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資訊庫

-阿樸嗎啡現在被用作面向症狀無法用標準療法控制的帕金森氏病病人的高度有效治療藥物,Britannia Pharmaceuticals的研究確認了這一地位

英格蘭雷丁2017年4月26日電 /美通社/ -- TOLEDO研究調查將APO-go®/MOVAPO®(阿樸嗎啡)從皮下注射進運動症狀無法由其他療法控制的帕金森氏病(PD)病人的療效和安全性,是這方面的首項隨機對照試驗,該研究的結果於2017年4月25日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年度大會的「新興科學」(Emerging Science)會議上發表。今年的AAN年度大會在美國波士頓舉行,而「新興科學」會議主要是在大會上重點介紹最出色的神經科學研究。

近30年來,雖然注射APO-go®/MOVAPO®一直都在歐洲臨床實踐中成功運用,許多無對照組研究都表明這樣做有益於縮短「關期」,緩解運動困難問題和減少口服左旋多巴(levodopa)的需求,不過這些觀察結果迄今還沒有在臨床對照研究中得到確認。

TOLEDO研究的首席研究員Katzenschlager教授發佈了對來自23個歐洲中心的107位病人進行12週雙盲階段試驗的結果。與那些使用安慰劑的病人相比,採用注射APO-go®/MOVAPO®進行治療的病人在從基線到第12週的「關期」方面,實現了顯著的好轉,進行治療近2小時後就產生了顯著的差異。APO-go®/MOVAPO®能夠快速起效:第1週的首次評估就能觀察到「關期」有所縮短,而且這一效果在研究的12週裡能夠一直持續下去。重要的是,這種在臨床上很有意義的「關期」縮短是在不增加運動困難的情況下實現的,而且能夠在病人的自我總體治療效果評估中反映出來。

Katzenschlager教授評論說:「在驗證為接受優化治療後依然出現令人衰弱的治療反應波動的病人注射阿朴嗎啡的療效和耐受性方面,TOLEDO研究提供了我們所需要的高水平證據,並且確認了那些多年來一直注射阿樸嗎啡的病人的臨床體驗。這項試驗還讓我們獲得了一份經過錘煉的醫療引發規程,臨床醫生可以根據他們自己的實際臨床情況對這一方案進行運用和修改。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TOLEDO研究結果應該能夠增添他們的信心,支持他們為這種非常重要但又未充分利用的療法開具處方。」

TOLEDO研究由隸屬於德國史達德大藥廠(Stada Arzneimittel AG)集團、阿樸嗎啡產品(APO-go®/MOVAPO®/APOKYN®)製造商Britannia Pharmaceuticals Ltd提供贊助。TOLEDO的開放標簽階段試驗正在進行,結果預計將在2018年對外公佈。

參考

R. Katzenschlager等人,在第69屆美國神經病學學會年度大會上發佈,海報編號:003,該大會於2017年4月22日至28日在美國麻省波士頓舉行。

背景:

Britannia Pharmaceuticals Limited成立於1982年,是一家總部位於英格蘭雷丁的製藥公司,專門開展神經病學市場的業務。該公司的主要專長是開發和銷售帕金森氏病領域的產品。Britannia在超過30年的時間裡一直與神經學家和老年病學家緊密合作,深入識別阿樸嗎啡作為帕金森氏病治療藥物的好處和需求,這促成了APO-go®/MOVAPO®/APOKYN®產品的開發。而這些產品如今在全球23個國家有售。

Britannia為總部位於法蘭克福的德國史達德大藥廠所有。而APO-go®是史達德集團(STADA Group)五大品牌產品之一。

APO-go®產品在英國由Britannia Pharmaceuticals Ltd出售,並在2007年隨Britannia一起加入史達德產品組合。APO-go®產品在英國以外則通過史達德附屬公司和授權合作夥伴進行銷售。

詢詳情,請聯繫Britannia Pharmaceutical Ltd

Britannia Pharmaceutical Ltd醫療信息網頁:www.britannia-pharm.com
病人信息活頁(PIL)網頁:https://www.medicines.org.uk/emc/medicine/15993

-這些商機總價值達4.3萬億美元
  • AlphaBeta、淡馬錫和世界經濟論壇的一項新研究預計亞太地區GDP的63%(19.5萬億美元)正受到自然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威脅
  • 研究報告也指出了59個對大自然有正面效應的商機,有望到2030年能開啟4.3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並每年在亞太地區創造2.32億個就業崗位

新加坡2021年10月7日 /美通社/ -- 生物多樣性比世界其他地區更為豐富的亞太區正面臨著自然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峻挑戰。亞太地區集中著世界最大的自然資本枯竭熱點[1],若照常營業,多達42%的東南亞物種可能會消失,其中一半將全球滅絕[2]。如果要讓亞太地區擁有可持續的未來,我們必須進行系統轉變與開創新的解決方案,開啟重置我們與地球關係所需的投資。

以上的研究是AlphaBeta、淡馬錫(Temasek)和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在2021生態繁榮週(Ecosperity Week 2021)中所發布的一份新報告New Nature Economy: Asia's Next Wave」(新自然經濟:亞洲新浪潮)。該報告通過提出創造自然積極型(nature-positive)經濟可呈現的市場機會,所需的融資,和該應對的風險、推動商業共同應對自然危機。

自然損失會給商業帶來重大風險

亞太地區的三個主要社會經濟系統對大自然構成了最大的威脅,但也為自然積極型經濟增長提供了最大的機遇。這些商機總價值達4.3萬億美元,相當於2019年亞太地區GDP的14%:

  • 我們在食品、陸地和海洋使用系統中的往常做法是不可持續的。亞太地區的人口預計到2050年增長到55億[3],因此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種植和捕魚的方式,以及我們消耗食物和衣物的數量。

    我們需要「釋放」大自然——增加不受破壞的土地和水產,使自然生態系統茁壯發展。我們需要與大自然「共享」空間——加強我們土地和水源與生物多樣性的和諧度。要實現這個雙重目標,就必須實施和擴大28個可創造超過1.6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和近1.18億個就業崗位的商機。

  • 城市化迅速地推動了基礎設施和建築環境的擴張,但它往往無意中對自然和人類造成了實質性的負面影響。面臨最大環境風險的前100個城市中有99個在亞洲[4]。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建築環境對生物多樣性和大自然的負面影響也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繼續擴大。

    建築環境需要跟大自然和野生動物和好,同時扭轉對周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這一點需要實施和擴大16個可帶來超過1.2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和約6500萬個新就業崗位的商機。

  • 雖然能源和采掘系統是該地區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但能源、電力和工業合計占亞太地區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9%。在實現該地區脫碳目標的同時提供可靠的能源將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在地球上滿足該區域的需求,將需要徹底地重新審視整個能源和採掘系統。

    我們需要提高能源消耗效率,減少我們需要採掘的資源數量,並且改進我們提取資源的方式,轉向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才能減少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同時不會對生態系統造成進一步的損害。要實現這些目標,就需要實施和擴大15個可創造超過1.4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和約4900萬個新就業崗位的商機。

總的來說,開啟這三個系統的59個自然積極型商機將需要每年投資1.1萬億美元。雖然金額相當大,但與亞洲開發銀行45個成員國為抗擊新冠肺炎而宣布的31.1萬億美元來說[5],這只是一小部分。

淡馬錫首席可持續發展官Steve Howard博士表示:「我們必須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量減半與開始扭轉自然破壞,才能避免災難性的後果,而這可以通過經濟上自給自足和靈活的新商業模式來實現。商業和投資社群必須與政府和公民攜手合作,我們才可以解鎖所需的資金,幫助推動有利於人民、地球和經濟的增長。」

需要創新與合作來促進對自然積極型轉變的投資

在該報告的一項獨家調查中,亞太地區的投資者和商業領袖查明了在追求自然積極型商業模式方面需要克服的關鍵挑戰。這些障礙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領域:監管挑戰、市場障礙、信息鴻溝和缺乏對投資的支持性促成因素。

為了克服這些障礙,商業和社區領袖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的解決方案,以激勵未來十年所需的投資。前三個建議包括:

  • 新的外部定價模式,以獲取自然資本和環境外部性的真實成本;
  • 統一生物多樣性報告標準,以確保對生物多樣性目標的問責制;以及
  • 新的金融產品和機制,如混合金融模式,以及執行遵守現有和未來環境政策的法規。

更進一步的研發與公私之間的談論會為自然積極型經濟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

世界經濟論壇自然行動議程負責人Akanksha Khatri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巨大的系統衝擊,迫使我們重新思考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為了建造一個堅韌的未來,我們必須適當地將投資用於自然資本保護、恢復和可持續管理,並且重視生態系統服務。我們和政府、私營部門、投資者和公民社會之間的研究和互動強調了我們為自然積極型經濟創造合作途徑的需求。」

AlphaBeta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Fraser Thompson博士指出:「生物多樣性和自然喪失是亞太地區企業的核心問題,所有現有證據都表明不能再安於現狀。好消息是,這份報告表明,企業有一條途徑,不僅可以加強業務彈性,積極為大自然做出貢獻,而且還可以創造更大的新增長機會。亞太地區企業、政府和民間社會之間的多方行動可以釋放這些自然積極型機會。」

AlphaBeta、世界經濟論壇和淡馬錫的報告可以在https://bit.ly/NewNatureEconomy 下載

AlphaBeta簡介

AlphaBeta是一家服務於全球客戶的戰略和經濟咨詢企業,總部位於新加坡。

淡馬錫簡介

淡馬錫是一家全球投資公司,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投資組合淨值為3,810億新元 (相當於 2,830億美元或 18,600億人民幣)。總部設在新加坡的淡馬錫在全球9個國家擁有13個辦事處。

淡馬錫憲章定義了其作為投資者、機構和資產管護者的三大角色,塑造了追求卓越、踐行使命、造福世代的理念與使命。

淡馬錫提供資本促進發展,致力於賦能解決方案,以應對重大全球挑戰。

可持續發展是淡馬錫一切行動的核心理念。淡馬錫積極探尋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克服當下和未來的各種挑戰,把握投資機遇,助力為廣大社群構建更可持續的未來。

了解更多有關淡馬錫的信息,請登陸www.temasek.com.sg

世界經濟論壇簡介

世界經濟論壇是國際公私合作組織,致力於改善世界狀況。論壇匯聚政界、商界等社會各界重要領袖,共同制定全球、區域和行業議程。(www.weforum.org)。

[1] https://encore.naturalcapitalfinancealliance.org/map?view=hotspots

[2] https://www.fao.org/fileadmin/templates/rap/files/NRE/Forestry_Group/1_Forests_for_a_greener_future.pdf

[3] https://population.un.org/wpp/DataQuery/

[4] https://www.maplecroft.com/insights/analysis/asian-cities-in-eye-of-environmental-storm-global-ranking/

[5] https://covid19policy.adb.org/

中國杭州和紹興2022年11月7日 /美通社/ -- 歌禮製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歌禮」)今日宣佈ASC43F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I期單劑量研究摘要已在2022年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年會(The Liver Meeting® 2022)上以壁報形式報告。以下為該摘要的概要信息:

標題:一項旨在評估ASC43F(由甲狀腺激素受體Beta激動劑ASC41和法尼醇X受體激動劑ASC42組成的固定劑量復方制劑口服片)在健康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的I期單劑量研究

摘要/壁報編號:2314

類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療

研究設計:

ASC43F-101NCT05118516是一項在健康受試者中進行的開放標籤、單劑量I期研究。該項研究計劃入組8名18至65歲的受試者,要求男性體重至少50公斤,女性體重至少45公斤,且體重指數(BMI)在18.5-32公斤/平方米(kg/m2)範圍內。兩名符合條件的受試者將先入組。在對這兩名哨點受試者進行為期7天的安全性評估並滿足不停藥的規則後,其餘6名受試者將會入組。

結果:

表1:ASC43F中ASC41、ASC41-A和ASC42與單藥治療在健康受試者中的PK參數匯總
表1:ASC43F中ASC41、ASC41-A和ASC42與單藥治療在健康受試者中的PK參數匯總

結論:

此項I期研究表明,ASC43F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ASC43F中的ASC41/ASC41A和ASC42的藥代動力學(PK)參數與ASC41和ASC42作為單藥治療的PK相似。ASC43F是用於NASH治療的固定劑量復方制劑(FDC),每日用藥一次,每次一片,這將改善患者的依從性。

關於歌禮

歌禮是一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1672.HK)的創新研發驅動型生物科技公司,涵蓋了從新藥研發至生產和商業化的完整價值鏈。歌禮的管理團隊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及優秀的過往成就,在團隊的帶領下,歌禮聚焦三大臨床需求尚未滿足的醫療領域:病毒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腫瘤,並以全球化的視野進行佈局。憑借卓越的執行力,歌禮快速推進藥物管線開發,爭取在國際競爭中佔據領先地位。歌禮目前擁有三個商業化產品,即利托那韋片、戈諾衛® 和新力萊®,以及22款在研藥物。最前沿的候選藥物包括ASC22(乙肝功能性治癒)、ASC10和ASC11(口服小分子抗新冠藥)、ASC40(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ASC42(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和ASC40(痤瘡)。

欲瞭解更多信息,敬請登錄網站:www.ascletis.com

Sub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