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男性健康

男性疾病

28歲的董先生於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擔任藥師,去年12月中旬,在台中市立殯儀館出席長輩告別式,但過程中突然胸口灼熱,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想透過抽菸舒緩不適,最後演變成心絞痛,緊急送醫後,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經由心導管手術治療,才挽回一命。

董先生的菸齡達10年,由於工作場所禁菸,因此一天的抽菸時間多半在上、下班前,習慣起床兩根菸,下班到睡覺之前,可以抽掉幾乎一包菸。收治這位董先生的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心臟科主任曹承榮表示,患者才28歲,卻有著82歲的血管,研判是抽菸造成嚴重血管硬化,導致心肌梗塞發生,接受心導管手術後已順利康復。

曹承榮主任指出,董先生的血管年齡猶如7、80歲,照理說28歲的血管應該彈性很好,但在進行氣球擴張術時,使用一般氣球,擴張壓力相當於12個大氣壓,卻無法將阻塞的血管撐開,改以高壓氣球,相當於20個大氣壓才成功。 曹承榮主任進一步表示,在進行心導管檢查時,發現他的心臟三條主動脈中,兩條有阻塞,因此透過局部麻醉,置入三個支架來改善問題。

由於患者沒有心臟病史、喝酒、高血壓和肥胖等狀況,研判致病的最大危險因子為抽菸。因為抽菸會影響血管舒張功能,也會讓身體分泌發炎的前驅物質,長期下來會擾亂血脂肪,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尼古丁則會增加心跳和血壓,使冠狀動脈收縮,可能引發心肌梗塞。 高血脂、抽菸、高血壓、高血糖、肥胖都是動脈硬化危險群,若存在危險因子或輕微硬化者,應該每3年追蹤檢查一次;中度硬化斑塊者宜2年檢查一次;血管狹窄逾五成者,每半年到1年就要追蹤一次。曹承榮並建議,要預防血管硬化,平時應適當運動和健康飲食。

 

透過胃縮手術 幫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人生

彰化一名27歲男性,體重飆破143公斤,收縮血壓高達180,擔心自己健康受影響,因此赴醫院經醫師評估後,接受腹腔鏡胃縮小手術,目前已順利減重到78公斤,且一年來都未復胖;另名34歲女性則因胖到111公斤,罹患糖尿病,因藥物治療控制不佳,原本吃減肥藥和代餐配合運動,半年內快速減重20公斤卻又復胖,直到同樣做了腹腔鏡胃縮小手術後,目前已瘦到66公斤,且糖尿病控制良好。

重度肥胖者 小心三高恐找上門

根據統計,國內成年人和兒童肥胖比率位居亞洲第一名,其中每年有約三千人接受減重手術;中國附醫減重外科醫師鄭仔書指出,雖減重應從少吃多動做起,但若年輕時體重破百,就屬於重度肥胖者,恐讓三高找上門,這時可經由醫師評估,接受胃縮小減重手術,幫助自己找回健康。

非重度肥胖 少吃多動仍是減重關鍵

鄭仔書醫師進一步說明,腸胃道不只有負責消化吸收,還肩負著內分泌的功能,控制食慾、調正血糖等,若未達重度肥胖標準,也就是BMI大於等於35,也未有三高等慢性疾病纏身,可透過少吃多動循序漸進減重,但若體重已威脅到健康,就可透過減重手術,避免身體器官功能因此持續耗損。

接受胃縮手術 得經醫師先評估

胃縮小手術雖能找回健康人生逆轉點,擺脫得吃藥一輩子的代謝性疾病,但減重手術仍得慎重,須經過專業醫師詳細評估;鄭仔書醫師呼籲,最重要不是外型變得多苗條,而是能透過減重手術,幫助患者重新找回健康機會,擁抱自信。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一名中年男子,日前下班突然感到呼吸困難、胸悶不適,到急診就醫,檢查發現為心臟病發作;醫師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並置放血管支架,不然後果不堪設想,目前已康復出院。

胸部悶痛危險徵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周伯翰指出,胸部悶痛是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徵兆,因心臟血管狹窄,甚至完全堵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需要迅速及立即治療。

脂肪沉積血管肇因

為什麼心臟血管會狹窄?周伯翰強調,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導致血管沉積過量的脂肪及發炎物質,長期下來形成粥狀硬化斑塊,當狹窄情況愈嚴重,就會出現胸痛;一旦病人發生心絞痛,就有可能發生心肌梗塞而猝死。

有症狀應就醫檢查

周伯翰表示,目前治療心肌梗塞有心導管手術、經皮冠狀動脈血管成型術及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等,根據患者血管狹窄程度所有不同,建議民眾一旦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好及早就醫檢查。

Subcategories