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機構

RedHill Biopharma 報告指出,Opaganib 機制不受病毒刺突蛋白突變的影響,包括 Omicron 突變

獨特的作用模式

Opaganib 透過針對人類宿主細胞而非病毒本身而起作用,因此預計不會受到刺突蛋白突變的影響,為其解決 Omicron SARS-CoV-2 變種及其他值得關注的變種的潛力提供強有力的理據

監管更新

Opaganib 全球第 2/3 期整套數據已提交予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並預計在年底獲得初步反饋,也提交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並預計在 1 月獲得初步反饋,另外亦提交予向英國藥品監管局 (MHRA) 並準備向其他國家/地區提交

許多撥款申請正在等待美國和國外的政府機構和非政府實體批准

Opaganib 專為未有獲得充分服務的晚期疾病住院患者人群設計;在第 2/3 期全球研究中,Opaganib 治療從症狀出現開始的中位時間為 11 天,而輝瑞和默克藥丸的症狀出現範圍為有限的 3-5

RHB-107 RedHill 的另一種口服 2019 冠狀病毒病候選藥物,預計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可提供來自美國和南非非住院患者第 2/3 期研究 A 部分的頂線數據;預計 RHB-107 同樣不會受到刺突蛋白突變的影響

以色列特拉維夫和北卡羅來納州伊利2021年12月9日 /美通社/ -- RedHill Biopharma Ltd. (Nasdaq: RDHL)(「RedHill」或「本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物製藥公司,今天宣佈鑑於 Opaganib [1] 提議的作用機制不受刺突蛋白突變的影響,因此預計 Opaganib 不會受到與 Omicron 及其他值得關注的變種相關的突變影響。本公司還提供有關 Opaganib 監管提交方案的最新狀況。

由於 Omicron 導致南非住院人數增加,這突顯出為要住院治療的中等嚴重 2019 冠狀病毒病肺炎患者而開發的藥物的迫切需要。如果專注於這一大群患者的 Opaganib 獲得批准,它將針對與輝瑞和默克口服候選藥物完全不同並且病情更嚴重的患者群體,該等藥物僅在有症狀感染的最早階段顯示對非住院患者的益處。

Opaganib 的作用獨立於病毒刺突蛋白的突變。我們相信建議中的獨特作用機制,即針對病毒複製所需的人類細胞中的蛋白質而非病毒本身,就刺突蛋突變的 Omicron 和其他現有和新出現的變種而言具有顯著的潛力。廣泛的臨床和非臨床數據支持加速這計劃的理據,這包括來自第 2 期和第 2/3 期研究的臨床數據、同情性質的使用經驗和對付包括 Delta在內值得關注的變種的強烈抑制。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傳染病學教授 Kevin Winthrop 醫學博士兼公共衛生碩士表示:「Omicron 再次提醒大家,此時 2019 冠狀病毒是一種地方性流行病毒,它不會消失。只要這種病毒在傳播它就會繼續進化,我們要繼續調整我們的疫苗和單克隆抗體以應對出現的新變種。最重要的是,這突顯了對安全有效抗病毒療法的需求,無論出現哪種變種這種療法都要繼續有效。將重點、時間和資源用於開發可以有效治療 2019 冠狀病毒病高危患者的抗病毒療法至關重要,最好不要擔心變種和突變。」 「來自中等和嚴重 2019 冠狀病毒病患者的 Opaganib 第 2/3 期研究事後數據很有趣,它表明 Opaganib 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證明自己是一種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在根據基線氧氣補充水平定義為中等嚴重患者的人群小組中,使用 Opaganib 的患者死亡率降低了 62%(安慰劑為 16%,Opaganib 為 6%)。結果表明部分患者可能會從這種療法中受益,他們突顯了開發這種療法時需要進行更多研究。」

監管及發展更新:

鑑於迄今為止在全球第 2/3 期研究的大型亞群分析中的中等嚴重住院患者群體的樂觀臨床結果,RedHill 正在大力推進 Opaganib 的開發計劃:

  • 整套數據已提交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和英國藥品監管局 (MHRA) ,並積極尋求有關批准 Opaganib 潛在途徑的科學建議。EMA 已經表明一個快速的程序時間表,我們預計他們會在年底前提出建議,預計 FDA 將在 2022 年 1 月發佈初步反饋。
  • 計劃在其他國家提交申請,包括南非、俄羅斯、以色列、瑞士、印度、巴西和哥倫比亞。
  • 正在討論和準備針對中等嚴重住院患者組使用 Opaganib 而進行驗證性研究,就進一步加速開發急需療法如針對 Omicron 和新出現變種的 Opaganib 和 RHB-107 的需要而與 FDA、其他監管機構和其他政府機構接觸。
  • 許多撥款申請正在等待美國和國外的政府機構和非政府實體批准。

RedHill 研發主管 Gilead Raday 表示:「Opaganib 和 RHB-107 都具有獨特的人類細胞標靶作用機制,其作用獨立於刺突蛋白的突變。鑑於 Omicron 帶來嚴重威脅以及可能出現的其他變種,RedHill 正在盡快努力開發這兩種具有前景的 2019 冠狀病毒病藥丸。我們擁有廣泛的安全數據,並且就 Opaganib 而言,在降低死亡率、讓患者重新呼吸室內空氣並讓他們更快出院方面具有明顯的臨床益處。重要的是,在第 2/3 期全球研究中,Opaganib 使處於中等嚴重程度的住院患者受益,治療開始後的中位時間為症狀出現後 11 天。對於大部分很可能因此病而死亡的晚期 2019 冠狀病毒病患者而言, Opaganib 具有很大程度改變治療的潛力,並且它已經遠遠超過輝瑞和默克抗病毒藥提供的症狀發作範圍的 3-5 天。」

Opaganib 提議的獨特作用機制:

Opaganib 是一種鞘氨醇激酶 2 (SK2) 抑制劑,這種有前景的方法採用不同的取向,即針對 SK2 人類宿主細胞因子而非病毒本身而發揮作用,獨立於刺突蛋白突變如與 Omicron 相關的突變和新出現的變種。SARS-CoV-2 是導致 2019 冠狀病毒病的病毒,它是一種正單鏈 RNA 病毒 (+ssRNA),佔所有已知病毒屬的三分一以上。這些病毒在病毒感染的各個步驟中使用宿主因子,例如細胞進入和複製,而 SK2 就是這類因子,有可能使其成為廣譜抗病毒靶點。SK2 在調節某些促炎細胞因子方面也很活躍,而研究表明,Opaganib 具有通過降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的 IL-6 和 TNF-α 水平來改善炎症性肺病並減少腎纖維化。因此,抑制 SK2 可能會提供兩方面的抗病毒和抗炎作用,即在 2019 冠狀病毒病的情況下,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機制。此外,Opaganib 針對 SK2 而非病毒本身,這表示無論 SARS-CoV-2 刺突蛋白出現令人擔憂的突變和新毒株的出現,例如可能會避開直接的抗病毒抗體和疫苗的 Omicron,它都有望保持抗病毒活性。

RHB-107 作用方式和發展狀況

RHB-107[2] 是 RedHill 的另一種口服 2019 冠狀病毒病候選藥物,是一種每日一次的口服膠囊,在疾病早期給予門診患者。它針對絲氨酸蛋白酶,這是一種參與促進 SARS-CoV-2 進入靶細胞的人類酶。這些宿主人絲氨酸蛋白酶對刺突蛋白的切割是病毒附著和進入細胞的必要步驟,這與在 Omicron 變種中觀察到的改變刺突蛋白抗原特性的突變無關。

RHB-107 目前正在美國和南非的 2019 冠狀病毒非住院病患者的第 2/3 期研究中進行評估。該研究 A 部分的招募工作已經完成,預計 2022 年第一季度將獲得頂線結果。

關於 Opaganib (ABC294640)

Opaganib 是一種新的化學實體,是一種專有的、一流的口服給藥的鞘氨醇激酶 2 (SK2) 選擇性抑制劑,具有建議的雙重抗炎和抗病毒活性。Opaganib 是宿主靶向型,因此有望有效對抗新出現的病毒變種,至今已對包括 Delta 在內的變種展示強烈的抑制作用。Opaganib 還顯示抗癌活性及腎纖維化的臨床前正面結果,並有潛力針對多種腫瘤、病毒、炎症和胃腸道適應症。

Opaganib 早前提交的中等至嚴重 2019 冠狀病毒病患者的美國第 2 期數據樂觀,已提交同行評審及最近在 medRxiv 發表。

Opaganib 還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指定為用於治療膽管癌的孤兒藥,並正在晚期膽管癌的 2a 期研究和前列腺癌的第 2 期研究中進行評估。本研究中的患者應計、治療和分析正在進行中。

Opaganib 對 SARS-CoV-2(即導致 2019 冠狀病毒病的新型冠狀病毒)表現出有效的抗病毒活性,抑制了迄今為止在人體肺支氣管組織的體外模型中測試的所有 SARS-CoV-2 變種病毒複製。此外,臨床前研究表明,Opaganib 具有改善炎症性肺病的潛力(例如肺炎),已證明 Opaganib 具有減少腎纖維化的潛力,並透過降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 IL-6 和 TNF-α 的水平,降低了流感病毒感染的死亡率並改善綠膿桿菌誘發的肺損傷[3]

正在進行的 Opaganib 臨床研究已在 www.ClinicalTrials.gov 上註冊,而該網上服務由美國國家衛生院提供,允許公眾存取有關公共和私人支援臨床研究的資訊。

公司與 Opaganib 的第 2/3 期研究的頂線結果本質上是初步的。公司打算進一步更詳細檢查本研究的數據,以及本研究期間收集的所有資料,包括所有安全性和次要結果。此類分析可能會導致新發現或與本新聞稿中披露的頂線數據不一致。因此,投資者不應依賴本新聞稿中報告的分析作為研究的最終確定結果。

關於 RHB-107 (upamostat)

RHB-107 是一種專有、一流、口服的抗病毒藥物,其靶向參與製備病毒進入標靶細胞的刺突蛋白的人絲氨酸蛋白酶。RHB-107 靶向人類細胞因子,參與製備刺突蛋白以供病毒進入標靶細胞,因此有望有效對抗出現帶有刺突蛋白突變的變種病毒。RHB-107 正在美國和南非的一項第 2/3 期研究中進行評估,用於治療不需要住院的有症狀 2019 冠狀病毒病患者。此外,RHB-107 可抑制多種針對癌症和炎症性腸胃疾病的蛋白酶。RHB-107 已經進行了多項第 1 期研究和兩項第 2 期研究,在大約 200 名患者中證明其臨床安全性。RedHill 從德國 Heidelberg Pharmaceuticals (FSE: HPHA)(前身為 WILEX AG)獲得 RHB-107 的全球獨家權利,不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和澳門,適用於所有適應症。

關於 RedHill Biopharma

RedHill Biopharma Ltd. (Nasdaq: RDHL) 是一家專注於腸胃道和傳染病的專業生物製藥公司。RedHill 推廣胃腸道藥物,Movantik® 是治療成人阿片類藥物引起的便秘[4]Talicia®則用於治療成人感染的幽門螺桿菌 (H. pylori)[5],以及 Aemcolo® 是用於治療成人的水土不服腹瀉[6]。RedHill 的主要臨床後期開發計劃包括:(i) RHB-204 正在進行一項針對肺非結核分枝桿菌 (NTM) 疾病的第 3 期研究;(ii) Opaganib (ABC294640) 是一種針對多種適應症的一流口服 SK2 選擇性抑製劑,具有正在進行的 2019 冠狀病毒病全球第 2/3 期研究,以及前列腺癌和膽管癌的第 2 期研究;(iii) RHB-107 (upamostat) 是一種口服絲氨酸蛋白酶抑製劑,在美國 2/3 期研究中用於治療有症狀的 2019 冠狀病毒病,並針對多種其他癌症和炎症性胃腸疾病;(iv) RHB-104 在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的第一個第 3 期研究結果呈陽性;(v) RHB-102 在急性胃腸炎和胃炎的第 3 期研究結果為陽性,IBS-D 的第 2 期研究結果為陽性;以及 (vi) RHB-106 為一種封裝的腸道製劑。有關公司的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redhillbio.comtwitter.com/RedHillBio

備註:為方便起見,本新聞稿是公司以英語發佈的官方新聞稿的翻譯版本。如需完整的英文新聞稿,包括前瞻性陳述免責聲明,請瀏覽:https://ir.redhillbio.com/press-releases

公司聯絡人:

Adi Frish

企業及業務發展總監

RedHill Biopharma

|電話:+972-54-6543-112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傳媒聯絡人:

美國:Bryan Gibbs、Finn Partners

|電話:+1 212 529 2236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英國:Amber Fennell、Consilium

|電話:+44 (0) 7739 658 783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類別:研發

[1] Opaganib 是一種研究性新藥,不可用於商業分銷。
[2] RHB-107 是一種研究性新藥,不可用於商業銷售。
[3] Xia C. et al. 對 sphingosine kinases (鞘氨醇激酶) 的瞬時抑制為感甲型流感病毒的小鼠提供保護。Antiviral Res. 2018 Oct; 158:171-177. Ebenezer DL et al. 綠膿桿菌刺激核 1-磷酸鞘氨醇的產生和肺炎症損傷的表觀遺傳調節。Thorax. 2019 年 6 月;74(6):579-591。
[4] Movantik® (naloxegol) 完整處方資訊載於:www.Movantik.com
[5] Talicia®(omeprazole magnesium、amoxicillin 和 rifabutin)完整處方資訊載於:www.Talicia.com
[6] Aemcolo® (rifamycin) 完整處方資訊載於:www.Aemcolo.com

道明生物宣佈在2021年SABCS年會上展示同類最佳TTK抑制劑CFI-402257的最新臨床进展

紐約和香港2021年12月8日 /美通社/ -- 道明生物今天宣佈,將在2021年12月7日至10日舉行的2021年聖安東尼奧乳腺癌研討會(SABCS)上展示同類最佳口服TTK抑制劑CFI-402257临床項目。該展示將提供從CFI-402257-CL-001临床项目的劑量递增和擴展資料,這是一項由研究者發起的晚期實體瘤CFI-402257研究。

研究員、多倫多大學醫學副教授兼加拿大多倫多瑪格麗特公主癌症中心腫瘤內科醫生Phillipe Bedard博士說:對ER+/Her2-乳腺癌患者(包括以前使用CDK4/6抑制劑治療的患者)單獨或與氟維司群聯合使用CFI-402257後觀察到的抗腫瘤活性令人鼓舞,值得進一步研究。道明生物聯席首席執行官Michael Tusche博士補充道:我們期待從這項研究獲得更多資料,也期待啟動我們公司资助的针对ER+/Her2-乳腺癌的TWT-203临床試驗。

2021SABCS的海報展示和細節:

CFI-402257-CL-001:實體瘤患者口服CFI-402257非盲、劑量遞增、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研究
海報編號:P1-18-17
日期:12月8日,上午7:00 -下午8:30

在該展示中,CFI-402257在劑量達到每天一次168毫克時表現出可容忍的安全性和線性藥代動力學,临床II期研究推薦劑量(RP2D)為168毫克。在這個經過大量預治療的全患群患者群體中(N=67),25名患者(53.2%)顯示疾病得到控制(穩定(SD)+部分緩解(PR)+完全緩解(CR)),5名患者顯示確認部分緩解(PR)(10.6%),包括4名ER+/Her2-乳腺癌患者、1名肝細胞癌患者。其中兩名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單藥治療,兩名患者接受了與氟維司群聯合治療。乳腺癌患者的药效持续時間中間值為256天,僅2個週期後就出現部分緩解(PR)。超過10%的患者出現的最常見藥物相關毒性,包括噁心(29.9%)、疲勞(22.4%)、食欲下降(20.9%)、腹瀉(16.4%)、嘔吐(13.4%)、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11.9%)、脫髮(10.4%)、中性粒細胞減少(10.4%)和白細胞計數減少(10.4%)。

關於道明生物

道明生物是一家以科學為導向、處於臨床階段的多分子类型的生物技術公司,開發同類首創和同類最佳藥物,以滿足癌症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公司內部開發的臨床管線包括CFI-400945(PLK4抑制劑)、CFI-402257(TTK抑制劑)和CFI-402411(HPK1抑制劑)。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www.treadwelltx.com

聯繫方式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韓國農業科技公司E Green Global獲ADB Ventures投資

-用於加強亞太地區糧食安全

韓國首爾2021年12月8日 /美通社/ -- 先進農作物科技公司E Green Global Co. Ltd.(簡稱「EGG」)今天宣佈,公司已從亞洲開發銀行(ADB)旗下風險投資公司ADB Ventures獲得更多投資。EGG在B輪融資中獲得總計1500萬美元的投資,其中包括來自YD-SK-KDB Social Value Fund的投資,該資金將用於擴大該公司的馬鈴薯產業農業生物科技平台。

馬鈴薯是世界第四大糧食資源。然而,馬鈴薯種植戶往往無法獲得優質的馬鈴薯種子,從而導致產量顯著降低且非常不穩定。傳統的馬鈴薯種子生產成本高昂,一年只能收穫一兩次,而且容易受到疾病、天氣條件和氣候的影響。因此,經認證為優質無病的馬鈴薯種子佔全球總供應量的比例還不到10%。

EGG已開發出全球首個成功實現實驗室培育的高質量馬鈴薯種子(微型塊莖)商業化生產的平台。EGG利用獲得專利的組織培養技術,在生物安全的植物工廠中,大規模生產並全年持續收穫無病微型塊莖。與任何其他傳統方法相比,微型塊莖直接在田間機械種植,以更低的成本生產馬鈴薯種子,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大幅縮短了生產週期。

憑借這項顛覆傳統的突破性技術,EGG於今年9月榮獲著名的PotatoEurope創新金獎,用於表彰該公司的創新能力和在馬鈴薯市場上的廣泛影響力。

ADB Ventures投資專家Minsoo Kim表示:「EGG是第一家在全球範圍內有效實現『實驗室到農場』馬鈴薯種子商業化生產的公司。我們相信,EGG的微型塊莖技術可提高馬鈴薯種植戶和加工商的效率,在亞太地區和價值1440億美元的全球馬鈴薯市場上,實現生產效率更高、更優質且價格更優惠的農作物。」

與中國和北美一些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商和加工商合作後,EGG目前正在利用與ADB Ventures合作關係,進一步將業務拓展至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該公司計劃到2025年通過馬鈴薯種植,在該地區生產600多萬噸無病馬鈴薯,同時減少18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一年公路上減少90萬輛汽車。

EGG首席執行官Keejoon Shin稱:「讓我們感到非常高興的是,ADB Ventures對我們專有的微型塊莖技術投了信任票。這為我們在亞太地區提高農場產量和加強糧食供應安全,提供了新的動力。」

EGG還會將融資資金用於開發紅薯、木薯、洋蔥和大蒜等其他主要農作物的類似技術。該公司的最終目標是在全球範圍內擴展其解決方案,為此,該公司正計劃進一步向歐洲、非洲、中東和中亞等市場擴張。

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復宏漢霖PD-1抑制劑斯魯利單抗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達到主要研究終點OS

上海2021年12月8日 /美通社/ -- 2021年12月7日,復宏漢霖(2696.HK)宣佈公司自主研製的創新型PD-1抑制劑斯魯利單抗聯合化療在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一項隨機、雙盲、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NCT04063163)第一次期中分析達到了總生存期(OS)的主要研究終點。當前全球暫無抗PD-1單抗獲批用於ES-SCLC的治療。

該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ES-SCLC患者中研究斯魯利單抗聯合化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Independent Data Monitoring Committee, IDMC)進行的第一次預設中期分析顯示,斯魯利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化療顯示出明顯的OS改善,達到預設的優效性標準,且安全性良好,未發現新的安全性信號,IDMC建議以本次的有效性分析結果提前申報。

NCT04063163研究主要研究者、吉林省癌症中心主任、吉林省肺癌診療中心主任、吉林省腫瘤醫院惡性腫瘤臨床研究一體化診療中心主任程穎教授表示:「非常興奮看到此次斯魯利單抗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III期研究的OS已經達到預設的主要研究終點,療效和安全性得到充分驗證,能夠為患者帶來明顯獲益。這是首個由中國研究者牽頭開展的針對ES-SCLC適應症的最大規模PD-1單抗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高質量的臨床數據充分顯現出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臨床試驗水平。非常期待斯魯利單抗能夠早日上市,代表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物站上國際舞台,為全球小細胞肺癌患者帶去新的治療選擇。」

NCT04063163研究的IDMC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表示:「SCLC是一種侵襲性強、預後較差的肺癌類型,其中ES-SCLC癌細胞極易發生轉移。現階段ES-SCLC治療仍以化療或化療聯合PD-L1抑制劑為主,化療治療後容易進展,5年生存率一般不會超過5%,患者預後長期未能得到顯著改善。此次,復宏漢霖斯魯利單抗III期研究的試驗結果讓我們看到了PD-1一線治療ES-SCLC的新希望。」

另一位IDMC成員,來自意大利都靈大學醫學腫瘤中心的Giorgio Scagliotti教授表示:「全球針對SCLC的臨床可選方案非常有限,尤其是抗PD-1單抗相關治療方案,目前僅有化療或抗PD-L1單抗聯合化療作為NCCN診療指南一線治療方案。復宏漢霖斯魯利單抗針對ES-SCLC在亞洲、歐洲多個國家同步開展了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全球共入組580多例受試者,期待斯魯利單抗憑借國際多中心臨床數據進入國際市場,惠及更多全球患者。」

復宏漢霖總裁朱俊先生表示:「斯魯利單抗是復宏漢霖自主研製的創新單抗產品,公司進行了肺癌一線全面佈局。基於大量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公司在SCLC領域進行重要戰略部署。此次III期研究結果優異,有望助力斯魯利單抗成為全球首個一線治療SCLC的抗PD-1單抗產品,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獲益。公司聚焦全球及中國高發癌種,未來也會積極推進斯魯利單抗的免疫聯合療法和國際臨床研究,為全球更多患者帶去福音。」

SCLC惡性程度高,現有治療手段有限

據GLOBOCAN 數據顯示,肺癌是全球發病率第二大高發癌種,2020年肺癌約佔全球癌症發病率的11.4%,我國約有超過81萬新發肺癌病例,位居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榜首。SCLC占肺癌總數的15%-20%,是肺癌中侵襲性最強的亞型,分為局限期小細胞肺癌(LS-SCLC)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處於廣泛期。ES-SCLC患者腫瘤生長迅速,臨床惡化快,總體預後不良。部分患者因腫瘤轉移廣泛,體能狀況差僅能進行支持治療,故生存期更短。

過去的20年間,依托泊甘聯合卡鉑或順鉑一直是ES-SCLC患者的標準一線治療,一線化療80%的局限期患者和幾乎所有廣泛期患者在一年內復發,復發後生存期約4-5個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為臨床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目前抗PD-L1單抗聯合化療已陸續被最新版NCCN指南和CSCO指南推薦為ES-SCLC一線治療方案。然而免疫治療在ES-SCLC領域的應用仍面臨一系列挑戰,近年來多款PD-1產品在SCLC領域接連折戟,未使ES-SCLC患者真正獲益,因此迫切需要更為有效的PD-1抑制劑一線治療方案。

以患者需求為核心,覆蓋全類型肺癌一線治療

圍繞「Combo+Global」(聯合治療+國際化)差異化開發戰略,斯魯利單抗已獲得中國、美國、歐盟等國家及地區的臨床試驗許可,目前共開展10項腫瘤免疫療法臨床試驗,適應症廣泛覆蓋肺癌、肝細胞癌、食管癌、頭頸癌和胃癌等高發大癌種,全球範圍內累計入組約2300名受試者,也印證了國際市場對斯魯利單抗質量的信心與認可。目前,斯魯利單抗「泛癌種」治療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型(MSI-H)實體瘤適應症的上市註冊申請也已於2021年4月獲國家藥監局(NMPA)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有望於2022年上半年獲批上市。

以斯魯利單抗為基礎,公司依據全球及中國癌症發病人群特點,重點聚焦肺癌和消化道腫瘤領域。復宏漢霖現已實現肺癌一線的全面臨床佈局,在鱗狀非小細胞肺癌(sqNSCLC)、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NSCLC)和SCLC均就斯魯利單抗開展試驗,覆蓋了超過90%的肺癌患者。基於其中一項在既往未接受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sqNSCLC患者中開展的隨機、雙盲、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斯魯利單抗一線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sqNSCLC的上市註冊申請已獲得NMPA受理。未來,憑借豐富的國際臨床研究數據,復宏漢霖將不斷拓展斯魯利單抗的國際佈局,惠及全球更多患者。

天演藥業在2021年ESMO-IO上公佈數據:其抗CTLA-4單抗ADG116在冷腫瘤包括胰腺癌和卵巢癌中觀察到良好的安全性及初步療效信號

-同時也重點展示了ADG106與抗PD-1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試驗中的藥效生物標誌物數據分析

中國蘇州和美國聖地亞哥2021年12月7日 /美通社/ -- 天演藥業(以下簡稱「公司」或「天演」)(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DAG)是一家平台驅動的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發現並開發以原創抗體為基石的新型癌症免疫療法。2021年12月8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線上線下同步召開的2021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免疫腫瘤學大會(ESMO-IO)上,公司通過兩款海報公佈了其抗CTLA-4單克隆抗體ADG116與抗CD137 激動型抗體ADG106的臨床數據(可訪問天演藥業官方網站閱覽海報)。

首次披露的ADG116單一用藥治療晚期腫瘤患者的劑量爬坡試驗結果分析,展示了其強大的安全性和初步療效信號,並能以劑量依賴性的方式在耐藥性 「冷和熱」腫瘤如胰腺癌,卵巢癌和腎癌中激活T細胞並抑制腫瘤生長。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醫學教授、澳大利亞勳章獲得者、醫學和外科學士、澳洲皇家內科學會會員Szalmuk Family腫瘤內科部主管、Cabrini Health Research團隊主任、Gary Richardson醫學博士表示,「ADG116的臨床數據令人振奮,在十五種晚期實體腫瘤中展現出良好的單藥安全性。最令人激動的是,儘管大部分病人對所用的標準療法沒有反應,特別是在現有免疫療法無能為力的胰腺癌和某些婦科癌症等『冷』腫瘤中,我們觀察到了ADG116初步療效信號。這種獨特的活性反應表明該抗CTLA-4療法有別於其他治療方案,並且可能有更好的療效,這無疑是我們最為期待的結果。」

此外,在另一款海報中披露的ADG 106與抗PD-1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試驗中的藥效(PD)生物標誌物數據,則進一步展示了其足以激發強力T細胞活化的協同效應。

以下是兩款海報的數據摘要。

ADG116

標題:原創抗CTLA-4抗體ADG116單一用藥治療晚期實體腫瘤患者的I期劑量爬坡試驗結果分析

展示編號:137P

重要數據:

  • 在美國與澳大利亞開展的全球劑量遞增及擴展試驗(ADG116-1003),l期臨床數據對25位經過多線系統治療的晚期轉移性實體腫瘤患者進行ADG116單藥治療評估,而其中大部分患者對現有的免疫療法不敏感:

- 評估患者涵蓋十五種腫瘤類型
- 大部分患者(68%)之前已接受三線或三線以上的全身性治療
- 近四分之一的患者(24%)之前已接受現有的免疫療法治療

  • 在高達到6 mg/kg的ADG116單藥治療中患者均展現出良好的耐受性,僅出現1級或少數的2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最常見的情況為皮疹(20%)和瘙癢(20%)。
  • 在10 mg/kg劑量組的試驗中,一位先前接受納武單抗(nivolumab)治療後復發的腎細胞癌患者出現皮疹(3級)和劑量限制性毒性(4級高血糖)。經過一輪治療後,該患者體內的CD8 T細胞數量顯著增長,表明ADG116極大地促進了T細胞活化反應。
  • ADG116單藥治療中外周CD8和CD4 T細胞出現劑量相關性增長,給藥劑量低至 0.03 mg/kg就可觀察到,在6 mg/kg和10 mg/kg劑量組中尤為明顯,彰顯其靶向CTLA-4的免疫激活機制。該名患者先前接受多個週期的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 治療無效,以 ADG116 0.03 mg/kg 劑量開始給藥後,其 CD8 和 CD4 T 細胞數量增加。
  • 在劑量爬坡階段,這些經過多線系統治療的癌症患者接受ADG116單藥治療後,有四人的病情呈現持續穩定的狀態。
  •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位胰腺癌患者經過兩輪10 mg/kg劑量的ADG116給藥後,目標病灶處的腫瘤縮減22%(2021 年 10 月 15 日數據截止日期之後)。非目標病灶(23毫米x 12毫米)完全消失,並且只出現1級TRAE。該患者正在繼續接受治療。
  • 此外,6mg/kg劑量組的一位卵巢癌患者已保持疾病穩定超過116天,CD8和CD4 T細胞數量顯著增加。該患者正在根據臨床方案繼續接受治療。
  • ADG116的藥物濃度與劑量成正比,其半衰期支持每三週一次的給藥。

這些臨床數據幫助確定了ADG116作為單藥和用於評估聯合療法時的推薦使用劑量範圍。ADG116-1003試驗的劑量爬坡已進入10 mg/kg,同時也在6 mg/kg的基礎上擴展隊列。

天演還在繼續推進ADG116與抗PD-1藥物(帕博利珠單抗或特瑞普利單抗),以及與抗CD137激動型新表位抗體ADG106的聯合治療。此外,公司利用其安全抗體(SAFEbody®)精準掩蔽技術生成的另一款靶向CTLA-4的臨床產品ADG126安全抗體 ,正在I期單藥治療劑量遞增的試驗中進行評估。天演旨在增加有效性的同時大幅提高產品的安全性,以釋放抗CTLA-4療法作為未來癌症免疫治療基石的潛力。

ADG106

標題:ADG106(抗CD137激動型抗體)作為單一療法或與特瑞普利單抗聯合時的生物標誌物動力學評估

展示編號:43P

重要數據:

  • 藥效生物標誌物分析結果表明,相對於ADG106單藥治療(劑量高至3 mg/kg),ADG106可與抗PD-1特瑞普利單抗產生協同增強效應。
  • 相對於ADG106單藥治療,ADG106與特瑞普利單抗聯合時的免疫活化效果提升了2倍以上。在接受抗PD-1和CTLA-4治療失敗的患者中,這種提升作用也非常明顯。
  • 可溶性CD137濃度(sCD137)與抗CD137免疫活化效果同步提升,表明其可用作以抗CD137免疫激動抗體劑量相關的T細胞激活的藥效動力學生物標誌物,用於監測抗CD137免疫激動抗體潛在的臨床療效。
  • ADG106單一治療和與抗PD-1聯合治療均可增加γ干擾素(IFN-γ)、白細胞介素6(IL-6)、自然殺傷細胞與T細胞亞群。
  • 加入特瑞普利單抗後,並未改變ADG106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特徵。

以上數據突出顯示了在接受抗PD-1和CTLA-4治療失敗的患者中,ADG106與抗PD-1特瑞普利單抗之間的協同效應,評估該組合的臨床試驗(ADG106-1008)正在劑量爬坡中,目前ADG106劑量為 3 mg/kg。數據同時也支持在既定劑量範圍內進一步探索多種ADG106聯合療法,並將聚焦於生物標誌物高表達的腫瘤類型研究。

「兩款新表位抗體NEObody™項目所展示的臨床數據展現了天演創造的變革性抗體免疫療法,突破了抗體發現和開發的邊界,有望克服這些頗有前途但也極富挑戰性的腫瘤免疫靶點的難關。」天演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羅培志博士表示,「這進一步加強了我們的信心,憑借天演獨特的平台技術及其高度差異化的臨床產品管線,我們有可能達成前所未有的成果,以期最終惠及廣大患者。」

關於ADG116

由天演新表位抗體(NEObody™)技術生成,靶向CTLA-4的獨特表位,目前正在於晚期/轉移性實體瘤患者中進行評估。ADG116旨在通過清除腫瘤微環境(TME)中的調節性T細胞(Treg)來提高療效,並通過柔性配體阻斷來維持其生理功能,有望克服現有的抗CTLA-4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問題。

關於ADG106

由天演新表位抗體(NEObody™)技術生成的一款全人源配體阻斷型抗CD137 激動型IgG4單克隆抗體(mAb)。目前正在於晚期實體腫瘤和/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進行評估。

關於天演藥業

天演藥業(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DAG)是平台驅動並擁有自主平台產出的臨床產品開發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公司致力於發現並開發以原創抗體為基石的新型癌症免疫療法。借力於計算生物學與人工智能,憑借其全球首創的三體平台技術(新表位抗體NEObody™,安全抗體SAFEbody®及強力抗體POWERbody™),天演藥業已建立起聚焦於新型腫瘤免疫療法的獨特原創的抗體產品線,以解決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天演已和多個全球知名合作夥伴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並以其多種原創前沿科技為合作夥伴的新藥研發賦能。

如需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investor.adagene.com

安全港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前瞻性陳述,包括關於臨床數據對患者的潛在意義,以及天演藥業對其候選產品的臨床開發、監管里程碑和商業化的推進和預期。由於各種重要因素,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陳述中所示的結果存在重大差異,包括但不限於天演藥業證明其候選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能力;其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監管批准;相關監管機構就天演藥業候選藥物的監管批准做出決定的內容和時間;如果獲得批准,天演藥業為其候選藥物取得商業成功的能力;天演藥業為其技術和藥物獲得和維持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天演藥業依賴第三方進行藥物開發、製造和其他服務;天演藥業有限的經營歷史以及天演藥業獲得額外資金用於運營以及完成其候選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的能力;天演藥業在其現有戰略夥伴關係或合作之外簽訂額外合作協議的能力;COVID-19 對天演藥業臨床開發、商業和其他運營的影響,以及在天演藥業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風險因素」部分更充分討論的那些風險。所有前瞻性陳述均基於天演藥業當前可獲得的信息,除非法律可能要求,天演藥業不承擔因新信息、未來事件或其他原因而公開更新或修改任何前瞻性陳述的義務。

基准醫療「DeepMeth甲基化數據處理AI模型」論文從近萬份研究中脫穎而出,被國際頂級人工智能學術會議AAAI'22收錄

廣州2021年12月7日 /美通社/ -- 12月1日,基准醫療南開大學聯合共建的醫學數據研究中心提交的重量級學術論文Noninvasive Lung Cancer Early Detection via Deep Methylation Representation Learning》被人工智能促進協會AAAI(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下屬的全球人工智能頂級學術會議,第36屆AAAI'22(會議時間:2022年2月22日-3月1日,溫哥華)收錄。本次會議共收到9251篇投稿,創下AAAI投稿量的歷史紀錄;最終接收1349篇論文,錄取率為15.0%,創歷史新低。

基准醫療基於AI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DeepMeth甲基化數據處理模型全球首個基於深度學習通過連續向量表示甲基化區域算法,也是基准醫療肺癌早檢產品PulmoSeekTM Plus核心算法基礎。此次基准醫療DeepMeth研究工作能從近萬份研究論文中脫穎而出,是世界AI學術界對基准醫療在腫瘤早診早篩領域的工作的高度認可,也是精准醫療AI+癌症交叉學科領域的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再加上早前PulmoSeekTM肺癌早檢甲基化液體活檢模型已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發表,多項國際學術權威機構的認可奠定了基准醫療全球肺癌早檢領域當之無愧的技術領先地位

接下來將為大家揭開這項算法的神秘面紗:

突圍之路,破局ctDNA甲基化早檢臨床應用瓶頸

血漿樣本中低豐度的循環腫瘤DNA(ctDNA)一直是癌症早檢的難點。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與基准醫療的醫學數據研究中心聯合攻關,歷經數年,首次利用深度學習連續向量表示甲基化區域的算法,強化了甲基化區域的整體性和連續性,成功開發了「深度甲基化表示學習進行無創肺癌早期檢測的DeepMeth核心技術,一舉突破這個重大的學術和產業難關。

精准錨定,探秘CpG 位點的豐富遺傳學信息

不同於現有指標通常僅表示每個區域甲基化位點的頻率、忽略甲基化CpG位點的定位和甲基化模式,而這些正是癌症檢測的預測特征;DeepMeth獨立看待每個甲基化區域並開發出自動編碼器來學習隱藏在區域布局中的豐富信息(例如,甲基化 CpG 位點的位置和共甲基化區域)。這是世界上首次用連續向量表示甲基化區域的深度學習模型研究,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甲基化檢測的維度災難

深度驗證,普及肺癌早檢臨床應用

DeepMeth算法模型已在全國14家醫院多中心臨床數據集上評估了檢測性能:與基線相比,DeepMeth實現了顯著的AUC提升;並可與傳統的臨床檢查指標相結合,提高整體檢測的准確度。自2020年4月以來,全國已有94家醫院使用了基於DeepMeth模型的PulmoSeekTM Plus產品(用於早期肺癌檢測)。

基准醫療始終堅持從「衛生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本著「以患者利益為本」的初心,在技術上精耕不輟、厚積薄發,不斷優化產品性能,提高性價比,將癌症早期診斷整體解決方案落到實處,最終惠及更多有需要的普通人群。

關於AAAI和AAAI會議

AAAI和AAAI會議始於1979-1980年,由人工智能鼻祖圖靈獎獲得者Marvin Minsky和John McCarthy等人創辦。起初為美國人工智能協會,2007年改名為國際人工智能促進協會。每年一次的AAAI會議是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也是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指定的A類會議。AAAI在全球擁有超過6000名成員,匯集了全球最頂尖的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學者,一直是國際人工智能研究的風向標,在學術界久負盛名。AAAI Fellow被譽為「國際人工智能領域的名人堂」,包括兩位最新圖靈獎得主、深度學習先驅 Yoshua Bengio和Yann LeCun。

關於基准醫療

引領精准醫療,造福千家萬戶

基准醫療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國際領先的采用甲基化高通量測序進行癌症早篩早診產品開發的公司。創始人范建兵博士是基因檢測領域的國際領軍人物,擁有近30年從事人類基因組學、基因芯片(Microarrays)及高通量測序技術開發的經驗。

基准醫療是中國首家將ctDNA甲基化高通量測序技術用於腫瘤早診的企業,並自主構建了全球最大的中國人群癌症早期甲基化數據庫。自創立以來,基准醫療一直致力於自主開發真正具備臨床價值的單癌種、多癌種乃至泛癌種早篩早診產品,產品管線覆蓋了包括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症和泌尿系統癌症在內的超過70%高發癌種。此外,基准醫療還自主打造以肺癌早篩早診和治療為中心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平台。更多產品信息與商務合作,歡迎撥打400-930-0052垂詢

公司鏈接:
http://www.anchordx.com/

信達生物在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大會(IDF 2021)公佈GLP-1R/GCGR雙激動劑IBI362在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Ib期臨床研究結果

美國三藩市和中國蘇州2021年12月7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今日宣佈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GLP-1R)/胰高血糖素受體(glucagon receptor, GCGR)雙激動劑IBI362(LY3305677)在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多次給藥、劑量遞增Ib期臨床研究結果被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大會(IDF 2021)接收為大會摘要並以線上壁報的形式發表。

該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b期臨床研究,旨在於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評估IBI362多次劑量遞增給藥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藥效動力學特徵,同時設立度拉糖肽作為開放標籤的活性對照組。

研究分3個佇列,每個隊列入組14例受試者,按8:4:2隨機分別接受IBI362、安慰劑或1.5 mg度拉糖肽,每週一次皮下注射給藥,連續給藥12周。IBI362或安慰劑以1.0-2.0-3.0 mg(佇列1),1.5-3.0-4.5 mg(佇列2)或2.0-4.0-6.0 mg(佇列3)的劑量滴定方案給藥,每個劑量水準給藥4周。研究結果顯示,IBI362耐受性良好,最常報告的治療期不良事件為食欲減退和胃腸道相關不良事件,且絕大部分事件為一過性且程度較輕。第12周時,佇列1、2和3中接受IBI362治療的受試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準較基線變化的平均值分別為−1.46%,−2.23%和−1.66%,度拉糖肽組為−1.98%。考慮到樣本量有限帶來的變異可能對結果產生影響,剔除第12周時每個給藥組糖化血紅蛋白水準較基線變化的極大值和極小值後,佇列1、2和3中接受IBI362治療的受試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準較基線變化的校正平均值分別為−1.46%,−2.28%和−1.87%,度拉糖肽組為−1.46%。同時,佇列1、2和3中接受IBI362治療的受試者第12周時的平均體重較基線分別下降0.9%、5.0%和5.4%,度拉糖肽組下降0.9%。接受IBI362治療的受試者的腰圍、體重指數、血壓和血脂等指標也觀察到有不同程度改善,其整體趨勢與IBI362 1b期減重研究的趨勢類似[1]

該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中日友好醫院楊文英教授表示:近年來,GLP-1R激動劑類藥物在達到降糖療效的同時,為糖尿病患者帶來減重和心腎等多重獲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我們欣喜地看到,作為新型GLP-1R和GCGR雙激動劑,IBI362在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已經初步展現出了良好安全性,以及降糖、減重和整體代謝特徵的綜合獲益。這些結果顯示出了IBI362作為下一代GLP-1雙靶點藥物相對于單靶點藥物的巨大優勢。我對IBI362的未來臨床開發非常有信心,也相信IBI362在已經開始的更大樣本量,更長治療週期的II期臨床試驗中一定會表現出更加出色的療效和安全性,帶來更多臨床獲益。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執行總監錢鐳博士表示:IBI362作為GLP-1R和GCGR雙激動劑,除了GLP-1R激動劑類藥物的降糖療效外,還可通過啟動GCGR促進能量消耗,達到更好的減重效果,為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多重代謝獲益。這一點在IBI362的肥胖與超重人群1b期臨床研究中已經得到了初步的驗證[1]。當前這項在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開展的為期12周的1b研究中,IBI362更展現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強勁的降糖療效和顯著的減重作用,其降壓,改善血脂和護肝的綜合獲益與之前臨床研究中觀察到的趨勢總體接近[1]。我們期待對IBI362在後續的臨床研究中帶來更加驚豔的結果。

[1] Ji L, Jiang H, An P, et al. (2021) IBI362 (LY3305677), a weekly-dose GLP-1 and glucagon receptor dual agonist, in Chinese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ple ascending dose phase 1b study. EClinicalMedicine 39: 101088. 10.1016/j.eclinm.2021.101088

關於糖尿病

我國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為11.6%。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約占糖尿病病人總數的90%,發病人數還在不斷增加。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不可逆的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如視力下降、失明、腎功能不全、外周神經病變、心肌梗死、中風和截肢等。糖尿病發病率高、隱匿性強、併發症嚴重,這三大特徵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目前針對糖尿病的治療方案較多,新型降糖類藥物的開發除有效控制血糖外,也在探索對糖尿病患者在減輕體重、降低心血管風險、保護腎臟等方面的額外獲益。

IBI362

IBI362(LY3305677)是信達生物製藥與禮來製藥共同推進的一款胃泌酸調節素創新化合物(OXM3),是具有同類最優潛力的GLP-1R和GCGR雙激動劑。作為一種與哺乳動物胃泌酸調節素類似的長效合成肽,IBI362利用脂肪醯基側鏈延長作用時間,允許每週給藥一次。IBI362的作用被認為是通過GLP-1R和GCGR的結合和啟動介導的,與OXM具有相似作用機制,因此預計其可以改善葡萄糖耐量並減輕體重。除了GLP-1R激動劑具有的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和減輕體重等作用外,IBI362還可能通過GCGR的啟動具有增加能量消耗和改善肝臟脂肪代謝等效應。通過開發同時激動多個與代謝相關的靶點來治療代謝性疾病是目前國際上新藥研發最新的趨勢。

關於信達生物

始于信,達于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品質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機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藉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6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7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公司已有6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攸同®,英文商標:BYVASDA®;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蘇立信®,英文商標:SULINNO®;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伯華®,英文商標:HALPRYZA®;pemigatinib口服抑制劑,商品名:達伯坦®,英文商標:PEMAZYRE®;奧雷巴替尼片,商品名:耐立克®)獲得批准上市,其中信迪利單抗在美國的上市申請(BLA)獲FDA受理,5個品種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5個產品已進入臨床研究。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Adimab、Incyte、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和韓國Hanmi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準,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資訊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堃博醫療攜手新風醫療/和睦家醫療 加速覆蓋高端醫療圈

杭州2021年12月6日 /美通社/ -- 中國肺部疾病微創介入診療領導者堃博醫療(2216.HK)今日宣佈,與新風醫療旗下中國領先的高端私立醫療機構和睦家醫療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呼吸介入等前沿技術覆蓋高端醫療需求群體的新型診療服務模式。未來將共同建設肺部專科醫療中心,為患者提供全球最佳的肺部疾病微創介入診療方案。

堃博醫療攜手新風醫療/和睦家醫療
堃博醫療攜手新風醫療/和睦家醫療

新風醫療集團旗下的和睦家醫院是國內最大、最具知名度的中高端醫療服務提供商和睦家的運營方,旗下醫院廣泛覆蓋國內全部一線城市,並在多個二線城市擁有互補的戰略覆蓋,是日益增長的高端醫療需求群體的首選品牌。

根據協議,堃博醫療全線診療產品將進駐和睦家旗下醫院,雙方將以肺小結節診療為起點,逐步拓展至慢阻肺等肺部疾病前沿診療技術領域的合作。同時,雙方將探索並致力於建立研究型醫院 -- 肺部專科醫療中心,屆時和睦家集團主要投入醫療中心和手術室建設資源,堃博醫療提供診療產品、技術及培訓資源,雙方共享醫療中心的收益。

堃博醫療董事長趙亦偉先生表示:「私立醫院與高端商業保險提供的多層次、差異化、有特色的醫療服務和保障將補充現有醫療體系的供不應求,其重要性也將隨經濟發展日益增長。與新風醫療及和睦家的合作是堃博醫療在醫院合作模式及業務拓展上的嶄新探索,結合私立醫院及高端商業保險,堃博醫療的肺部精準介入診療技術將應用於更廣泛的患者人群,為堃博醫療帶來新的增長點之一。未來,堃博醫療還將嘗試更多創新的技術推廣模式,例如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的利好政策,加速國外先進技術服務於高端患者人群。」

新風醫療/和睦家醫療總裁吳啟楠先生表示:「和睦家自建院以來,致力於為患者提供高質量、個性化診療服務,在技術和設備上持續加大投入。此次與堃博醫療的戰略合作,將幫助醫院完成在肺部醫學領域的規劃,我們的聯動將推進肺部診療技術在私立醫院體系的覆蓋,也為更卓越的患者服務與體驗提供了堅實保障。」

關於堃博醫療

堃博醫療(2216.HK)介入呼吸病學領域的開拓者,在中國和全球範圍內提供創新型肺部疾病解決方案。自2012年成立以來,堃博醫療已集結了在產品研發、臨床研究以及商業化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世界級管理團隊,發展成為擁有中國-美國雙中心的企業,並擁有多元化的知識產權組合,申請和授權專利476項。

通過與全球呼吸介入領域KOL的緊密聯繫,建立從創新概念到項目開發和執行的全面聯繫,公司已建立由17種產品組成的強大呼吸介入診療管線,多款產品已在美國、歐洲、澳洲等全球多個主流市場實現商業化。

堃博醫療的願景是成為肺病治療轉型的全球領導者,將介入診療解決方案確立為肺病治療的金標準。

關於新風醫療/和睦家醫療

新風醫療集團旗下的和睦家醫療是國內規模最大、最具知名度的綜合性高端私立醫療機構之一。和睦家醫療 1997年創建於北京, 25年來秉承現代醫院管理理念,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高質量的,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和睦家醫療提供覆蓋全生命週期的醫療服務,包括預防保健,診斷,治療以及康復。結合嚴謹的循證醫療實踐,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創新技術和設備上的不斷投入,設定了醫療服務的高標準。如今的和睦家醫療網絡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天津、青島和博鰲,旗下包括9家綜合和專科醫院、16家衛星診所以和覆蓋全國的互聯網醫院。醫師團隊超過800人,顧問團隊超過2000人,總註冊床位1000多張。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