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植牙常識

考慮植牙朋友,必看文章! 日前高雄有一位婦人接受張姓牙醫植牙16顆,導致全口有33顆牙,比正常成人多一顆,不但咬合不正,而且清潔不易;須沿牙體的植根外圍切削骨組織形成空隙,再以類似拔牙的方式將其中7隻植牙體取出,切削過程會導致大量骨質喪失,還需要重新植入新牙根。這位婦人因此一狀告上法院,並經由高雄地院判醫師須賠償349萬元。法官指出,張姓醫師在同一臼齒區上方使用正常植體,下方使用迷你植體,明顯不具對稱性,悖於人體口腔原本應有的咬合狀況,審酌醫界專家鑑定報告後,認定張姓牙醫替方姓貴婦植牙時欠缺通盤規劃,流於恣意,須負疏失責任。

哈佛大學牙醫博士陳俊龍博士指出,同一臼齒區上方使用正常植體,下方使用迷你植體,如果植體角度沒處理好的話,有可能會造成咬合的力道不相等、不對稱。二十多年前,迷你植牙體開始普遍使用,當時因正常植牙體須要等三個月以上才能讓植體和骨頭整合固定,在無法立即接上永久性的牙冠,尺寸夠小的迷你植牙體剛好可接上固定臨時牙冠來進食。待永久植體骨整合成功後,迷你植牙體和臨時牙就該全部拿掉。

陳俊龍博士說,正常植牙體須一段時間讓骨頭整合的關係,所以會讓病人無法有固定臨時牙冠馬上可進食,但是病人來植牙的目的除了美觀外,還得具備進食的功能性,不能因植牙反而無法進食,這是本末倒置。

同時也是加州法院專家證人的陳俊龍博士表示,有些牙醫把迷你植牙體拿來當作永久植牙體使用,是因有些病患牙槽骨不夠,需要補骨粉,故些許病人或牙醫師為了省略補骨粉的步驟,有些則是因經濟考量而選擇迷你植牙體,因為迷你植牙體是一般植牙體成本的五分之一。

其實,拿迷你牙體當永久牙使用,不能算是嚴重的醫療疏失。只是手術前應清楚告知病人,並囑咐其可能產生的後果,才能避免爭議。迷你植牙體,因咬歪和咬斷的發生率比較大,所以在美國法律上稱之為on going implant。

陳俊龍博士解釋,人最完美的牙齒數量是28顆,加上智齒4顆,最多32顆。但並非每個人多於32顆牙齒都會影響咬合或排列不齊,應視情況而定;例如,嘴巴小空間不足,多出來的牙齒反而影響進食和清潔,就會考慮拔除。而醫師在植牙術前最重要的是,應做好全方位的植牙規劃,選擇專業的醫師評估治療流程。

植牙成功與否,牽涉許多因素。加拿大一項研究建議,若有高血壓的人,最好服用乙型阻斷劑,好好控制血壓,而正在服用胃酸逆流藥物的人,建議暫時停藥,這樣有助提升植牙成功率。

許多藥物 影響骨骼新陳代謝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有些藥物可以幫助植牙更順利,但也有一些藥物可能導致植牙失敗。研究資深作者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牙科學院教授法雷和․塔米米表示,骨骼細胞癒合、生長、死亡都與骨骼新陳代謝有關,而有些藥物會影響骨骼新陳代謝,植牙是否成功,主要取決於骨骼是否接納植牙植體。當骨骼新陳代謝正常、健康,植牙牙體與骨骼中的活細胞較容易產生連結,植牙自然較容易成功。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臨床牙周病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研究團隊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間700多名植牙患者預後情況,並比對人體實驗、老鼠研究數據,因而得到上述結論。研究作者認為,在髖關節、膝關節置換手術中,骨骼細胞分解、癒合原理與植牙類似,因此研究結果不只適用於植牙,對於髖關節、膝關節置換手術,可能也一樣適用。

高血壓患者服用乙型阻斷劑 植牙失敗率下降 研究中,142名高血壓患者正在服用乙型阻斷劑,這些患者植牙327顆,另外有586人沒有服用乙型阻斷劑,植牙1172顆。研究數據顯示,服用乙型阻斷劑的患者,植牙失敗率為0.6%,而沒有服用乙型阻斷劑的患者,植牙失敗率為4.1%。塔米米教授指出,過去已有醫學研究發現,乙型阻斷劑可以促進骨骼生成,沒想到對於植牙,差別竟然那麼明顯。

胃酸逆流藥物減少鈣質吸收 也影響植牙成功率 研究也發現,服用治療胃酸逆流藥物的患者,植牙失敗率為6.8%,而沒有用藥的患者,植牙失敗率只有3.2%。塔米米教授解釋,醫學界、科學界早發現,治療胃酸逆流藥物會減少骨骼鈣質吸收,也會增加骨折風險。但研究剛開始,並沒有預期到,這類藥物竟然會對植牙產生如此大的負面影響,至於多少藥物劑量會影響植牙成功率,這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有所定論。

撰文/蔡啟聖.整理/高芷瑩

再生牙是目前醫學研究的趨勢之一,但什麼是再生牙?它的原理是什麼?牙齒真的能夠再生嗎?

人人都有蛀牙或掉牙的經驗,目前時下的治療方式是由牙醫先「鑽」去壞死的區域,再使用黏合劑填補坑坑洞洞,普遍會使用人造黏合劑,例如一些含鈣、矽等礦物成分的產品,這些填補物會一直留在牙體裡,而且無法分解,過程中難免會傷害牙齒,容易增加感染機會,使牙齒再次受到侵蝕或剝落。更深層的問題是,牙齒內的正常礦物質平衡將再也無法完全恢復。如果蛀牙問題嚴重,有時在經過多次療程後,最終卻還是無法避免必須拔除牙齒的情形。2016至2017年之間,英國、美國與台灣各自發展出新療程,可望透過牙齒自己的復原力保住原牙,甚至再生新牙!

第一種是對蛀牙的修補技術:

刊登於科學報告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的報告顯示,英國研究團隊發現,將浸泡過藥物Tideglusib的可分解吸收的海綿,填補在蛀牙處,牙齒可以漸漸重生,這是透過療程恢復牙本質。在研究中成為關鍵的Tideglusib,是用來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潛力藥物,臨床使用上安全無虞,它可以刺激牙齒幹細胞,進而形成生齒細胞,促進牙本質生長,填補缺陷。幾週後,海綿被分解,新的象牙質取而代之。

研究主持人夏普(Paul Sharpe)教授表示,牙齒不只是像一顆顆在嘴裡隆起的礦物,它其實有自己的生理機能,雖然補牙沒什麼不好,但如果能讓牙齒進行自我修復更佳,因為可以恢復牙齒的生命力。只是這個新療程還是無法讓害怕看牙醫的患者躲過令人難受的鑽牙過程,畢竟牙醫還是必須先將牙齒中已被侵蝕蛀掉的部分移除,才能開始進行治療。

另一種則是取代植牙的技術: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使用一項新的技術,在患者口腔內植入一個托架,再將患者體內的幹細胞引導至需要牙齒再生的地方,就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牙齒再生」。在這項技術中,植入患者口腔的托架是以天然材料製成的,將托架放置在失去牙齒的牙洞內後,生長的過程中,托架將和它周圍的牙洞組織逐漸融合,甚至還會使周韌帶及齒槽骨再生,這種新技術的好處,是目前傳統植牙手術無法比擬的。

傳統牙科手術的方式,是通過手術將義齒種植到患者口腔內,通常是將附著在義齒上的鈦金屬錐形螺絲直接嵌入患者的頜骨,手術過程相當的繁瑣,而且會造成患者極大的痛苦,恢復期相對的比較長,而且併發症也不少。

圖片

幹細胞有效應用於口腔治療

隨著幹細胞的研究與應用越來越多,醫界已發現在乳牙牙髓、恆牙牙髓和牙根尖、牙周都有幹細胞的存在。其中,乳牙幹細胞可應用於骨再生、神經再生,具有相當潛力,而恆牙裡的幹細胞和牙根尖的幹細胞,前者可促進牙本質再生,治療蛀牙,後者也可促進牙根發育,用來治療斷牙或牙根尖發育不全。

台大醫院日前已完成迷你豬的牙齒再生實驗,由於以靈長類進行動物實驗遭到到各方限制,而豬和人類都是雜食性動物,牙齒形狀類似,所以台大選擇以迷你豬進行實驗對象。研究團隊取得一個半月大的迷你豬牙胚細胞,經體外培養後再植入原豬隻的牙槽骨中,經過36週後,發現該位置長出了大小相同的牙齒。

上述的幾個實驗成果都是相當成功而且振奮人心的,今年開始各研究單位也會進行較有規模的人體實驗,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普遍應用到一般牙醫診所了!

圖片

蔡啟聖醫師

學經歷:凱薾抗衰老醫學中心醫師|台灣抗衰老再生醫學會副理事長|聖路易大學公衛博士|聖路易大學醫管碩士|國防醫學院學士|中山醫學大學學士|中山醫學大學傑出校友|國泰醫學中心醫師|龍潭敏盛醫院醫師|範美高氧生醫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專長:神經外科專科醫師|一般外科專科醫師|抗衰老再生醫學|高壓氧專科醫師|幹細胞研究|老人醫學|功能醫學

圖片

更多精采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www.dr-beaut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