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 針對全球11922名人士開展的Cigna 360 Global Well-Being Survey顯示,外籍人士的壓力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幾乎所有受訪者都感受到了倦怠的症狀
  • 對於計劃移民海外的人士來說,現在生活方式比財務更重要,25%的人想要移民是為了能夠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
  • 現有外籍人士移民的首選目的地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並列第二

香港2022年6月24日 /美通社/ -- 一項基於第八版Cigna 360 Well-Being Survey的報告顯示,絕大多數外籍人士都感到倦怠,倍感壓力,重新評估生活和工作優先事項,以實現更大的靈活性,或與親朋好友更親近。

今天發佈的報告《Burned Out Overseas – The State of Expat Life 2022》顯示,90%的外籍人士倍感壓力,而98%感受到了倦怠的症狀——很可能是因為感覺無法停止工作而產生的。外籍人士正經歷壓倒性的孤立感,87%的外籍人士表示感到無助、陷入困境或挫敗感,而86%的人感受到了漠不關心或孤獨感。同時,超過1/3的受訪者(38%)也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擔憂或不確定。促成這些結果的因素包括生活方式、機會和工作文化。研究發現,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73%的現有外籍人士和75%計劃在未來兩年內移居海外的人士花了更多時間重新評估自己的生活優先事項。現在生活方式取代了財務,成為了計劃移民海外的人士的首要考慮因素。

Cigna International Markets總裁Jason Sadler表示,要應對這種生活方式的轉變和重新思考外籍人士的價值主張,僱主們面臨著真正的挑戰。他說道:「未來,僱主在完成海外工作時可能面臨巨大的挑戰。曾是'外籍人士夢想'的全球流動的令人興奮、滿意的生活方式已經改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計劃移民時會優先考慮生活方式和親朋好友。」

醫療已成為所有群體的優先考慮事項,23%的現有外籍人士正在考慮移民,以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工作生活平衡也至關重要,超過1/4的有抱負的外籍人士表示,靈活的工作時間至關重要,而16%的人表示,他們希望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工作。

Sadler補充道:「從現在開始,組織很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外籍人士工作的結構。現在個人和家庭需求是決策的最重要考慮事項,這可能會影響外籍人士在選擇職位時優先考慮的福利。」

調查還發現,加拿大是現有外籍人士最喜歡的移民目的地,11%的人希望移民到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則是並列第二的理想移民目的地。絕大多數生活在歐洲和澳大利亞的人相信他們將繼續在海外生活,但亞洲的情況並非如此,生活在印度的人中只有5%,而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人中有16%相信他們會留在海外生活。

不同年齡的外籍人士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現在年長員工更有可能想要回到或留在祖國生活,但年輕員工則更有可能選擇海外移民。50歲以上的年長員工中,只有13%表示想要移民海外,而18歲至24歲的這一比例為37%,25至34歲的這一比例則為34%。

展望未來,Cigna International Markets首席醫療官Stella George博士表示,外籍人士的年齡人口結構預計將發生變化。

George博士表示:「過去幾年裡,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這段時間對於現有和長期外籍人士而言尤其具有挑戰性。因此,雖然許多人會搬到離家更近的地方,但許多雄心勃勃的年輕專業人士也會開始利用海外職位提供的機會,如快速晉升、靈活的工作和其他激勵措施。這些福利對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人特別有吸引力。」

關於Cigna 360 Well-Being Survey

第八版Cigna 360 Well-Being Survey由Cigna International Markets與領先的數據、洞察和諮詢公司Kantar合作開展。今年5月,來自澳大利亞、比利時、中國大陸、香港、印度、日本、肯尼亞、沙特阿拉伯、新加坡、西班牙、瑞士、荷蘭、阿聯酋、英國和美國的11900多人接受了調查。該調查包括五個關鍵組成部分——家庭、財務、身體、社會和工作,揭示外籍人士健康和福祉的最新趨勢和挑戰。

在線抽樣的受訪者是從經過嚴格質素控制的小組中招募的,小組的組成代表了各個調查市場的成年人。

關於Cigna

Cigna Corporation (NYSE: CI)是全球健康服務公司,專注於改善所服務客戶的健康、福祉和內心的寧靜。Cigna通過綜合能力和互聯的個性化解決方案(改善整個人的健康),提供選擇、可預測性、可負擔性和高質量護理途徑。所有產品或服務由或通過Cigna Corporation的運營子公司、Evernorth旗下公司或關聯公司以及Express Scripts公司或關聯公司獨家提供。這些產品和服務包括一套綜合的健康服務,如醫療、牙科、行為健康、藥房、視力、附加福利和其他相關產品。Cigna在30多個國家和司法管轄區保持銷售能力,並在全球擁有超過1.75億的客戶關係。如欲瞭解Cigna®的更多信息,包括Facebook或Twitter關注鏈接,請訪問:www.cigna.com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民眾生活型態,「零接觸」、「遠距」、「線上服務」成熱門關鍵字。12月2日至5日登場的「台灣醫療科技展」,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業界攜手推出全方位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iTPass住院及跨域保險整合系統等線上化醫療服務。防疫同時,醫療創新的腳步持續前進,現場也將展出最新研發的椎穩強脊椎穩定系統以及即將於2022年啟用的精緻型質子治療中心,展現醫療新量能。

北醫附醫邱仲峯院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民眾就醫及生活習慣,醫療產業也因此產生更多的可能性。包含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以及iTPass升級服務,都因應疫情變化朝向「低接觸、雲端化」的目標邁進。此外,北醫附醫也專注於跨領域創新,由骨科及新創團隊共同研發推出的椎穩強脊椎穩定系統,可以帶給脊椎手術病患更優質的預後生活。精進癌症醫療,北醫附醫精緻型質子治療中心預計於2022年上線,將成為全台第一個座落於都會區的質子治療系統。

椎穩強脊椎穩定系統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脊椎疾病發生率也隨之上升,根據統計,後背痛已經成為台灣民眾求診原因第二名。許多有後背痛困擾的病人,會接受脊椎融合手術治療,但其中卻有13%的病人需要接受第2次手術。

北醫附醫骨科部脊椎骨科吳孟晃主任表示,13%需要接受第2次脊椎手術的病人中,有一半是發生「鄰近節段病變」。鄰近節段病變發生率高達40%,大多好發於糖尿病、體重過重、椎間盤退化病變、駝背或肌肉萎縮以及接受脊椎長節段融合手術的病人身上,嚴重時會引發疼痛並導致神經壓迫,需要手術才能改善。

吳孟晃主任指出,市面上雖然有避免鄰近節病變發生的相關醫材,但使用上需要進行開放性手術且使用後再次手術機率高,加上費用昂貴,所以不是每一位病人都適合。

吳孟晃主任表示,為了讓脊椎手術的病人有更好的預後,北醫附醫脊椎骨科團隊,設計出「椎穩強脊椎穩定系統」,利用微創手術將脊椎脊突緩衝繞帶置入病人脊椎手術患處,除了可以提升脊椎融合手術的效果,也可以大幅降低鄰近節病變發生的風險為原本的50%以下。

吳孟晃主任解釋,椎穩強脊椎穩定系統由微創方式纏繞在脊突上,醫師使用上相當方便,並且可以減少胸、腰脊椎融合手術病人在術後產生的鄰近節段壓力變化,減少因為鄰近節段退化造成症狀及再次手術,提升脊椎融合手術之長期療效。目前椎穩強脊椎穩定系統正在進行臨床前試驗,希望未來能造福更多脊椎手術病人。

iTPass住院一條龍&跨域保險整合服務

出院後的保險金申請常常是令病人頭大的問題,除了要往返醫院申請各項醫療診斷書與費用明細外,還要與保險公司進行多次書面往來,繁複的流程與長時間的核保等待,讓保險失去「及時雨」的功能。

北醫附醫資訊室康嵐媖主任表示,北醫附醫「iTPass APP」過去提供民眾用藥與就醫提醒、慢性處方箋預約以及線上病歷查詢等服務,今年再度升級推出住院一條龍服務,住院前就能利用iTPass APP系統線上完成住院預約、住院同意書簽署等服務,住院中和出院後還會提供相關衛教資訊。

另外為了提供民眾更便捷的保險申請服務,北醫附醫與富邦人壽保險公司合作,推出跨域保險整合服務,12月起,富邦人壽保戶可透過iTPass APP線上簽署授權查調同意書,出院後相關診斷書及醫療費用明細會自動傳送給富邦人壽,免去民眾申請醫療單據與紙本文件往返之時間,達成一條龍式的理賠病歷申請服務。

全方位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

新冠肺炎挑戰全球醫療照護量能。北醫附醫創全國之先,專責防疫病房全面啟用「全方位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病床旁的移動式醫療車搭配藍芽串聯,病人血氧、血壓及體溫等關鍵生理數值即時上傳,遠距會診照護隨時啟動;搭配圍籬感知器的使用,病人移動若有異狀亦可立即掌握,完整建構智慧行動隔離病房,大幅提升照護品質,保護第一線醫護的安全。

北醫附醫蕭淑代副院長表示,「全方位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以移動式醫療車置放於病床旁,可將病人的血氧、體溫、血壓每分鐘上傳至護理站電子白板,一旦有異常即時告警、生理數值趨勢分析,是Covid-19變型病種病況驟變的偵測利器。

另外,配合圍籬感知器的建置,病人離開設定圍籬區,即時告警上傳至電子白板,讓護理站可遠端偵測跌倒風險,尤其失智高風險個案擅自逃離病室等異狀,大幅降低醫護人員非必要進出隔離區的風險,而移動式設計可迅速使用在已佈建的任一區域,增加專責檢疫收治量能的彈性。後疫情時代也可擴大應用至非專責病房需密切觀察病人或長者照護等安養機構。

蕭淑代副院長指出,移動式醫療車還能啟動多方視訊會診,提供即時性病情解說,提升醫護團隊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效率,也可讓病人、家屬與醫護人員透過遠距互動,除病況掌握外,藉由照護團隊與親友的關懷,緩解隔離治療期間的焦慮。

精緻型質子治療中心

北醫附醫精緻型質子治療中心預計於2022年啟用。北醫附醫邱仲峯院長表示,質子治療目前已成為全球癌症治療的趨勢之一,質子射線抵達腫瘤深度時才會完全釋放能量,不會對沿途的細胞造成傷害,保護腫瘤週邊的健康組織。

北醫附醫放射腫瘤科李欣倫主任表示,北醫附醫引進尖端超導型質子機,是亞太區第一臺搭載錐形射束電腦斷層影像導航的精緻型質子機,該系統搭配All-in-one整合搭載超導型加速器、錐狀射束電腦斷層影像導航、高速筆形射束強度調控、6維機械手臂治療床等先進軟硬體,大幅優化工作流程, 具有精準、省時等特色。

李欣倫主任指出,該機型還能透過共享平臺與國際卓越質子中心如哈佛、賓州大學等,分享治療經驗和最新研發成果,並聯動至機器系統升級。研發中的FLASH超高劑量率質子治療、ARC動態弧形質子治療等,未來皆可無縫升級,提供民眾最先進治療方式。

蘇州2019年9月19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於9月19日宣佈:在第二十二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19年CSCO學術年會上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公佈IBI305(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及貝伐珠單抗聯合紫杉醇/卡鉑一線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雙盲3期研究結果(CTR20160848)北京時間9月19日(星期四)上午11:25 AM -11:30 AM

CTR20160848研究共有450例患者入組,其中IBI305組(n=224)和參照藥貝伐珠單抗(RBv)組(n=226),截至2019年03月31日,全分析集(FAS)全分析集(FAS)集中,經中心影像評估的更新客觀緩解率(ORR)分別為47.1%和46.8%,ORR比值為1.01(90%CI: 0.846, 1.181),落在研究方案規定的等效性界值(0.75, 1.33)中。截至2019年5月22日,結果顯示IBI305和RBv組由研究者評估的中位PFS分別為7.3個月和7.5個月,無統計學差異(p=0.893)。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教授表示:「肺癌是中國目前發病率最高的瘤種,貝伐珠單抗是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比較IBI305及貝伐珠單抗聯合紫杉醇/卡鉑一線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雙盲3期研究結果令人滿意,期待該藥物早日獲批上市,為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

信達生物製藥醫學科學與戰略腫瘤部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肺癌是我國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目前,信達生物有八項註冊臨床研究正在進行當中,其中四項為肺癌相關研究。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解決中國巨大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惠及廣大患者。」

關於晚期非鱗狀細胞非小細胞肺癌(NSCLC)

肺癌是我國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在所有肺癌病例中NSCLC大約占80%至85%,約70%的NSCLC患者在診斷時已是不適於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同時,在接受手術治療的早期NSCLC患者中也有相當比例會發生復發或遠處轉移,後因疾病進展而死亡。中國NSCLC患者中約70%為非鱗NSCLC,一線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存在巨大的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關於IBI305(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

IBI305為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的生物類似藥,又名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VEGF是一種血管生成過程中重要的因子,在多數人類腫瘤的內皮細胞中過度病理表達。抗VEGF抗體,可以高親和力地選擇性結合VEGF,通過阻斷VEGF與其血管內皮細胞表面上的受體結合,阻斷PI3K-Akt/PKB和Ras-Raf-MEK-ERK等信號通路的傳導,從而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生長、增殖和遷移以及血管新生,降低血管滲透性,阻斷腫瘤組織的血液供應,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從而達到抗腫瘤的治療效果。2019年1月2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了IBI305的新藥上市申請(NDA),並將其納入優先審評。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借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1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4個品種入選國家 「 重大新藥創製」專項,16個品種進入臨床研究,4個品種進入臨床III期研究,3個單抗產品上市申請被國家藥監局受理,並均被納入優先審評,1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獲批的第一個適應症是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Adimab、Incyte和韓國Hanmi等國際製藥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

如需瞭解更多信息,敬請聯繫

媒體:
郵件: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電話:+86 512-69566088

投資者:
郵件: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電話:+86 512-69566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