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機構

亞太區農漁畜技術展10/31臺北南港一館登場

-不再靠天吃飯 跨領域技術帶旺農漁畜商機
-超過600種技術商品加持農業產值

臺北2019年10月4日 /美通社/ -- 現代生物技術與科技服務已大幅運用在農漁畜領域,這些省工、省時、省成本的產品和設備研發,不僅造福無數農業職人們,也加速供應鏈建構在地化的貿易活動,持續刺激市場需求。為了推廣農業技術並帶動地方農事轉型,亞洲博聞以Informa Markets作為新品牌出發,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行第三屆「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展會與「臺灣養殖漁業展覽暨會議」、 「臺灣畜牧產業展覽暨會議」聯合舉行,盼能啟發更多有志業者參與,也促進各項農業均衡發展。

Asia Agri-Tech Expo & Forum
Asia Agri-Tech Expo & Forum

「臺灣種苗館」今年再度重磅回歸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
「臺灣種苗館」今年再度重磅回歸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

台灣海博特將展示全球第一台環控型植物活體3D多光譜影像分析儀「Phenotron」。
台灣海博特將展示全球第一台環控型植物活體3D多光譜影像分析儀「Phenotron」。

為了提升溫室作物的生長效能,參展商瑞嘉國際推出的「抗高濕二氧化碳傳感器」
為了提升溫室作物的生長效能,參展商瑞嘉國際推出的「抗高濕二氧化碳傳感器」

室內種植效益穩溫室淘金技術增

隨著消費者提升食安意識,有機食物的需求瞬間激增,也帶動溫室種植行情看俏。亞洲博聞台灣分公司劉櫻惠總經理表示:「溫室種植有『三速、四季』之優勢:速熟、速達、速銷、及四季皆可出貨,完全不怕惡劣氣候攪局,並方便追溯生產來源。而這些有利條件皆有賴於跨產業的技術輔助,提供從生產製程、收穫運輸、到市場銷售的各種解決方案。」她強調:「未來農業發展將不斷地與跨業技術緊密結合,除了可精準運用土地、水資源,改變農業生產模式、提升經營管理成效,增加農產附加價值,也為永續農業帶來新希望。」

為了提升溫室作物的生長效能,參展商瑞嘉國際推出的「抗高濕二氧化碳傳感器」,可在極度潮濕的環境下操作,有效偵測溫室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避免過高或過低的濃度影響作物品質和產量,特別適用在花卉溫室、菌類養殖場、釀酒廠等。而台灣海博特則將展示全球第一台環控型植物活體3D多光譜影像分析儀「Phenotron」,能透過植物脅迫生理反應、葉面色彩、表型分析,精準鑑別物種及病蟲害,協助農事研究單位或從業人員精闢剖析植物病理,以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法。

氣候威脅高一尺 農業技術高一丈

除了現代化科技加持農業,營造業者也為溫室農業帶來新變革。烏山頭能源牧場看好綠能商機,推出可減省建築材料成本的太陽能板作為阻水層,適用於溫室屋頂及帷幕外牆;支架則採用6005T5型鋁合金,不僅抗銹蝕,且強度厚度皆高於一般料的一倍。同樣強調結構高堅固性的花王農業器具,以鋼骨加強型溫室作為展示重點,再搭配環控電腦,可設定自動化控制溫室設備及灑水系統等,協助管理者隨時隨地監控溫室狀態,有效提高作物產能。

想要維持農業永續,抗逆境產品絕不可少,但最重要的關鍵,仍在種原的保存與取得。「臺灣種苗館」今年再度重磅回歸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由農糧署、台灣種苗改進協會與台灣蘭花育種者協會共同推廣「耐逆境優良蔬果品種」和「優良蘭花商業品種」作為展覽主軸,多項新開發品種備受期待。此外,「世界蔬菜中心」也將首次進駐「臺灣種苗館」並發表演說,盼新型種子能為環境、糧食、食安提供永續農業的解決方案。

2019「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以精準農業為主題,展期三天也舉辦高達50場會議及研討會,共計至少80家廠商發表超過200項智慧農漁畜器具、設備、整場諮詢和服務,包括花王農業器具、錦程電機、中和製漆、宸訊科技、台灣高導、敦樸企業、中華電信、生禾禾科技、台灣香蕉研究所、磐磬實業、喬福材料科技、銓寶工業等。線上報名參觀已開放登記,有興趣的業者可上網:http://bit.ly/2Lz3vwk,或洽博聞台灣-周佳瑩小姐索取會議報名表。(電話: 02-27383898,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完 –

關於亞洲博聞

「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由博聞(UBM)主辦。由2018年6月起,博聞(UBM)與英富曼集團(Informa PLC)正式成為合資公司,共同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B2B資訊服務集團及全球最大的展會主辦單位。欲了解我們在亞洲區的業務,請瀏覽www.ubm.com/asia 了解詳情。

【新聞聯絡人】

周佳瑩 小姐

【參展/觀展聯絡人】

參展聯絡人:

盧珊珊 小姐 / 郭玉霖 先生

觀展聯絡人:

盧珊珊 小姐 / 林佑亮 先生

香港商亞洲博聞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電話:+886-2-2738-3898

傳真:+886-2-2738-4886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m

網址:https://www.agritechtaiwan.com/zh-tw/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1004/2601236-1-a?lang=2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1004/2601236-1-b?lang=2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1004/2601236-1-c?lang=2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1004/2601236-1-d?lang=2

Freezeframe終止與中國授權分銷商合作關係

-Freezeframe 為澳洲 No.1經臨床驗證的護膚品牌

悉尼2019年10月3日 /美通社/ -- Self Care Corporation Pty Ltd,freezeframe品牌的擁有者,已終結此前提供給位於香港上環文咸街50號寶恆商業中心17層5室的香港公司Freezeframe Co., Limited以允許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分銷freezeframe產品的有限授權許可。

該授權由Self Care以非獨家且不可轉移的「授權函」形式簽發,從不構成Self Care和Freezeframe Co. Limited或任何與後者相關實體間正式的分銷協議,Freezeframe Co., Limited或Freezeframe China Co Pty Ltd亦不是,且從不是Self Care的一部分。

Self Care已於2019年9月6日就結束雙方有限商業關係一事正式通知Freezeframe Co., Limited,即時生效,並通告Freezeframe Co., Limited正式撤銷授權函,於2019年10月6日生效。

從2019年3月起,Self Care已停止向Freezeframe Co., Limited及任何與其有關聯的公司供應任何freezeframe產品,包括Freezeframe China Co Pty Ltd和EPAQ International Pty Ltd,亦不會再向其供應任何freezeframe產品。

Self Care已通知Freezeframe Co., Limited後者以及與其關聯的所有實體必須完全停止以任何形式使用Self Care擁有的知識產權,包括用於其公司名稱及/或任何推廣材料中。亦禁止後者以及與其關聯的所有實體自稱為Self Care旗下freezeframe產品的「授權」分銷商。

Self Care的CEO Sonia Amoroso表示:「我們致力於確保平穩順利過渡至值得信任的分銷夥伴並確保持續、不間斷地供應澳洲No.1經臨床驗證的護膚品牌,包括原創REVITALEYES產品 -- 造就其成為銷售冠軍的配方始終保持如一,8年堅守不變。

因未授權經銷商出售的freezeframe產品可能不符合Self Care的質量標準且無法保證真實性,建議廣大消費者謹慎通過未授權經銷商渠道購買,包括REVITALEYES、BREAST ENHANCER及TUMMY TUCK。

請訪問品牌官方網站www.freeze-frame.comwww.freezeframe.com.cn以鏈接至我們信賴的分銷夥伴,這是確保freezeframe產品真實性的唯一途徑。或者,請訪問官方社交媒體賬戶,微博:freezeframe醫學美容護膚,微信:freezeframe芙日菲,亦可致電:+61-2-80461300,電子郵件: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敬請聯繫Amy Preston +61-2-8287-2851以獲取更多信息

康寶萊營養推出「Nutrition for Zero Hunger」計劃

-提供200萬美元消除全球饑餓問題
-宣佈與全球性組織 Feed the Children 合作 致力消除兒童飢餓

香港2019年10月2日 /美通社/ -- 全球首屈一指的營養公司康寶萊營養 (Herbalife Nutrition) (NYSE:HLF) 今天宣佈推出 Nutrition for Zero Hunger(提供營養品,助力實現零飢餓)全球計劃,承諾提供200萬美元,幫助消除全球飢餓問題,確保人們獲得良好的營養,並解決日益嚴峻的肥胖問題。在非營利性合作夥伴的支持下,該計劃將專注於提供健康食品,改善營養教育,確定可持續的食品資源,並提高人們對此全球性危機的認識。

在推出這項計劃的同時,該公司還宣佈與致力於在全球消除兒童飢餓的非營利性組織 Feed the Children 達成合作。Feed the Children 已將9月定為「戰勝飢餓月」,作為 「Nutrition for Zero Hunger」的主要合作夥伴,康寶萊營養將全力支持他們消除全球飢餓問題的計劃。

康寶萊營養全球企業事務部執行副總裁艾倫-霍夫曼 (Alan Hoffman) 說:「Nutrition for Zero Hunger 計劃將幫助解決全球主要問題,通過與 Feed the Children 等合作夥伴合作,我們希望建立一個人人都能獲得優質食品和營養的世界。」

康寶萊營養成立將近40年,作為全球營養領域的領導者,以優質營養品的重要性和價值為基礎,通過獨立會員網絡向全球客戶提供可靠的營養品來源。

Feed the Children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阿諾德 (Travis Arnold) 稱:「Feed the Children 有幸與康寶萊營養合作,解決兒童飢餓的重要問題。我們無法憑借一己之力應對這一問題,但我們知道,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為全世界更多需要我們的家庭提供幫助。」

Feed the Children 致力於為家庭和社區提供支持,通過提供食品援助和資源,幫助美國及其他 10個國家的人民實現穩定的生活。2018年,Feed the Children 分發了8,860萬磅食品和必需品,為全球650萬人提供了幫助。

除了支持此項合作外,Nutrition for Zero Hunger 計劃還符合聯合國的第二項可持續發展目標,該目標呼籲採取大膽行動,在2030年底之前消除所有飢餓問題,同時徵集有助於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食品安全和改善營養的解決方案。通過承諾提供200萬美元,公司將開展以下活動:

  • 與應對飢餓、食品安全和營養不良問題的組織進行合作
  • 向弱勢群體實物捐贈營養食物和營養品
  • 提供資源以支持營養教育
  • 通過綜合性活動,在全球範圍內吸引社區參與並宣傳相關知識

霍夫曼說:「我們知道健康營養品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所以將致力於滿足全世界弱勢群體的這一重要需求。」

欲瞭解有關康寶萊營養的更多信息,請瀏覽 IamHerbalifeNutrition.com。獲得公司的最新信息,請在 Twitter 上關注:@HerbalifeNews。

康寶萊營養簡介

康寶萊營養是一家全球營養品公司,其目標是讓世界變得更健康、更快樂,自1980年以來,一直秉承透過優質的營養品和營養計劃幫助改善人們的生活為使命。康寶萊營養提供高質量、以科學為基礎的產品,康寶萊營養獨立會員以一對一諮詢與社區支持,鼓勵消費者擁抱更健康、更活躍的生活模式。

康寶萊營養透過在全球逾90個國家的會員網絡銷售其重點營養、體重管理、體健運動及個人護理產品。

康寶萊營養極推動公益,支持康寶萊慈善基金會,提供優質營養幫助弱勢社群。康寶萊營養亦贊助超過190名世界級運動員,運動團隊和體育賽事。

康寶萊營養在全球擁有8,300多名員工。詳情請瀏覽 IAmHerbalifeNutrition.com

Feed the Children 簡介

Feed the Children 為飢餓的孩子提供食物。我們的願景是建立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在美國及其他國家,我們致力幫助家庭和社區實現穩定的生活,減少對未來幫助的需求,同時為他們提供食品和資源,滿足他們當前的需求。我們將企業捐贈者捐贈的產品分發給當地社區合作夥伴,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幫助,並在自然災害發生時迅速調集資源,幫助開展災後重建工作。在國際上,我們在10個國家管理以兒童為中心的社區發展計劃。我們歡迎合作,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工作離不開合作夥伴的支持。詳情請瀏覽 feedthechildren.org

AGC Biologics為丹麥哥本哈根營運部門任命新的主任/總經理

-Jeffery D. Mowery被任命為丹麥哥本哈根設施的主任/總經理

華盛頓州博塞爾2019年10月1日 /美通社/ -- 治療性蛋白質臨床和商業生產領域的全球領導者AGC Biologics今天宣佈,該公司任命Jeffery D. Mowery為下屬丹麥哥本哈根設施的主任/總經理。Mowery先生將提供領導和現場管理,確保繼續提供世界一流的合約開發和製造服務。他將會支持哥本哈根設施的持續發展,並將與西雅圖、海德堡和千葉的同事們密切合作,確保公司各部門都能利用和整合AGC Biologics合併後形成的全球能力。

Mowery先生帶來了小分子、生物和細胞/基因治療產品生產環境中的20年從業經驗。他的經驗包括曾經為Juno Therapeutics、Lonza和基因泰克(Genentech)等公司工作過。Mowery先生擁有喬治福克斯大學(George Fox University)的項目管理類理學學士學位,以及瑪麗赫斯特大學(Marylhurst University)的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

AGC Biologics技術總監Kasper Moller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讓生命科學行業內的傑出領導者Mowery先生,加入AGC Biologics的世界一流團隊。哥本哈根設施主任/總經理一職,對我們業務的擴展和成長必不可少。Mowery先生所擁有的專長和經驗,將能引領我們的哥本哈根基地取得發展,並實現我們已經闡述過的目的和目標。」

AGC Biologics簡介

AGC Biologics是領先的全球性合約開發與生產機構(CDMO),堅定致力於為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最高標準的服務。AGC Biologics是Asahi Glass Company (AGC) Bioscience、Biomeva GmbH和CMC Biologics整合後的產物。該公司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擁有850多名員工。該公司的廣泛網絡覆蓋三大洲,在華盛頓州西雅圖、丹麥哥本哈根、德國海德堡和日本千葉設有符合cGMP(動態藥品生產管理規範)的工廠。

AGC Biologics為從臨床前到商業生產的蛋白質療法的大量化生產和cGMP生產(面向哺乳類和微生物),提供豐富的行業專長和獨特的定制服務。該公司廣泛的一體化服務包括細胞系開發、生物工藝開發、配方、分析測試、抗體藥物開發與結合、細胞銀行與存儲和蛋白質表達 -- 包括該公司專有的CHEF1® Expression System,用於哺乳類生產。詳情請瀏覽:www.agcbio.com

圖標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624983/AGC_Biologics_logo_Logo.jpg

百濟神州在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公佈了替雷利珠單抗和Pamiparib的臨床數據

美國麻省劍橋和中國北京2019年9月30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 (納斯達克代碼: 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是一家處於商業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專注於用於癌症治療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和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公司今天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公佈了其在研抗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以及其在研PARP抑制劑pamiparib的臨床數據。

百濟神州腫瘤免疫學首席醫學官賁勇醫學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公佈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的第二項適應症尿路上皮癌(UC)中的關鍵數據,並期待與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此項正在接受優先審批的新藥上市申請開展下一步的對話。此外,公司在大會上還公佈了pamiparib作為單藥以及與低劑量替莫唑胺(TMZ)聯合用藥的臨床數據,也期待能看到計劃明年公佈的pamiparib在中國開展的3期以及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數據。我們由衷地希望這些療法能為在抗擊上述適應症以及其他癌症的患者們帶來有意義的治療方案。」

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亞洲PD-L1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患者的一項2期臨床試驗有效性與安全性數據的首次報告

海報編號:920P

這項多中心、開放性的替雷利珠單抗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4004221)正在既往接受過至少一項鉑治療的中國和韓國PD-L1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患者中開展。試驗設計旨在評估替雷利珠單抗在推薦2期試驗劑量(每三週一次劑量為200毫克的靜脈注射給藥)下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有效性,試驗主要終點是由獨立評審委員會(IRC)根據RECIST實體瘤療效評估標準1.1版的客觀緩解率(ORR)。

截至2019年2月28日的數據截點,113位患者入組了該試驗,其中38.9%的患者先前接受了兩項(32.7%)或至少三項(6.2%)治療,23.9%的患者發現肝轉移。所有患者中的中位治療時間為15.3周(2-72)。截至數據截點,30位患者(26.5%)仍在接受治療。

  • 在104位符合療效評估的患者中,確認的ORR為23.1%,包括IRC評估的8位達到完全緩解(CR)的患者以及16位達到部分緩解(PR)的患者。其餘結果包括:

    • 中位持續緩解時間(DoR)尚未達到。在24位達到緩解的患者中,19位(79%)在數據截點時緩解還在持續;以及
    •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分別為2.1個月和9.8個月;

  • 替雷利珠單抗總體耐受。105位患者出現了至少一項與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TRAE),其中最常見的任何級別的TRAE為貧血(26.5%)、食慾不振(18.6%)、發熱(16.8%)、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15%)以及瘙癢(15%);
  • 39位患者出現了三級及以上的與試驗用藥相關的TRAE,最常見的為貧血(7.1%)、尿路感染(4.4%)、食慾不振(3.5%)以及低鈉血症(3.5%);
  • 12位患者(11%)由於與試驗用藥相關的不良事件(AE)中斷治療。與試驗用藥相關的嚴重AE在11位患者(9.7%)中出現;
  • 免疫相關的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出現在64%的患者中。常見的免疫相關的TEAE包括免疫介導皮膚不良反應(34%)、免疫介導的肝炎(24%)、甲狀腺機能障礙(13%)、免疫介導的腎炎以及腎功能障礙(12%);以及
  • 四位患者(3.5%)由於AE死亡,包括肝衰竭(n=2)、呼吸驟停(n=1)以及腎損傷(n=1)。肝衰竭和呼吸驟停經研究者評估可能與試驗用藥有關,而腎損傷可能與試驗用藥無關。

Pamiparib聯合低劑量替莫唑胺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更新結果

海報編號:451PD

這項開放性、多中心的劑量遞增/擴展1b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150810)設計旨在評估pamiparib聯合低劑量替莫唑胺(TMZ)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最大耐受量(MTD)以及初步抗腫瘤活性。患者接受完整劑量的pamiparib聯合通過脈衝給藥以及持續給藥的遞增劑量的TMZ。

2期試驗推薦劑量以及聯合用藥順序最終確定為連續28天接受每次60毫克、每日兩次口服的pamiparib給藥,並在前七天接受每日一次60毫克的TMZ給藥。

截至2019年7月29日的數據截點,共有113位實體瘤患者入組該試驗。在入組患者中,先前接受的治療方案中位數為三項。截至數據截點,共有17位患者(15.0%)仍在接受pamiparib聯合低劑量TMZ治療。

  • 該聯合用藥組合總體耐受。112位患者出現了至少一項TEAE,其中在不少於20%的患者中出現的最常見的所有級別的TEAE為貧血(57.5%)、噁心(54.0%)、乏力(48.7%)、食慾不振(34.5%)、中性粒細胞減少症(32.7%)、血小板減少症(31.9%)、嘔吐(29.2%)以及血小板計數減少(23.0%);
  • 63位患者出現了與試驗用藥相關的三級及以上的TEAE,其中最常見的為血細胞減少(貧血、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以及血小板減少症),但均證實可控並可逆。相關的四級AE包括血小板減少症(11.5%)、中性粒細胞減少症(9.7%)、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8.8%)、血小板計數減少(7.1%)以及白細胞計數減少(2.7%);
  • 三位患者(2.7%)出現了與試驗用藥相關的AE並導致治療中斷。與試驗用藥相關的嚴重AE在11位患者(9.7%)中出現;
  • 四位患者(3.5%)由於AE導致死亡,均被研究者評估為與試驗用藥無關;
  • 截至數據截點,在66位入組劑量遞增部分試驗的患者中,有57位符合療效認定;52位患者有可評價病灶,且根據RECIST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1.1版或前列腺癌PCWG2療效評價標準,符合療效評估。結果包括:

    • ORR為19.3%(19位患者達到了PR);11位患者中8位達到確認的緩解。此外,在一位前列腺癌患者身上觀察到了不確認的PSA緩解;
    • 疾病控制率(DCR)為64.9%(95%置信區間,51.1-77.1);
    • 中位DoR為6.4個月(95%置信區間,2.1-7.7);
    • 中位治療時間為3.7個月(0.2-18.1);以及
    • 在一項生物標誌物分析中, 62.5%(5/8)的患者經評估為同源重組缺陷(HRD+)並達到緩解;

  • 19位符合療效評估的、先前使用過少於或等於兩項的首選化療方案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 SCLC)患者入組了擴展分組。ORR為31.6%,有一位患者達到了CR、五位達到了PR。DCR為78.9%,中位治療時間為3.6個月(1.0-5.7),並有五位患者仍在接受治療;以及
  • 15位符合療效評估的胃癌或胃食管癌(G/GEJ)患者入組了擴展分組。ORR為0%;DCR為33.3%,中位治療時間為1.9個月(0.3-5.8)並有兩位患者仍在接受治療。

Pamiparib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安全性、抗腫瘤活性以及藥代動力學:1期劑量遞增/拓展研究的更新結果

海報編號:452PD

這項多中心、開放性的pamiparib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1A/1B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2361723)正在澳大利亞開展。1A期劑量遞增以及劑量探索部分確認了2期臨床試驗每次為60毫克、每日兩次口服給藥(BID)的劑量。正在進行的1B期包括了探索pamiparib在特定疾病劑量擴展分組中安全性、耐受性以及抗腫瘤活性的部分,以及探索食物對單一劑量藥代動力學影響的部分。在ESMO上公佈的結果包括更新的安全性數據以及卵巢癌以及相關癌種分組的有效性數據。

截至2019年6月1日的數據截點,101位患者入組了該臨床試驗,其中64位入組了劑量遞增的組成部分,37位患者入組了劑量拓展試驗的部分。在入組患者中,先前接受的治療方案中位數為三項。截至數據截點,11位患者(10.9%)仍在接受治療。

  • 在101位患者中,最常見(在不少於20%的患者中出現)的、所有級別的TEAE為噁心(69.3%)、乏力(48.5%)、貧血(35.6%)、腹瀉(33.7%)、嘔吐(31.7%)、食慾不振(22.8%)以及便秘(21.8%);
  • 在不少於5%的患者中出現的最常見的、三級及以上的TEAE為貧血(24.8%)以及谷丙轉氨酶(ALT)升高(5%);
  • 6.9%的患者由於TEAE終止試驗治療;五位患者死亡(5%),均被研究者評估為與試驗用藥無關;
  • 截至數據截點,根據RECIST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1.1版,共有58位卵巢癌及相關癌種的患者符合療效評估。其中,23位患者(39.7%)達到了確認的客觀緩解,包括四位達到CR(6.9%)以及19位達到PR(32.8%)。其餘結果包括:

    • 臨床受益率為53.4%;
    • 中位緩解時間(DoR)為14.9個月(11-17.9);
    • 在攜帶BRCA基因胚系細胞突變或體細胞突變(g/s BRCAmut+)的31位患者中觀察到的的客觀緩解率(ORR)為61.3%,相比攜帶野生型BRCA基因或未知狀態(BRCAwt 或 BRCAunk)的27位患者中的ORR(14.8%)較高;
    • 有22位鉑類藥物敏感性患者,23位鉑類藥物耐藥性患者,12位鉑類藥物難治性患者。在鉑類藥物敏感性患者中觀察到的ORR為77.3%;在鉑類藥物耐藥性患者中的ORR為17.4%;在鉑類藥物難治性患者中的ORR為8.3%;
    • 在攜帶BRCAmut+且對鉑類藥物敏感的患者中,ORR為83.3%(15/18);在攜帶BRCAwt或BRCAunk且對鉑類藥物敏感的患者中,ORR為50%(2/4);以及
    • 在攜帶BRCAmut+且對鉑類藥物耐藥的患者中,ORR為20%(2/10);在攜帶BRCAwt或BRCAunk患者中,ORR為15.4%(2/13);

  • 藥代動力學數據表明,pamiparib血漿暴露與劑量增加幾乎成正比, 終末半衰期約為13個小時,進食與空腹無需調整 pamiparib用藥。

關於替雷利珠單抗

替雷利珠單抗(BGB-A317)是一款在研的人源性lgG4抗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單克隆抗體,設計目的為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巨噬細胞中的Fc受體結合。臨床前數據表明,巨噬細胞中的Fc受體結合之後會激活抗體依賴細胞介導殺傷T細胞,從而降低了 PD-1抗體的抗腫瘤活性。替雷利珠單抗是第一款由百濟神州的免疫腫瘤生物平台研發的候選藥物,目前正作為單藥療法及聯合療法開發針對一系列實體瘤和血液腫瘤治療適應症。

目前正在開展的替雷利珠單抗的臨床研究包括一項針對二線或三線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肝細胞癌(H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二線食道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胃癌(G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ES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二至三線HCC患者的2期臨床研究。這些臨床試驗正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招募患者,包括美國、歐洲以及中國。

除一項針對復發/難治性(R/R)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的關鍵性2期臨床研究以及一項針對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的關鍵性2期臨床研究,百濟神州還在開展一項針對一線非鱗狀NSCL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鱗狀NSCL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鼻咽癌(NP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U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早期ES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以及一項針對具有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實體瘤患者的2期臨床研究。這些臨床研究主要正在中國進行患者入組。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前身為CFDA)藥品審評中心(CDE)正在對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R/R cHL患者和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NDA)進行審評,兩者均被納入優先審評。百濟神州擁有替雷利珠單抗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授權。

關於Pamiparib

Pamiparib (BGB-290) 是一款在研PARP1和PARP2抑制劑,臨床前模型顯示其具有穿透血腦屏障和PARP-DNA複合物捕捉等藥理學特性。由百濟神州的科學家在北京研發中心自主研發,pamiparib目前正作為單一療法或與其他藥物聯用治療多種惡性實體瘤進行全球臨床開發。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的、商業階段的、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分子靶向 和免疫腫瘤療法的研發。百濟神州目前在中國大陸、美國、澳大利亞和瑞士擁有2,700 多名員工,在研產品線包括新型口服小分子類和單克隆抗體類抗癌藥物。百濟神州目 前也正在打造抗癌治療的藥物組合方案,旨在為癌症患者的生活帶來持續、深遠的影響。 在新基公司的授權下,百濟神州在華銷售 ABRAXANE®注射用紫杉醇(納米白蛋白顆粒 結合型)、瑞復美®(來那度胺)和維達莎®(注射用阿扎胞甘)P0F[1]P。

前瞻性聲明

該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 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下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替雷利珠單抗與pamiparib令人鼓舞的臨床數據及其作用機制,有關百濟神州與替雷利珠單抗以及pamiparib相關的進展計劃、預期的臨床開發計劃、藥政註冊里程碑、商業化等。由於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有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了以下事項的風險: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 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產品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產品及藥物候選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對其技術和藥物知識產權保護獲得和維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第三方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有限的營運歷史和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商業化的能力;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於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些信息。

[1] ABRAXANE®、瑞復美®和維達莎®為新基醫藥公司的註冊商標。

首個治療骨關節炎的可穿戴手套啓動先導試驗

關於這款數碼設備的醫學測試也同時開啓

社馬德里, 2019年9月30日 /PRNewswire/ -- 西班牙DEMAC SA集團旗下的產品研究開發部QUANTIC NANOTECH今天宣佈,為開展一項新的醫學設備發佈前先導試驗,現在向馬德里部分醫院的病人開放免費治療的報名註冊。由於病人的需求較大,因此開放期截止到2019年10月15日。(《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HIPAA)認證的AWS雲端安全服務器)。QUANTIC NANOTECH在上屆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展出了首個家用可穿戴式骨關節炎治療手套系統QNANO GLOVE

馬德里馬哈達翁達鐵門大學醫院(Hospital Universitario Puerta de Hierro Majadahonda)會診醫生、風濕病專家路易斯-維拉(Luis F. Villa)醫學博士表示:「這款設備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因為病人在家中休息或夜間時都可以使用。對於使用不同療法治療手部骨關節炎的病人,循證醫學都證實了這款設備出色的臨床療效。」

路易斯-維拉博士補充道:「手部骨關節炎的治療不僅難處理,也耗費資源,往往依賴於物理輔助療法,以及局部給藥和口服給藥。我們很期待看到先導研究的結果,因為多重模式物理療法的家用設備可以更容易、更低成本地治療這種頻繁發作的疾病。」

Quantic Nanotech綜合治療手套融合了革命性技術,如形狀記憶合金(SMA)和最先進的材料,可用於乾熱療法、振動、按摩以及手指的主動與被動拉伸與伸展。設備還允許局部給藥,如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擦劑和神經調節物質。

該公司計劃於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發佈手部骨關節炎病人臨床研究的第一批結論。

治療型Quantic Glove設備簡單、小巧,既可以讓病人在家中透過智能手機或互聯網控制,也可以讓醫療專業人員遠程控制。

該產品已經在InPEX Pittsburgh等展會上獲得國際大獎,2019年8月還榮獲英國AI全球傳媒(AI Global Media)旗下《計算機視覺雜誌》(CV-MAGAZINE)授予的2019年技術創新者獎項

QUANTIC NANOTECH正結束A輪融資,希望盡快在全球實施授權業務模式。

骨關節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也是全球員工休病假的主因。僅在美國,這種疾病導致的醫療費用和收入損失就高達3040億美元,約等於美國GDP的1%。(來源arthritis.org–2013年)

QUANTIC NANOTECH將於2019年10月6日-10日參展杜拜GITEX Future Stars展會

DEMAC S.A QNANOTECH簡介

HIPAA 簡介

圖標: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801551/QUANTIC_NANOTECH_Logo.jpg

Ascensia Diabetes Care的資料顯示,在低血糖範圍內,CONTOUR®PLUS和CONTOUR®PLUS ONE血糖監測系統具有很高的準確性

數據展示了結合使用CONTOUR®PLUS ONE血糖監測系統和Health2Sync應用的潛在好處

香港2019年9月30日 /美通社/ -- 在第21屆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 East Meets West Symposium上,Ascensia Diabetes Care公佈了兩項研究的資料,其中一項研究使用概率法,分析低血糖範圍內血糖監測系統的準確性,另一項研究分析香港1型糖尿病患者,結合使用CONTOUR®PLUS ONE血糖監測系統和Health2Sync (H2S)移動應用。

這兩項研究均以海報形式在香港舉辦的研討會上發佈,第一項由Ascensia Diabetes Care巴塞爾全球醫療事務部的Rimma Shaginian博士發佈,第二項則由Ascensia Diabetes Care上海全球事務部的Lina Gu博士和Shaginian博士共同發佈。這標誌著Ascensia第一次在亞太區公佈CONTOUR®PLUS ONE血糖監測系統的科學資料。

第一項研究1《Accuracy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s in the low blood glucose range demonstrated using probability methodology》顯示,在低血糖範圍內,Ascensia的CONTOUR®PLUS(與四個競爭對手血糖監測系統相比)和CONTOUR®PLUS ONE血糖監測系統,具有很高的準確性。該研究採用概率法,對低血糖範圍內血糖監測系統的準確性進行估值。CONTOUR®PLUS血糖監測系統數據來自之前比較五個血糖監測系統準確性的研究2,CONTOUR®PLUS ONE血糖監測系統數據則來自另一項研究3

研討會上發佈的這項研究強調,低血糖範圍內血糖監測系統的準確性差異,即使這些系統都符合FDA 2016和/或ISO 15197:2013準確性標準。這項研究還強調了低血糖範圍內,準確性對於安全和高效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特別是胰島素治療患者、有嚴重低血糖或無症狀低血糖史的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醫院對血糖監測系統的採用,以及獲推薦使用血糖監測系統卻使用CGM的患者。

Ascensia Diabetes Care血糖監測新興業務負責人Mike Smith表示:「低血糖是最佳糖尿病控制的主要負擔,糖尿病患者每天都會面臨糖尿病控制挑戰。然而,這項研究的結果令人深受鼓舞,特別是對於這些可獲益于更高護理水準的患者群體而言。如果表上的數值過高,用戶可能會過量使用更大劑量的胰島素,這可能會導致低血糖,而如果數值過低,用戶則可能認為是低血糖,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這可能會導致高血糖和HbA1C的增加。確保低血糖範圍內的準確性可以保護患者的安全。低血糖範圍需要高度準確的結果,確保高效控制病情。」

第二項研究4《Use of the CONTOUR®PLUS ONE BGMS with the Health2Sync Mobile App in Type 1 Diabetes Patients in Hong Kong》,審查了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期間34位患者(其中17位患者不到18歲,9位患者不到10歲)的數據。這項研究之前,已經進行過幾項其他研究,提出移動應用可能對糖尿病自我管理產生有益影響5

這項研究顯示,結合使用血糖監測系統和應用的患者,平均每天血糖下降16.4%(從10.16 mmol/L到8.49 mmol/L),平均空腹血糖下降10.70%(從9.82 mmol/L到8.77 mmol/L)。患者每週血糖測試次數也從12次(1-39)增加至32次(3-52)。

結果展示了,結合使用CONTOUR®PLUS ONE血糖監測系統,和H2S應用的潛在好處,可能有助於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

Smith補充道:「這項研究的結果激動人心,展示了結合使用這些系統的好處。這,對許多努力實現最佳血糖控制的1型糖尿病患者,有潛在影響。許多患者不遵循治療方案,不做血液測試,而且經常出現低血糖。但這項研究顯示,結合使用高準確性監測系統和直觀的數位應用,在某種程度上有助於克服這一問題。」

參考

1. Rimma Shaginian、Pardo, S.、Richardson, J.和Stuhr, S.,《Accuracy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s in the low blood glucose range demonstrated using probability methodology》。2019年在中國香港舉辦的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 East Meets West Symposium上發佈的海報。

2. Dunne, N., Viggiani, M., Pardo, S., Robinson, C. and Parkes, J. (2015). Accuracy Evaluation of CONTOUR®PLUS Compared With Four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s. Diabetes Therapy, 6(3), pp.377-388.

3. Bailey TS et al. et al. Accuracy and Us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New, Wireless-enabled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That Links to a Smart Mobile Device. J Diabetes Sc, Technol. 2017;11 (4): 736-743

4. Gu, L.G.、Chen, Y.P.和Rimma Shaginian,《Use of the CONTOUR®PLUS ONE BGMS with the Health2Sync Mobile App in Type 1 Diabetes Patients in Hong Kong》。2019年在中國香港舉辦的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 East Meets West Symposium上發佈的海報。

5. Holtz B, et al. TelemedJ E Health. 2012,18(3):175–184

圖示: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749389/Ascensia_Diabetes_Care_Logo.jpg

世界心臟聯盟呼籲為心臟健康創造平等條件

-在2019年9月29日世界心臟日即將到來之際,世界心臟聯盟表示每一顆跳動的心臟都很重要

日內瓦2019年9月27日 /美通社/ --

  • 今年,世界心臟聯盟邀請全球數百萬人成為心臟護衛英雄,許下並履行承諾,保護自己及親朋好友的心臟健康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頭號死因,每年造成1790萬人死亡。相比之下,艾滋病毒/艾滋病、瘧疾和肺結核共造成300萬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

每顆心臟生而平等,但並非每顆心臟都受到平等對待

世界心臟日是宣傳心血管疾病的規模最大的活動,今年我們將利用這個活動來重點關注心臟健康不平等問題。無法獲得基本的心血管藥物仍是最迫切的問題之一:20億人口(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無法獲得所需的藥物,這些人口主要分布於醫療服務水平低下的國家、地區或城市邊緣[1]

在所有的收入群體中,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心血管疾病的高發生率和難以獲得醫療服務與健康的社會經濟決定因素有關,包括教育和健康意識。[2]

世界心臟聯盟主席Karen Sliwa教授評論:

「在我的祖國南非以及全球其它地區,某些人口群體能夠獲得各種優質的教育和醫療服務,但大部分人的受教育水平仍然很低,處於絕對貧困或相對貧困水平。無論在世界上哪一個角落,健康和貧困的社會經濟決定因素對心血管疾病的模式及預防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診斷太遲和無法獲得各種疾病管理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除了提高人們的認知,世界心臟病日在世界心臟聯盟的策略中也發揮重要作用。世界心臟聯盟希望提高人們對這些問題的瞭解並在所有人群中傳遞有益於心臟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信息。」

心連心

世界心臟日旨在控制心血管疾病病人人數,呼籲為心臟健康創造平等條件。9月29日,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起來,透過製作和分享自己的活動海報、舉行宣傳活動、在社交傳媒上傳播信息、分享活動短片,為當地心臟基金會組織籌款活動,並點亮標誌性地標、建築或紀念館,來表明自己與心血管疾病鬥爭的決心。

在即將來臨的世界心臟日,許下承諾,支持心臟健康行動,請瀏覽:worldheartday.org,利用#WorldHeartDay,寫下自己的承諾,並與他人分享www.facebook.com/worldheartfederation

參考

[1]Veronika Wirtz et al, "Essential Medicine for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The Lancet Commissions, The Lancet, (2017):422

[2] Mayagah Kanj and Wayne Mitic, "Health Literacy," paper presented as a working document for discussion at the 7th Glob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 "Promoting Health and Development: Closing the Implementation Gap," Nairobi, Kenya, October 2019, 20.

圖標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999019/World_Heart_Federation_Logo.jpg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