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避孕

隨著時代進步、價值觀開放,年輕族群早已能透過許多渠道,接觸許多露骨的資訊,甚至提前體驗「性」的滋味。但如果沒做好避孕措施,就可能導致意外懷孕,在這情況下提前升格的小爸爸、小媽媽,人生發展也會因此受限。

2017世界避孕日十週年 呼籲年輕人提高避孕意識

台南奇美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永杰醫師表示,對於青少女懷孕,無論是經歷懷孕分娩,或從事墮胎等高風險手術,過程本身與可能引出的併發症,都將對青少女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或演變為長期後遺症,嚴重甚至死亡,對個人、家庭以及社區都會產生長遠影響。

每年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WCD),今年適逢十週年,婦產科醫學會更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年輕族群提高避孕意識,採取有效的避孕方式,降低意外懷孕機會。

雙重防護有效避孕 掌握未來人生

淡水馬偕醫院婦產科翁嘉穗醫師表示,避孕不只是單方的責任,男女雙方都要重視,目前最建議的避孕方法就是採取「雙重防護」,即女生定期服用事前的口服避孕藥,男生全程戴保險套。

而目前最新的第四代口服避孕藥,使用超低劑量黃體素,副作用低,正確使用避孕效果可達99%,兼具改善經前症候群、水腫、青春痘及經血量過多等生理症狀效果,如需要用藥,新一代的口服避孕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長期關懷年輕人避孕議題的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除了設立避孕指引諮詢家網站,提供民眾衛教知識,也自即日起至10/25舉辦「雙重防護,避孕知識+」網路有獎活動,透過多方管道持續傳達正確避孕觀念,讓國人與下一代擁有更多元的人生選擇。

10月是乳癌月,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研究認為,規律性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比一般女性高出五成!

研究表示,含有較多雌激素的藥物可能會使罹患乳癌的風險提高兩成(與從未服用雌激素藥物的女性相比),但含有較少雌激素的藥物,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此研究由美國西雅圖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畢博(Elisabeth Beaber)博士主導,他指出,研究顯示,使用口服避孕藥的患者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但隨著藥品的成分不同,機率也會有所不同。

博士強調,使用口服避孕藥是有風險的,因此女性更應該謹慎。但研究也發現,一旦停止服藥,罹患癌症的風險旋即下降。 研究結果顯示,含有大劑量雌激素的藥物,會使女性罹患乳癌提高170%,含一般劑量的雌激素藥物,則提高60%,而含少量雌激素的藥物不會提高機率。與從不服用避孕藥或已停藥的女性相比,服用避孕藥女性罹患乳癌機率則是提高50%。

這項研究亦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月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此研究調查了2.3萬名正在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研究並指出,這些女性所服用的藥物是近20年來最新的避孕藥,但其中已有1102名婦女已確定罹癌,年齡落在20-49歲。博士強調,希望藉由此研究喚醒女性服藥的安全性,不論服用的是雌激素還是避孕藥,在服用前都應知道其副作用與後果,透過研究,希望讓女性懂得珍惜自己,愛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