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也是消化科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在被魚刺哽到時,常會先嘗試一些土法或偏方,如「喝醋」企圖把魚骨頭軟化溶蝕掉,或是吃一些青菜或肉塊,想藉此牽引或黏附魚刺,順道將魚刺吞下,但「吞食法」實際上卻是個危險動作,雖然它有機會化解問題,但也可能引狼入室讓魚刺掉入食道引起嚴重併發症。
許秉毅說,最正確的處理方是立刻停止進食先輕咳幾下,看看是否可藉由振動的力量將哽得不深魚刺給咳出來,如輕咳後魚刺還是掉不出來,就應該立即掛急診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夾除最安全。
過去他也曾遇過一位年輕男性勞工朋友,早餐在吃「海鮮粥」時,因趕著上班稀哩呼嚕把剩下粥一大口吞下去,結果突然間覺得頸部不舒服且吞不下東西,後來趕緊去診所檢查竟發現食道被粥內好料—4公分寬蛤蠣給哽住,經手術才取出蛤蠣並修補食道裂傷。
此外,許秉毅醫師指出,臨床上小兒吞入之異物最常見是錢幣,多一元少數五元,其次是魚刺、雞骨、鈕扣、電池、磁鐵、玩具、別針等食物或物品,而大人誤食異物以魚刺、雞骨、牙籤較常見。(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