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資訊庫

希特羅和吉利德科學公司達成授權許可協議

-這份協議涉及在包括印度在內的127個國家生產和銷售「瑞德西韋」,以便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印度海得拉巴2020年5月14日 /美通社/ -- 印度領先的仿製藥公司、全球最大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生產商希特羅(Hetero)今天宣佈,該公司已經與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達成了一份授權許可協議,將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生產和銷售「瑞德西韋」(Remdesivir)。根據這份授權許可協議,在獲得各自國家的監管部門批准之後,希特羅將在包括印度在內的127個國家,供應瑞德西韋。

Hetero Group of Companies(希特羅企業集團)主席雷迪(B. Partha SaradhiReddy)博士評論說:「希特羅很高興能夠與吉利德進行合作,讓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能夠在這一關鍵時刻獲得瑞德西韋這種重要的藥物。此次達成協議還表明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現在需要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這場影響人類的健康危機。希特羅已經在印度開發了這種產品,並且一直與印度政府、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ICMR)和印度藥物管理總局(DCGI)合作,以便開展必要的研究,獲得必需的許可,從而利用瑞德西韋這種產品來治療印度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

瑞德西韋將在我們位於印度海得拉巴的配方工廠進行生產,該工廠已經獲得了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歐盟等嚴格的全球監管當局的批准。希特羅已經為瑞德西韋這種產品開發了全面垂直一體化的供應鏈,這可以為印度總理所界定的「印度製造」計劃增添新力量。

關於瑞德西韋的重要信息

FDA已經為利用尚在研究階段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授予緊急使用授權(EUA)。瑞德西韋被批准用來治療住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病人。仍在進行的臨床試驗還在研究最佳治療持續時間。根據緊急使用授權,現在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建議治療持續時間為5天或10天。此次授權乃是臨時的,不能代替正式新藥申請提交、評估和審批流程。獲得緊急使用授權支持僅僅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銷售和緊急使用瑞德西韋;瑞德西韋依然是一種試驗性藥物,沒有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 包括美國和印度 -- 獲得批准。

希特羅簡介

希特羅是印度領先的仿製藥公司、全球最大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生產商。憑藉25年的製藥行業專長,希特羅的策略業務領域橫跨原料藥(API)、仿製藥、生物仿製藥、定製醫藥服務和品牌仿製藥等部門。

希特羅擁有36座採用最新技術的製造設施,其產品組合涵蓋超過300種產品,該公司在超過126個國家開展業務,具有強大的全球影響力。查詢希特羅詳情,請瀏覽www.heteroworld.com

傳媒聯繫人:

Jeyasingh Balakrishnan
企業傳訊主管
Hetero Labs Limited
手機:(+91)-9989626541或(+91)-9833836185

Halodine口鼻抗菌劑可快速滅活新冠病毒

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2020年5月14日 /美通社/ -- Veloce BioPharma LLC今天宣佈,該公司的Halodine®抗菌劑已表明可快速滅活導致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Halodine®是該公司與知名臨床醫生聯合研究開發的專有聚維酮碘抗菌劑,用於反復鼻腔和經口給藥。在與猶他州立大學BSL3+級實驗室抗病毒研究所(Institute for Antiviral Research)聯合開展的實驗中,Halodine®專有口鼻抗菌劑經證實可快速滅活新冠病毒。它已被證明對新冠病毒有效,即使稀釋至商用溶液的1/20。

首席作者、來自佛羅里達州邁阿密Ocean Ophthalmology Group的醫學博士、美國外科醫生協會會員Jesse Pelletier表示:「這項研究表明,無毒性口鼻溶液也對新冠病毒有效。這是第一個含碘抗菌劑被證明能滅殺導致新冠肺炎的病毒。現在我們終於證明聚維酮碘溶液對新冠病毒有效,並且對粘膜無害,我們可以把聚維酮碘溶液結合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Pelletier博士正牽頭為眼科門診診所和門診手術中心設計安全的復工方案。

Halodine ®和新冠肺炎簡介

基於對粘膜表面無毒害的聚維酮碘聚合物,Halodine®系列抗菌劑專為安全、反復的口鼻給藥而開發。口鼻內含有大量病毒,造成傳播風險,尤其是在醫療護理環境中。鼻腔和呼吸道氣溶膠和飛沫已被證明是新冠肺炎傳播的主要來源。

病毒氣溶膠和飛沫保持傳染性的時間長達三小時。口罩有助於防止感染,但口鼻抗菌劑經證實對病毒有效,可能會減少氣溶膠傳播。口罩本身並不能消滅病毒。Pelletier博士強調,「鼻腔消毒和口腔沖洗是利用口罩減少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帶了手套,勤洗手也一樣重要。」

Veloce BioPharma醫學總監Samuel Barone醫學博士表示:「對於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及其行為,我們仍有很多需要瞭解的地方。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研究皮膚和眼部的碘伏抗病毒療法,Halodine®抗菌劑項目就是利用了這方面的經驗。這些結果首次證明對導致新冠肺炎的病毒有效,我們對此深受鼓舞。」

Veloce BioPharma LLC簡介

Veloce BioPharma LLC是一家臨床階段的制藥公司,專注於開發皮膚與眼部的創新抗病毒療法。Veloce BioPharma由一群執業醫學博士創辦和引領。

聯繫方式: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圖標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753707/Veloce_BioPharma_Logo.jpg
圖標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1168054/Halodine_Logo.jpg

響應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多間企業參與WeCare.正視經痛活動

-鼓勵員工及早查找痛因

香港2020年5月14日 /美通社/ -- 適逢「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不少企業支持「WeCare.正視經痛」活動,鼓勵員工關注及正視經痛問題,及早進行超聲波檢查,防患於未然。香港婦女中心協會亦呼籲機構關懷在職女性健康及需要,提供更包容更友善的工作環境,讓女性員工可以安排專科醫生進行婦科檢查。都市女性每月受經痛困擾,生活及工作表現備受影響,更因謬誤頻生而忽略經痛可能是婦科囊腫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徵。根據香港城市大學最新研究顯示[1],近六成受訪者習慣把經痛視為正常,自行嘗試不同的舒緩或止痛方法,忽視疾病的可能性,並未有求診及進行婦科檢查找出痛因,導致延醫而令病情轉差。

WeCare.正視經痛」強調婦科檢查之重要性
企業積極參予推動婦女健康提升員工歸屬感

英國市場研究公司 YouGov 2017年的調查顯示[3],有九成本港在職女性認為經痛會影響她們的工作表現,因為痛楚令她們難以集中精神、體力變得衰弱,甚至要早退回家臥床休息。同時,大多數女性表示即使有需要,因難以安排時間而不會即時預約婦科醫生查詢[1]。可見經痛問題對員工身體隱憂、公司運作及效率帶來負面影響。「WeCare.正視經痛」活動希望幫助深受經痛困擾的員工,並鼓勵各機構積極響應,一同以正確及專業的方法正視經痛問題。

參與公司可透過活動提高員工對婦科病症認識,讓經痛不再是禁忌話題,建立更包容的工作環境,讓員工產生更大歸屬感,更健康地投入工作。此外,活動將為公司員工舉辦「別讓經痛成為習慣!」婦科講座,安排有關女性子宮健康的講座及自我檢測,以提高員工對婦科疾病的認識及警覺性。主動找出痛因亦是「WeCare.正視經痛」活動目標之一,透過准許彈性工作安排(於員工有需要時),鼓勵員工及令其更容易安排時間約見婦科醫生,以超聲波檢查初步檢測患上婦科疾病的風險,及早對症下藥,減低日後急需手術的機會。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呼籲建立友善工作空間
關懷在職女性的健康及需要

現時不少婦女都是雙職女性,同時間要兼任家中老小的照顧者,若婦女受經痛困擾而影響工作表現及精神狀態,不但加重照顧者的壓力,而且被照顧者亦因此有機會受到影響。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就希望透過「WeCare.正視經痛」活動,呼籲企業推行婦女友善工作環境,關懷女性員工的身心健康及需要,協助她們活出自信、自主、自立的人生。

香港女性對經痛習以為常謬誤頻生導致延醫
婦科囊腫日漸而不自知醫生建議及早檢查

普遍香港女性對經痛習以為常,以為年輕就不會患上婦科瘤、經血多是正常、經痛不是病等種種謬誤令她們延醫,令病情更加嚴重。其實,經痛是婦科囊腫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病徵,每十位有月經的女性就有一位患病,估計香港有三十萬名患者[2],但確診人數卻屈指可數。

缺乏正確知識而謬誤頻生亦是女性延醫的另一主因。城大調查顯示,大部分女性認為經痛的痛楚程度只要在容忍範圍之內,都不算嚴重;同時,過半三十歲以下受訪者認為年青會較低機會患上婦科疾病。然而,婦產科專科醫生梁巧儀指,忍痛能力非測試患病或嚴重程度的指標,20至50歲只要有月經的女性也有可能患上婦科囊腫。她解釋,留意月經不適的狀況才是關鍵,如月經量多、經痛至頭暈或痾嘔、使用止痛藥後間中仍有微痛、或因持續經痛而止痛藥愈吃愈多均屬不正常情況,有可能是婦科囊腫的病徵。由於患病率高,且沒有年齡限制,如子宮內膜移位症的七成患者於20歲前已有病徵,切忌因年輕或未婚而抱有僥倖心態。若出現不正常的經痛問題,應向婦科醫生查詢及檢查。若確診於病情較輕微階段,可服用荷爾蒙藥物減低炎症及痛楚。

[1] 香港城市大學於2019年10月19日至23日,成功訪問了403名年紀介乎20至40歲的女士。

[2] Statistics by Country for Endometriosis. URL: http://www.cureresearch.com/e/endometriosis/stats-country_printer.htm (Accessed on 19 Apr 2020)

[3] https://endometriosis.net/age-start-for-women/

[4] YouGov research. 2017. URL: https://hk.yougov.com/en-hk/news/2017/10/12/period-pain-suffer/ (Accessed on 19 Apr 2020)

專家倡議開展患者血液管理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及後續挑戰

  • 血液服務部門和衛生部門提示,疫情期間獻血減少,可能導致血液供應緊張,使前線醫務人員不得不做出更艱難的決定。[1],[2]
  • 43名醫學專家組成的國際小組提出一個概念,可以實現雙贏,即在減少輸血同時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這就是患者血液管理(Patient Blood ManagementPBM),它基於循證醫學,可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同時显著減少捐獻血液的使用。[1]
  • 患者血液管理早應被廣泛採用,而這一危機時期,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患者血液管理。

香港2020年5月14日 /美通社/ -- 近期,一篇新發表在《麻醉與鎮痛》上的文章中,43名頂尖專家倡議衛生系統加快實施患者血液管理。[2]

國際患者血液管理基金會 (IFPBM) 和促進血液管理學會 (SABM) 指出,患者血液管理是一種基於循證醫學的方法,通過保存患者自己的血液來改善其治療效果,同時大大減少們對輸血的依賴。[1]具體來說,患者血液管理主要藉助三大支柱來降低臨床風險,實現療效改善,這三大支柱包括:1) 通過優化紅細胞及鐵儲存促進紅細胞生成,改善患者術前貧血狀態;2) 盡量減少手術中失血和及凝血障礙造成的出血;3) 治療開始時,利用個體自身對貧血的耐受能力,優化輸血。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人們隔離、獻血活動取消,一些國家由此產生擔憂,擔心血液嚴重短缺。在英國,每天醫療服務中要用掉大約5000單位的血液,但3月底的獻血量已比預期的低15%。[3]血液的保存期只有42天,而這些影響獻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還將持續多久,仍是未知數。

雖然血液服務部門重點保障充足的血液供應,但與此同時,大量減少血液需求也並非不可能。患者血液管理就提供了這樣一種解決方案,臨床醫生可以管理、改善和保存患者自身血液,而無需首先求助於獻血者的血液。

全球的臨床醫生都承受著壓力,面臨著難以抉擇的情況。沒人知道疫情何時解除,社會何時會恢復正常。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藉助患者血液管理的显著优势,減少對血液這種有限且易變質的資源的依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新冠肺炎疫情應為醫務人員敲響警鐘,喚醒他們廣泛開展患者血液管理的意識,不再拖延」,世界知名患者血液管理專家、該行動的發起者之一Aryeh Shander教授表示。

2010 年患者血液管理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世界衛生組織 (WHO)、歐盟委員會和全球許多國家都將其推薦為基本原則。多項研究、隨機對照試驗和Meta分析顯示,患者血液管理能显著減少手術並發症的發生,並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1]

新冠肺炎大流行帶來的重大挑戰,世界各地無不受其影響。們迫切需要通過醫學力量(無論大小)來提供最適合且最富有同情心的照護,同時採取一切辦法來節約資源。在此背景下,43位共同作者、國際患者血液管理基金會和促進血液管理學會敦促所有衛生系統立即採用患者血液管理這一基本原則。

關於國際患者血液管理基金會 (IFPBM)

國際患者血液管理基金會是一家位於瑞士巴塞爾的瑞士基金會。IFPBM是一個多學科組織,其核心目的是通過最佳的患者血液管理,改善患者安全性和臨床實踐結果。IFPBM通過教育和培訓,促進基於證據的成本效益實踐,推動最高標準的醫療護理的發展。

關於促進血液管理學會 (SABM)

促進血液管理學會是一家國際非營利醫療協會,總部位於美國,其使命是通過優化患者血液管理來改善患者的結局。

關於患者血液管理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PBM)

患者血液管理是一種循證護理,通過臨床管理和保存患者的血液來優化醫療和手術患者的結果。[1]在新冠肺炎的背景下,隨著獻血人數的減少,血液供應將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患者血液管理有助於減少對輸血的依賴,從而減少血液供應方面的壓力。研究表明,患者血液管理可以通過減少患者平均住院的時間,減少手術並發症,減少不必要的干預,減少感染,同時通過幫助醫療保健提供者降低不斷上升的成本來幫助患者。[4]

參考文獻

[1]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Donate COVID-19 Plasma.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fda.gov/emergency-preparedness-and-response/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donate-covid-19-plasma Last accessed, April 2020.

[2] Shander, A, et al (2020). The Essential Role of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in a Pandemic: A Call for Action. Anesthesia & Analgesia.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journals.lww.com/anesthesia-analgesia/Abstract/publishahead/The_Essential_Role_of_Patient_Blood_Management_in.95719.aspx Last accessed, April 2020.

[3] NHS Blood and Transplant (2020). Extra safety measures after coronavirus uncertainty causes drop in donations.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blood.co.uk/news-and-campaigns/news-and-statements/extra-safety-measures-after-coronavirus-uncertainty-causes-drop-in-donations/ Last accessed, April 2020.

[4] Directorate-General for Health and Food Safety, European Commission (2017). Building national programmes of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PBM) in the EU: A Guide for Health Authorities.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op.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5ec54745-1a8c-11e7-808e-01aa75ed71a1/language-en Last accessed, April 2020.

西普拉與吉利德達成許可協議擴大新冠病人得到藥物治療的機會

印度孟買2020年5月14日 /美通社/ -- 西普拉有限公司(Cipla Limited) (BSE: 500087) (NSE: CIPLA EQ)(以下簡稱「西普拉」)今天宣佈與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簽署非獨家許可協議。根據該協議,西普拉將生產和銷售吉利德的在研藥物 -- 瑞德西韋(Remdesivir)。該藥已獲得美國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簽發的緊急使用授權(EUA),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病人。除了這項合作外,西普拉還在通過各種方式來擴大新冠病人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救命藥的機會。

據此,西普拉將獲准生產瑞德西韋原料藥和成品藥,並以自己的品牌名稱在印度和南非等127個國家及地區出售。西普拉還將獲得吉利德提供的專業生產技術,以便進行原料藥和成品藥的商業化生產。西普拉在藥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佈局全球,已建立起龐大的業務版圖,這也是幫助更多病人和市場獲得這一藥物的有利條件。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400萬例。

緊急使用授權的頒發將幫助擴大瑞德西韋在新冠重症住院病人中的使用。這一授權是以兩項全球性臨床試驗得出的可用數據為依據的,即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針對新冠中重度病人展開的安慰劑對照3期試驗,以及吉利德評估瑞德西韋對重症病人的療效的全球3期試驗。為了獲取更多有關瑞德西韋作為新冠肺炎潛在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數據,其他多項臨床試驗目前也在持續推進。瑞德西韋是在研藥物,尚未獲得FDA批准。

西普拉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全球行政總裁Umang Vohra先生在評論這次合作時表示:「世界正面臨新冠危機,我們必須齊心協力,共同對抗這種病毒。為此,我們很高興能與吉利德達成合作,並在獲得相關監管審批後,將這種藥物帶給世界各地的病人。在西普拉,我們一直在努力確保沒有一名病人得不到關乎生命的治療藥。我們與吉利德合作正體現了這一堅定不移的承諾,也是挽救數百萬新冠病人生命的重要一步。」

西普拉簡介:

西普拉成立於1935年,是一家專注於複雜仿製藥的全球性製藥公司。該公司保持著靈活且可持續的增長,在印度本土市場、南非、北美等主要規範市場和新興市場上不斷深化產品組合。西普拉在呼吸、抗逆轉錄病毒、泌尿、心臟,抗感染和中樞神經系統上的實力享譽全球。其利用尖端的技術平臺,在全球46個生產基地生產50多種劑型和1500多種產品,以滿足80多個市場的需求。據艾昆緯(IQVIA)提供的數據顯示,西普拉在印度製藥行業排名第三(IQVIA MAT Mar'20)、在南非私營製藥市場排名第三(IQVIA MAT Mar'20),並且是美國最常開的仿製藥的生產商之一。在過去的80多年裡,為病人帶來改變一直激勵著西普拉不斷改進。2001年,該公司在非洲以每天不到1美元的價格提供抗愛滋病毒/愛滋病的三聯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而這一抗擊愛滋病的舉措在包容性、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上得到了廣泛認可。西普拉堅定履行社會責任,以「關愛生命」為追求目標,發揚醫療行業的人道主義精神,並與業務所在地的社區建立起深厚的聯繫,因此成為全球衛生機構、同行和所有利益相關方的首選合作夥伴。詳情請瀏覽www.cipla.com或在TwitterFacebookLinkedIn上關注該公司的發展動態。

圖標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947146/Cipla_Logo.jpg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腫瘤電場治療愛普盾®用於新發和復發膠質母細胞瘤的上市申請

-- 愛普盾®是15年來首個在中國內地獲批用於膠質母細胞瘤的創新療法
-- 一項針對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的大型全球3期關鍵臨床研究表明,化療聯合愛普盾®可使患者五年總生存率延長超過一倍
-- 愛普盾®是再鼎醫藥半年內在中國內地獲批的第二個產品

上海2020年5月14日 /美通社/ -- 再鼎醫藥(納斯達克股票代碼:ZLAB)與Novocure(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VCR)公司今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腫瘤電場治療愛普盾®的上市申請,用於與替莫唑胺聯用治療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治療,以及作為單一療法用於復發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治療。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腦腫瘤,而愛普盾®是15年來中國內地首個獲批用於膠質母細胞瘤的療法。

再鼎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瑩博士表示:「愛普盾®的獲批是再鼎醫藥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也為國內眾多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帶來了治療新希望。此前,愛普盾被授予創新醫療器械資格認定,突顯了它對於長期缺乏創新療法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重要意義。作為全球獨創的腫瘤電場治療技術,愛普盾還具有顯著臨床應用價值。此次愛普盾的獲批也彰顯了國家藥監局以患者為中心、加快臨床急需治療方案的審評審批的決心和速度,對創新技術推廣應用、創新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Novocure公司執行主席William Doyle表示:「通過對腫瘤電場治療這一創新技術的不斷開發和商業化,我們希望能夠繼續延長那些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類型的患者生存時間。大中華地區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愛普盾®在這一地區的獲批,進一步履行了我們希望腫瘤電場治療惠及更多患者的承諾。我們非常感謝再鼎醫藥在此過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並祝賀再鼎醫藥半年內獲得第二個產品上市批准。」

愛普盾®通過將電場覆蓋到特定區域治療腫瘤,截至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治療了超過15,000名膠質母細胞瘤患者。腫瘤電場治療也已通過人道主義設備豁免(HDE)途徑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於惡性胸膜間皮瘤(MPM)的治療,這一適應症的上市申請隨後也將在國內提交。除膠質母細胞瘤和MPM外,多個全球3期關鍵性臨床研究正在開展以評估腫瘤電場治療用於治療腦轉移、非小細胞肺癌、胰腺癌和卵巢癌的療效,同時針對肝癌和胃癌的2期臨床研究也正在進行中。在中國每年大約有150萬名新診斷的非小細胞肺癌、胰腺癌、卵巢癌和胃癌患者。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中國腦膠質瘤基因組圖譜數據庫(CGGA)發起人和創建者、北京天壇醫院江濤教授表示:「在中國,每年有超過45,000例的患者被確診為膠質母細胞瘤,治療手段非常有限。作為該領域十幾年來的首個新療法,愛普盾®已作為1級證據被納入衛健委首部《腦膠質瘤診療規范(2018年版)》。我們非常期待它能夠成為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標准治療,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

關於愛普盾®

愛普盾®是通過將特定電場傳遞到特定腫瘤區域的一種非侵入式的、干擾腫瘤細胞有絲分裂以治療GBM的創新療法。

腫瘤電場治療是一種利用特定電場頻率干擾細胞分裂,抑制腫瘤增長並使受電場影響的癌細胞死亡的腫瘤治療手段。腫瘤電場治療不會刺激腦組織或導致腦組織發熱,而是可以針對特定大小的分裂中的癌細胞進行作用。腫瘤電場治療對健康細胞的傷害極小。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輕度至中度皮膚刺激。腫瘤電場治療已在某些國家和地區獲批用於治療膠質母細胞瘤和間皮瘤成年患者,這是兩種最難治的癌症類型之一。這一療法已在多種實體腫瘤治療中顯示了良好的前景,包括一些惡性程度最高的癌症類型。

已獲批的適應症(中國)

愛普盾®適用於22歲及以上經組織病理學或影像學診斷的復發性幕上膠質母細胞瘤(GBM)及新診斷的幕上GBM。

新診斷GBM

新診斷的GBM患者中,在手術治療與放射治療後,愛普盾®與替莫唑胺(TMZ)聯合使用。

復發性GBM

在復發性GBM患者中愛普盾®為單一治療方法。

關於再鼎醫藥

再鼎醫藥(納斯達克代碼:ZLAB)是一家創新型生物制藥公司,致力於為中國及全球的腫瘤、自身免疫性及感染性疾病患者提供創新藥物。公司經驗豐富的團隊已與全球領先的生物制藥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打造了一系列的候選創新藥物,以滿足中國醫藥市場的快速增長和全球范圍內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再鼎醫藥已建立起具有強大藥物研發和轉化研究能力的內部團隊,旨在打造起擁有國際知識產權的候選藥物管線。再鼎醫藥的遠景是成為一家全面整合的創新生物制藥公司,研發、生產並銷售創新產品,為促進全世界人類的健康福祉而努力。

蘇橋生物9個月完成啟愈生物雙特異性抗體的CMC工藝開發與生產

蘇州2020年5月13日 /美通社/ -- 致力於最快成就客戶的蘇橋生物(蘇州)有限公司(簡稱:「蘇橋生物」)與專注於創新大分子生物藥研發的啟愈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簡稱:「啟愈生物」)今日共同宣佈,蘇橋生物通過其先進的一體化技術平台,在中美雙報的質量標準上,僅用9個月時間,圓滿的完成了啟愈生物的雙特異性抗體從工藝開發到三批生產的全部工作,即將遞交中美IND申報。這充分表明蘇橋生物完全具備了高效整合與協同運作的項目管理能力,過硬的技術開發與問題解決能力,也用實際行動印證了蘇橋生物最快成就客戶的目標。

啟愈生物的雙特異性抗體(Q-1802)項目,是一種靶向胃癌的雙特異性抗體,將免疫治療靶向到腫瘤,同時保留了抗體的ADCC功能,採用多種免疫機制殺傷腫瘤,達到對胃癌的治療。目前,胃癌的一線治療以化療藥物為主,生物制劑和分子靶向藥物在臨床有著極大未滿足的需求。此次蘇橋生物快速推進雙特異性抗體(Q-1802)工藝開發與生產項目期間,利用其成熟的工藝開發平台與專業技術團隊,對產品配方和培養工藝進行系統優化,使抗體表達量突破4g/L,達到了業界頂尖水平;在保證較高得率的情況下,成功解決了產品雜質相關的高難度純化問題。同時,蘇橋生物的制劑開發團隊通過對凍干技術的深入考察,建立了穩定的抗體制劑工藝,解決了中試放大的技術難點,成功完成了三批凍干制劑成品的灌裝生產。

啟愈生物副總,CMC負責人都業傑博士表示:「Q-1802 是啟愈生物基於其自身開發的雙特異性抗體技術平台,在維持高生物活性的基礎上,保證雙抗有很好的質量及較高的產量。蘇橋生物的專業技術開發、項目管理團隊與我們緊密配合,積極提出並實施解決方案,使得我們快速完成了重要里程碑,讓啟愈生物贏得了更強的競爭力,雙方將繼續合作加速實現產品中美雙報,將啟愈的重磅產品快速推向臨床,為廣大的腫瘤患者帶去更多有效的藥物。」

啟愈生物創始人屈向東表示:「啟愈生物利用『Quality by Design』理念,將可開發性評估植入早期的分子設計及評估中,該項目的順利開展是這個理念的驗證。蘇橋的先進的一體化技術平台,協同運作的項目管理能力,促使了該項目CMC的高效完成。」

蘇橋生物首席執行官王永忠博士表示:「面對當前嚴峻的疫情挑戰,蘇橋生物始終將客戶放在第一位,基於卓越的一體化生物製藥平台與技術助力啟愈生物成功完成了Q-1802項目臨床前CMC工藝開發與生產,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幫助啟愈生物這樣的創新藥企業以最快速度推進雙特異性抗體(Q-1802)項目,預祝該項目臨床研究進展順利,早日造福腫瘤患者。」

啟愈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啟愈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是維亞孵化的一家專注於創新大分子生物藥研發的公司,公司註冊於上海自貿區,並獲得天使投資。啟愈生物的目標是針對中國和世界的難治的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代謝疾病等疾病領域開發治療新藥造福患者,公司擁有抗體藥研發的多個技術平台包括噬菌體展示技術平台、雜交瘤抗體技術平台和單域抗體平台等。

啟愈生物最近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創投健康產業基金。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推進Q-1802和Q-1801項目的臨床前開發。Q-1802是針對胃癌等實體瘤的雙靶點免疫療法,目前已經完成了中試三批生產,預計今年完成中美雙報。Q-1801項目是靶向腫瘤微環境信號通路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預計2021年完成臨床申報。

啟愈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浦東區張衡路1227號、哈雷路1118號1號樓206室

蘇橋生物(蘇州)有限公司

致力於最快成就客戶的蘇橋生物(蘇州)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坐落於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佔地11,500平方米,融投資總額超過7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國內發展速度最快的純粹的生物大分子CDMO公司。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大多來自全球頂尖生物製藥企業並擁有生物藥開發技術與中美雙報經驗。蘇橋生物基於國際一流標準設計,符合國內外GMP標準,已經成為中國唯一通過歐盟(德國)QP質量審計的純粹CDMO公司。其採用國內外頂尖生物醫藥公司品牌主流設備,設備兼容多種生產工藝平台。蘇橋生物能夠提供國際合同研發與生產的全流程一體化服務。從DNA序列到生物藥成品,從工藝開發到規模化生產;從藥品檢測到質量保證;領先的項目管理流程,卓越的藥品註冊服務以及嚴苛的客戶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始終貫穿蘇橋生物生產的全方位整體運營,確保為客戶提供最高質量水平的生物製藥合同開發與生產服務。2020年,蘇橋生物作為唯一一家生物藥CDMO 企業入選首批蘇州市潛力地標培育企業名單(僅16家在列)。

更多詳細信息,請閱覽:www.cmabbio.com

蘇橋生物(蘇州)有限公司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東平街188號C37(F1-F3)、C29(F1)
電話:+86 512 6799 5177
郵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從絕望到新生! 「基改免疫細胞治療」啟動抗癌新契機

癌症患者透過基因改造免疫細胞進行治療,由絕望到新生!2012年美國一位7歲小女孩艾蜜莉,罹患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二度復發,接受CAR-T細胞治療血癌的臨床試驗,至今仍存活超過7年,點燃全球對基因改造細胞免疫療法研究熱潮,也將能應用於各種癌症。對此,台灣生技醫藥公司與臨床試驗受託研究機構舉行簽約儀式,合作啟動台灣CAR-T臨床試驗計畫,期望讓台灣癌友不必再辛苦跨海求醫,就近接受與國際同步的先進醫療,正式宣告踏入高科技基因改造免疫細胞治療領域。 CAR-T細胞 精準辨識、抗癌

生技醫藥公司資深副總兼技術長、血液腫瘤專科林建廷醫師表示,透過基因改造技術,將辨認腫瘤抗原的抗體嵌合在T細胞上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簡稱CAR-T,能精準辨識並攻擊帶有特定抗原的癌細胞,簡單來說,只要找出辦識癌細胞的特殊標誌,就可能設計出特定的CAR-T細胞來治療各種癌症。 大多數的CAR-T療法,主要是標靶B細胞表面抗原CD19,已成功治療許多復發型或頑抗型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B-ALL)。林建廷強調,未來將可進行更應用,迎頭趕上國際;而基改免疫細胞治療的四大關鍵,包括基改細胞的設計、生產、品管及臨床治療,台灣醫療品質有口皆碑,這次臨床試驗計畫的重點,就是要確定台灣本土生產製程水準能和國外一樣、甚至更好。 癌症患者求生機 再生醫療法催生中 民國107年衛褔部循《特管辦法》正式開放癌症免疫細胞療法,免疫細胞療法一時成為熱門話題,但事實上,免疫細胞療法在國外已有30多年經驗;如CAR-T這類技術層次更高階的基改免疫細胞療法,其相關管理法令《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仍在立法院催生中。 生技醫藥公司創辦人林成龍為英國牛津大學腫瘤免疫與移植免疫學博士,早在20年前即進行癌症細胞治療臨床試驗,深感台灣在基改免疫細胞療法落後國際發展,目前美國已核發3張CAR-T藥證,歐盟、日本各1張,台灣卻連臨床試驗都尚未展開。 林成龍表示,估計台灣平均每年約1~2千人可能需要CAR-T治療,應該為患者爭取一線生機!此次的CAR-T臨床試驗,計畫時程雖受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耽擱,但仍希望於今年收案,盡速取得藥證,屆時可以提供病患治療新選擇。 一加一大於二 台灣癌症治療開創新曙光 此家生技醫藥公司為專營細胞培養的技術研發與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的機構,首要目標為推廣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臨床應用。此次合作的國際性臨床試驗受託研究機構副總裁楊宜寰表示,過去五年間,該公司已在全球執行將近3380件腫瘤及血液臨床項目,其中針對腫瘤細胞和基因治療臨床項目達145件(CAR-T占31件)。國內生技醫藥公司與國際性臨床試驗受託研究機構合作,除了希望使患者早日受益外,也期望提高台灣創新藥物開發布局上的成功機會。

下級分類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