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資訊庫

全球和平指數:全球和平水平下降,過去十年來內部動亂持續增加

-在COVID-19的經濟影響日益深化之際,全球和平情況將會有所惡化

倫敦2020年6月10日 /美通社/ -- 今天,國際智庫Institute for Economics & Peace(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簡稱「IEP」)發佈了第14版的「全球和平指數」(Global Peace Index)。

關鍵結果

  • 自2011年以來內部動亂次數增加了一倍——2019年,96個國家出現了暴力示威,公民們對從經濟困難和警察暴力執法到政治不穩定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抗議。
  • 雖然過去十年來的和平情況有所退步,但是軍事化問題總體上有所改善,自2008年以來,100個國家減少了軍費開支。
  • 在2019年,暴力在經濟上面的影響有所減弱,這是由於內部衝突的強度有所減輕,但是暴力給全球經濟帶來了14.5萬億美元的成本,相當於全球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0.6%。
  • 死於恐怖主義的人數連續第四年下降,降幅達到75%。

COVID-19要點

  • COVID-19在經濟上面的影響,將給政治穩定、國際關系、衝突、公民權利和暴力帶來負面因素,破壞多年來的社會經濟發展。
  • 隨著經濟波動性的提升,許多國家預計會分成在和平與繁榮方面保持穩定的國家,或是在這方面退步的國家——那些依賴援助或是高負債的國家尤其有可能「出事」。
  • 意大利、希臘、拉脫維亞和波蘭,是最有可能無法經受COVID-19考驗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它們在經濟上面遇到了挑戰和在「社會彈性」上面表現不佳,而挪威、澳洲和新西蘭,在迎接未來上面,居於最為有利的地位。
  • 經濟不景氣很有可能導致減少對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支持,讓和平建設更加困難,盡管經濟不景氣也會促使「代理人戰爭」水平下降。

《全球和平指數》(GPI)報告是全球領先的世界和平情況測量報告書,第14版年度GPI報告指出,在2020年,全球和平的平均情況在12年裏第9次退步。從總體上看,81個國家的和平水平在2020年報告中有所提升,還有80個國家水平有所下降。

不斷增加的內部動亂,成為一個新興的關鍵未來風險因素,自2011年以來,暴亂、大罷工和反政府示威顯著增加。今年,IEP對於COVID-19的新研究,還依托大部分GPI測量指標,對面臨更大的風險的世界進行了洞察分析,由於新近出現的經濟不景氣,全球和平有可能遇到二戰以來最糟的情況。

冰島依然是全世界最為和平的國家,自2008年以來,該國一直保持這一地位。除了冰島以外,在和平指數中名列前茅的國家還有新西蘭、奧地利、葡萄牙和丹麥。阿富汗依然是最不和平的國家,兩年來阿富汗一直都佔有這一地位,其次為敘利亞、伊拉克和南蘇丹。

俄羅斯和歐亞大陸地區在和平上面改進幅度最大,該地區在IEP研究範疇Ongoing Conflict and Safety and Security」(持續衝突和安全與治安)中實現了進步——亞美尼亞在所有國家中進步最大,該國排名上升了15位,達到第99名。

由於軍事化安全與治安問題,南美在和平上面退步最大。不過,中東和北非依然是最不和平的地區。貝寧在所有國家中和平情況退步最大,排名下降了34位。

IEP負責人Steve Killelea評論說:「過去十年來圍繞衝突、環境壓力和社會經濟矛盾的基礎性緊張形勢依然存在。通過失業率提升、不平等加劇和勞動條件惡化,COVID-19在經濟上面影響有可能會使得這樣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強——這帶來了對政治體系的疏離感,以及更多的內部動亂。因此我們發現我們自己處於關鍵節點之上。」

內部動亂、軍事化和恐怖主義

今年報告所發現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全球內部動亂程度持續增長。在2019年,至少有58%的GPI上榜國家/地區出現了暴力抗議,尤其是在智利,公民們對一系列問題提出了抗議,包括經濟不平等、警察暴力執法、政治領導和關鍵資源價格上漲。

這反映了一個更為長遠的趨勢,在過去十年裏,全球暴亂增加了282%,大罷工則增加了821%。歐洲的抗議、暴亂和罷工最多——不過在總共約1600次這三類事件中,只有35%被記錄為「暴力事件」,這一比例為全球最低。

今年的報告指出,自2008年以來,「軍事化」問題已經實現了4.4%的改善,2019年,聯合國維和行動的資金也增加了。進出口武器的國家的數量也降至自2009年從未見過的水平。不過,維和貢獻上面的改進有可能很短暫,各國政府正在讓資金流向提振本國經濟的領域。

死於恐怖主義的人數也繼續下降,死亡總人數在2019年降至略微超過8000人,而「巔峰時期」是2015年,當時共有33,555人死於恐怖主義。相似地,凶殺率指標也延續其十年來的改進,57個國家的凶殺率下降,42個國家有所上升。薩爾瓦多是每100,000人中凶殺次數最多的國家,不過在這個國家,凶殺率也下降了25%。

從總體上看,暴力在經濟上面的影響在2019年降至14.5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0.6%,而這主要是由於因衝突引起的死亡人數變少。

環境壓力

環境壓力繼續給和平帶來負面影響。IEP的Ecological Threat Register(生態威脅登記簿)表明,到2050年,27%的國家將會面臨災難性的水資源壓力,22%的國家則將面臨災難性的糧食壓力。

報告還指出,2019年預計有22.6億人生活在氣候災害水平較高/非常高的地區,在這些人中,12.4億人已經生活在和平水平較低的國家。到2050年,氣候變化預計最多會在全球範圍內創造1.43億移民,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8600萬)、南亞(4000萬)和拉丁美洲(1700萬)。

COVID-19的影響

IEP的專門研究表明,COVID-19給全球和平帶來了負面影響,許多國家預計會在維持和平與安全的能力上面變得更加「兩極分化」。這表明新病毒有可能破壞多年來的社會經濟發展,加劇人道主義危機,為動亂和衝突「火上澆油」。

IEP將抗疫封閉在經濟上面的影響視為對和平的巨大威脅。國際援助預計會在經合組織(OEDC)經濟體萎縮時減少,這會加劇利比里亞、阿富汗和南蘇丹等脆弱、受衝突影響的國家的不穩定。

像巴西、巴基斯坦和阿根廷這樣信用評級不佳的國家,可能也要努力借款、還債和維持經濟,這會導致政治不穩定、暴亂和暴力風險提升。

不過,經濟上面比較穩定的國家也會面臨較大的考驗,領導人就他們回應COVID-19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美國、德國和法國已經出現了抗議。歐洲政治不穩定水平預計會有所提升,暴亂和大罷工也會增加。

即便如此,新病毒在經濟上面的影響,也有可能給代理人戰爭帶來積極因素,戰爭參與方在經濟衰退和油價下跌期間變得更加難以融資。沙特阿拉伯在也門的活動、俄羅斯和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干預、伊朗對黎巴嫩真主黨等民兵組織的支持,將會成為在新一年裏繼續關注的顯著案例。

區概況:

  • 在全球九大地區中,只有兩個地區在2019年實現了和平上面的進步,分別是北美俄羅斯與歐亞大陸地區。
  • 南美降幅最大,是唯一一個在三大GPI領域——安全與治安、軍事化和持續衝突上面均有所退步的地區。
  • 歐洲依然是全世界最和平的地區。希臘比利時在和平上面進步最大。希臘是在政治恐怖規模上面得分更高,比利時是由於內部衝突死者更少,這兩個國家的凶殺率也都有所降低。
  • 五個亞太國家繼續名列GPI的前25名。在2020年GPI中,新西蘭排名亞太地列第一和全球第二,盡管2019年3月15日克賴斯特徹奇槍擊事件讓新西蘭的分數下降了2.3%。
  • 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和平情況有所退步,外部衝突的死亡人數上升,政治恐怖規模的分數下降。墨西哥再次成為這一地區中最不安全的國家——和平程度下降了2.3%。該國的凶殺率增長了29%。
  • 中東和北非依然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區。巴林在評分上面取得了最大的進步,增幅達到4.8%,這是所有國家中幅度排名第三的進步。
  • 2020年GPI表明,自2016年以來,北美首次在和平上面實現平均改善。
  • 在2020年GPI中,南亞和平水平降低,這是由於阿富汗斯里蘭卡的和平水平下降。不丹是南亞地區中最和平的國家,也是歐洲和亞太地區以外唯一一個進入GPI前20名的國家。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和平評分上面下降了0.5%。20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在和平上面實現了改進。24個國家有所退步。貝寧是全世界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下降了34位,在2020年GPI中排名第106位。

查詢詳情,請瀏覽visionofhumanity.org和economicsandpeace.org。

致編者

GPI報告全文、文章和交互式地圖可以在www.visionofhumanity.org獲取。

Twitter:@globpeaceindex / twitter.com/globpeaceindex

Facebook:@globalpeaceindex facebook.com/globalpeaceindex

全球和平指數(GPI)簡介

GPI報告是由國際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編寫,對關於和平、和平的經濟價值、趨勢、如何發展和平社會的數據,進行最為全面的數據驅動型分析。這份報告覆蓋全球99.7%的人口,利用來自於備受重視的來源的23個定性和定量指標,來編制指數。這些指標被分為持續衝突、安全與治安、軍事化三大類。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簡介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是一家國際獨立智庫,致力於讓全球關注和平,並將和平作為促進人類福祉和進步的積極、切實可行的手段。該研究所在悉尼、布魯塞爾、紐約、海牙、墨西哥城和哈拉雷設有辦事處。

全球傳媒聯繫人
Hill+Knowlton Strategies,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HeiQ Viroblock對導致新冠肺炎的病毒進行成功測試

瑞士蘇黎世2020年6月9日 /美通社/ -- HeiQ Viroblock NPJ03是世界上首批在實驗室被證明可有效對抗新冠病毒的紡織技術之一。瑞士紡織創新公司HeiQ與澳洲墨爾本的Peter Doherty Institute(彼得-多爾蒂感染和免疫研究所,簡稱「Doherty Institute」)進行的測試表明,經過處理的織物可減少99.99%的病毒。

HeiQ co-founder and group CEO Carlo Centonze explains the mechanism of HeiQ Viroblock to his daughter. (Photo from HeiQ)
HeiQ co-founder and group CEO Carlo Centonze explains the mechanism of HeiQ Viroblock to his daughter. (Photo from HeiQ)

HeiQ Viroblock NPJ03是一種工業用紡織品處理劑,旨在為紡織品提供抗病毒和抗菌性能。銀抗菌技術和囊泡技術的結合可以迅速消滅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包膜病毒。此前,它已針對冠狀病毒229E(冠狀病毒家族中的另一種病毒)進行了測試。

最新的新冠肺炎病毒測試是由Doherty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開展,該研究所是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與皇家墨爾本醫院(The Royal Melbourne Hospital)的合資企業,這是一家國際著名機構,將研究、教學、公共衛生和參考實驗室服務、診斷服務和臨床護理結合到傳染病和免疫中。

該研究專案包括一項消毒測試方案,該方案模擬了污染衣服的小氣溶膠飛沫在現實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將已知的新冠病毒病毒濃度與樣品織物接觸30分鐘,然後測定剩餘的傳染性新冠病毒。

經HeiQ Viroblock NPJ03處理的織物樣品在30分鐘後沒有留下感染性病毒。結果表明,相對於接種對照,新冠病毒減少了99.99%。

HeiQ Group的瑞士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Carlo Centonze表示:「確認HeiQ Viroblock對新冠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該數據構成了我們正在進行的幫助增強紡織品對病毒防護水準的努力的一部分,並為減輕全球疫情作出貢獻。

HeiQ Group的澳洲聯合創辦人兼科學總監Murray Height博士則表示:HeiQ感謝Doherty Institute在進行這些測試方面所做的工作,感謝他們的研究人員為促進全球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瞭解做出的巨大努力。」

Doherty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Julie McAuley博士表示:「我們研究所當前對新冠肺炎的研究重點中的一個關鍵部分是測試各種方法,來達到對新冠病毒的抗病毒效果。

McAuley博士補充說:「測試不同消毒劑和表面處理劑的作用是我們的研究為阻止疫情,幫助提供見解的一種方式。」

註冊新聞發佈會:點擊此處

HeiQ簡介

HeiQ於2005年從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分拆出來,如今已是紡織創新方面的領導者,開發出當今市場上一些最有效、最耐用和性能最高的紡織技術。HeiQ的目標是透過不斷完善日常所用的紡織品來改善數十億人的生活。HeiQ將其在科學研究、特種材料製造和消費品成分品牌建設這三個領域的專長完美結合,將自身塑造成一個理想的創新合作夥伴,能夠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可持續紡織品,並在銷售環節獲得附加價值。HeiQ的年總產能為35000噸,生產廠位於美國、瑞士和澳洲,在全球60多個國家提供特種化學品。

HeiQ、Viroblock和HeiQ Viroblock是HeiQ Materials AG的商標或註冊商標。該等商標的使用須經HeiQ批准。

聯繫方式

HeiQ Materials AG
Ruetistrasse 12
8952 Schlieren(Zurich)
Switzerland
www.heiq.com

瑞士:+41-56-250-68-50

美國:+1-704-795-9322

臺灣:+886-3-312-0561

註冊新聞發佈會,請點擊這裏

諮詢HeiQ Viroblock口罩的資訊,請發送電子郵件至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如有其他疑問,請發送電子郵件至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Doherty Institute簡介

尋找預防、治療和治癒傳染病的解決方案、瞭解微生物和免疫系統的複雜性,需要創新的方法和集中的努力。這就是為什麼墨爾本大學(世界一流的教育、教學和研究領導者)和皇家墨爾本醫院(一家提供出色護理、研究與學習的國際知名機構)合作創建Peter Doherty Institute for Infection and Immunity(簡稱「Doherty Institute」)的原因。該研究所是一個卓越的中心,在這裏一流的科學家和臨床醫生通力合作來改善全球人類健康。

聯繫方式

792 Elizabeth Street

Melbourne VIC 3000

Australia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電話:+61-3-9035-3555

圖標: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1134330/HeiQ_Materials_Logo.jpg
圖片: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1177576/HeiQ_Viroblock.jpg

信達生物宣佈與羅氏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涵蓋多個腫瘤細胞治療和雙特異性抗體

蘇州2020年6月9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 01801) ,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今天宣佈與羅氏集團達成研發戰略合作,涵蓋多個腫瘤細胞治療和雙特異性抗體。

雙方的合作將聚焦於研究、臨床開發和商業化多個雙特異性抗體和細胞治療產品,這些產品將直接用於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治療。

根據合作條款,信達生物將為其使用羅氏技術開發2:1雙特異性T細胞抗體和通用型CAR-T平台而支付一定金額的首付款、開發和商業里程碑款以及產品銷售提成。信達生物將負責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羅氏保留對這些產品在中國以外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的獨家回購選擇權。如羅氏行使其全部選擇權,則將向信達生物支付總計1.4億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如果所有產品均成功開發及商業化,產品開發、獲批和銷售等總計約19.6億美元的裏程碑款項,此外還將支付每個產品兩位數比例的銷售提成。

信達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德超博士表示:「信達生物在幾年前即開始了細胞治療的佈局,此次和羅氏達成戰略合作標誌著信達生物在細胞治療發現平台建設方面邁出重要一步。借力羅氏獨有的創新通用型CAR-T技術,我們將在細胞治療領域有更強更廣的佈局。同時,我們也依托羅氏在2:1T細胞雙特異型抗體上的平台優勢,發現、開發和商業化新的雙特異性分子,鞏固和拓展我們的創新型雙特異性抗體產品鏈。該項戰略合作令人振奮,我們將利用該合作框架下的技術優勢推進這些產品在中國的開發,同時羅氏保留在中國以外開發的選擇權,希望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創新療法。」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借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3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6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17個品種進入臨床研究,5個品種進入臨床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4個單抗產品上市申請被NMPA受理,其中3個被納入優先審評,1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獲得NMPA批准上市,獲批的第一個適應症是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並於2019年11月成為唯一一個進入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Adimab、Incyte,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和韓國Hanmi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

綠葉製藥金斯明(R)在華獲批上市,將提升阿爾茨海默病治療安全性

上海2020年6月8日 /美通社/ -- 綠葉製藥集團宣佈,其中樞神經治療領域的核心產品之一 -- 利斯的明透皮貼劑(註冊商標:金斯明®)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為國內首個按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審評要求批准上市的透皮貼劑產品。綠葉製藥在中樞神經治療領域持續強化豐富的產品線,進一步提升在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金斯明®用於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由綠葉製藥集團德國子公司Luye Pharma AG的透皮釋藥技術平台開發。綠葉製藥長期深耕透皮釋藥、微球、脂質體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研發領域,並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如今,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當下乃至未來人類所面臨的最大的全球公共健康和社會保健挑戰之一。《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全球平均每3秒鐘新增一位癡呆症患者,至少已有5000萬人罹患癡呆症,而這一數字預計將在2050年達到1.52億。另據媒體報道,中國已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多的國家,預計 2050 年將達 2800 萬名患者。截止 2017 年,阿爾茨海默病已逐漸成為中國人的第 5 大死因。

面對龐大的患者群體,一方面,由阿爾茨海默病所造成的記憶障礙、認知異常、執行功能障礙、失語和引發的併發症等問題,已對大量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家庭關係產生了嚴重影響,也給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另一方面,擺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面前的一大難題是治療藥物的嚴重缺乏。阿爾茨海默病被譽為最難突破的領域之一,新藥開發挑戰重重。

利斯的明是目前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線用藥,並獲得多國權威指南推薦。金斯明®改變給藥途徑,經皮膚給藥,使藥物透過表皮由真皮內的血管吸收進入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其療效與口服制劑相當。

此外,與口服制劑相比,金斯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依從性。在安全性上:利斯的明透皮貼劑大幅降低了血藥峰值曲線的峰谷比,並降低了血藥濃度波動帶來的副作用,以及胃腸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此外,金斯明®經皮膚一日給藥一次,相較於口服制劑,更容易保障患者按時用藥,依從性更好,並能獲得更高的醫生及照料者滿意度。

金斯明®的產品及其制劑工藝已受到全球多個專利的保護。除了在中國獲批以外,該產品已在美國、歐洲17國、以色列、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Luye Pharma AG作為歐洲最大的獨立透皮系統製造商之一,擁有工藝高度複雜、技術壁壘高的透皮製劑製造車間,已通過美國、歐盟和日本GMP檢查,由其生產的一系列透皮貼劑產品,包括芬太尼透皮貼劑、丁丙諾啡透皮貼劑等已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上市。

Luye Pharma AG長期深耕透皮釋藥技術並已形成核心優勢。2015年,該公司開發的利斯的明單日透皮貼劑在美國成功挑戰原研專利,成為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的首仿藥。不僅如此,由Luye Pharma AG開發的創新制劑 -- 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貼劑(Rivalif ®)在歐洲境內的上市申請已於近期獲得歐盟主管部門受理。除了在德國,綠葉製藥也在國內建立了透皮釋藥生產基地,為實現中樞神經疾病治療領域的全球化戰略佈局持續奠定基礎。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推進,相信利斯的明透皮貼劑將會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並能為廣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綠葉製藥集團管理層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在中樞神經領域的產品線佈局,進一步提升在該疾病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目前,綠葉製藥圍繞中樞神經治療領域已擁有一系列豐富的在研產品,涵蓋抑鬱症、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阿爾茨海默病等多個病種,多個新藥已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進入NDA或臨床後期階段。公司正在全力推進這些新藥的研發及上市進程,以期造福全球更多病患。

DocDoc和中國領先的保險風控品牌凱泰銘科技公司簽署合作夥伴關系

-為中國帶來創新型智能醫生搜索服務
  • DocDoc已成為凱泰銘科技在亞太地區醫生搜索服務的獨家合作夥伴。
  • 全球率先以患者為導向的醫療科技公司DocDoc將在凱泰銘的保險代理人服務平台上,為中國保險公司提供技術服務。
  • 被保人可以通過DocDoc醫療網絡搜索醫生,並獲得高質量、可負擔的醫療服務,該醫療網絡包含23,000多名醫生,覆蓋亞洲8個國家65種科室。

新加坡2020年6月8日 /美通社/ -- 全球率先以患者為導向的醫療科技公司DocDoc,今日宣佈與凱泰銘科技(KTM)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從而將業務擴展到中國,為中國保險公司的客戶提供醫生搜索服務。

DocDoc將成為凱泰銘在東南亞、香港和韓國醫生搜索服務的獨家供應商。通過這一合作,凱泰銘將為中國大多數被保險人提供價值的醫療建議。

凱泰銘是世界領先的保險風控平台,他將把DocDoc醫生搜索服務整合進其現有的代理人服務平台中,該平台幫助代理人擴大客戶群,並提升代理人對客戶的服務能力。

通過這種合作,凱泰銘合作保險公司的客戶,將獲得來自一支經過專業醫學培訓的醫療客服團隊的服務。該團隊將利用DocDoc的AI智能搜索技術(HOPE系統),從診療結果、治療價格和患者體驗等維度,為客戶匹配最佳醫療資源。HOPE系統從診斷和治療方案層面,對每個醫生實操經驗和水平進行評估,並採用預測分析模型,為每位患者找到最適合的醫生。通過這種方法,HOPE大幅改善了患者的治療體驗,顯著降低其醫療開銷,並減少了醫療併發症和再入院率。

凱泰銘創始人兼董事長王輝女士表示,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向我們揭示了建立正確的醫療支持系統的重要性,讓保險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得他們需要的醫療服務。我們選擇DocDoc作為醫療搜索服務的供應商,是看重DocDoc包含整個亞洲23,000多名醫生的醫療服務網絡,及其智能搜索系統,能夠為保險客戶帶來合適的治療方案。凱泰銘作為中國國內領先的保險風控科技企業,與多家頂尖保險公司保持著密切合作,我們為廣大中國保險代理人提供服務平台,為其客戶服務賦能。此次將DocDoc的醫療搜索服務接入平台,將為我們平台的保險代理人群體配備一個重要的工具,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在這個新的時代,傳統的就醫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眾需求,凱泰銘與DocDoc的這次合作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其中蘊含著許多新的機會與挑戰。雙方堅信,通過此次合作,我們會在各自業務領域內打開全新的局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DocDoc 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Cole Sirucek表示:「中國擁有世界令人興奮的保險市場。 凱泰銘是中國領先的保險科技公司,也是中國大型的保險服務公司之一,享有卓越的市場地位。 DocDoc的人工智能醫生搜索服務恰好彌補了中國大量患者的需求,減輕因醫患比率不平衡而在醫患之間產生的壓力,為消費者尋找到高質量、可負擔的醫療方案。這種合作關係有可能影響整個行業生態。 我們很高興能夠與凱泰銘合作,成為其在亞洲的獨家醫生搜索服務供應商,為中國各地保險客戶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關於凱泰銘

凱泰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5月,總部位於首都北京,是全球領先的保險風控解決方案供應商。凱泰銘專注於將保險專業知識與信息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為保險業創造一個尖端系統。 它為頂尖的保險公司提供保險風控服務,幫助保險公司管理和控制理賠風險,降低理賠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凱泰銘股東涵蓋紅杉資本、經緯中國、前海再保險、光大信託等著名風投公司,並且一直以來都是平安、太平洋、大地、泰康、永誠等保險公司信賴的合作夥伴。

關於DocDoc

DocDoc是全球率先以患者為導向的醫療科技公司。在8個國家擁有超過23,000名醫生,DocDoc與受過醫學培訓的專業人員一起研發使用技術,以優化醫療結果和成本,並形成一個良好的閉環。DocDoc將AI醫生搜索引擎、遠程醫療和數字第三方管理服務整合到一個平台上。 通過這個平台,DocDoc能夠使保險公司、經紀人、企業和政府降低醫療成本,提高參與度和醫療質量,並為客戶提供獨一無二的高質量醫療體驗。

媒體聯繫人

Madhurima Dutta,DocDoc
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電話:+659014743

Swyn Teo/Natalie Ahl
Omnicom公共關係小組代表DocDoc
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和鉑醫藥與艾伯維合作攜手推進創新型COVID-19全人單抗開發

北芝加哥,劍橋,鹿特丹和蘇州2020年6月5日 /美通社/ -- 艾伯維(紐交所代碼:ABBV)、和鉑醫藥(以下簡稱「和鉑」)、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及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今日聯合宣佈就一項創新型單克隆抗體的共同開發達成戰略合作關係,該抗體將用於預防和治療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狀呼吸道疾病(COVID-19)。此次合作開發的創新型全人源、47D11中和抗體,靶向冠狀病毒的S蛋白的保守區域,因此不僅有望治療及預防新冠,也具備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相關冠狀病毒的潛力。該抗體由和鉑醫藥與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及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共同發現,已於近期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

依據合作條款,艾伯維將通過前期研究和臨床開發準備工作全力支持和鉑醫藥及和鉑醫藥合作者。同時,艾伯維也將有機會獲得有該項目全球獨家商業化權益。

「治療和預防COVID-19病毒依舊是全球的核心需求之一,和鉑醫藥與兩所大學共同研究的創新抗體靶向病毒的S蛋白,作為一種全人蛋白具有高度可開發性,因此我們很看好該項目。」艾伯維資深副總裁兼首席研發科學官Tom Hudson博士表示,「非常期待與這樣傑出的團隊合作,我們快速將此抗體推向臨床試驗階段。」

和鉑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勁松博士表示:「艾伯維是抗病毒創新療法的全球領導者,可以加速該項目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將我們的研究成果效益最大化,盡快填補該流行病領域迫切需求。」

「SARS-CoV-2引發的大規模流行病,使得大眾意識到冠狀病毒生物學的重要性。」烏得勒支大學研究負責人、副教授Berend-Jan Bosch博士表示,「與艾伯維的合作是很好的機會,為我們的研究轉成果轉化為候選藥物提供了最大可能,也是人類縮短戰勝此類疾病鬥爭進程的重要契機。」

和鉑醫藥創始首席科學官、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細胞生物學教授Frank Grosveld博士說道:「本次合作是對我們全人源抗體的發現和開發方法的認可,我們已為迅速進入臨床試驗做好準備。」

《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已於5月4日發表了關於該抗體的研究論文。該抗體為全人抗體,無需人源化,能夠減少免疫原性可能產生的副作用,開發速度快;同時,其靶向冠狀病毒的S蛋白的保守區域,通過細胞培養研究發現,此抗體可阻斷SARS-CoV-2和SARS-CoV的感染。

關於艾伯維

艾伯維(AbbVie) 使命是發現和提供創新藥物,解決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解決複雜且棘手的疾病難題和未來的醫學挑戰。公司聚焦於免疫學、腫瘤學、病毒學,神經科學眼科護理、病毒學、婦女健康和胃腸健康等幾個關鍵治療領域,幫助人們改善生活。更多關於艾伯維的信息,請訪問我們的網站www.abbvie.com。在Twitter、Facebook、LinkedIn或Instagram上關注@abbvie。

關於烏得勒支大學

烏得勒支大學創辦於1636年,是歐洲最大的研究型大學之一,擁有三萬名學生及超過六千名講師與教授。烏得勒支大學是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在多個國際排名中均位於前列,學校通過最高質量的創新教育來培養未來的領導者,致力於開展開創性研究以解決全球重大問題,學校秉承合作的文化,培育創新,培養新的洞見和對社會的影響力。學校官方網站:www.uu.nl.

關於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

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是荷蘭最大的醫學學術中心,擁有近一萬四千名員工,致力於提供最出色的醫療服務,並促進世界一流的醫學教育與開拓性研究。醫學中心的專業人員不斷發展關於健康與疾病的專業知識,並連接最新的科研成果與實際的治療和預防措施,以使患者獲得最大利益,並使健康人群更長久地保持健康。醫學中心還通過廣泛的合作,在複雜、創新、急症領域引領發展。

關於和鉑醫藥

和鉑醫藥是一家處於臨床開發階段的、全球化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公司專注於腫瘤免疫與免疫性疾病的創新藥物研發,利用其擁有全球專利的兩個全人源抗體轉基因小鼠平台(Harbour MiceR)研發針對腫瘤免疫和免疫性疾病的突破性創新療法,包括全人源抗體藥物(H2L2)以及基於重鏈抗體(HCAb)的雙靶點抗體。和鉑醫藥還通過與業務夥伴的多元化合作快速拓展其新藥研發管線。同時,公司在全球範圍進行面向工業界和學術機構的技術平台授權。和鉑醫藥在中國、美國、荷蘭等多地開展全球化運營。

更多信息,請訪問:www.harbourbiomed.com

媒體聯繫方式:

艾伯維
Adelle Infante
電話:847-938-8745
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和鉑醫藥
戴振華
中國媒體及投資人聯繫
電話:+86-21-53399123
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美國媒體與投資人聯繫
Atul Deshpande 博士, MBA
首席戰略官及美國運營負責人
電話:+1-908-210-3347
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
David Drexhage
Phone:+31 10 703 55 25 | +31 6 513 409 05
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烏得勒支大學
Myrna Tinbergen
Phone:+31 6 48 43 47 84
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康寶萊調查顯示:亞太區消費者透過社交媒體獲取營養資訊,但錯誤資訊盛行有礙消費者獲取正確的營養知識

-不到1/4的亞太區消費者在營養常識測驗中獲得及格分數,只有四成的消費者對自己的營養知識很有信心

香港2020年6月4日 /美通社/ -- 全球營養公司康寶萊(Herbalife Nutrition)今天公佈了《2020 亞太區營養迷思調查》的結果。結果顯示,社交媒體是亞太區消費者最常使用的營養資訊來源,近七成(68%)的受訪者每月使用社交媒體獲取營養資訊,但網上充斥不實資訊,阻礙消費者獲得正確營養知識。

Key findings of Herbalife Nutrition "APAC Nutrition Myths Survey"
Key findings of Herbalife Nutrition "APAC Nutrition Myths Survey"

為了充分了解亞太區消費者的營養知識水平,以及盛行的營養迷思,康寶萊於今年3月進行了《亞太區營養迷思調查》,共訪問了5,500名來自澳洲、香港、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和越南的消費者。

《康寶萊2020 亞太區營養迷思調查》同時包括營養常識測驗,結果顯示只有不到1/4(23%)的受訪者答對了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問題,印證亞太區消費者普遍缺乏正確的營養知識,調查還顯示不到四成(38%)的消費者對自己的營養知識很有信心。

康寶萊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兼常務董事Stephen Conchie表示:「由於營養資訊來源繁多且迷思盛行,消費者要獲得正確資訊,以及區分營養事實與迷思比以往更具挑戰。消費者在營養常識測驗中得分較低,進一步印證從可靠來源獲得準確知識的重要性。我們希望透過是次調查找出營養資訊落差的關鍵,並幫助解決問題,讓消費者擁有必要的營養知識,實現他們想追求的健康生活。」

社交媒體:最常使用但最不可靠的營養資訊來源

當消費者被問及他們獲取營養資訊的來源時:

  • 68%的受訪者表示使用社交媒體;
  • 64%的受訪者表示來自親朋好友;
  • 59%的受訪者每月至少一次使用媒體刊物和網站查詢營養資訊。

雖然社交媒體是最常用的道,但消費者對其提供確營養資訊的信心最低。

  • 只有三成(3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社交媒體獲取的資訊的準確性非常有信心。
  • 但是,超過七成(72%)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對從醫人員獲取的資訊的準確性非常有信心;以及
  • 超過半數(54%)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對營養公司提供的資訊的準確性非常有信心。

關於營養資訊來源的有用性,只有不到一半(48%)的消費者表示,透過社交媒體獲取的資訊非常或極度有用。相反,消費者發現從醫人員(74%)、營養公司(60%)以及媒體刊物和網站(53%)獲得的營養資訊對他們更有幫助。

網上錯誤資訊和迷思:獲得確營養知識的最大障礙

超過七成(72%)的亞太區消費者表示,獲得適當準確的營養知識非常或尤其重要,但只有不到三成(27%)的消費者認為他們非常瞭解營養知識,原因包括:

  • 網上充斥錯誤的營養資訊和迷思(40%);
  • 缺乏政府網站和健康當局提供的營養資訊(16%);
  • 缺乏醫人員提供的營養資訊(16%)。

消除亞太區營養知識落差

醫護人員和營養品公司被視為最可靠的營養資訊來源,這表示雙方需要更加努力,提供適當的資訊和工具, 幫助消費者充分理解優質營養的重要性及益處。調查指出大多數亞太區消費者(65%)表示,非常有興趣從醫護人員獲得營養建議,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超過8成(83%)的消費者希望從醫護人員獲得更多的營養建議。因此,政府、醫療機構和營養業界的共同努力,可以讓消費者更有效瞭解優質營養的基礎知識和益處,幫助他們走向健康生活。

關於康寶萊

康寶萊為一家全球營養品公司,自 1980 年以來,致力透過優質營養及個人創業機會,改善人們的生活。康寶萊的優質營養產品奠基於卓越的科學基礎,藉由遍佈全球逾90國的康寶萊獨立會員,以一對一諮詢及社群支持,鼓勵消費者擁有健康活躍的生活模式。康寶萊同時致力將營養及教育帶入社區,改善全球飢餓問題。

若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瀏覽IAmHerbalifeNutrition.com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527/2814271-1?lang=2

百濟神州百悅澤(R)(澤布替尼)在中國正式獲批用於兩項適應症

-百悅澤®首次獲批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

北京2020年6月3日 /美通社/ -- 北京時間2020年6月3日,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是一家處於商業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用於癌症治療的創新性分子靶向和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公司今日宣佈,BTK抑制劑百悅澤®(通用名:澤布替尼膠囊)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療法的成年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療法的成年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患者兩項適應症。此前,這兩項適應症的上市申請均已被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納入優先審評。

百悅澤®已於2019年11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項療法的MCL成年患者。

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歐雷強(John V. Oyler)表示:百悅澤®同時獲批用於治療R/R CLL/SLL和R/R MCL患者,這是對百濟神州團隊的專業能力和勤懇工作的肯定。在短短7個月內,我們的兩款內部研發產品先後得到批准,在中國覆蓋四項適應症,在美國覆蓋了一項適應症。我們還將再接再厲,進一步拓展我們廣泛的產品組合。

百濟神州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吳曉濱博士表示:百悅澤®是繼替雷利珠單抗之後,百濟神州在中國獲批的第二款自主研發藥物,這是我們快速增長的商業化產品組合的又一次重要擴展。百悅澤®的成功獲批,離不開參與我們臨床試驗的海內外眾多醫生和患者,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給予的大力支持。我們十分期待百悅澤®在中國上市,它具備成為一款同類最佳BTK抑制劑的潛力,目前它已從9項全球3期或有望實現註冊的臨床研究中積累了大量資料,其中包括一項最近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發佈的頭對頭臨床試驗資料。

NMPA批准用於治療R/R CLL/SLL

此次百悅澤®獲得NMPA批准用於治療R/R CLL/SLL患者,是基於一項在中國開展的單臂、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的結果(NCT03206918;BGB-3111-205),該試驗納入了91名患者(其中82名為R/R CLL患者;9名為R/R SLL患者)。經獨立評審委員會(IRC)根據修訂iwCLL指導原則(2008)和Lugano(2014)分類標準,對CLL患者和SLL患者進行腫瘤緩解評估的療效結果顯示,澤布替尼治療的總緩解率(ORR)為62.6%,包括3.3%的完全緩解(CR)及59.3%的部分緩解(PR),另外有22%的患者獲得伴有淋巴細胞增多的部分緩解(PR-L)。

百悅澤®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多於10%)是中性粒細胞減少症(68.1%)、血小板減少症(40.7%)、血尿(35.2%)、紫癜(34.1%)、貧血(23.1%)、白細胞減少症(18.7%)、感染性肺炎(18.7%)、上呼吸道感染(15.4%)、出血(14.3%)和皮疹(12.1%)等。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為肺炎(11.0%)。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浦口慢淋中心主任、醫學博士李建勇教授表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在老年人中高發、進展相對緩慢的淋巴瘤,因此治療方案是否安全、耐受,是我們的重要考量。百悅澤®的獲批將為中國的R/R CLL患者提供一項重要的治療方案,它在R/R CLL患者中的總緩解率超過60%,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獲得NMPA批准用於治療R/R MCL

此次百悅澤®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治療R/R MCL患者,是基於一項在中國86名患者中開展的單臂、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的結果(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206970;BGB-3111-206)。經獨立評審委員會(IRC)根據基於Lugano(2014)分類標準評估的療效結果顯示,百悅澤®治療後的總緩解率為83.7%,其中完全緩解率達68.6%,部分緩解率達15.1%。

百悅澤®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多於10%)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症(47.7%)、皮疹(32.6%)、白細胞減少症(31.4%)、血小板減少症(30.2%)和貧血(11.6%)。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多於2%)是感染性肺炎(8.1%)、出血(2.3%)和血小板減少症(2.3%)。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主任、大內科主任、醫學博士朱軍教授表示:百悅澤®在治療包括套細胞淋巴瘤在內的多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方面有著良好的前景,它在臨床試驗中展現出了強有力的效果,其中完全緩解率達到68.6%,我們為百悅澤®給患者帶來的臨床效果感到樂觀和振奮。

百悅澤®的推薦用藥劑量為每次160 mg,口服,每日兩次,在飯前或飯後服用服用均可。藥物劑量可根據不良反應進行適當調整,以及在嚴重肝損害患者中以及特定藥物反應中減少劑量。

在此次獲批前,百悅澤®用於R/R MCL和R/R CLL或 SLL的兩項新藥上市申請已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納入優先審評。

關於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屬於起源於B淋巴細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種血液腫瘤。本質上來說,CLL和SLL屬於同一種疾病,區別僅在於腫瘤最初發生的位置。 [i]當大多數腫瘤細胞分佈在外周血和骨髓中時,稱為CLL,即便淋巴結和脾臟中也經常被發現有腫瘤細胞分佈。當大部分腫瘤細胞分佈于淋巴結時,腫瘤被定義為SLL。[ii]在中國,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在每年新發約88,200淋巴瘤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約占所有淋巴瘤的91%,其中約66%為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LL或SLL約占所有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4%,即每年新發患者約3,390例。 [iii]

關於套細胞淋巴瘤

淋巴瘤是一組源於B細胞、T細胞或NK細胞的包含多種亞型的惡性腫瘤的總稱。套細胞淋巴瘤(MCL)通常是一種侵襲性較強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起源于套區的B細胞。[iv]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在我國每年新發約88,200淋巴瘤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約占所有淋巴瘤的91%,其中約66%為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而MCL在所有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約占5%,即每年新發患者約2,600多例。[v]MCL患者一般預後較差,中位生存期為三至四年,並且患者在診斷時通常已經處於疾病晚期。[vi]

關於百悅澤®(澤布替尼)

百悅澤®(澤布替尼)是一款由百濟神州科學家自主研發的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劑,目前正在全球進行廣泛的關鍵性臨床試驗項目,作為單藥和與其他療法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多種B細胞惡性腫瘤。

百悅澤®於2019年11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項療法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該項加速批准是基於總緩解率(ORR)。針對該適應症的持續批准將取決於驗證性試驗中臨床益處的驗證和描述。2020年6月,百悅澤®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年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年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患者。

百悅澤®在美國和中國以外國家地區尚未獲批。

關於澤布替尼的臨床試驗專案

澤布替尼臨床試驗包括:

  • 澤布替尼對比伊布替尼(唯一獲批用於治療該適應症的BTK抑制劑)用於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ASPEN三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053440;已完成患者入組);
  • 澤布替尼對比苯達莫司汀聯合利妥昔單抗用於治療初治(TN)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患者的SEQUOIA三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336333);
  • 澤布替尼對比伊布替尼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R/R)CLL或SLL患者的ALPINE三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734016);
  • 澤布替尼聯合GAZYVA® (奧比妥珠單抗)用於治療R/R濾泡性淋巴瘤(FL)患者的二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332017);
  • 澤布替尼聯合利妥昔單抗對比苯達莫司汀聯合利妥昔單抗用於治療未經治療的MCL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4002297);
  • 澤布替尼用於治療R/R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的MAGNOLIA 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846427)
  • 澤布替尼聯合奧比妥珠單抗對比奧比妥珠單抗用於治療R/R FL患者的ROSEWOOD 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332017);
  • 澤布替尼聯合維持療法對比安慰劑聯合維持療法用於治療COVID-19新冠肺炎及肺部窘迫患者在美國開展的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4382586);
  • 澤布替尼用於治療WM患者的中國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332173);及
  • 澤布替尼用於治療R/R MCL患者的中國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206970;已完成)以及治療R/R CLL或SLL患者的中國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206918;已完成)。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商業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研究、開發、生產以及商業化創新性藥物以為全世界患者提高療效和藥品可及性。百濟神州目前在中國大陸、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擁有3800多名員工,正在加速推動公司多元化的新型癌症療法藥物管線。目前,百濟神州兩款自主研發的藥物,BTK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膠囊)和抗PD1抗體藥物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分別在美國和中國進行銷售。此外,百濟神州在中國正在或計畫銷售多款由安進公司、新基物流有限公司(隸屬百時美施貴寶公司)以及EUSA Pharma授權的腫瘤藥物。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www.beigene.cn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關於百濟神州對百悅澤®商業化的計畫和預期的聲明,臨床資料對患者的潛在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對百悅澤®以及其他產品和候選產品的進一步推進和預期的臨床開發、監管里程碑和商業化的聲明。由於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有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了以下事項的風險: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產品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產品及藥物候選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對其技術和藥物智慧財產權保護獲得和維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協力廠商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有限的營運歷史和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商業化的能力;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對公司臨床開發、商業化運營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的 10-Q 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資訊僅及於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些資訊。

[i]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Fact Sheet, Lymphoma Research Foundation. Accessed at: https://www.lymphoma.org/wp-content/uploads/2018/04/LRF_FACTSHEET_CLL_SLL.pdf

[ii]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Lymphoma Research Foundation. Accessed at: https://www.lymphoma.org/aboutlymphoma/cll/

[iii] Chen W, Zheng R , Baade P D ,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115-132.

[iv] https://www.lls.org/sites/default/files/file_assets/mantlecelllymphoma.pdf

[v] Li, et al. Journal of Diagnostics Concepts & Practice, 2012,11(2): 111-115

[vi] Philip J. Bierman, James O. Armitage, in Goldman's Cecil Medicine (Twenty Fourth Edition), 2012.

下級分類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