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痢疾「桿菌性痢疾」

成因:

由「桿菌性痢疾」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桿菌性痢疾是由志賀氏桿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腸道疾病,病原體可耐酸性,只要10到100個病原體即可致病。分佈於全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為地方性流行病。

病症(臨床特徵):

腹瀉(每天810次以上)、發燒、噁心,或有毒血症、嘔吐、腹痛及裏急後重(tenesmus),有時有輕微或無症狀感染。患者因黏膜潰瘍導致糞便中有時有血跡或黏液或膿,然而也有許多個案沒有血便的情形,幼童可能出現抽搐症狀。

發病季節:

夏秋季節的常見病之一。

預防方法: - 注重手部衛生,飯前、便後、更換尿布後、接觸病人後或接觸食物前以肥皂及清水正確洗手的習慣,為阻斷傳染的最重要措施。
- 注意飲食及飲水衛生,不可生飲、生食。使用安全水源與食材,生食與熟食要分開處理,食物保持在安全溫度。
- 經常清除垃圾,廁所加裝紗窗,使蒼蠅無法孳生。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