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與健康

春節年假,民眾喜歡與親朋好友相聚、走春。尤其在冷颼颼的天氣,相約大啖麻辣鍋更是一大享受!餐後再相約喝杯咖啡、吃蛋糕,是女性最難抗拒的美食,醫師提醒,有胃食道逆流的患者要注意,大吃大喝可是會讓你「火燒心」!

中醫師陳彥仁表示,許多病患在遇到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除了醫院就診,多數病患會自行到坊間藥局購買胃藥服用,但症狀暫時舒緩下來後,還是容易反覆發作。至於胃食道逆流症狀容易反反覆覆的原因,除了生理結構異常,需藉由手術來處理以外,大部分胃食道逆流症狀多與情緒、感染、飲食等生活習慣有關。在臨床上,常見許多患者是久病症狀反覆,門診時常主訴症狀時好時壞,平時沒發病可能不予理會,或自行服用成藥,往往病程日久,造成慢性胃炎,甚至影響到消化道的其他器官。

中醫觀點認為胃食道逆流常以虛證為主,表現多為胃嘈雜感、胸悶不痛、少氣懶言、便秘或便溏等症。治療多以理中湯、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溫中益氣健脾,使胃陽或脾陽恢復,好比胃或腸中老舊的馬達重新運轉。

陳彥仁醫師指出,現代人因為工作課業勞碌、繁忙、壓力大而引起的胃食道逆流,多為肝胃不和,治療上可以用四逆散、小柴胡湯等疏肝理氣,使胃氣運轉正常,好比排除卡住引擎的雜物;再搭配其他藥物如左金丸、金鈴子散瀉火止痛;甚至可以輔助西藥的制酸劑來控制症狀。除了透過藥材治療,三餐的定時定量定性非常重要,因身體有進食的生理時鐘,進食時間一到會自動分泌胃酸,所以最好能定時進食三餐,若因工作因素無法準時進食,可自備簡單乾糧,在應該進食的時間食用,避免胃酸侵害胃壁。

現代人取得食物非常容易,因此常常或有過量的情形,最好能維持吃飯8分飽。已經有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患者,對於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咖啡甜食以及高鹽高油的食物盡量少吃,並且建立定時、定量、定性的良好飲食習慣,是預防勝於治療的基礎,如果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也不要因為平常沒發病而輕忽,透過中醫藥調理,改善消化系統,才能有好腸胃來享受美食。

 

在沒有合法規管的城市,千萬別輕信不合資格的"所謂營養師"亂提議你如何...如何! 已有很多個案顯示,受害人被收取超昂貴費用及跟據"所謂營養師"所建議的行為一段時間, 但最後仍是失望或身心受傷害!!!

你聽過「營養治療師」、「營養諮詢師」、「營養照顧師」嗎?那你是否知道他們跟「營養師」完全不同?近年來坊間出現許多遊走法律邊緣的培訓班,並於招生簡章中明指學員可執行營養諮詢服務,恐導致學員以為取得證書,即可對民眾進行營養指導,誤導學員觸犯法規,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聲明,未取得營養師資格提供個人營養評估及建議者,違反營養師法可開罰。

非國考營養師身分 不得提供營養建議

因為健康意識抬頭,民間機構出現各種培訓班,並頒給「營養治療師」、「營養諮詢師」、「營養照顧師」、「健康營養照護師」、「全齡膳食營養諮詢師」、「健康營養調理師」等證書,於招生簡章明指學員可執行營養諮詢服務,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聲明,只有通過考試院國家考試並取得衛福部「營養師」證書者,才能執行營養指導業務,其他非營養師者若進行營養評估、根據個人健康狀況開立飲食設計或營養諮詢,都是違法的!

一般民眾上完證照班 也不能給予他人營養建議

「營養師」證書屬國家醫事人員證書,資格之取得,須為大專院校營養相關科系畢業,並經醫院實習,通過考試院國家考試,取得衛福部「營養師」證書,才能執行營養師業務,且其執行營養師業務受營養師法與醫療衛生等相關法令之監督與規範。營養師尤偉銘表示,有些機構開辦的是給「本身就具有營養師身分」之進修課程,並無違法之嫌;但是若標榜給「一般民眾」的證照班,即可能讓學員誤以為具有相關知識便可以執行營養師業務,而導致民眾觸法。

違規執業可開罰5-25萬 民眾小心被誤導

依據營養師法第29條規定,未取得營養師資格,進行對個別對象健康狀況之營養評估,或對個別對象營養需求所為之飲食設計及諮詢,違規執業將可以開罰5至25萬不等。而對於許多健身網紅、直銷公司提供營養建議,營養師尤偉銘也說,針對大眾宣導飲食營養要均衡,並無不法;若是針對疾病,如糖尿病患飲食建議,或給予個人營養規劃,其實都有違法之虞,「只有營養師可以給予飲食規劃及建議」,他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被證照班誤導,或付出高額費用購買非營養師的不合法服務。

 

據統計,骨鬆患者中,女性約占7成,65歲以上之女性,每4名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醫師指出,停經後婦女是骨鬆症的高風險族群,建議多攝取高鈣天然食物外,也要補充鈣片、維生素C、D,以及蛋白質,才能擁有完美強健的骨骼。

隨著年齡增長,骨頭開始逐漸老化,骨質密度下降。骨科部主任楊榮森表示,停經後婦女是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族群,由於體內雌激素開始減少,缺乏雌激素抑制體內破骨細胞的活性,而導致骨鬆風險升高。

如何早期發現骨鬆?楊榮森建議,民眾可透過「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得知骨鬆危險因子,如有抽菸、喝酒習慣、年齡65歲以上、早發性停經、體重過輕、缺乏運動、曾骨折、肝腎功能不佳、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接受化療者,以及有髖部及脊椎骨折家族史、骨質疏鬆症家族史,相對罹患骨鬆的風險較高,可進一步接受骨密度檢查。

「飲食攸關骨鬆風險!」楊榮森強調,70%骨密度由遺傳決定,因此剩下30%尤其重要,建議從飲食補充,可多吃天然高鈣食物,如牛奶、金針、木耳、小魚乾、髮菜、綠葉蔬菜、豆類,加上補充鈣質、維他命C、D及蛋白質,並配合負重運動,才能打造健康完美的骨骼。

楊榮森, 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

 

Sub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