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深圳2022年11月2日 /美通社/ -- 每年十月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或警示月,世界各地會在這一個月裡舉辦相關活動,幫助人們更好地瞭解乳腺癌所帶來的影響。全球領先的照明工具品牌Olight(傲雷)於2022年10月主辦了一場全球慈善義賣,籌集了158,523美元用於支持乳腺癌的防治。

除了致力於提供值得信賴的移動照明工具外,Olight還通過自己的行動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自2008年以來,Olight已在全球範圍內捐贈了超過238萬美元和8000件產品,用於抗疫、自然災害救援和教育援助等領域。為了遏制乳腺癌發病率的上升趨勢,自2020年以來,Olight積極組織全球慈善義賣,出售活動專供手電筒。2020年,Olight通過i1R 2 Pink義賣籌集了192,902美元;2021,通過i3T Pink Camouflage籌集167,205美元。義賣所得全部收益悉數捐給了當地的相關慈善機構。2022年初,Olight獲得了乳腺癌基金會(美國)頒發的2022年白金合作夥伴榮譽,這是對Olight為受乳腺癌影響的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所做出的切實貢獻的認可。

今年,在全球經濟嚴重下滑的壓力下,Olight仍然堅持舉辦這項意義重大的活動。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南非、德國、奧地利、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中國等15個國家開展了以「提高認識,托起希望」為主題的在線籌款活動。和過去一樣,活動上出售的EDC便攜手電筒iXV Pink專為2022年乳腺癌宣傳運動設計,在相關國家有售。Olight在這場慈善義賣上共籌得158,523美元善款,將悉數捐贈給相關慈善機構。

Olight(傲雷)專為乳腺癌意識宣傳月設計的手電
Olight(傲雷)專為乳腺癌意識宣傳月設計的手電

「照亮你的世界」是Olight自成立以來一直堅守的初心,引導Olight以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為有需要的人點亮希望之光。與此同時,在舉辦慈善活動的過程中,Olight的粉絲們給予了大力支持。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通過Olight凝聚在一起就能發揮出巨大的影響力。

關於Olight

Olight成立於2007年,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照明產品,包括EDC便攜手電筒、戶外燈、軌道燈,氛圍燈和頭燈等。

-在2018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展示的最新 「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影響力」內容旨在推動世界做出積極的改變

瑞士達沃斯2018年1月24日電 /美通社/ -- 高清虛擬現實領域的領導者HTC VIVE™今天宣佈與世界經濟論壇達成合作,共同推動「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影響力」計劃,並將在2018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舉辦期間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力中心展示其最新內容。

HTC在2017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推出了這項超過1000萬美元的「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影響力」計劃,該計劃旨在推動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內容與技術,透過產生積極的影響和推動積極的改變來幫助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世界經濟論壇將透過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領導者組成的核心團隊以及聯合國合作來推進該計劃,而作為該團隊的核心成員,HTC Vive將不斷設計和打造體驗,繼續履行其推廣和支持使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為人們提供重要知識和賦權的承諾。

HTC女主席兼行政總裁王雪紅(Cher Wang)表示:「我們的世界如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人們需要更加清晰的瞭解和指導,以幫助解決全球性問題。與其它任何媒介不同,虛擬現實能夠讓全球受眾沉浸在任何體驗中,並能夠幫助我們學習、瞭解和改變這個世界。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影響力計劃運用獨特的方式,提高對人類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的重要認識。」

世界經濟論壇電子行業計劃領導人Lauren Joseph稱:「我們認為,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在推動健康和教育等領域發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我們期待與該領域的領導者合作,在未來幾年內擴大這項計劃。」

本周在WEF2018年會上展示的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影響力體驗包括:

  • OrthoVR旨在透過使用虛擬現實和3D快速原型設計工具,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增強臨床工作人員的能力,從而提高低收入國家修復術的可用性。虛擬現實使當前的修復學家和矯形器製作師能夠在網絡環境中運用他們的具體實踐技能。
  • Extraordinary Honey Bee旨在讓我們更加深入的瞭解蜜蜂所面臨困境,並瞭解蜜蜂種族瀕臨滅絕將為人類帶來哪些風險。Extraordinary Honey Bee從蜜蜂的視角出發,利用虛擬現實為新一代蜜蜂環保主義者提供啟發,讓他們做出積極的改變。
  • The Blank Canvas: Hacking Nature是對生物工程前沿科學的不定期探索,由該領域的領先研究人員進行講解。Blank Canvas將利用先進的科學視覺化技術,闡述細胞和分子機制,這些機制正被用於推動基因療法等跨越式發展。
  • LIFE(急救指導)是一個由牛津大學開發的新型流動與虛擬現實平臺,它使各類健康工作人員能夠處理醫療緊急事件。透過使用個性化模擬培訓和先進的學習分析,LIFE平臺能夠讓低收入國家的更多人獲得急救知識。
  • Tree是一項備受好評的虛擬現實體驗,體驗者能夠真正感受到雨林樹木的悲慘命運。該體驗可呈現森林資源亂砍濫伐的現實,這也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幾大原因之一。
  • 在亞馬遜的薩滿儀式中,「藥物」能讓你在幻覺中去到你從未去過的地方。薩滿儀式的第一位女巫師Hushuhu運用具有藥物魔力的虛擬現實,打開通往另一種認知方式的大門。AWAVENA是社區與藝術家共同合作的成果,它將技術與卓越體驗相融合,分享視覺畫面,講述了一個民族從瀕臨滅絕的邊緣起死回生的故事。

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於2018年1月23日在瑞士達沃斯普拉茨Promenade 72召開,所有與會者都可在聯合國可持續影響力中心獲得這些體驗。Awavena可在《Portals》展的主大會廳體驗。

有關虛擬現實影響力計劃的詳情,請瀏覽:https://vrforimpact.com/

HTC VIVE簡介

HTC Vive創建了前所未有的基於個人電腦的高清虛擬現實系統Vive,該系統經過優化,可實現空間定位虛擬現實和逼真的互動。在投資了80多家初創企業的全球最活躍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加速器Vive X、營運業務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且擁有全球首個虛擬現實訂閱模式的全球性內容平臺Viveport以及Vive 的虛擬現實內容開發和發行計劃Vive Studios的支持下,Vive生態系統不斷發展壯大,擁有高清虛擬現實產品組合。Vive透過利用顛覆性技術和一流的內容,履行其虛擬現實承諾,為消費者、開發人員和企業帶來虛擬現實,有關Vive的詳情,請瀏覽http://www.vive.com/

HTCHTC標識是HTC Corporation的商標。文中提及的所有其他公司和產品名稱均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標。

圖標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454105/HTC_VIVE_Logo.jpg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2年8月8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免、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佈其研發的重組人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VEGF-A)/抗血管生成素2(Ang-2)的雙特異性抗體注射液(研發代號:IBI324)在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的I期臨床研究中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該項研究(CTR20221524)是一項在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受試者中進行的I期劑量爬坡的臨床研究,主要目的是評估在DME受試者玻璃體腔注射IBI324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IBI324是信達生物製藥自主研發的抗VEGF-A以及抗Ang-2雙靶點特異性重組全人源化抗體,通過同時阻斷VEGF-A和Ang-2的雙重機制,達到抗新生血管生成、穩定血管及抑制炎症等作用,旨在為DME患者帶來更多潛在臨床獲益,例如延長給藥間隔,提高治療依從性。

該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眼科中心主任孫曉東教授表示:「目前抗VEGF眼用制劑已成為眾多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的標準治療,但現有的抗VEGF藥物均需要每4至12周重複進行玻璃體內注射。頻繁的注射和隨訪降低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造成不少患者長期治療療效欠佳。以DME為例,在標準治療下,仍有約40%的DME患者存在持續的黃斑水腫。在抗VEGF的基礎上,開發多靶點藥物已是目前眼底病藥物研發的趨勢。我們期待IBI324通過同時阻斷VEGF-A和Ang-2兩個靶點,能在DME人群中展示積極的安全性和生物活性結果,並拉長給藥間隔,為臨床治療方案帶來更多選擇。」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臨床開發副總裁錢鐳博士表示:「IBI324是信達生物自主研發的用於治療眼底病的創新藥物,是抗VEGF-A-抗Ang-2雙靶點特異性抗體,也是信達在眼科領域佈局的又一雙靶點分子,採用了國際首創的scFv(單鏈抗體)+VHH(單域抗體)形式的抗體設計,具備全球知識產權。臨床前研究結果驗證了IBI324良好的抑制血管新生及改善血管滲漏的作用,相對同靶點產品具有實現更長給藥間隔的潛在優勢。目前進行的I期研究作為IBI324的首次人體試驗,將評價IBI324在DME人群中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為進一步的臨床開發提供依據。我們期待與臨床學術界專家進一步深入合作,將更多有潛力的創新分子帶到臨床,最終惠及更多的患者和家庭。」

關於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微血管損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變,DME則因視網膜中央部位腫脹所致視力下降甚至喪失,是一種影響視力甚至致盲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病率逐年漸增高,是導致工作年齡成人和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1],嚴重影響著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給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2]。糖尿病的高血糖和相關的代謝通路,氧化應激以及炎症被認為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DME的發病密切相關,可導致神經變性、早期的微血管損傷以及神經血管單元的損害[3]。VEGF表達上調,導致新生血管生成、血管內皮細胞完整性被破壞,血視網膜屏障受損引起血管滲漏。Ang-2通過結合血管內皮上的Tie2,可以破壞內皮細胞層的穩定,引起滲漏[4],與VEGF共同作用導致了DME的發生。

關於IBI324

IBI324是信達生物製藥自主研發的抗VEGF-A以及抗Ang-2雙靶點特異性重組全人源化抗體:N端能夠阻斷VEGF-A介導的信號通路,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生存、增殖,從而抑制血管新生,降低血管滲透性,減少血管滲漏;IBI324的C端為Ang-2結合域,為信達自主篩選獲得的抗Ang-2,不結合Ang-1,抑制Ang-2與Tie-2受體結合,改善對其他炎症因子的敏感性,進一步穩定血管,抑制血管滲漏。IBI324具有同時阻斷VEGF-A和Ang-2的雙重機制,可以產生抗新生血管生成和穩定血管及抑制炎症的作用,可能為DME患者帶來更多臨床獲益。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借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34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眼科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7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公司已有7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攸同®,英文商標:BYVASDA ®;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蘇立信®,英文商標:SULINNO ®;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伯華®,英文商標:HALPRYZA®;佩米替尼片,商品名:達伯坦®,英文商標:PEMAZYRE®;雷莫西尤單抗,商品名:希冉擇®,英文商標:CYRAMZA®)獲得批准上市,3個品種在NMPA審評中,4個品種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20個產品已進入臨床研究。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賽諾菲、Adimab、Incyte、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

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 或公司領英賬號:Innovent Biologics。

聲明:

  1. 該適應症為研究中的藥品用法,尚未在中國獲批;
  2. 信達不推薦任何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使用。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僱員代理概不承擔 (a) 更正或更新本網站所載前瞻性表述的任何義務;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實現或變成不正確而引致的任何責任。

參考文獻:

[1]. Wong TY, Cheung CMG, Larsen M, Sharma S, Simó R. Diabetic retinopathy. Nat Rev Dis Primer. 2016;2:16012.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視網膜病變學組.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治專家共識.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18;10(4):241-247.

[3]. Kusuhara S, Fukushima Y, Ogura S, Inoue N, Uemura A. Pathophysiology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The Old and the New. Diabetes Metab J. 2018;42(5):364-376.

[4]. Maisonpierre PC, Suri C, Jones PF, et al. Angiopoietin-2, a natural antagonist for Tie2 that disrupts in vivo angiogenesis. Science. 1997;277(5322):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