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加工肉類少吃為妙

NewCanham00煙肉、香腸、午餐肉及火腿等加工肉類過去已被發現與癌病有莫大關聯, 近年的研究陸續發現與其他癌症也扯上關係, 最新的一種就是胰臟癌, 據來自瑞典的研究, 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 被研究的對象只要每天享用二塊煙肉或一條香腸的份量, 患上胰臟癌的機會便高出常人2成, 可見吃太多加工肉類或會吃出禍。

多數加入防腐劑

肉類的品質使一切變得不同,即使經常食用雞肉、牛肉或豬肉,只要來源健康,對於人體其實並沒有危害。有些研究認為紅肉可能會導致胰臟癌,指的實際上是添加化學物質的加工肉類。加工肉類為何會不健康?因為這些食品要經過醃、熏、曬、烤,還要加入大量的鈉,有時還含有脂肪及亞硝酸鹽等防腐劑,以延長它們的存放期,令人體有機會吸收這些化學物質。

 

增胰臟癌風險

瑞典的研究調查了6000人,結果發現,每天進食大約一條香腸或二塊煙肉的人,比較幾乎不進食的,患上胰臟癌的風險竟高出19%。研究人員警告,胰臟癌能夠在第一時間被診斷出來的機會很小,倘若患上胰臟癌的話是難以被確診,或許應從生活習慣開始,盡量避免吸收可致癌的加工肉類。

 

罹患其他癌症機率亦高


在超市及那些價格低廉的特賣場,都有很多令人垂涎的加工肉類出售,加工肉類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流行食品。可是不久以前,加工肉類已被發現會引致腸癌。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一項共有300,933名男女參與的研究亦表明,經過7年追蹤,最後發現有854名吃加工肉類的人罹患膀胱癌。

 

還是少吃為妙


有專家認為,用來生產加工肉類某些防腐劑原料,在人體內會變成致癌化合物。一小塊午餐肉中,鈉的含量是三百一十到四百八十毫克不等。鈉含量高的飲食是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而高血壓是心臟病和中風等病病發的主因。那麼應該吃什麼才好?應該摒棄鈉和防腐劑,吃剛剛烤出來的肉類,雞肉或烤牛肉,直接攝入蛋白質、維他命和礦物質。無論吃甚麼肉類也好,還是少吃加工肉類為妙。



alt

 

 

解開阿士匹靈抗癌之謎

早前,外國兩項研究不約而同發現,阿士匹靈有助人們減低患癌機會,而澳洲科學家經過深入研究,近來已找出箇中原因,解釋阿士匹靈的抗癌原理。

NewAspirin00具明顯抗癌作用

早前有國際醫學期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針對大腸癌患者的研究,證明阿士匹靈對協助患者抗癌有明顯作用。而另一項牛津大學的研究則發現,服用低劑量阿士匹靈的人群,癌症死亡率較沒有服用者為低。可見阿士匹靈有助抗癌,而澳洲一間癌症中心的專家則透過淋巴管細胞的實驗,發現箇中的原因,解開阿士匹靈的抗癌之謎。

有助預防癌細胞擴散

據該研究的發現,淋巴管為癌症擴散的關鍵,若身體有癌細胞時,個別基因會出現變異,令淋巴管擴大,並向癌細胞「中門大開」,成為擴散至其他身體組織的渠道。研究人員認為,阿士匹靈等非類固醇藥物,能有效阻止淋巴管的擴大,如同「關門落閘」相似,阻止癌細胞輸送至其他組織。

抗癌新藥快面世

研究人員預期,不久將來可基於這項研究成果,在阿士匹靈的基礎上,研發出能阻止癌細胞擴散的新藥。過往有研究指出,阿士匹靈可預防患癌及心血管疾病,但阿士匹靈也絶非完美藥物,也具有一定副作用。

防副作用 小心使用

美國的臨床研究機構USPSTF曾指出,長期地每天服用過量的阿士匹靈,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但研究人員仍認為,總體來說服用阿士匹靈仍是功大於過。事實上,阿士匹靈確會增加胃潰瘍及腸胃出血的風險,少數人會因為服用阿士匹靈而中風。所以,若要選擇每天服用阿士匹靈,那便要密切監察身體的狀況,若有甚麼問題便要立即停用。

 

 

alt

 

 

健康謬誤:蕃茄宜生吃?

按照一般人的常識, 蕃茄生吃最能保持營養, 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因為煮熟的蕃茄雖然維他命C略有損失, 但損失卻並不很大, 反而外國的研究發現, 蕃茄煮熟後, 不單營養更豐富, 更可減慢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速度, 甚至能把癌細胞殺死。

tomato00煮熟蕃茄助抗癌

外國的研究認為,癌細胞通過「劫持」人體健康細胞所需的血液來生長和擴散,而蕃茄的茄紅素可以干擾癌細胞的「吸血」功能。換句話說,茄紅素越多,越能阻止癌細胞生長。而用少許食油煮熟蕃茄,當中所含的茄紅素會更易吸收,它的生物活性也最高,所以煮熟蕃茄來吃,能有助抗癌。

助抗前列腺癌

而蕃茄茄紅素的抗癌功能,在前列腺癌案例中尤其顯著,因為茄紅素容易在前列腺細胞中積聚,阻止前列腺癌的生長。研究結果顯示,連續兩周每天吃400克熟蕃茄,會使血液和精液中茄紅素的含量明顯增多,從而阻止前列腺癌的生長。

 

營養更豐富

亦有文獻指出,蕃茄加熱後所含的維他命A和胡蘿蔔素等脂溶性維他命,可以得以溶解,這樣人體才能吸收,而生吃蕃茄則不可能吸收及利用這些脂溶性維他命。

生吃蕃茄壞處

此外,生吃蕃茄還有其他壞處,如在空腹下便不應吃「生蕃茄」,因其含有某些化學物質與胃酸結合成不溶于水的塊狀物,容易引起腹痛。中醫也認為,脾胃虛寒及月經期間的婦女,不可生吃蕃茄。可見一般人對生吃蕃茄確實一直存有謬誤想法。 

 

hno1-signoff

  

 

百萬港人或患上脂肪肝

FattyLiver00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在922位受訪者中,有264位(28.6%)是脂肪肝患者。若減去因酗酒而患脂肪肝的人士,患病比率仍高達27.3%;最令人意外的是,3.7%脂肪肝患者已出現嚴重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由此推算,約有百萬港人已患脂肪肝,當中超過四萬人的肝臟已出現嚴重纖維化或肝硬化,最終20-30%患者可能會死於肝癌或其他與肝臟有關之併發症。


大規模肝臟健康普查

非酒精性脂肪肝(簡稱脂肪肝)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目前醫學界對脂肪肝的流行病學理解並不全面。由於醫療科技不斷發展,現在檢查肝臟的方法已更快捷和更準確。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肝臟護理中心於2008年至2010年間進行了一項全民肝臟健康普查研究,藉此找出更準確的脂肪肝流行病學數據。

 

查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邀請了3,000名市民參與,最後共有922位成功完成整項計劃。研究人士需接受以下測試:

質子磁力共振光譜法– 準確檢測輕度或以上脂肪肝;
肝纖維化掃瞄– 無創檢查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程度。

 

脂肪肝或三年內惡化
據過往研究顯示,25%脂肪肝患者的肝纖維化會於三年內轉差,部份患者更有機會惡化成肝硬化或肝癌。而脂肪肝與代謝綜合症(糖尿病、高血壓、中央肥胖及血脂過多)、心血管病及肝癌有密切關係。

 

患上代謝綜合症風險高
此次研究發現,脂肪肝病人患上代謝綜合症的風險較高。有47%的脂肪肝患者同時擁有一種或以上的代謝綜合症,相對非脂肪肝人士,他們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只有9%。

 

適量飲酒並不構成脂肪肝
在研究對象中,沒有飲酒習慣與適量飲酒(每天酒精攝取量少於10g)人士有嚴重纖維化及肝硬化分別是1.7%及2.3%。由此可見,每天酒精攝取量少於10g(即大約1杯啤酒或1杯紅酒),並不會增加患肝病的風險。

 

脂肪肝患者需提高警覺
總括而言,本港成年人口有四分之一人正受脂肪肝困擾,超過四萬人的肝臟已出現嚴重纖維化或肝硬化。脂肪肝患者同時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較高,而適量飲酒對肝臟並無害處。因此,中大建議成年人需要進行肝臟普查,特別是已患上代謝綜合症的病人。至於脂肪肝患者,建議要飲食均衡及進行恆常運動,以減低脂肪肝的惡化速度。

 

 

資料提供: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alt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