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男性疾病

熟男請注意!若出現不明腰痠、骨頭疼痛現象,可能不只是上了年紀,還要小心晚期攝護腺癌悄悄找上門!一名七十歲的王伯伯,五年前開始出現頻尿問題,但一直沒有去找醫生檢查;半年前常腰痠背痛,以為只是年紀大了,除了自行貼膏藥外,偶爾會去按摩推拿紓緩痠痛。上個月洗澡不小心輕輕撞到手臂,骨頭疼痛不已,經家人送醫檢查,照X光竟發現骨折,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晚期攝護腺癌,因癌細胞轉移至骨頭造成疼痛,目前積極接受治療中。

攝護腺癌名列男性癌症第五名 晚期骨轉移機率達九成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榮譽理事江博暉醫師表示,根據衛福部103年癌登統計,攝護腺癌名列男性癌症第五名,發生率逐年攀升,二十年前確診人數不到千人,近年來每年卻有將近5,000人被診斷為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臨床經驗顯示,晚期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頭的發生機率達九成,初期時癌細胞存留在攝護腺內,會出現頻尿、急尿及尿流細小等類似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因此容易被忽略。待患者因骨痛或骨折而就醫,才被診斷出罹患第四期的晚期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這類患者的骨頭不僅脆弱、疼痛,且易發生病理性骨折,嚴重者甚至因脊椎折斷壓迫神經,造成下肢癱瘓、臥床不起,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同位素療法可減緩骨轉移惡化 延長晚期攝護腺癌患生命

江博暉醫師說,過去治療無法手術的攝護腺癌骨轉移,原則上採荷爾蒙治療合併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為主,以抗雄性素藥物阻斷男性荷爾蒙作用,藉以抑制攝護腺癌的生長,再運用雙磷酸鹽類藥物預防骨質疏鬆及骨折。然而,雙磷酸鹽類藥物雖能緩解骨轉移疼痛,長期使用卻可能造成下頷骨壞死,也無法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目前已有的同位素療法,一樣能降低骨頭疼痛、減少病理性骨折風險,但不會使骨頭壞死,突破過往治療面臨的困境。同位素療法中的放射性元素模擬成骨頭中的鈣質,被吸收進入骨轉移的部位,殺死癌細胞,減緩骨轉移惡化,進而延長晚期攝護腺癌患者的生命。

預防勝於治療 50歲以上男性應檢驗PSA、肛門指診

江博暉醫師提醒,雖然有新的治療方式幫助攝護腺癌晚期患者,但預防遠勝於治療,日常飲食上應避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並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保有良好體態。50歲以上的男性應定期做抽血檢驗PSA(攝護腺特異抗原)、肛門指診,早期發現就有機會完全治癒,即便篩檢發現為晚期攝護腺癌,只要配合醫師接受適當治療,還是能夠控制病症、減低疼痛,有機會延長存活時間並改善生活品質。

一直拉肚子有可能不是腸胃炎,而是糖尿病所引起!29歲的陳先生,因不明原因超過2星期持續解水便,中間曾多次就診以為是諾羅病毒、胃食道逆流,均未見改善。直到陳先生出現全身無力,晚上睡覺忽冷忽熱等症狀,掛急診抽血檢查才發現血糖飆升,酸鹼值異常,確診是糖尿病引起酮酸中毒所致。

血糖控制不良 引發酮酸中毒

陳先生歷經2周的水便及身體不適,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缺乏水分,血糖控制惡化,進而酮酸中毒,持續下去恐有生命危險。酮酸中毒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呼吸深快、全身乏力,嚴重甚至會神智不清、昏迷。陳先生年紀輕輕、平常不愛吃甜食、也不愛喝飲料,原來本身有糖尿病家族史,再加上體型過胖,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

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施兆明指出,長期高血糖會促發患者腸道微血管病變及神經功能損害,導致不正常的腸蠕動或腸道粘分泌失調,造成胃腸功能障礙而腹瀉。胃腸功能出現障礙,還會引起細菌過度生長、大量膽鹽分解和胰腺分泌脂肪酶減少等脂肪消化吸收障礙,也是造成持續性腹瀉的原因。

腹瀉逾2周 建議進一步抽血檢查

施兆明醫師說明,治療首先補充水份,讓高血糖能被稀釋,改善血液中高濃度、高滲透壓狀態,也要接受24小時注射胰島素,矯正電解質失衡。血糖穩定下來,仍要定期施打胰島素。

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種,若是一般感冒型腸胃炎引起,大多只會連續3到5天。如果感染諾羅病毒,會出現上吐下瀉甚至發燒。若超過2星期以上持續腹瀉,務必提高警覺,盡早到醫院抽血檢查。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不管年齡大小,都要定期測量血糖。(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體重182.7公斤的32歲男子,為了走上紅地毯決心減肥但都失敗,最後接受胃繞道手術,輕鬆甩掉了63公斤,澄清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吳明哲表示,這項手術直接讓胃變小,降低食量又不影響健康,對病態性肥胖的患者有較好的減重效果。

停吃減肥代餐又復胖

BMI值高達55.8的男子,從小食量奇大,一餐可以吃兩大碗公的飯,喜愛吃零食和飲料,長大後吃牛排至少30盎斯(一般人的食量約8盎斯),體重一路飆高至182.7公斤,褲子腰圍穿到4XL,走起路來喘噓噓,連膝蓋都感覺承受不了自己的體重。決心減重的原因是來自未婚妻,兩人準備結婚,但他的身材與52公斤的未婚妻實在差很多,走在紅地毯太不「速配」了,曾經吃了半年的減肥代餐,一停餐又胖回來,才考慮接受胃繞道手術。

術後半年內效果最顯著

吳明哲醫師表示,胃繞道手術就是將在食道下方留下一個小胃,成為新胃,再將小腸接上小胃,躲過十二指腸,使消化液混合食物的時間延遲,吸收營養的時間就變短了,以達到減重效果。通常手術後半年內效果最顯著,再配合營養師的指導飲食,一年後就會達到減掉多餘的體重。

術後飲食搭配很重要

接受胃繞道手術的人,於手術後如果未正確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可能會產生掉頭髮或貧血的情形,因此術後的飲食搭配很重要,這位男子在賴淑娥營養師的定期指導下,開出均衡的營養飲食,三餐加點心,體重也持續下降,希望能降到100公斤以下。接受胃繞道手術已10個月的該男子,目前體重已降至119.3公斤,褲子腰圍4XL已降至2L,他感覺身體輕鬆許多,活動力也增強了。

胃繞道手術可健保給付部分患者

BMI值大於35(BMI 18.5~23.9為正常範圍)就屬於病態性的肥胖,吳明哲醫師指出,如果伴隨有呼吸中止症、糖尿病等疾病,健保是有給付這項胃繞道手術費用,以照顧國人的健康。甚至在一些接受這項手術的患者中,在開完刀住院期間,就發現糖尿病、高血壓症狀,有明顯改善,因此,減重手術已被醫界普遍認同,不但能減少體重,也確實能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