入治療COVID-19的II期或III期臨床試驗。此外,該數據庫還包括處於治療COVID-19的藥物發現和開發的「臨床、臨床前和實驗」等各個階段的潛在候選藥物的相關資訊。

提及這些豐富的資訊時,Excelra藥物分析高級副總裁Nandu Gattu博士表示:「COVID-19 DR數據庫彙編了分散在眾多出版物、報告、數據庫和知識資源中的關鍵數據以及涵蓋藥物、疾病、靶標和行動機制的參考文獻。我們努力為正在進行的全球科學努力提供支持,以尋找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安全和有效的治療方案。」

Excelra的藥物再利用得到其專有藥物再利用平臺(GRIP)的支持,該平臺包含專有的再利用數據庫、演算法、分析工具和視覺化引擎。GRIP數據庫通過收集大量的化學數據、生物學數據和臨床數據而建立,它們共同構成了「藥物-疾病-靶標」三個方面之間的超過1000萬個關聯。

https://www.excelra.com/translational/#drug_repositioning

Excelra簡介:

Excelra的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可在從分子到市場的整個價值鏈中推動生命科學領域的創新。Excelra Edge源自專有數據資產、深度領域專業知識和數據科學的無縫融合。該公司的多面手團隊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協調和分析大量不同的非結構化數據,激發數據驅動型決策,提高營運效率和加速藥物發現開發。過去18年中,Excelra已成為150多家客戶的首選數據和分析合作夥伴,其中包括排名前20的大型製藥公司中的15家。www.excelra.com

獲取COVID-19藥物再利用數據庫:
https://www.excelra.com/covid-19-drug-repurposing-database/

聯繫資訊:
Dorothy Paul -- 市場推廣總監
電話:+91-9908130236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圖標: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692189/Excelra_Logo.jpg

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

-- 百澤安在中國獲批的第二項適應症,也是首項獲批的實體瘤適應症

中國北京和美國麻省劍橋2020年4月11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是一家處於商業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用於癌症治療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和免疫腫瘤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公司今天宣佈抗PD-1抗體藥物百澤安®(通用名: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治療接受含鉑化療失敗包括新輔助或輔助化療12個月內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PD-L1高表達的尿路上皮癌(UC)患者。百澤安®於2019年12月首次獲得NMPA批准用於治療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此項批准中的UC是百澤安®獲批的第二項適應症,也是首項獲批的實體瘤適應症。此前,該項新適應症上市申請(sNDA)已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納入優先審評。

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兼公司總裁吳曉濱博士表示:「百濟神州一直以來致力於為全球患者帶來有影響力、高品質的創新性藥物。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產品在過去五個月內獲得的第三項上市批准,對百濟神州這樣一家年輕的生物科技公司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成就,也是對我們團隊努力工作的肯定。公司針對百澤安®制定的長期戰略計劃是獲得廣泛適應症批准,以説明與不同癌症作鬥爭的患者。這是百澤安®首項獲批的實體瘤適應症,我們也因此對這款免疫腫瘤藥物的前景倍感激動。」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葉定偉教授評論道:「對國內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來說,現有的治療方案十分有限。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作為一款全新的免疫腫瘤治療藥物,在臨床上獲得了令人欣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客觀緩解率高達24. 8%,我們期待它能為國內腫瘤患者帶來更深遠的臨床獲益。」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全球藥政事務負責人閆小軍女士表示:「我們很欣喜地看到百澤安®針對UC適應症的上市申請獲得批准。今天的成果離不開參與這項試驗的臨床專家、那些將自己的抗癌治療託付給我們的患者以及我們團隊的付出。目前,百澤安®廣泛的開發項目包括15 項潛在的註冊性臨床試驗,除了已經獲批的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UC以外,覆蓋肺癌、肝癌、食道癌、胃癌、鼻咽癌以及高位衛星不穩定(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性(dMMR)實體瘤在內的多項癌種。我們希望百澤安®能夠再接再厲,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此次百澤安®獲得NMPA批准是基於一項在中國和韓國開展的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且PD-L1高表達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患者的單臂、多中心、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4004221;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號:CRT20170071)。符合療效評估的患者中,在隨訪時間至少為12個月、中位隨訪時間為14個月的情況下,經獨立評審委員會(IRC)根據 RECIST 實體瘤療效評估標準 1.1 版評估的客觀緩解率(ORR)為 24.8%,完全緩解(CR)率為9.9%。

百澤安®說明書中的安全性數據來自參與四項百澤安®單葯臨床試驗的934位患者,包括前文提及的針對UC的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10%)為皮疹、疲乏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在至少1%患者中出現的三級或以上的不良反應包括γ-谷氨酰轉移酶升高、貧血、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肺炎(非感染性)、重度皮膚反應、低鉀血症。

百澤安®與同類產品相似,可能會發生免疫相關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肺炎、腹瀉及結腸炎、肝炎、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亢進和甲狀腺炎、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高血糖症及 I 型糖尿病)和皮膚不良反應,另外腎炎、胰腺炎、心肌炎、肌炎與其他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也偶見發生。

百澤安®採用靜脈輸注的方式給葯,推薦劑量為 200 mg,每 3 周給葯一次。用藥直至疾病進展或出現不可耐受的毒性。

百澤安®作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試點項目下進入商業化階段的生物製劑,獲批後由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藥業(中國)有限公司進行生產,以確保產品的商業供應。成立於1885年的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擁有超過35年的生物葯生產經驗,迄今為止,其在全球範圍超過3600名員工提供的生物葯生產代工業務,已經説明30多款藥物推向世界各地的市場。

關於尿路上皮癌

尿路上皮癌(UC),又稱移行細胞癌(TCC),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膀胱癌[1],占所有膀胱癌病例的90%以上[2]。膀胱癌是世界第十大最常見癌種,在2018年約有55萬例新增病例在中國[3]。膀胱癌是男性中第八大最常見癌種,在2019年約有62000例新增病例[4]。儘管UC最常見於膀胱中,但也可發生在泌尿系統的其他部位。

關於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

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是一款人源化lgG4抗程式性死亡受體1(PD-1)單克隆抗體,設計目的是為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巨噬細胞中的FcγR受體結合。臨床前數據表明,巨噬細胞中的FcγR受體結合之後會啟動抗體依賴細胞介導殺傷T細胞,從而降低了PD-1抗體的抗腫瘤活性。替雷利珠單抗是第一款由百濟神州的免疫腫瘤生物平台研發的藥物,目前正進行單葯及聯合療法臨床試驗,開發一系列針對實體瘤和血液腫瘤的廣泛適應症。

百澤安®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以及獲批用於治療PD-L1高表達的含鉑化療失敗包括新輔助或輔助化療12個月內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百澤安®上市後由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葯業進行生產。此外,總投資預計超過23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專注於商業規模的大分子生物葯工藝開發和生產的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葯生產基地已於2019年9月完成一期項目建設,在通過相關資格驗證和批准後將為百澤安®後續大規模的應用提供額外的商業供應,以確保充足的產能。

目前共有15項百澤安®註冊性臨床試驗在中國和全球範圍內開展,其中包括11項3期臨床試驗,四項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

百澤安®在中國以外國家地區尚未獲批。

關於替雷利珠單抗的臨床項目

替雷利珠單抗的臨床試驗包括:

  • 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3967977)
  • 替雷利珠單抗對比多西他賽用於二線或三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安全性有效性的3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3358875)
  •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化療用於一線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3594747)
  •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化療用於一線治療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663205)
  • 替雷利珠單抗/安慰劑聯合鉑類藥物和依託泊苷用於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4005716)
  • 替雷利珠單抗對比索拉非尼用於一線治療肝細胞癌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3412773)
  • 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經治患者的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3419897)
  • 替雷利珠單抗對比化療用於二線治療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 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3430843)
  •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 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783442)
  • 替雷利珠單抗對比安慰劑聯合同步放化療用於治療局限性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3957590)
  •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安慰劑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胃癌的3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3777657)
  • 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MSI-H或dMMR實體瘤患者中的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3736889)
  •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安慰劑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鼻咽癌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 登記號:NCT03924986)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商業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研究、開發、生產以及商業化創新性藥物以為全世界患者提高療效和藥品可及性。百濟神州目前在中國大陸、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擁有3500 多名員工,正在加速推動公司多元化的新型癌症療法藥物管線。目前,百濟神州兩款自主研發的藥物,BTK 抑製劑 BRUKINSA™(澤布替尼)和抗 PD1 抗體藥物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分別在美國和中國進行銷售。此外,百濟神州在中國正在或計劃銷售多款由安進公司、新基物流有限公司(隸屬百時美施貴寶公司)以及EUSA Pharma授權的腫瘤藥物。欲瞭解更多信息,請造訪www.beigene.cn

前瞻性聲明

該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 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下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百濟神州有關百澤安®商業化的計劃和預期、臨床數據對患者的潛在影響,以及百濟神州有關百澤安®臨床開發、藥政審評與商業化的進一步開發以及預估。由於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有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了以下事項的風險: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援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程表和進展以及產品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產品及藥物候選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對其技術和藥物智慧財產權保護獲得和維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第三方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有限的營運歷史和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商業化的能力;新冠病毒對公司臨床開發、商業以及其他業務運營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年度報告的10-K 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於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些信息。



[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bladder-cancer/about/what-is-bladder-cancer.html

[2] ASCO cancer.net https://www.cancer.net/cancer-types/bladder-cancer/introduction

[3]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https://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cancers/30-Bladder-fact-sheet.pdf

[4] Zheng, et al. China Journal of Oncology, 2019,41(1): 19-28.

ADI積極捐款助力全球對抗新冠肺炎疫情

-與國際倡議組織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合作舉辦之特別節目「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將於2020年4月19日(美國時間4月18日)透過全球多家電視及網路媒體直播,以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新冠病毒協同響應基金。

台北2020年4月9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高性能類比技術公司Analog Devices, Inc. (ADI)宣佈透過ADI基金會(Analog Devices Foundation)於全球協助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該基金會由ADI建立,目的是創造一個擁有更美好未來的平台,並協助ADI所在的社群因應社會公共問題。

ADI基金會將支援由聯合國基金會發起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冠病毒協同響應基金(WHO COVID-19 Solidarity Response Fund),並與全球公民組織(Global Citizen)合作舉辦電視和網路媒體直播特別節目「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預防、檢測和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作用。設立該基金會的目的為實踐新冠病毒策略防範和因應計畫,以追蹤並遏制病毒的傳播,確保患者和一線工作人員獲得所需資源,並加速開發疫苗、檢測和治療工作。此外,ADI和ADI基金會對於ADI員工向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協同響應基金所進行的捐款並將相應提撥捐贈。

ADI總裁暨執行長Vincent Roche表示:「日益加劇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每一個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支援相關組織的各項關鍵行動,為對抗疫情盡己之力。每個人都能夠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因為如此,我們特別與全球公民組織合作並支援其Together At Home 的倡議,希望能藉此鼓舞和激勵大家共體時艱。」

ADI基金會將為全球公民組織舉辦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全球電視和網路媒體直播特別節目提供支援,該節目將於2020年4月18日美國東部夏令時間晚上8點在ABC、NBC、ViacomCBS Networks、iHeart Media以及加拿大的Bell Media等網路和平台上播出。國際方面,BBC One將於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播出該節目。其他國際廣播公司包括MultiChoice和RTE。此外,節目還將透過Amazon Prime Video、Apple、Facebook、iHeartRadio、Instagram、騰訊、Tidal、TuneIn、Twitch、Twitter、雅虎、YouTube和TKTK線上播放。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特別節目將表彰醫護人員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英雄事蹟,以及受幫助人們的感激之情。還有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全球衛生專家與Lady Gaga合作策劃的表演。參與明星包括Alanis Morissette、Andrea Bocelli、Billie Eilish、Green Day樂隊的Billie Joe Armstrong、Burna Boy、Chris Martin、David Beckham、Eddie Vedder、Elton John、FINNEAS、Idris和Sabrina Elba、J Balvin、John Legend、Kacey Musgraves、Keith Urban、Kerry Washington、郎朗、Lizzo、Maluma、Paul McCartney、Priyanka Chopra Jonas、Shah Rukh Khan和Stevie Wonder。

全球公民組織聯合創始人暨執行長HUGH EVANS表示:「我們向醫務工作者的英勇奮戰表達敬意和支持,「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主要是將這種團結鼓舞的精神傳遞出來,助力全球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該全球直播節目將透過音樂、娛樂的形式以及其影響力來歌頌冒著生命危險守護他人健康的英雄們。

有關全球公民組織及其支援世界衛生組織協同響應基金活動之更多資訊,請瀏覽:globalcitizen.org,並關注@GlblCtzn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使用#GlobalCitizen)。

Analog Devices 公司簡介

Analog Devices, Inc. 是全球領先的高性能類比技術公司,致力於解決最艱鉅的工程設計挑戰。我們協助客戶運用無與倫比的技術進行感測、測量、電源、連接和解讀,智慧地搭起現實和數位領域之間的橋樑,從而更瞭解周圍的世界。詳情請瀏覽:www.analog.com

關於ADI基金會

ADI基金會(Analog Devices Foundation)透過為相關組織、倡議和合作夥伴提供支援,不斷推進為人類和地球創造更具可持續性未來的使命。基金會透過對社群及自願性捐款進行配捐以及提供社區補助金等一系列方式,針對保護和重建生態系統、助力人們與所處社區、協助因應社會挑戰所推進的相關研究、教育和措施提供資源和資金支援。

關注 ADI Twitterwww.twitter.com/ADI_News
欲訂閱
ADI 的每月技術雜誌 Analog Dialogue,請參閱:www.analog.com/library/AnalogDialogue
ADI
台灣臉書粉絲團,歡迎前往瀏覽、交流並按讚:www.facebook.com/AnalogDevicesInc.Taiwan

EpiVax和GAIA Vaccine Foundation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免費獲得COVID-19疫苗許可

羅德島PROVIDENCE2020年4月8日 /美通社/ -- EpiVax, Inc.正在利用先進的計算工具,加快用於HCW的COVID-19候選疫苗,在6個月內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速度。今天,EpiVax宣佈,該公司與GAIA Vaccine Foundation (GVF)進行合作,為疫苗專案進行資金眾籌,並且承諾在此次合作的背景下,幫助具有資格的發展中國家免費獲得疫苗許可。

EPV-CoV19是一種抗原表位驅動型肽疫苗,能夠迅速安全地在大多數國家進行生產。運用EpiVax的專長,選擇能夠代表所有傳播的SARS-CoV-2基因組的序列,這樣做將會推動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為醫護人員提供免疫系統「身體防護」,並且降低他們的感染率和死亡風險。資金籌集完畢(175萬美元),EPV-CoV19將進入美國臨床試驗階段。

GVF是一個501(c)(3)非營利性組織,將會支援普通民眾和私人基金會向EPV-CoV19的開發捐款。GVF的願景是,降低給弱勢群體帶來不成比例的、巨大影響的傳染病發病率,以及促進可以獲取的全球相關疫苗的開發,這些疫苗以非營利性方式在發展中國家分發。EpiVax執行長/科學長Annie De Groot醫學博士表示:「每家公司的靈魂都將在這場危機中暴露。從個人角度來說,我不認為現在是成為億萬富翁的時候。我們中的所有人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幫助降低COVID-19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EpiVax的使命是「幫助改善各地的人類健康」,在這樣的背景下,EpiVax會免費為GVF提供關於EPV-CoV19設計的免授權費許可,讓被列入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名單的國家,能夠對候選疫苗進行測試和生產。現在已經確定了合作者和一個西非臨床試驗基地。

針對GVF COVID-19疫苗基金的捐款,將被完全用於EPV-CoV19的臨床前和臨床開發階段。

諮詢詳情或是向疫苗專案捐款,請參考http://www.gaiavaccine.org/covid19

EpiVax簡介
EpiVax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擁有廣泛的專案組合,包括針對傳染病、自體免疫和癌症的疫苗與免疫療法。網址:www.epivax.com

GVF簡介

GVF是一個501(c)(3)組織,在西非支援推進獲得醫療和教育專案的活動,讓民眾瞭解包括愛滋病在內的疾病的知識,以及接種疫苗的重要性。網址:www.gaiavaccine.org

媒體聯絡人:

EpiVax的Annie De Groot醫學博士

電話:401-272-2123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圖示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542055/EpiVax_Logo.jpg
圖示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1142553/GAIA_Logo.jpg

2020年世界水週由於疫情取消

斯德哥爾摩2020年4月8日 /美通社/ -- 世界水週(World Water Week)每年都在斯德哥爾摩匯集來自於130多個國家的500多個前來參加活動的合作組織和4000名參與者。這場世界領先的水資源大會現在由於全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以及國家和地方當局為遏制病毒傳播採取的措施而取消。世界水週原定於2020年8月23日至8月28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世界水週由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研究所(SIWI)組織,自1991年以來每年舉行一次。不過,在密切關注COVID-19全球傳播情況後,SIWI決定取消今年的大會。考慮到COVID-19疫情爆發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為「全球大流行」,舉辦像世界水週這樣的大型活動,將會給參與者的健康帶來嚴重威脅,並將導致不可接受的病毒傳播風險。

取消2020年世界水週的決定,由SIWI董事局在3月31日正式做出。SIWI執行董事Torgny Holmgren表示:「我們一如既往地致力於以盡可能最好的方式來服務我們所在的水資源領域。組織舉辦全球領先的水資源大會,需要為所有涉及到的人,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我們認為,對所有人來說,及早決定要比等等看好得多。」

世界水週及頒獎項目負責人Gabriela Suhoschi說:「我們真的很感謝我們所在的水資源領域對2020年世界水週以及今年的主題『水和氣候變化:加速行動』,提供了支持和承諾。我們正在考慮如何將針對今年開發的內容整合進2021年世界水週。」

除了舉行數以百計的會議以外,世界水週反複舉行的一個重點活動是,在皇家頒獎儀式上頒發全球最著名的水資源獎項 -- 斯德哥爾摩水獎(Stockholm Water Prize)。正如近期所宣佈的那樣,2020年斯德哥爾摩水獎得主是John Cherry博士,他由於為我們對地下水脆弱性的了解帶來了革命性變革而獲獎。SIWI現在正在探討如何在2021年世界水週上對John Cherry博士進行表彰。

世界水週還是舉辦國際比賽 -- 2020年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Stockholm Junior Water Prize 2020)的決賽的舞台。關於2020年決賽如何舉行的消息,將在適當時發佈。

致編者

世界水週網址:www.WorldWaterWeek.org
SIWI網址:www.Siwi.org

聯繫人:

SIWI的Henrika Thomasson
電話:+46-720-506-002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下級分類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