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機構

百濟神州生物島創新中心揭幕

-作為新一代孵化器,生物島創新中心將為初創企業發展提供先進設備、科學與商業指導,加速實現源頭創新

中國北京和美國麻省劍橋2021年12月20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全球性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在世界範圍內開發和商業化創新藥物,為全球患者改善治療結果,提高藥物可及性。公司今天宣佈,百濟神州生物島創新中心在廣州揭幕,將助力科學家和企業家加速取得高度差異化的前沿創新成果。作為以創新為核心的孵化器,中心進一步體現了百濟神州致力於不斷滿足全球患者需求的目標。

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雷強先生表示:「十多年前,我們基於科學創建了百濟神州,如今百濟神州已成長為一家具備全產業價值鏈價值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我們希望創新中心能夠為和我們有著共同目標,致力於造福全球患者的企業家提供支持,也相信創新中心將同樣助力百濟神州的創新歷程。」

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兼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王曉東博士表示:「科學和創新始終是百濟神州的核心優勢。我們支持企業家將大膽的創意轉化為有影響力的項目,為患者創造價值,讓全球患者獲益。憑藉我們的科學研究、獨特的臨床開發能力和經驗,百濟神州能夠在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中,開闢更多探索前沿創新的路徑,為創新人才提供支持。」

賦能創新與成長,探索廣闊的未知

生物島創新中心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地區。中心將配備先進的實驗室基礎設施、完善的科研設備和專業的管理團隊。中心還將具備全面的研究能力,幫助科學家和企業家將他們的想法付諸實踐。此外,百濟神州還將為創新中心的科學家和企業家提供全產業價值鏈的支持。

創新中心擁有先進全面的技術平臺,可以賦予科學家和企業家更多的控制權,使他們能更加專注於自己熱愛的領域,助其快速成長。

百濟神州生物島創新中心首席執行官兼廣州生物藥業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劉建博士表示:「創新中心專注于培育企業家和科學家,推動藥物、診斷、器械等領域的變革性創新以滿足尚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致力從早期發現到最終惠及全球患者全過程的突破性創新。」

創新中心成員企業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潘洪輝博士表示:「我們非常認同百濟神州生物島創新中心的模式和理念,這種國際領先的合作方式能夠充分地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賦能,並提供垂直高效的專業化平臺資源。這對於同樣具備創新基因的康晟生物來講,本次入駐更大的意義在於,有機會能與眾多不同領域的創新型企業進行多方位的交流與合作,為彼此未來的研發路徑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共同促進產業的進步與更迭。」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立足科學的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開發創新、可負擔的藥物,以為全球患者改善治療效果和提高藥物可及性。目前公司廣泛的藥物組合包括40多款臨床候選藥物。公司通過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和合作,加速推進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開發。我們致力於在2030年前為全球20多億人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近8000人的團隊。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www.beigene.com.cn

前瞻性聲明

該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下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百濟神州生物島創新中心的計畫和抱負以及 "關於百濟神州"下提及的百濟神州的計畫、承諾、抱負和目標。由於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有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了以下事項的風險: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協力廠商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在獲得藥政批准和醫藥商業化方面的經驗有限,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商業化的能力,實現並保持盈利能力;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藥政註冊、商業化、營運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的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於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些信息。

Syntach AB 獲得歐盟 250 萬歐元的資助

瑞典隆德2021年12月20日 /美通社/ -- 位於瑞典隆德的 Syntach AB 獲得 250 萬歐元資助,這是從歐洲創新理事會 (EIC) 獲得 1,750 萬歐元混合融資的一部分,以支援開發其獨特的微創心臟支援系統。

全球有超過 6,000 萬人患有心臟衰竭,這是全球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心臟支援系統可以延長並挽救許多生命。Syntach AB 正在開發微創左心室輔助系統,與目前的系統不同,該系統不需要進行開胸心臟手術植入。此外,它還由植入的電池提供動力,避免穿過皮膚的動力線路,以及與傳統左心室輔助裝置相關的許多負面副作用。

Syntach 系統並非取代心臟功能,而是支援和增強心臟二尖瓣平面的自然運動,使每次心跳更有效。盡量減少血液接觸植入物料,實現生物相容和生理互動,從而進一步減少負面副作用。

EIC 已在歐盟 Horizon Europe 計劃成立。其目標是識別和支援開拓新技術和創新,從早期研究到市場發佈和擴大國際規模。由 EIC 資助的資金將讓 Syntach 加速開發其可植入微創心臟支援系統。

Syntach AB 行政總裁兼發明者 Jan Solem 說:「我們很榮幸獲得這項認可和支援,這種新治療有潛力改變遊戲規則,可能有助成千上萬的患者延長優質生活歲月 。」

董事會主席 Tor Peters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徹底改變心臟衰竭患者的治療方式,同時建立可以在全球提供這種治療能力的公司。很多工作仍在進行,但我們有出色的團隊,並獲得患者的大力支援,以及全球介入心臟病和心臟外科社群的支援,我們對未來非常樂觀。」

Syntach AB 總部位於瑞典隆德,與多個學術研究中心合作開發創新的心臟支援系統和二尖瓣治療系統。Syntach 與隆德大學臨床科學和臨床生理學部門的 Cardiac MR Group 合作。隆德大學的學術團隊率先研究心臟運作。

標誌 - https://mma.prnasia.com/media2/1712747/Syntach_Logo.jpg?p=medium600

復宏漢霖抗PD-1單抗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一線治療SCLC:OS長達15.38個月,總人群降低死亡風險達38%

  • ASTRUM-005研究結果顯示,復宏漢霖斯魯利單抗聯合卡鉑-依托泊甘在總體人群和中國亞組均可延長中位OS,斯魯利單抗組和安慰劑組的總人群中位總生存期(OS)分別為15.38個月和11.10個月,總人群中降低死亡風險達38%(中國亞組達41%),p <0.001,兩個給藥組的24個月總生存率(OSR)分別為43.2%和8.0%,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斯魯利單抗有望成為全球首個一線治療SCLC的抗PD-1單抗,為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療選擇。目前全球尚無抗PD-1單抗獲批SCLC一線治療。
  • 此前抗PD-1單抗產品Keytruda和Opdivo在一線SCLC的試驗探索未能成功,主動撤回相關適應症上市申請。

上海2021年12月17日 /美通社/ -- 12月17日,「宏‧進化H-evolution:From Biotech to Biopharma」復宏漢霖全球研發日活動成功召開,並於會上公布了在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患者中開展的比較斯魯利單抗(創新抗PD-1單抗)聯合化療及安慰劑聯合化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雙盲、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ASTRUM-005)期中分析詳細數據。

研究結果顯示,斯魯利單抗聯合卡鉑-依托泊甘在總體人群和中國亞組均可延長中位總生存期(OS),斯魯利單抗組和安慰劑組的總人群中位OS分別為15.38個月和11.10個月,總人群降低死亡風險達38%(中國亞組達41%),p <0.001,兩個給藥組的2年總生存率(OSR)分別為43.2%和8.0%,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這一結果標志著斯魯利單抗有望成為全球首個一線治療SCLC的抗PD-1單抗,為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療選擇。

SCLC長期面臨治療困境,亟需新藥物實現突破

據GLOBOCAN 2020數據顯示,肺癌是全球發病率第二大、死亡率第一的惡性腫瘤,也位居中國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榜首。2020年我國約有超過81萬新發肺癌病例,占癌症新發病例的17.9%。SCLC是肺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亞型,占肺癌總數的15%-20%,分為局限期小細胞肺癌(LS-SCLC)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處於廣泛期,該類患者臨床病情惡化快,總體預後不良。過去的20年間,依托泊甘聯合卡鉑或順鉑長期是ES-SCLC患者的標准一線治療,幾乎所有一線化療廣泛期患者在一年內復發,中位OS約10-11個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為臨床帶來新希望,目前抗PD-L1單抗聯合化療被最新版NCCN指南和CSCO指南推薦為ES-SCLC一線治療方案,數據顯示,抗PD-L1單抗組中位OS約12-13個月左右,化療組中位OS約10個月。免疫治療在ES-SCLC領域的應用仍面臨一系列挑戰,近年來多款PD-1產品在SCLC領域接連折戟,未使ES-SCLC患者真正獲益,迫切需要更為有效的PD-1抑制劑一線治療方案,打破目前SCLC治療窘態。

明顯改善患者總生存期,斯魯利單抗組vs安慰劑組:OS 15.38月 vs. 11.10月,2年OSR 43.2% vs. 8.0%

該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ASTRUM-005由吉林省癌症中心主任、吉林省肺癌診療中心主任、吉林省腫瘤醫院惡性腫瘤臨床研究一體化診療中心主任程穎教授擔任主要研究者,試驗在中國、歐盟波蘭、俄羅斯、土耳其、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多個國家共開設128個試驗中心,入組585例受試者,其中約31.5%為高加索人。納入的受試者按照2:1的比例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靜脈注射斯魯利單抗或安慰劑聯合化療,每三周一次,直至疾病進展、死亡、毒性不能耐受、撤回知情同意,或出現方案規定的其他原因(以先發生者為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比較兩種給藥方案一線治療ES-SCLC患者的臨床有效性,次要目的為評估兩種給藥方案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主要終點為總生存期(OS),次要終點包括無進展生存期(PFS)、PFS2、客觀緩解率(ORR)、緩解持續時間(DOR)、安全性、藥代動力學特征和免疫原性等。

截止2021年10月22日,本研究共入組585名合格的受試者(斯魯利單抗組:n=389;安慰劑組:n=196),中位隨訪時間為12.3個月。斯魯利單抗組和安慰劑組的中位OS分別為15.38個月和11.10個月,風險比(HR)為0.62(95% CI:0.48,0.80),p <0.001。兩個給藥組的2年總生存率(OSR)分別為43.2%和8.0%。亞洲人群中,斯魯利單抗組和安慰劑組的中位OS分別為16.03個月和11.10個月,風險比(HR)為0.59(95% CI:0.44,0.79),p <0.001。試驗結果表明,斯魯利單抗聯合卡鉑-依托泊甘能顯著改善一線ES-SCLC患者的OS,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2月7日,依照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IDMC)進行的預設中期分析,IDMC建議以該有效性分析結果提前申報。

基於該研究的積極試驗結果,復宏漢霖將盡快提交該適應症的上市注冊申請。未來公司也將繼續以患者需求為核心,積極推進斯魯利單抗的免疫聯合療法和產品的國際臨床注冊,為全球更多患者帶去福音。

東盟首個5G智慧醫院項目啟動

-泰國詩里拉吉醫院、泰國國家廣播和通信委員會與華為聯合發佈

曼谷2021年12月17日 /美通社/ -- 今日,泰國瑪希隆大學附屬詩里拉吉醫院、泰國國家廣播和通信委員會與華為泰國公司聯合舉行 「世界級5G智慧醫院」啟動儀式。該項目為東盟區域首個大規模正式啟動的5G智慧醫院項目,旨在通過引入5G、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患者帶來更高效、便捷的體驗,推動詩里拉吉醫院成為泰國乃至全球智慧醫院的典範。

同時,詩里拉吉醫院將與華為建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孵化5G創新應用,預計2022年將孵化30項5G醫療應用,並向全國醫療行業進行推廣。

啟動儀式上,巴育總理強調泰國政府高度重視數字技術的發展,表示:「這是推動5G等數字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的第一步。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國大使,感謝詩里拉吉醫院、華為及所有合作夥伴。我們將以此智慧醫院作為泰國未來智能醫院的藍圖。」

巴育總理參觀5G智能醫療展台
巴育總理參觀5G智能醫療展台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國大使韓志強先生強調中國將全力支持泰國抗疫,並表示對中泰智慧醫療領域合作前景充滿信心。韓大使在發言中談到:「中泰5G合作已成為地區樣板,助力泰國成為東南亞最早實現5G商用的國家。中方願積極支持華為等中國企業同泰國開展5G智慧醫院建設,探索通過科技創新應對時代挑戰,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瑪希敦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Prasit Watanapa和泰國國家廣播和通信委員副主席Natee Sukonrat分享了詩里拉吉智慧醫院項目的背景和發展歷程,並表示通過與華為等技術領先夥伴合作,能促進城鄉醫療資源均衡發展,加速泰國醫療產業的轉型升級。

詩里拉吉醫院和華為長期在5G技術開發應用領域開展合作。2020年6月,詩里拉吉醫院和華為泰國公司合作推出5G無人車,用於在新冠疫情期間無接觸運送醫療用品。2020年12月,華為與詩里拉吉醫院簽署了為期5年的諒解備忘錄,以5G等數字技術加速詩里拉吉醫院的運營智能化。2020年,詩里拉吉醫院獲得了CommunicAsia Awards頒發的「亞太地區最具創新性的5G試驗」獎。

華為泰國公司CEO鄧豐表示:「華為已扎根泰國的數字化旅程22年,我們很高興地看到詩里拉吉醫院正成為泰國數字化公共衛生行業的典範。我們將持續堅持『在泰國,為泰國』的使命,為泰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天境生物:持續開發創新生物藥 以核心創新競爭力走向全球

香港2021年12月17日 /美通社/ --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天境生物」或「公司」; Nasdaq: IMAB)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創新生物藥公司。公司聚焦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創新生物藥的早期發現,藥物開發和商業化,以填補尚未滿足的重大醫療需求。公司的使命願景是「持續開發創新生物藥,真正改變患者生活」。公司創立於2016年,發展至今,憑借在臨床研究、實驗資源以及在商業拓展等方面的能力及優勢,天境生物正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具創新力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

天境生物具備早期研發、轉化醫學、製造和控制(CMC)、臨床前開發、臨床研究以及商業拓展等生物藥開發等能力。公司團隊憑借對中國生物藥監管法規的深刻理解,及在中國廣泛的臨床前和臨床試驗的資源,實力得到進一步加強。目前,處於臨床階段的天境生物正快速成長為覆蓋全產業鏈的綜合性全球生物製藥公司。雖然公司目前尚無產品上市銷售,但在「快速產品上市」和「快速概念驗證」的雙輪策略驅動下,通過自主研發和全球授權合作等多元化模式,天境生物迅速建立起擁有超過20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藥研發管線,現有多款產品處於臨床試驗後期階段。

據公司公告顯示,公司研發管線豐富,在中國地區、全球地區均有分佈,當中有1項產品將申報上市、2項處於三期/註冊性臨床、7項處於二期臨床、8項處於一期臨床。其中三款重要產品TJC4(CD47單抗)、TJD5(CD73單抗)和TJCD4B(4-1BB/Claudin 18.2雙抗)不僅是靶向目前最具開發前景及最熱門的腫瘤免疫靶點之一,更將為天境生物帶來巨大的價值和企業升值空間。

首先,TJC4(CD47單抗)是天境自主研發創新能力的典範,是靶向目前最具開發前景及最熱門的腫瘤免疫靶點之一 -- CD47分子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該單抗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上市的CD47。CD47單抗具有高度差異化的作用機制帶來臨床優勢。天境生物研發團隊憑借對生物學的深入理解,通過特定的抗體篩選平台,獲得具有差異化優勢的TJC4抗體,通過獨特的抗原結合表位,在保留促進吞噬腫瘤細胞活性和抗腫瘤藥效的同時,與正常紅細胞上的結合卻十分微弱,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抗體注射後帶來貧血等副作用。TJC4無需預激給藥,並且在中至高劑量下,都展現了良好的耐受性,藥代動力學特徵呈線性,無明顯抗原「沉沒效應」。同時,此款藥物已授權艾伯維交易金額超過19.4+10億美金,商業化潛力巨大。公司第二款重磅產品TJD5(CD73單抗)是靶向目前腫瘤免疫另一熱門靶點CD73的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單克隆抗體。差異化結構,臨床優勢明顯。TJD5也是首個在中國進入臨床開發的靶向CD73藥物,有望憑借其差異化的作用特性成為全球範圍內高度差異化的產品。除了具有差異化優勢的單抗、天境生物的技術迭代創新,還包括了創新的雙抗以及顛覆性的超級抗體。受益於天境生物的創新基因,公司創新的標準是做全球創新或全球/中國同類最佳的產品。

儘管成立年限不長,但天境生物憑借具有資深藥物研發經驗的管理團隊,在豐富的研發管線,突出的產品差異化優勢以及「創新升級+合作深化+商業化加速」的戰略佈局下,實現了近年來的飛速發展,並受到資本市場廣泛認可。天境生物先後被納入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MSCI中國指數、富時GEIS成分股、富時ESG成分股等全球標誌性股票指數。目前,全球共有19家知名投行/券商覆蓋天境生物,平均目標價97美元。

華爾街知名投行瑞士信貸給予天境生物「買入」評級。瑞信認為,天境生物已建立起一個包括「全球最佳」或「全球首創」的管線組合,其內部高度創新的自研管線擁有全球授權合作的巨大潛力;公司高度差異化的授權引進管線組合提供近期商業化機遇,在中國市場具有差異化競爭力;新一波的顛覆性技術「超級抗體」為公司長期發展奠定基礎,天境生物利用合作夥伴顛覆性的藥物研發平台快速拓展擴充新一代抗體組合,包括mRNA,AI人工智能與細胞穿膜抗體等。

創新力始終是其核心優勢之一,在前瞻性戰略佈局下天境生物將引領下一波研發創新。同時天境生物在研管線涵蓋多款具有差異化競爭性優勢的產品,其中中國管線聚焦中國臨床需求,多款產品處於臨床中後期,包括CD38抗體菲澤妥單抗已完成III期註冊臨床試驗並達到所有主要及次要臨床終點,將於近期遞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公司的首個上市產品;全球管線則是單抗與雙抗兼備,創新能力一流。公司所選賽道為高成長性細分賽道,高度差異化的研發佈局和商業化策略將幫助天境生物保持在國內腫瘤及免疫疾病領域的持續領先優勢,同時位居創新藥國際化隊列的前沿。

展望未來,天境生物將持續專注於富有臨床開發潛力和終端市場效益的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以核心創新競爭力為策略導向,填補中國及全球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尚未滿足的臨床治療需求。

西湖歐米成為美國Pressure BioSciences Inc中國的獨家代理和服務商

杭州2021年12月17日 /美通社/ -- 2021年12月3日,西湖歐米(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湖歐米)與美國Pressure BioSciences Inc 公司(以下簡稱PBI)完成簽約。西湖歐米成為PBI的PCT樣本制備系統平台(PCT Sample Preparation System Platform)及其相關產品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和服務商,為珍貴的臨床樣本提供更專業的樣本制備解決方案。

PCT技術(Pressure Cycling Technology,壓力循環技術)是微量組織樣本快速前處理技術,具有用量小、穩定性高等優勢。PCT不僅可用於生命科學領域的蛋白質組學、生物化學、基因組學等學科,而且在刑偵和法醫學領域也有用武之地。西湖歐米商務部VP何達峰對此次簽約非常看好,他表示,「西湖歐米致力於不斷優化基於質譜的微量生物樣本的蛋白質組分析技術,本次簽約有助於優化現有的樣本前處理流程。」 PCT技術的出現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它不僅提高了樣本制備的效率,而且其全程自動化的模塊設計更是降低了交叉污染的風險。以蛋白質組學為例,現階段西湖歐米已經成功將樣本前處理流程壓縮在3小時內。

對於這次簽約,PBI也非常期待,並表示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希望PCT在中國能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同時,因受此次疫情的影響,生物科技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挑戰,PBI也非常希望此次和西湖歐米的合作更能推進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提供更快、更好,且更具有中國特色的PCT技術。

西湖歐米作為PBI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和服務商,不僅提供PCT相關產品的安裝、維護和維修,未來還會舉辦PCT系列研討會及培訓班,力求為每一位PCT客戶提供細致且周到的服務。

關於PBI

PBI是為全球生命科學行業開發和銷售基於壓力的創新型平台解決方案領導者。PBI的產品和服務基於其三個獲得專利的壓力增強平台:(1)壓力循環技術(PCT);(2)BaroFold 平台;(3)UST平台。

關於西湖歐米

西湖歐米創立於2020年7月,是一家專注於AI賦能的微觀世界數據公司。我們致力於以蛋白質組大數據技術創新為驅動力,聯合多模態大數據,助力精准醫學和藥物研發。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www.westlakeomics.com/

中醫藥抗衰老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石家莊2021年12月17日 /美通社/ -- 「氣絡學說指導八子補腎膠囊抗衰老研究」專家論證意見15日在河北石家莊發佈。論證一致認為,該項目的前期研究首次構建了基於氣絡學說的精氣神理論,形成抗衰老研究的新思路;以嶺藥業研製的專利中藥八子補腎膠囊,具有補腎填精、燮理陰陽、溫扶元氣、充養形神的抗衰老功效,有望成為中醫藥抗衰老的代表中成藥。

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張運、叢斌、高天明、田金洲、王紅陽、楊寶峰、寧光、喬傑等領域學者以線上/線下形式出席論證會議。

意見指出,衰老不僅是機體功能的衰退,而且是導致多系統老年性疾病的重要發病因素,衰老機制與傳統認識的疾病危險因素相互影響,共同參與了老年性疾病發生發展的病理生理過程,嚴重影響人民的健康與壽命。

中醫藥在抗衰老方面具有獨特理論和豐富經驗,深入挖掘傳統中醫藥抗衰老學術思想及治療方藥,揭示衰老機制及其在老年性疾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研發延長壽命、延緩衰老及防治相關疾病的有效策略和干預措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該研究基於精氣神理論,汲取兩千年來補腎用藥經驗之精華,確立「補腎填精、燮理陰陽、溫扶元氣、充養形神」治法,總結「子類養精、黑色入腎、血肉有情」用藥特色,制定了八子補腎膠囊組方,全藥具有補精化氣、補氣化神、充養形神的抗衰老作用。前期的實驗和臨床研究證實,八子補腎膠囊具有防治整體衰老、系統衰老及衰老相關疾病的特色優勢。

意見顯示,下一步擬實施的研究計劃將從文獻、基礎和臨床研究三方面,以中醫為主體,實施多學科交叉,從整體、系統、器官、細胞不同層次解讀基於氣絡學說的精氣神理論和抗衰老的科學內涵,力圖闡明衰老機制與危險因素相互影響在老年性疾病發病中的作用,提出防治早衰及早衰所致疾病的干預新策略,為防治老年性疾病提供新的理論和思路,對於促進有生命質量的長壽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和戰略意義。

商湯科技攜手澳門鏡湖醫院,共推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醫療發展

澳門2021年12月17日 /美通社/ -- 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在全球首屆「BEYOND Expo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上,與澳門鏡湖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商湯SenseCare智慧診療平台,圍繞智慧診療、智慧醫院建設、醫療創新前瞻研究等方面展開合作,實現臨床診療的智慧化升級,為市民帶來更優質的就診體驗,助力澳門打造高水平醫療中心。展望未來,商湯希望攜手更多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醫療的長遠發展。

商湯科技與澳門鏡湖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商湯科技與澳門鏡湖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澳門鏡湖醫院通過使用SenseCare 智慧診療平台大幅提升診療效率和市民就診體驗
澳門鏡湖醫院通過使用SenseCare 智慧診療平台大幅提升診療效率和市民就診體驗

SenseCare賦能鏡湖醫院臨床診療,惠及超過3萬名患者

自2020年以來,商湯SenseCare智慧診療平台的胸部CT、胸部X線、冠脈CTA、頭頸CTA、肝臟CT/MRI、下肢力線、放療等多部位多模態圖像的智能輔助診療解决方案,已在鏡湖醫院多個科室規模化落地。澳門鏡湖醫院成立於1871年,是澳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慈善綜合醫院。SenseCare智慧診療平台的落地不僅幫助醫生有效提高診療精度和效率,還有效提升了醫院患者接診的通量和能力,目前已惠及超過3萬名患者。

以心血管病為例,此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在亞洲亦較為常見。心血管CT造影檢查(CTA)是診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環節,醫生需要對CTA圖像進行複雜的冠脈三維後處理,涉及大量人工重建工作,其操作複雜度與處理時長直接限制了冠脈檢查的承接數量。不過,透過SenseCare Cardiac心臟冠脈智能臨床系統,AI技術可以全自動完成冠脈的分割與三維重建,以及高精度的斑塊檢出和狹窄評估,使得鏡湖醫院每例冠脈CTA整體後處理時間從15-20分鐘縮短至僅2-5分鐘。目前此系統在鏡湖醫院中的使用率更達到了100%,同時與往年相比,醫院心臟CTA檢查量提升至以往的1.5-2倍數。全方位提高了醫院對於冠脈疾病的診療效率,顯著減輕醫生負擔。

而在肺癌的早期診斷中,肺結節是重要徵象之一。不過,單靠肉眼識別卻很容易出現漏診的情況。對此,SenseCare Lung CT胸部CT智能臨床系統通過人工智能醫學影像分析能力輔助醫生閱片,能夠自動檢測出微小結節,快速進行病灶大小、分型和位置的多維分析,實現對肺結節的全面診斷,從而大大促進了肺癌的早診早治,亦顯著提升了放射科醫生對肺結節的診斷信心和效率。

秉承「立足醫療大數據、服務臨床診療」理念,商湯科技SenseCare智慧診療平台已發展成為覆蓋10餘個人體部位和器官、支持多病種的高性能輔助診療解決方案。商湯科技與鏡湖醫院還將融合各自優勢,共同推動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加速科研與臨床工作的融合,合力打造醫學領域的學術高地。

複製成功經驗,推動大灣區智慧醫療建設

截至今年上半年,商湯智慧健康產品已在全國數十家醫療機構順利落地,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深圳大學總醫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等粵港澳大灣區三甲醫院等,推動AI+醫療的多場景應用。透過與澳門鏡湖醫院達成戰略合作,商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版圖中再邁進關鍵一步,未來將複製此次成功經驗到整個大灣區,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的智慧醫療建設。

此外,商湯將進一步打造區域級智慧醫療賦能平台,透過AI技術推動大灣區醫院之間的互聯互通及遠程協作,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未來,商湯更將持續發揮AI和產業應用優勢,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攜手推動大灣區智慧醫療的長遠發展。

關於商湯科技

作為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以「 堅持原創,讓AI引領人類進步」為使命,「以人工智能實現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促進社會生產力可持續發展,並為人們帶來更好的虛實結合生活體驗」為願景,旨在持續引領人工智能前沿研究,持續打造更具拓展性、更普惠的人工智能軟件平台,推動經濟、社會和人類的發展,並持續吸引及培養頂尖人才,共同塑造未來。

商湯科技擁有深厚的學術積累,並長期投入於原創技術研究,不斷增強行業領先的全棧式人工智能能力,涵蓋感知智能、決策智能、智能內容生成和智能內容增強等關鍵技術領域,同時包含AI芯片、AI傳感器及AI算力基礎設施在內的關鍵能力。此外,商湯前瞻性打造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產要素價格,實現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的AI創新和落地,進而打通商業價值閉環,解決長尾應用問題,推動人工智能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

商湯科技業務涵蓋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板塊,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深受客戶與合作夥伴讚許。

商湯科技現已在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南平、青島、三亞、西安、台北、澳門、京都、東京、新加坡、利雅德、阿布扎比、杜拜、吉隆坡、首爾等地設立辦公室。另外,商湯科技在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均有業務。更多信息,請訪問商湯科技網站LinkedIn, TwitterFacebook專頁。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