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資訊庫

SARS-CoV-2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 2 型):以鍍鋅尼龍布滅活甲型流感

《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當中詳細介紹了其有效性,描述了未來測試的協議

侯斯頓2021年9月21日 /美通社/ -- 一隊集合劍橋大學、西奈山伊坎醫學院、ResInnova Labs 和 Ascend Performance Materials 的國際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發現,一種鍍上鋅離子的尼龍紡織物成功滅活了 99% 導致 COVID-19 與普通流感的病毒。

鋅離子主動懸浮在尼龍聚合物基質中的圖示。一項最近發表的研究發現,鋅和尼龍 66 的組合可以有效地吸收與滅活病毒。
鋅離子主動懸浮在尼龍聚合物基質中的圖示。一項最近發表的研究發現,鋅和尼龍 66 的組合可以有效地吸收與滅活病毒。

口罩、防護服和過濾器被用於減緩病毒傳播。但是,劣質口罩可能隱藏來自受感染佩戴者的活性病毒,造成傳播風險。

Ascend Performance Materials 聯合資深執行者兼技術總監 Vikram Gopal 博士說:「一個主要挑戰是吸收與滅活。」 Gopal 博士說:「呼吸道病毒性疾病,例如 COVID-19 和流感,是透過飛沫和氣溶膠傳播的。聚丙烯是常用的用完即棄式口罩材料,是一種疏水性塑料,不會吸收水分。相反,病毒可以停留在口罩的表面,在處理口罩時會傳播傳播風險。

而棉花也有問題 。」 他又說:「棉花有效吸收水份,但不會滅活病毒,會再次造成傳播風險。」

《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上發表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由鍍上鋅離子的尼龍 6,6 紡織物如何吸收含有病毒的水份並有效地滅活粒子。 此紡織物在一小時內使病毒粒子減少了 2-log,即 99%。

研究團隊還能夠證明,具有活性鋅離子的尼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穩定,在洗滌 50 次後仍能保持其病毒滅活特性。

Gopal 博士說:「這項研究顯示,在病毒吸收和滅活方面,含鋅的尼龍織物如何優於廣泛使用的棉和聚丙烯材料 。」

Gopal 博士說:「研究結果對 PPE 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Gopal 博士說:「無病原體的 PPE 不僅可以降低傳播病毒的風險。透過使 PPE 可洗和可重複使用,您可以減少對一次性產品的需求,讓數億個口罩遠離垃圾堆填區內。」

#WeToo 發起運動,推動領先企業和個人反對虐待兒童

日內瓦和巴黎2021年9月21日 /美通社/ -- 全球首個消除虐待兒童的全球組織 #WeToo 今天成立。 它將匯集領先的企業和個人,以籌集資金和提高意識,幫助解決全球日益增長的虐待兒童問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在歐洲有 5,500 萬名兒童(在全球有大約 10 億名兒童)受到身體、性或心理虐待或忽視。全球受虐待的兒童數目,比歐洲人口還要多。

雖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都為解決虐待兒童問題作出許多努力,但問題仍在增長,而且更因新冠病毒疫情而惡化。#WeToo 旨在將私營界別的活力和資源投入終結虐待兒童的工作中。

它將以三種方式實現:

  1. 籌款:對抗虐待兒童的資金不足。 個人和領先的企業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2. 有效分配:籌集資金並不足夠,我們也需要把資金投放於能夠最有效和快速地使用資金的人士和團體。#WeToo 專家委員會將根據影響力和品質選擇投放資金於全球各地的項目。所有捐款將每六個月進行分發、監控和公開審查,並進行中期審查,而且使用 Concordium 的最新區塊鏈技術確保按時實現里程碑。
  3. 行動運動:我們亦可提高對問題以及解決方案的認識。 提升公眾對虐待兒童問題的討論,亦會推動社會(包括政府)採取行動。

該運動的第一個活動於 2021 年 10 月 16 日舉行,是由 Stewart Gilchrist and Friends 所舉辦的全球 DJ 瑜伽活動,活動將在喜馬拉雅山、倫敦、巴黎、巴里、哥本哈根、上海和紐約舉行。

#WeToo 發起人 Hanna Dam-Stokholm 表示︰「兒童的聲音需要獲得優先考慮和聽到,而不是保持沉默。現在是時候成人團結一致並致力阻止虐待兒童,我很高興私營界別的領導者能夠協助我們解決這個迫切和緊急的全球虐待兒童危機。這正是改善孩子未來所需要的。」

#WeToo 已同意與世界領先的專業服務供應商 Ernst & Young;全球領先的現場音樂推動者 Live Nation;以及領先的區塊鏈公司 Concordium 合作。

該組織的活動計劃由 #WeToo 專家委員會制定,其中包括一些世界最優秀的兒童保護專家,例如法國審裁庭和國際兒童保護專家專家 Pierre Levy-Soussan 博士和丹麥兒童非牟利組織 Børns Vilkår 總監 Rasmus Kjeldahl 博士。」

#WeToo 已經制定即將舉行的活動、計劃、聯盟和音樂會,這些令人興奮的內容細節將在稍後發佈。

關於 Hanna Dam-Stokholm

擁有物流業和全球啟動和建立奢侈品牌(A.P.Moller-Maersk、Estee Lauder、KAO…)的高級專業知識。亦是一名活躍份子,且決心結束對虐待兒童和配偶暴力的漠視情況。

#WeToo 聯絡人
Maribel Conti
新聞主任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44 (0)7557 491860
6 Rue de la Rôtisserie, 1204 Genève, Switzerland
15 Rue Danielle Casanova, 75001 Paris, France

Tom Golisano 向特殊奧運會捐款 3,000 萬美元,為全球智障人士擴展亟需的健康服務

華盛頓2021年9月21日 /美通社/ -- 特殊奧運會今天宣佈獲得 53 年歷史以來的最大的私人捐贈。 Paychex 創始人、慈善家和智障兒子之父 Tom Golisano 將為特殊奧運會提供價值 3,000 萬美元的第三份大禮,以擴展特殊奧運會健康社區 (Special Olympics Healthy Communities),為全球智障人士提供亟需的健康服務。智障人士這服務不足的人群,尤其在疫情期間。

Paychex 創始人、慈善家和智障兒子之父 Tom Golisano 向特殊奧運會捐款 3,000 萬美元,為全球智障人士擴展亟需的健康服務。Tom Golisano 與 Golisano Foundation 執行董事 Ann Costello 在疫情爆發前的一項活動中進行眼科篩查。
Paychex 創始人、慈善家和智障兒子之父 Tom Golisano 向特殊奧運會捐款 3,000 萬美元,為全球智障人士擴展亟需的健康服務。Tom Golisano 與 Golisano Foundation 執行董事 Ann Costello 在疫情爆發前的一項活動中進行眼科篩查。

透過過去五年的健康社區計劃,特殊奧運會已進行 700,000 項運動員健康篩查,是前五年完成的兩倍;並在社區提供跟進護理,將緊急轉診的需求減半。健康社區為健身和健康計劃加入了 15 萬名運動員,從而降低血壓、改善健康狀況,並有可能延長他們的壽命。至今已有超過 15 萬個醫護服務供應商在 60 個國家/地區接受培訓,而 130 所健康專業學校現可提供培訓智障學生的健康課程。特殊奧運會還與許多組織合作,包括基金會、政府、大學和慈善家,為健康的社區計劃作出貢獻。

特殊奧運會衛生總監 Alicia Bazzano 醫生說:「透過投資於我們的健康社區, Golisano 先生將讓我們得以擴展至數百個新的國內和全球地區。」 她續說:「收到這份新大禮正好配合我們全球社區的關鍵時刻,因為我們在這場疫情中看到相關群體非常缺乏優先考慮。」

智障人士比一般人口平均早 16 至 20 年去世。這些死亡一般可以預防,並源自可以治療的疾病,例如便秘、癲癇和心臟病。在疫情期間,許多智障人士無法獲得重要的 COVID-19 護理和資源,例如呼吸機和疫苗。

今年初在新英格蘭醫學 (NEJM) 雜誌 Catalyst上發表的研究發現,智障人士死於冠狀病毒病的可能性幾乎是一般人口的六倍。疫情加劇了智障人士歷來不視為優先獲得合理醫護服務的情況。

在未來五年,特殊奧運會將透過多項關鍵策略行動,讓世界為更多智障人士提供醫護服務,包括:

  • 至今已在 100 多個國家/地區進行了 300 萬次面對面和虛擬健康篩,並確保人們獲得跟進護理。
  • 改善 60 萬名運動員的整體健康和健身習慣。
  • 接觸 65 萬名智障兒童及其家人,為他們提供早期干預服務,讓他們能夠更早步行、跑步、跳繩和玩耍。
  • 建立 Golisano 虛擬大學,為更多的醫療專業人員提供培訓,讓他們能夠治療智障人士。
  • 製作有史以來首份有關智障人士健康的全球報告,而報告將評估各個衛生系統之間的差異,以制定目標國家/地區的共融政策和實務。

作為智障人士的健康倡導者,特殊奧運會正在推動這個群體獲得改變一生的醫療護理。自 2012 年以來,Tom Golisano 和他的基金會優先考慮智障患者的健康需要,以往捐款總額高達 3,700 萬美元,旨在從殊奧運會健康社區的啟動開始,協助世界各地的智障人士實現健康平等。

Golisano 表示:「我很高興繼續為特殊奧運會的非凡健康工作提供財政支援,為智障和發育障礙人士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務,並有機會度過更快樂、更有生產力的生活。『特殊奧運會』對智障患者健康的影響令人印象深刻,而在未來幾年如何取得成功的策略也是如此。對衡量、實踐標準化、早期診斷、受過培訓的勞動力和和展示共融政策的衛生系統的關注,將讓特殊奧運會有效進一步推動我們實現平等健康的共同目標。」

特殊奧運會主席 Timothy Shriver 博士說:「在過去十年,Tom 提供的 6,700 萬美元承諾已幫助我們將健康計劃從本地和區域健康服務擴展至現時超過 120 多個健康社區 。Tom 和基金會執行董事 Ann Costello 一直充滿遠見的人,致力減少健康差距和改善特殊能力人士的生活質素。 他們對智障人士身體和社會情緒健康的承諾一直保持一致和直言不諱。我們感謝他們的領導力、合作夥伴關係和對推動醫護服務更平等的熱情。」

由 Golisano Foundation 成立的 Special Olympics Health 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合作,現正創造一個讓智障人士有機會保持健康的世界,讓他們可以充分利用與非智障人士相同的健康計劃和服務。特殊奧運會已在 146 個國家/地區提供 250 萬個免費健康篩查,並培訓差不多 35 萬名醫療專業人員。該組織正在投資於生命周期方法,成為每位智障人士一生中的健康夥伴。

關於特殊奧運會

特殊奧運會 (Special Olympics) 成立於 1968 年,是一項消除智障人士歧視的全球行動。我們透過運動的力量及教育、健康和領導力計劃來促進所有人的接納。特殊奧運會在 190 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 600 萬名運動員和 Special Olympics Unified Sports® 合作夥伴,以及超過一百萬名教練和義工,每年提供 30 多項奧運式運動超過 100,000 項運動會和比賽。與我們互動:Twitter、FacebookYouTubeInstagramLinkedIn我們在 Medium 上的網誌。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SpecialOlympics.org

關於 Tom Golisano Golisano Foundation

Tom Golisano 是企業家、慈善家和公民領袖,也是 Paychex, Inc. 董事會的創始人兼主席,該公司是全國領先的薪資、人力資源和福利外包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全國擁有 14,000 多名員工和 100 個辦事處,為超過 50 萬個中小企業提供服務。Tom 的願景、毅力和行動在影響我們生活的廣泛問題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包括商業、醫療、教育、選民政策、政治和稅收改革方面。他對醫院、教育機構和其他組織的個人慈善貢獻超過 3.3 億美元。Tom Golisano 作為尊嚴和共融的強烈倡導者,運用其開拓精神創立eGolisano Foundation,以協助智力和發育障礙人士讓世界變得更美好。Golisano Foundation 成立於 1985 年,目前是美國最大的私人基金會之一,致力為智障和發育障礙人士提供支援計劃。基金會擁有 4,500 萬美元的總資產,每年頒發超過 200 萬美元的贈款 "Imagining the Possibilities",為家庭倡導、為尊嚴而戰,並為智障和發育障礙人士提供在社區中茁壯成長的機會。

百濟神州宣佈被納入富時羅素指數

-百濟神州被納入富時全球股票指數大盤股指數、富時環球市場指數 (LM)、富時全市場 (LMS)、富時完整全市場指數 (LMSμ)
-以及富時發達市場ESG 低碳精選指數和亞洲(日本除外)富時ESG 低碳精選指數

美國麻省劍橋和中國北京2021年9月20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NASDAQ:BGNE;HKEX:06160)是一家立足科學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開發創新、可負擔的藥物,旨在為全球患者改善治療效果,提高藥物可及性。 公司宣佈,已被納入多項富時羅素指數,包括:富時全球股票指數大盤股、富時環球指數(LM)、富時全盤(LMS)和富時完整全市場指數(LMSμ)。此外,百濟神州還被納入富時發達市場ESG低碳精選指數和富時亞洲(日本除外)ESG低碳精選指數,這印證了公司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承諾。百濟神州被納入指數的生效時間為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美國股市收盤後。

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是全球領先的指數供應商,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創新的基準衡量、分析工具和數據解決方案。 富時羅素提供70多個國家市場,不同資產類別衡量和基準對照的數千個指數,涵蓋了全球98%可投資的市場。富時羅素的指數設計和管理基於一套核心通用準則:接受由市場頭部企業組成的獨立委員會反饋,其流程遵循規則、公開透明。

「百濟神州被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可潛在提升公司在全球投資界的知名度,使得投資者的整體組成更多元。」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歐雷強先生表示,「我們在五大洲的7000多名同事有著共同的承諾,他們無界協作,誠實守信,迫切推動全球癌症治療方式變革。」

百濟神州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ESG)的目標核心是為全球更多患者開發可負擔、可及的藥物;為員工提供成長發展的機遇;以負責任和可持續的方式開展業務。

百濟神州聲譽和ESG負責人Christine Riley Miller補充道:「在百濟神州,我們的使命不僅限於為全球患者研發首屈一指的療法,更致力於打造一個更加包容、公平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我們的ESG框架也體現了我們希望為癌症患者開發可及、可負擔藥物的願景。」

有關百濟神州ESG工作的更多信息,請參閱公司首份全球ESG報告

如需更多信息,請參閱富時羅素網站https://www.ftserussell.com/products/indices/esg上的指數頁面。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立足科學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開發創新、可負擔的藥物,旨在為全球患者改善治療效果,提高藥物可及性。目前,公司廣泛的藥物組合包括40多款臨床候選藥物。 公司通過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和合作,加速推進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開發。我們致力於在2030年前為全球20多億人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近7000人的團隊。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beigene.com.cn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有關百濟神州的計劃、承諾、願景和目標,例如提高全球患者癌症治療的可及性和可負擔行的願景。由於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有重大差異。 這些因素包括了以下事項的風險: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援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程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 ;百濟神州依賴第三方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的有限營運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商業化的能力;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藥證申請、商業化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的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后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截至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些信息。

美通社發佈《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

-揭示記者關注的品牌新聞和趨勢

香港2021年9月20日 /美通社/ -- 美通社已發佈《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旨在為各品牌就如何有效向醫療媒體推介新聞提供建議。新冠疫情相關的話題仍將是醫療媒體報道的主要內容,記者們熱衷於報道醫學創新、科學發現和技術應用。

美通社《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
美通社《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

隨著疫情形勢不斷發展,消費者變得愈注重健康。同時,在過去一年,醫療行業在各領域取得長足發展。

那麼品牌如何與媒體合作分享教育性和知識性內容並以此解決讀者關心的問題,同時讓他們瞭解醫療行業的最新進展?醫療行業的公關專業人士如何才能夠與媒體保持良好的關係?

為撰寫這個媒體邀約手冊,美通社採訪了亞太地區8個市場醫療衛生、製藥和生活範疇領域的15位編輯和記者,針對上述問題提供寶貴見解。

此處載或先來看看以下幾個關鍵要點。

1.聚焦新冠疫情

談及疫情相關報道,記者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報道全球疫苗接種情況和各種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資深醫學記者彭博新聞社編輯 Michelle Fay Cortez表示:「目前,我的大部分報道都與新冠病毒有關。任何有關病毒軌跡或個人和企業如何應對病毒的事情,我都會去關注。」

detikHealth 主編 Uyung Pramudiarja 表示:「科學報道也很有趣,比如藥品和疫苗開發、新的發現和研究等方面的最新進展。讀者往往對預測疫情如何以及何時結束的統計模型感到好奇。」

2.首選有研究支持的醫學發現和突破

在15位記者中,有10位表示有興趣對有可靠數據和來源支持的醫療領域新進展進行更深入的跟蹤報道。

BioSpectrum Asia 助理經理兼亞太區協調員(內容與協調)Hithaishi C Bhaskar 表示:「我還想收到亞太地區醫療領域新產品、投資、創新、並購和創新技術的消息。從人工智能應用到工業工具,技術可以解決生物製藥和醫療服務領域面臨的挑戰。」

The News Lens 資深編輯 Sean Pan表示:「除了新冠病毒新聞,健康和科學行業的爆炸性新聞,我也有興趣跟蹤報道。我希望能報道著名科學家的醫學突破和進展。」

3.解決新冠病毒之外的醫療問題

雖然我們身處疫情之中,但生活還在繼續。記者們想報道長期存在的醫療問題,比如慢性病的治療、藥品開發、外科手術技巧以及各國如何應對人口老年化。

VC Beat 副主編兼內容管理合夥人 Liu Zongyu表示:「我期待看到更多的醫療初創企業專注於藥理學領域的技術開發和創新,包括研發創新藥物和設備。這些發展將在滿足現有需求的同時,豐富當地生態系統。」

台灣Evergreen 主編 Sisy Lee表示:「我希望報道新冠病毒之外與健康相關的問題,比如慢性病或心臟手術和癡呆症方面的最新進展,因為我們的讀者年齡相對較大,而且台灣也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4.避免使用行內術語

最好對行內術語進行解釋,並舉例說明來龍去脈,以幫助記者和讀者理解您的新聞角度以及為何這個內容對他們很重要。

Giao Duc記者 Ho Nhi表示:「對於與醫療相關的新聞稿,要避免使用行內術語,內容要盡可能講清楚,以便記者能夠自己確認合理的視角。」

媒體提出的其他推介建議主要包括從積極的視角報道新聞以及讓新聞保持簡明扼要。有關亞太地區醫療行業的更多建議和見解,請在此處下載美通社《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

關於美通社

Cision Ltd. 旗下子公司美通社是全球領先的新聞發佈和贏媒體軟件及服務提供商。透過 Cision 的雲端傳播產品和美通社的服務,市場人員、企業傳播人員和投資者關係管理人員將可以鎖定核心意見領袖,吸引目標受眾,制定和發佈戰略內容,並評估相關的傳播效果。美通社擁有世界上領先的多渠道、多文化內容發佈網絡,以及覆蓋完整傳播工作流程的工具和平臺,為全球各地的企業講述他們的故事。美通社透過其在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地區的辦公室,服務成千上萬的客戶。欲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prnasia.com

Illumina 重申對韓國生物大數據國家項目的承諾

澳洲墨爾本2021年9月20日 /美通社/ -- Illumina, Inc. (NASDAQ: ILMN) 今天宣佈韓國國家生物大數據項目 (National Project of Bio Big Data) 已選擇 Illumina 技術作為第二個試點項目,以努力在 2028 年前建立一個關於健康和基因組數據的國家數碼庫。

該多部委項目由韓國衛生福利部、產業通商資源部、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及疾病管理廳監督。第二個試點將繼續使用 NovaSeq™ 6000、Illumina 的高通量 DNA 測序儀器和 DRAGEN™ Bio-IT 平台分析工具。

在第一個試點項目中奠定了基礎,建立了一個包含 10,000 個基因組的數據庫後,由 Macrogen、Theragen、DNA Link 和 Lab Genomics 組成的聯盟在經過競爭性評價過程後再次獲選,該過程突出了 Illumina 新一代測序 (NGS) 平台的整體優勢。

第二個試點項目將分析來自患有罕見疾病的韓國患者的 12,500 個捐贈 DNA 樣本的基因組成。

Macogen 行政總裁 Sukang Lee 表示:「全基因組測序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識別和分析患有罕見疾病患者的遺傳訊息,可以幫助結束可能需要數年時間的長期尋找診斷的過程。我們感謝 Illumina 的合作夥伴促成這項重要研究。」

Illumina 副總裁兼亞太和日本區總經理 Gretchen Weightman 女士解釋說,Illumina 將繼續帶來行業領先的基因組技術和專業知識,以部署測序架構、數據基礎設施和分析工具,這將揭示韓國基因組的新見解。

Weightman 女士說:「我們很高興繼續與合作夥伴合作,加速韓國人醫療保健的未來,並為治療技術和療法的發展作出貢獻。」

在接下來的一年,得到的數據將被 Illumina 支援的同盟用於準備分析和比較 100 萬韓國人的基因的主要項目,以推進該國的醫療技術並改善未來的公共衛生。

關於 ILLUMINA
Illumina 正在透過釋放基因組的力量來改善人類健康。我們對創新的關注使我們成為 DNA 測序和陣列技術的全球領導者,為研究、臨床和應用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我們的產品用於生命科學、腫瘤學、生殖健康、農業和其他新興領域。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illumina.com,以及在 Twitter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YouTube 上與我們聯絡。

投資者:
Brian Blanchett
+1.858.291.6421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傳媒:
Karen Birmingham 博士
+1.646.355.2111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信達生物在2021年ESMO年會公佈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食管鱗癌的3期臨床研究(ORIENT-15)的期中分析結果

美國三藩市和中國蘇州2021年9月18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日前宣佈,在2021年歐洲臨床腫瘤年會(ESMO 2021)以口頭報告形式公佈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順鉑+紫杉醇/順鉑+5-氟尿嘧啶)一線治療食管鱗癌的3期臨床研究的期中分析結果(摘要編號:LBA52)。

ORIENT-15研究期中分析達到全部研究終點。截至2021年4月9日,659例受試者隨機入組並接受研究治療。在總體人群中,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組較安慰劑聯合化療組顯著延長中位總生存期(mOS),兩組的mOS分別為16.7個月和12.5個月,降低死亡風險37.2%,風險比(HR)為0.628,p<0.0001。在PD-L1陽性(CPS10)人群中,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較安慰劑聯合化療顯著延長中位總生存期(mOS),兩組的mOS分別為17.2個月和13.6個月,降低死亡風險36.2%,HR為0.638,p=0.0018。在總體人群中,兩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分別為7.2個月和5.7個月,HR為0.558,p<0.0001;在PD-L1陽性(CPS10)人群中,兩組的mPFS分別為8.3個月和6.4個月,HR為0.580,p<0.0001。同時,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組與安慰劑聯合化療組相比未見新的安全信號,安全性在可控範圍內。

ORIENT-15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表示:全球食管癌有一半以上的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出現在中國。在中國,食管癌是發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4位的惡性腫瘤,以鱗癌為主。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癌仍以傳統的化療和放療為主要治療手段,且預後較差,既往一線治療的中位總生存期僅為10個月左右,缺乏更有效的治療方案。目前,我們欣喜地看到ORIENT-15研究結果證實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順鉑+紫杉醇/5-氟尿嘧啶)在食管鱗癌一線治療的人群中顯著延長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揭示了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作為一線治療的潛力,將給廣大的食管鱗癌患者帶來新的福音。

信達生物高級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的治療手段十分有限,存在巨大的未滿足臨床需求。在全體研究者和專案組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我們欣喜地看到ORIENT-15研究結果證實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順鉑+紫杉醇/5-氟尿嘧啶)在食管鱗癌一線治療的人群中顯著延長OS和PFS。與此同時,我們也由衷地感謝參加本研究的每一位受試者。我們已于9月初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提交新適應症的上市申請,希望儘早地給廣大食管鱗癌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關於ORIENT-15研究

ORIENT-15研究是一項比較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順鉑+紫杉醇/5-氟尿嘧啶)與安慰劑聯合化療(順鉑+紫杉醇/5-氟尿嘧啶)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食管鱗癌患者的隨機、雙盲、國際多中心、III期研究(ClinicalTrials.gov, NCT03748134)。截止期中分析,本研究計畫入組676例受試者,受試者將按1:1比例隨機進入試驗組或對照組。主要研究終點為總體人群的總生存期(OS)和PD-L1陽性(CPS≥10)人群的總生存期(OS)。

關於食管鱗癌

食管癌是來源於食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是全球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根據 GLOBOCAN 2020 資料,全世界食管癌新發病例約60萬,位居所有惡性腫瘤中第7位,死亡病例約54萬,位居所有惡性腫瘤中第6位。全世界食管癌超過50%的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出現在中國,中國食管癌新發病例約32萬,發病率位居所有惡性腫瘤中第5位,死亡病例約30萬,死亡率位居所有惡性腫瘤中第4位,5年總生存率僅有30%左右。在美國,食管癌新發病例約1.8萬,死亡病例約1.6萬,5年總生存率僅有20%左右。

食管癌的主要病理類型有鱗癌和腺癌,在中國,9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為鱗癌。在西方國家,約25%的食管癌患者為鱗癌。對於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癌患者,目前標準一線化療方案為鉑類為基礎的化療,亦有PD-1單抗類產品聯合化療獲批用於食管鱗癌的一線治療。

關於信迪利單抗

信迪利單抗,中國品牌名為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是信達生物製藥和禮來製藥共同合作研發的具有國際品質的創新PD-1抑制劑藥物。信迪利單抗是一種人類免疫球蛋白G4(IgG4)單克隆抗體,能特異性結合T細胞表面的PD-1分子,從而阻斷導致腫瘤免疫耐受的 PD-1/程式性死亡受體配體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通路,重新啟動淋巴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目前有超過二十多個臨床研究(其中10多項是註冊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評估信迪利單抗在各類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上的抗腫瘤作用。信達生物同時正在全球開展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臨床研究工作。

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已在中國獲批四項適應症,包括:

  • 用於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 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化療用於EGFR或ALK陰性的晚期非鱗狀NSCLC的一線治療;
  • 聯合吉西他濱和鉑類化療適用於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NSCLC的一線治療;
  • 聯合達攸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用於肝細胞癌的一線治療。

另外,信迪利單抗單藥用於鱗狀NSCLC的二線治療的上市申請已獲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審評。

信迪利單抗另有三項臨床試驗達到研究終點,包括:

  • 聯合順鉑和紫杉醇/順鉑和5-氟尿嘧啶用於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癌一線治療的國際多中心三期臨床;
  • 聯合奧沙利鉑和卡培他濱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三期臨床;
  • 用於晚期/轉移性食管鱗癌二線治療的二期臨床。

2021年5月,信迪利單抗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用於非鱗狀NSCLC一線治療的上市申請已獲美國FDA正式受理審評。

信迪利單抗已於2019年11月成功進入中國國家醫保目錄,成為全國首個,也是當年唯一一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

關於信達生物

始于信,達于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品質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機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藉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6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6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公司已有5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攸同®,英文商標:BYVASDA®;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蘇立信®,英文商標:SULINNO®;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伯華®,英文商標:HALPRYZA®;pemigatinib口服抑制劑,商品名:達伯坦®,英文商標:PEMAZYRE®)獲得NMPA批准上市, 1個產品上市申請被NMPA受理,信迪利單抗在美國的上市申請獲FDA受理,5個品種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5個產品已進入臨床研究。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Adimab、Incyte、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和韓國Hanmi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準,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領英帳號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聲明:

  1. 該適應症為研究中的藥品用法,尚未在中國獲批;
  2. 信達不推薦任何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使用;
  3. 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交流使用。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資訊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雇員代理概不承擔 (a) 更正或更新本網站所載前瞻性表述的任何義務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實現或變成不正確而引致的任何責任。

信達生物在2021年ESMO年會公佈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胃或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多中心隨機對照3期臨床研究(ORIENT-16)期中分析結果

美國三藩市和中國蘇州2021年9月18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日前在2021年歐洲臨床腫瘤年會(ESMO 2021)以口頭報告公佈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奧沙利鉑及卡培他濱)一線治療胃或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多中心隨機對照3期臨床研究(ORIENT-16)期中分析結果。

期中分析結果顯示,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顯著降低CPS5人群(HR 0.660,95%CI 0.505-0.864,p=0.0023)和總體人群(HR 0.766,95%CI 0.626-0.936,p=0.0090)的死亡風險,達到預設的優效性標準;中位總生存期(mOS)在CPS5人群延長5.5個月(mOS 18.4月 vs. 12.9月),總體人群延長2.9個月(mOS 15.2月 vs. 12.3月)。總生存期在預設的所有亞組分析中獲益趨勢一致。安全性特徵與既往報導的信迪利單抗相關臨床研究結果一致,無新的安全性信號。

ORIENT-16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消化腫瘤內科徐建明主任表示:「ORIENT-16研究是中國首個證實PD-1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能夠顯著延長晚期胃癌病人總生存期的隨機對照3期臨床研究。胃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接近一半的病例發生在中國,無法手術切除的晚期或轉移性胃癌患者預後較差,目前仍以傳統化療藥物為主要治療手段,靶向藥物的優勢人群較少,亟需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ORIENT-16研究的成功即將改變這一現狀。給廣大胃癌患者帶來新的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信達生物高級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儘管免疫治療已經改變了許多惡性腫瘤的治療模式,然而在晚期胃癌上一直鮮有突破。晚期胃癌的治療手段仍然十分有限,存在巨大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ORIENT-16研究正是以患者需求為核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開展的臨床研究。在全體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們迎來了令人欣喜的研究結果,證實了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在晚期胃癌一線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我們將計畫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遞交新藥上市(NDA)申請,期待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能夠儘早惠及更多胃癌患者。同時我們也由衷地感謝參加本研究的每一位受試者,和我們一起完成了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臨床研究。這項研究的成功也使得達伯舒成為全球鮮有的在包括一線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肝癌、一線食管癌和一線胃癌五項大瘤種適應症的一線治療中均證實了其臨床療效的PD-1抑制劑。」

關於ORIENT-16研究

ORIENT-16研究是一項比較信迪利單抗或安慰劑,聯合化療(奧沙利鉑+卡培他濱)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雙盲、多中心、III期研究(ClinicalTrials.gov, NCT03745170)。主要研究終點為總體人群和PD-L1陽性人群的總生存期。

關於胃癌

胃癌是全世界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GLOBOCAN網路的資料,2020年全球胃癌新發病例超過100萬(約占所有癌症新發病例的5.6%),成為全世界第五大常見惡性腫瘤。其中一半的病例發生在東亞,主要是在中國。胃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全世界每年約有76.9萬名患者死于胃癌。目前在中國,晚期或轉移性胃癌的治療手段有限,5年生存率約為5%至20%,中位總生存期僅1年左右。

關於信迪利單抗

信迪利單抗,中國品牌名為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是信達生物製藥和禮來製藥共同合作研發的具有國際品質的創新PD-1抑制劑藥物。信迪利單抗是一種人類免疫球蛋白G4(IgG4)單克隆抗體,能特異性結合T細胞表面的PD-1分子,從而阻斷導致腫瘤免疫耐受的 PD-1/程式性死亡受體配體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通路,重新啟動淋巴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目前有超過二十多個臨床研究(其中10多項是註冊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評估信迪利單抗在各類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上的抗腫瘤作用。信達生物同時正在全球開展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臨床研究工作。

信迪利單抗已在中國獲批四項適應症,包括:

  • 用於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 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化療用於EGFR或ALK陰性的晚期非鱗狀NSCLC的一線治療;
  • 聯合吉西他濱和鉑類化療適用於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NSCLC的一線治療;
  • 聯合達攸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用於肝細胞癌的一線治療。

另外,信迪利單抗單藥用於鱗狀NSCLC的二線治療的上市申請已獲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審評。

信迪利單抗另有三項臨床試驗達到研究終點,包括:

  • 聯合順鉑和紫杉醇/順鉑和5-氟尿嘧啶用於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癌一線治療的國際多中心三期臨床;
  • 聯合奧沙利鉑和卡培他濱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三期臨床;
  • 用於晚期/轉移性食管鱗癌二線治療的二期臨床。

2021年5月,信迪利單抗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用於非鱗狀NSCLC一線治療的上市申請已獲美國FDA正式受理審評。

信迪利單抗已於2019年11月成功進入中國國家醫保目錄,成為全國首個,也是當年唯一一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

關於信達生物

「始于信,達于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品質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機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藉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6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6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公司已有5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攸同®,英文商標:BYVASDA ®;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蘇立信®,英文商標:SULINNO ®;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伯華®,英文商標:HALPRYZA®;pemigatinib口服抑制劑,商品名:達伯坦®,英文商標:PEMAZYRE®)獲得NMPA批准上市, 1個產品上市申請被NMPA受理,信迪利單抗在美國的上市申請獲FDA受理,5個品種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5個產品已進入臨床研究。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Adimab、Incyte、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和韓國Hanmi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準,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領英帳號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聲明:

  1. 該適應症為研究中的藥品用法,尚未在中國獲批;
  2. 信達不推薦任何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使用;
  3. 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交流使用。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資訊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雇員代理概不承擔 (a) 更正或更新本網站所載前瞻性表述的任何義務;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實現或變成不正確而引致的任何責任。

下級分類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