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聚餐應酬如何拒絕勸酒? 5大話術趕緊學起來

人生偶有被迫喝酒的時候,像是「長官或長輩逼我喝!」、「來啦、喝啦!不喝就不是朋友喔!」、「喝一口就好!」及「遲到罰三杯!」,上面這些被迫飲酒說詞,您是否遇過?

對於對方勸酒時 應該勇敢說不

根據國民健康署臉書粉絲頁「牛轉勸酒文化」徵件活動,歸類出五大拒酒話術,像是聲量最高的喝酒傷身(會起酒疹、會傷肝、會傷胃、醫生說不能喝酒及吃藥等),其次是開車、酒駕臨檢取締、代駕等,或是以茶、飲料、咖啡代酒,及誠實說不喝酒直接拒絕,不然就以其他說法拒酒(酒量不好、尿遁、易醉、易吐、不喜歡等)。

酒精不耐症+過量飲酒 嚴重恐致癌

高雄義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王文倫醫師回想曾經遇到過一個40多歲的男性上班族前來看診,說他最近總是覺得吃完東西後會出現胸口疼痛,且喉嚨經常有異物感,體力更是急遽減退,檢查後發現他同時罹患了食道癌和下咽癌。一問之下,才發現他的工作屬性天天都得飲酒應酬,雖說每次喝酒都不覺得不適,只是容易臉紅,但一週有五天會喝掉約一瓶威士忌,這就嚴重了。

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理事長陳哲宏指出,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兩個重點:一是「酒精不耐症」,二是「過量飲酒」。喝酒臉紅就是「酒精不耐症」的警訊;酒精不耐症指缺乏乙醛去氫酶 (ALDH2)代謝酵素,導致「乙醛」累積,才會出現臉紅、心跳加速、嘔吐、頭痛、頭暈等現象。

適量飲酒降風險 自己身體愛注意

國民健康署呼籲,為了健康,不喝是最好,但如果非喝不可,請儘量減少飲酒量來降低風險。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的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1罐啤酒(或相當於20g酒精量),女性不超過半罐啤酒(或相當於10g酒精量),最好以茶(水)代酒,謝絕勸酒、飲酒文化。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